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闽南童谣具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独特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本人所在的学校因地制宜,编写了闽南民间音乐乡土教材,进行了闽南童谣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阐述了闽南童谣的艺术特性,深入探讨开发闽南童谣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闽南童谣 教学方法
一、引言
闽南地区是海峡西岸保存传统民俗、地方戏曲、乡土音乐等传统文化最为完整、丰富的地区之一。在这一方热土上,至今活跃着许多被誉为“音乐活化石”的南音和梨园戏等戏曲种类。以独特的闽南语为核心的闽南戏曲、闽南南音、闽南民歌童谣、闽南民俗活动,构成了乡土情怀浓郁的闽南乡土音乐文化。
闽南童谣是发源于海峡西岸的厦门、漳州、泉州地区,即闽南一带的一种生动独特的艺术形式。作为口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较早时期闽南儿童的主要娱乐形式之一。它篇幅简短、韵律优美、意蕴深邃、流传久远,是渗透着闽南传统文化精华的一项乡土体裁,也是保存闽南语言精彩语汇的文库,极具本土特色。闽南童谣所反映的内容大都是儿童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形象,简短易读、易唱易记、优美动听,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既是一份宝贵的文化资源,又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受儿童喜爱。
我们学校长期以来以传承海峡西岸民间音乐为己任,设置了闽南民间音乐校本课程,把新课程改革后使用的人音版教材和自己编写的校本乡土教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传唱闽南童谣。用新的教学理念,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闽南童谣的特点,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爷爷奶奶就是唱着这样的歌谣长大的,就是哼唱着这样的歌谣过日子的,从而让这些新时期的小学生从小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乡土文化的情感。因此,让小学生走进闽南童谣,感受母语音乐文化的独特韵味,势在必行。
二、闽南童谣教学中的若干方法
(一)创新童谣教材
童谣的语言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易学易会,而且儿童的天性是好奇、好幻想,童谣能投其所好,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小耳闻目染,朗读、吟唱童谣,从中感受童谣的魅力,进一步了解本地风土民情,继承当地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培养他们的中华灵魂和全球视野,是我们进行闽南童谣教育的宗旨。而编写一套系统的由浅入深的教材是把闽南童谣引进音乐教学的前提。因此我们学校音乐教研组经过艰苦的努力,收集、挖掘、整理、编写出小学1—6年级闽南童谣教材(试用本),同时计划逐步配置教学的音像材料。
(二)探讨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把新课程改革后使用的新教材和校本乡土教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用新的教学理念,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闽南童谣的特点,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爷爷奶奶是唱着什么歌谣长大的,是哼唱着什么歌谣过日子的。以下是我在从事闽南童谣教学中尝试的一些教学方法。
1.创设意境,寓教于乐
意境,是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审美想象、审美理想与社会生活形象融为一体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或艺术氛围。意境是含蓄性与鲜明性的统一。音乐教师在教学闽南童谣时既要创设意境,又要根据学生的审美水平适度地将自己和音乐作品所创设的意境向鲜明性一方倾斜,从而诱导学生去体验、想象和创造。
在教闽南童谣时,我们音乐组的老师采取多种形式,设计、创设与童谣内容相一致的意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在课前创设。在学习童谣《月亮月光光》这节课时,教师先把课前准备的一幅关于夜晚的图展示出来,让学生欣赏并讨论,同时播放背景音乐——贝多芬的《月光曲》,引导学生从视觉上欣赏美术作品,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营造一种夜晚的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空间。然后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所收集到的关于描写夜晚的歌曲和文学作品,如:童谣《小小的船》、《月光光》,古诗《静夜思》,歌曲《弯弯的月亮》、《十五的月亮》、《在银色的月光下》,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等,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描写夜晚歌曲的内涵,从而导入新课教学。
(2)在课中创设。教学闽南童谣《十二生肖歌》时,上课一开始,教师就向学生介绍十二生肖的来历和有趣的故事。当学生沉浸在神奇的故事情节之中时,教师适时地让孩子装扮成十二生肖如鼠、牛、虎等动物的形象进行表演,创设了生动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然后组织学生根据这些动物的形象、动作演唱,唱活了歌曲形象,唱活了学生映像。
