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学生社团的价值或意义,第一个直觉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是的,这一点非常重要。但细细琢磨,组建学生社团的价值与意义远非如此。学生社团的组建方式、社团内容、管理模式等均可折射出一所学校的价值追求。因此,挖掘学生社团建设中的道德实践、道德体验因素,促进道德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大有文章可做。
一、社团主角的变化:主动搭建道德成长的平台
社团的主角应当是谁?当然是学生。但在一段时间中,社团的主角仍然是教师,具体表现为:以教师为主确定社团名称、组织社团活动、实施社团评价等。如果真正把学生看作是社团的主角,那么学生需要自愿、自主、自律、自尊等道德成长的平台与机会。
充分自愿:尊重学生选择权。从社团项目的设置,社长的竞聘、选拔,到社团的选择、参与,一切都应以“自愿”为主。因为自愿,所以充满兴趣;因为兴趣得到满足,校园生活更具幸福感。
体现自主:还给学生参与权。学生们可以共同商讨、拟定社团公约,与社团指导老师共同商讨活动的主题,参与计划的制定,在老师的协助下积极挖掘活动的资源,统筹地安排不同的活动内容,有序地开展活动。全过程的参与,提高的不只是能力,最重要的是当家作主的自信。
强调自律:体现学生受尊重权。社团的组织方式有别于课堂教学,学生是处于自由状态的。但自由不等于随便。因为有社团活动公约,要使活动正常开展,每位学生都必须高度自律。“管好自己,不影响他人”,这是社团活动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之一。在自由的环境中,自律就是最好的“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二、社团内容的变化:蕴含道德品行养成的契机
“合唱社团”“舞蹈社团”……这些社团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往往是学校为了参加各类艺术比赛而专设的“精英社团”,是“选出来”的。不过,现在走进很多校园,你会发现,社团活动的内容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轮滑社团”“京剧社团”“珠珠绣社团”“花样跳绳社团”“话剧社团”“数棋社团”……有些时尚,也深受学生喜欢。社团内容的变化,折射的是学生兴趣爱好的多样,体现着学校“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的教育情怀,也展示着学校“寓育人于兴趣培养之中”的大智慧。在社团内容的变化中,蕴含着道德品行养成的许多契机。
培养“乐于助人”思想。因为共同的兴趣,大家走到了一起。怎样不断掌握新技术,掌握新本领?除了老师可以教外,在社团中则更强调互帮互学。“大”学生教“小”学生,先学会的教后学会的,做得好的教暂时没有掌握技能的……因为社团中的实践时间比较充分,因此,大家都会乐在其中。今天我教你,明天你教我。彼此的互助,促进了大家的进步。长此以往,“乐于助人”会成为一种习惯。
创设“学会交往”机会。新型的社团是一个志趣相投者组成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学会交往”很重要。有的学校在社团建设中提出明确目标:“能积极、主动、开放地学习、生活、交往,与他人和谐相处、共谋发展。”在这样的目标表述中,包含着对学生道德品行养成的要求、期望。当今的独生子女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惯性思维”阻碍了自己与他人的友好交往。因此,在“自己感兴趣”的社团,与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交往,彼此可以取长补短,也可以相互欣赏。不经意间,他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也渐渐学会了妥协,学会了宽容。
三、社团评价的变化:延伸道德实践与体验的“三度”
学业评价以成绩为主,那么,社团评价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认为,既然成立了社团组织,就应当严格地按学生的考核情况来评定优劣;有的认为,社团的“成果展示”就是学生唯一的社团成绩的评价依据;也有的认为,社团是“兴趣小组”,要以学生在“兴趣小组”的综合表现来评价,包括平时表现、参加活动的次数、社团成果水平等,最终以学分方式来体现……而事实上,学生凭兴趣参加到社团活动中来,在社团中,可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学习一定的本领,但这不是考量学生社团活动表现的重要指标。鉴于此,有的学校提出了鲜明的观点:社团评价应当“过程大于结果”“习惯重于成绩”“道德品行表现优于技能水平”。这种社团评价的变化,直抵“育人为重”的教育本质,也在某种程度上引领着社团建设的价值取向。
过程大于结果,延伸道德实践与体验的“长度”。社团活动不是天天都有,但也是学生兴趣培养与发展的一个过程。有的学校提出了“学生社团活动过程多元化评价”策略,即:既有每次活动学生感受的真实记录和教师观察文字的描述,也有精心设计的问卷调查的客观反映;既有社团学员的自我评价,也有社团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指导教师对社团学员的客观评价。既关注学员之间的差异,坚持“进步比优秀更重要”的理念,又对坚持参加社团活动、积极主动地发展特长的学生给予个性化评价,鼓励其朝“优秀社团成员”的目标努力。