2.游戏教学,激发兴趣
如何让学生学习乡土文化的兴趣不衰呢?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也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深厚兴趣,才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德国著名的诗人、哲学家席勒主张游戏性学习,认为游戏是最美的学习方式。孩子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成长,把童谣结合到游戏中,能丰富游戏的内涵,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激起学生学习童谣的兴趣,促进孩子个性的激发和张扬。我们的音乐教学实践证明,游戏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其学习功能和结构是无与伦比和至美至善的。
如在教学闽南童谣《食果子》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每人带一种自己喜爱的水果来,通过“水果大拼比”的游戏形式来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各地盛产多种多样的水果。老师用闽南话说一种自己家乡盛产的水果名称,你们也说一种自己家乡盛产的水果名称,比一比看谁说出的水果名称多。”这一启发式的问答使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高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学生纷纷起立说出自己带来的水果名称。学生有的也用闽南语说,不懂闽南语的,由老师帮助他用闽南语说。这样,学生就能在这水果大拼盘的氛围内认识水果,并知道了每一种水果的闽南语与普通话的不同之处,共同来学习这些“果子”的闽南语读音,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有热情、有兴趣地来学习新课,学起知识来也顿感轻松。
又如让学生读熟悉的闽南童谣《天上一块铜》:“天上一块铜,掉下来砸到人。人在跑,砸到狗,狗在吠,砸到椿,椿在舂,砸到宫,宫在起,砸到椅,椅在坐,砸到被,被在盖,砸到鸭,鸭在杀,砸到死奴才。”我采用了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围成一圈,准备一把充气的小锤子当一块铜,让一个能说闽南语的孩子领头,用闽南语边念边敲旁边一个孩子的肩膀,锤子落在谁的肩上,那个同学就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念出下一句的歌诀。孩子们边念歌诀边打节拍,动口、动手又动脑,觉得乐趣无穷。
此外,我们还将闽南童谣的教学和闽南“老游戏”结合起来。闽南“老游戏”颇具生活气息,风采各异,具有一定的特色,又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在游戏“跳格子”、“跳房子”中,让学生边踢小石子或其他代替物品,边唱“天黑黑”、“锵锵滚”的童谣,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又如:跳皮筋时配上“一只鸟仔”的童谣为音乐,使闽南童谣和闽南“老游戏”紧紧地融为一体,更增添了乡土气息。在游戏教学中,孩子们是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的,他们自由自在地创编游戏的动作、规则,所有的孩子兴趣盎然,诵读声、演唱声此起彼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因此我们可以说,当孩子们沉浸于游戏时,游戏为他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通过游戏活动,孩子们充分体验了童谣和谐、快乐、轻松的本质,学习的兴趣就更浓了。
3.声势律动,感受音乐
把声势律动引入闽南童谣课堂教学中,是我们进行闽南童谣教学的另一种方法。通过学生肢体的律动、视觉的律动、思维的律动,来增强学生对歌谣的理解与感受,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可以通过律动来感受音乐旋律美,进一步体验闽南童谣的风格特点。如学习闽南童谣《大头仔》,这是一首诙谐幽默的传统歌谣,反映孩子们嬉戏玩耍,无拘无束的心情。根据这首童谣的特点我们设计了拍手、拍腿、双手绕圈、跺脚、耸肩的律动游戏,让学生看着图示做律动,和着音乐做律动,唱着歌谣做律动,进一步感受到民间童谣的乐趣,学得主动,学得高兴,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4.互帮互学,创造和谐
闽南童谣语言质朴、自然、率真,要演唱闽南童谣,要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必须用方言来演唱。方言是最自然、最有亲和力的语言,用方言演唱童谣,韵味无穷。而我们所授课的班级,有1/3的学生祖籍是外地的,另外2/3的学生来自福建各地,由于八闽“乡不同语,村不同俗”,即使是厦门本土人,大部分学生也说不准闽南语,不理解爷爷奶奶的“方言”,唱不了“天黑黑,要下雨”,加之平时教学过程中师生都说普通话,因此学生对课堂上用家乡话演唱故乡童谣,兴趣倍增,跃跃欲试。为了解决学习闽南童谣的方言难题,我们充分开发教育资源,调动班内厦门土生土长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优势,让他们轮流当小老师为同学们做示范朗读,同时也纠正老师的不纯正方言。有时也把学生家长请进课堂“现身说法”,这样生生互学互教,师生互教互学,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学习,真正实现了互动互促,不仅贯彻了审美教育的相互交流性原则,提高了音乐教学效率,而且创造了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情感交流的机会,培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
5.渗透习俗,继承文化
闽南习俗非常有特色,是值得进行研究和借鉴的、独具地域特征的汉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随着闽南人向外移民队伍的扩充和闽南语的迅速传播,闽南习俗在海峡两岸和东南亚部分国家、地区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纽带,具有祈求平安的良好愿望、抒发浓郁的故土情思、重视深厚的人文教化等内涵。而在我们的童谣教材中就有这样的教育契机:如在学习《中秋博饼》时,很多学生对“博饼”一词并没有什么概念。于是我组织学生简单了解了博饼的规则,准备了一些博饼用的东西,让学生一个一个轮流上来掷骰子,看着秀才、进士、探花、榜眼、状元等相继掷出,学生也在欢乐中感受到浓浓的闽南习俗文化。一样的月光,不一样的中秋;一样的中秋月,不一样的月饼文化。当骰子在大瓷碗里落下,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时;当欢声笑语从人们的心地飘出,各个人眼里洋溢着快乐的微笑时,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总是特别温馨。又如教学“五月初五端午节,煎锑补天赛龙船”、“年兜贴联好过年,围炉守岁跳火蜷” 等时,闽南文化润物细无声般地渗透进了学生的心灵,升华了学生心中的乡情,为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课外活动
音乐课外活动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辐射,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功能是不可忽视的。组织全校学生共同参与,以班级为单位的歌咏比赛,极大地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浓厚的乡土文化氛围,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在学校艺术节期间,我们以“家乡的童谣”为主题,开展了全校性的歌咏比赛,选择了闽南童谣《水蛙仔子》、《炒米香,强强滚》、《烧肉粽》、《月姐姐》、《大头仔》、《月亮月光光》、《放鸡鸭》、《羞、羞、羞》等优秀曲目,各班级用不同的形式参与了表演。有的班级由本班学生用民族乐器伴奏;有的采用领唱、合唱的形式;有的用打击乐器伴奏;最可爱的是低年级小同学的表演,他们用表演的形式边游戏、边做动作、边随口念童谣。台上表演《天黑黑》,台下的观众也跟着一起唱,整个校园充满了热烈的气氛,全校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歌声、动听的旋律之中。家乡的童谣感染了孩子们的心灵,也感染了前来观看的家长和过路的行人。有位家长激动地说:“当我们听了孩子们唱起天真烂漫的童谣,就想起我们孩提时有趣的生活情景。”孩子们还和厦门老年艺术团的爷爷、奶奶们同台演出,老少同乐,兴致盎然。浓浓的乡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音乐课外活动还包括校外活动。由于厦门特殊的地域文化,我们充分利用闽南童谣的文化功能,带领学生开展校际交流和海峡两岸交流,充分利用传统美德、民间习俗和乡土亲情,加强团结,呼唤统一。例如,我们与金门中正国小开展的联谊活动,就收到了文化的、教育的、伦理的、政治的良好效果。让小学生们更加感受到闽南童谣的美学价值,学习、演唱、传播闽南童谣的兴趣就更浓了。
常言说得好: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在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中需要我们大胆创新,合理运用有别于其他教学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到闽南童谣给他们带来的智慧、艺术和快乐。我们所创造的教学艺术的教育目标、教育理念与整个音乐教学是一致的:为了“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结束语
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提出:“儿童也应该首先使用音乐的母语唱歌。简练、淳朴、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间歌曲正是引导儿童进入音乐世界的最好材料,是培养儿童热爱民间音乐、继承民族传统的必由之路。”民族音乐的传承希望在儿童。让闽南童谣走入音乐课堂,利用闽南童谣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进行认知、情感、道德和社会活动教育,是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的。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不断挖掘本土文化中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源,充分发挥其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作用,让学生从认识本土民间艺术,感受乡土情怀,发展到爱家乡、爱祖国,从而陶冶美好情操,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唤回远去的童音,收拾失去的文化,让闽南童谣成为孩子们心中永远的歌谣,让属于我们的文化发光发热,这是我们音乐教师神圣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连横,《台湾通史·风俗志》[Z],商务印书馆,1983
[2] 颜呈礼,《乡音》,2005
[3] 蓝雪霏,《闽台闽南语民歌研究》,2003
[4] 闽南话协会,《我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台文化生态保护区》,厦门理工学院,2008
[5] 谢瑞敏,《让乡土音乐文化走进课堂》,2007
[6] 《海峡两岸交流推动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泉州旅游》,2008
[7]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呼之欲出》,《厦门日报》,2007
[8] 汪寄声,《闽南民间音乐》,2008