习惯重于成绩,延伸道德实践与体验的“宽度”。参加社团活动需要养成哪些好习惯呢?首先是守时的习惯。在规定的时间到达规定的地点开展活动,需要有较强的时间观念与纪律意识;其次是带齐活动用品的习惯。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的活动用具要带齐,也是一种习惯培养;第三是专注活动的习惯。无论是操场上空间比较开阔、有可能相互影响的活动,还是安静地在教室里活动却有可能受到外界活动影响,都需要培养自己专注、投入于自己的学习、活动之中的习惯;第四是不懂就问的习惯。社团内的某一项技能的学习或易或难,掌握方法有先后,但不管怎样,都需要培养好问的习惯,这样才能更快地进步;第五是及时做好活动记录的习惯。有的学校开展的社团活动设计了社团活动记录本。这是一个需要及时记录活动内容、活动收获或及时反思的过程。社团活动记录本上的记录由社长、教师及社团成员轮流进行。这需要及时、认真,这样的好习惯养成非常重要。在进行评价时,这些好习惯是否养成都会影响评价的成效,而不只是看一件作品、一项成果的成绩好坏。
道德品行表现优于技能水平,延伸道德实践与体验的“高度”。参加社团首先是凭兴趣。但组织社团活动却不只是指向兴趣的培养,更多的是指向“育人”。因此,在对社团评价时,“指挥棒”指向哪里决定着社团的品质。“只凭兴趣,只重技能”式的评价削弱了社团的意义与价值,“凭借社团,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成为有些学校社团评价的重要目标。根据社团内容或活动形式的不同,可以在“社团评价”内容方面有所不同。如,有的侧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花样跳绳社团两人、三人的合作项目),有的侧重培养吃苦精神(舞蹈社团),有的侧重培养互帮互助精神(珠珠绣社团中的一些环节比较难),有的侧重培养分享品质(园艺社团带来花种共同分享)等等。这样的评价,在社团开始时就可以跟每位同学明确,以利于过程培养与道德渗透。
学生社团活动是一种载体,它在促进着“差异互补、互助交往”的社团文化的形成;学生社团活动又是一个平台,为孩子们“学会交往、培养兴趣”提供着可能;学生社团更是一个“场”,为孩子们的道德成长创设着机会,提供着经历与体验的过程,给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分享的时空。凭借社团开展积极的道德实践、道德体验活动,不断促进道德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无疑还有许多的空间,值得研究与探索。
(作者系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一、社团主角的变化:主动搭建道德成长的平台
社团的主角应当是谁?当然是学生。但在一段时间中,社团的主角仍然是教师,具体表现为:以教师为主确定社团名称、组织社团活动、实施社团评价等。如果真正把学生看作是社团的主角,那么学生需要自愿、自主、自律、自尊等道德成长的平台与机会。
充分自愿:尊重学生选择权。从社团项目的设置,社长的竞聘、选拔,到社团的选择、参与,一切都应以“自愿”为主。因为自愿,所以充满兴趣;因为兴趣得到满足,校园生活更具幸福感。
体现自主:还给学生参与权。学生们可以共同商讨、拟定社团公约,与社团指导老师共同商讨活动的主题,参与计划的制定,在老师的协助下积极挖掘活动的资源,统筹地安排不同的活动内容,有序地开展活动。全过程的参与,提高的不只是能力,最重要的是当家作主的自信。
强调自律:体现学生受尊重权。社团的组织方式有别于课堂教学,学生是处于自由状态的。但自由不等于随便。因为有社团活动公约,要使活动正常开展,每位学生都必须高度自律。“管好自己,不影响他人”,这是社团活动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之一。在自由的环境中,自律就是最好的“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二、社团内容的变化:蕴含道德品行养成的契机
“合唱社团”“舞蹈社团”……这些社团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往往是学校为了参加各类艺术比赛而专设的“精英社团”,是“选出来”的。不过,现在走进很多校园,你会发现,社团活动的内容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轮滑社团”“京剧社团”“珠珠绣社团”“花样跳绳社团”“话剧社团”“数棋社团”……有些时尚,也深受学生喜欢。社团内容的变化,折射的是学生兴趣爱好的多样,体现着学校“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的教育情怀,也展示着学校“寓育人于兴趣培养之中”的大智慧。在社团内容的变化中,蕴含着道德品行养成的许多契机。
培养“乐于助人”思想。因为共同的兴趣,大家走到了一起。怎样不断掌握新技术,掌握新本领?除了老师可以教外,在社团中则更强调互帮互学。“大”学生教“小”学生,先学会的教后学会的,做得好的教暂时没有掌握技能的……因为社团中的实践时间比较充分,因此,大家都会乐在其中。今天我教你,明天你教我。彼此的互助,促进了大家的进步。长此以往,“乐于助人”会成为一种习惯。
创设“学会交往”机会。新型的社团是一个志趣相投者组成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学会交往”很重要。有的学校在社团建设中提出明确目标:“能积极、主动、开放地学习、生活、交往,与他人和谐相处、共谋发展。”在这样的目标表述中,包含着对学生道德品行养成的要求、期望。当今的独生子女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惯性思维”阻碍了自己与他人的友好交往。因此,在“自己感兴趣”的社团,与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交往,彼此可以取长补短,也可以相互欣赏。不经意间,他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也渐渐学会了妥协,学会了宽容。
三、社团评价的变化:延伸道德实践与体验的“三度”
学业评价以成绩为主,那么,社团评价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认为,既然成立了社团组织,就应当严格地按学生的考核情况来评定优劣;有的认为,社团的“成果展示”就是学生唯一的社团成绩的评价依据;也有的认为,社团是“兴趣小组”,要以学生在“兴趣小组”的综合表现来评价,包括平时表现、参加活动的次数、社团成果水平等,最终以学分方式来体现……而事实上,学生凭兴趣参加到社团活动中来,在社团中,可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学习一定的本领,但这不是考量学生社团活动表现的重要指标。鉴于此,有的学校提出了鲜明的观点:社团评价应当“过程大于结果”“习惯重于成绩”“道德品行表现优于技能水平”。这种社团评价的变化,直抵“育人为重”的教育本质,也在某种程度上引领着社团建设的价值取向。
过程大于结果,延伸道德实践与体验的“长度”。社团活动不是天天都有,但也是学生兴趣培养与发展的一个过程。有的学校提出了“学生社团活动过程多元化评价”策略,即:既有每次活动学生感受的真实记录和教师观察文字的描述,也有精心设计的问卷调查的客观反映;既有社团学员的自我评价,也有社团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指导教师对社团学员的客观评价。既关注学员之间的差异,坚持“进步比优秀更重要”的理念,又对坚持参加社团活动、积极主动地发展特长的学生给予个性化评价,鼓励其朝“优秀社团成员”的目标努力。
习惯重于成绩,延伸道德实践与体验的“宽度”。参加社团活动需要养成哪些好习惯呢?首先是守时的习惯。在规定的时间到达规定的地点开展活动,需要有较强的时间观念与纪律意识;其次是带齐活动用品的习惯。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的活动用具要带齐,也是一种习惯培养;第三是专注活动的习惯。无论是操场上空间比较开阔、有可能相互影响的活动,还是安静地在教室里活动却有可能受到外界活动影响,都需要培养自己专注、投入于自己的学习、活动之中的习惯;第四是不懂就问的习惯。社团内的某一项技能的学习或易或难,掌握方法有先后,但不管怎样,都需要培养好问的习惯,这样才能更快地进步;第五是及时做好活动记录的习惯。有的学校开展的社团活动设计了社团活动记录本。这是一个需要及时记录活动内容、活动收获或及时反思的过程。社团活动记录本上的记录由社长、教师及社团成员轮流进行。这需要及时、认真,这样的好习惯养成非常重要。在进行评价时,这些好习惯是否养成都会影响评价的成效,而不只是看一件作品、一项成果的成绩好坏。
道德品行表现优于技能水平,延伸道德实践与体验的“高度”。参加社团首先是凭兴趣。但组织社团活动却不只是指向兴趣的培养,更多的是指向“育人”。因此,在对社团评价时,“指挥棒”指向哪里决定着社团的品质。“只凭兴趣,只重技能”式的评价削弱了社团的意义与价值,“凭借社团,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成为有些学校社团评价的重要目标。根据社团内容或活动形式的不同,可以在“社团评价”内容方面有所不同。如,有的侧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花样跳绳社团两人、三人的合作项目),有的侧重培养吃苦精神(舞蹈社团),有的侧重培养互帮互助精神(珠珠绣社团中的一些环节比较难),有的侧重培养分享品质(园艺社团带来花种共同分享)等等。这样的评价,在社团开始时就可以跟每位同学明确,以利于过程培养与道德渗透。
学生社团活动是一种载体,它在促进着“差异互补、互助交往”的社团文化的形成;学生社团活动又是一个平台,为孩子们“学会交往、培养兴趣”提供着可能;学生社团更是一个“场”,为孩子们的道德成长创设着机会,提供着经历与体验的过程,给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分享的时空。凭借社团开展积极的道德实践、道德体验活动,不断促进道德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无疑还有许多的空间,值得研究与探索。
(作者系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