[9] 施能婧,《悠扬乐音系乡情:对闽台童谣的探究与思考》
关键词:闽南童谣 教学方法
一、引言
闽南地区是海峡西岸保存传统民俗、地方戏曲、乡土音乐等传统文化最为完整、丰富的地区之一。在这一方热土上,至今活跃着许多被誉为“音乐活化石”的南音和梨园戏等戏曲种类。以独特的闽南语为核心的闽南戏曲、闽南南音、闽南民歌童谣、闽南民俗活动,构成了乡土情怀浓郁的闽南乡土音乐文化。
闽南童谣是发源于海峡西岸的厦门、漳州、泉州地区,即闽南一带的一种生动独特的艺术形式。作为口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较早时期闽南儿童的主要娱乐形式之一。它篇幅简短、韵律优美、意蕴深邃、流传久远,是渗透着闽南传统文化精华的一项乡土体裁,也是保存闽南语言精彩语汇的文库,极具本土特色。闽南童谣所反映的内容大都是儿童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形象,简短易读、易唱易记、优美动听,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既是一份宝贵的文化资源,又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受儿童喜爱。
我们学校长期以来以传承海峡西岸民间音乐为己任,设置了闽南民间音乐校本课程,把新课程改革后使用的人音版教材和自己编写的校本乡土教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传唱闽南童谣。用新的教学理念,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闽南童谣的特点,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爷爷奶奶就是唱着这样的歌谣长大的,就是哼唱着这样的歌谣过日子的,从而让这些新时期的小学生从小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乡土文化的情感。因此,让小学生走进闽南童谣,感受母语音乐文化的独特韵味,势在必行。
二、闽南童谣教学中的若干方法
(一)创新童谣教材
童谣的语言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易学易会,而且儿童的天性是好奇、好幻想,童谣能投其所好,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小耳闻目染,朗读、吟唱童谣,从中感受童谣的魅力,进一步了解本地风土民情,继承当地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培养他们的中华灵魂和全球视野,是我们进行闽南童谣教育的宗旨。而编写一套系统的由浅入深的教材是把闽南童谣引进音乐教学的前提。因此我们学校音乐教研组经过艰苦的努力,收集、挖掘、整理、编写出小学1—6年级闽南童谣教材(试用本),同时计划逐步配置教学的音像材料。
(二)探讨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把新课程改革后使用的新教材和校本乡土教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用新的教学理念,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闽南童谣的特点,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爷爷奶奶是唱着什么歌谣长大的,是哼唱着什么歌谣过日子的。以下是我在从事闽南童谣教学中尝试的一些教学方法。
1.创设意境,寓教于乐
意境,是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审美想象、审美理想与社会生活形象融为一体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或艺术氛围。意境是含蓄性与鲜明性的统一。音乐教师在教学闽南童谣时既要创设意境,又要根据学生的审美水平适度地将自己和音乐作品所创设的意境向鲜明性一方倾斜,从而诱导学生去体验、想象和创造。
在教闽南童谣时,我们音乐组的老师采取多种形式,设计、创设与童谣内容相一致的意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在课前创设。在学习童谣《月亮月光光》这节课时,教师先把课前准备的一幅关于夜晚的图展示出来,让学生欣赏并讨论,同时播放背景音乐——贝多芬的《月光曲》,引导学生从视觉上欣赏美术作品,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营造一种夜晚的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空间。然后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所收集到的关于描写夜晚的歌曲和文学作品,如:童谣《小小的船》、《月光光》,古诗《静夜思》,歌曲《弯弯的月亮》、《十五的月亮》、《在银色的月光下》,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等,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描写夜晚歌曲的内涵,从而导入新课教学。
(2)在课中创设。教学闽南童谣《十二生肖歌》时,上课一开始,教师就向学生介绍十二生肖的来历和有趣的故事。当学生沉浸在神奇的故事情节之中时,教师适时地让孩子装扮成十二生肖如鼠、牛、虎等动物的形象进行表演,创设了生动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然后组织学生根据这些动物的形象、动作演唱,唱活了歌曲形象,唱活了学生映像。
2.游戏教学,激发兴趣
如何让学生学习乡土文化的兴趣不衰呢?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也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深厚兴趣,才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德国著名的诗人、哲学家席勒主张游戏性学习,认为游戏是最美的学习方式。孩子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成长,把童谣结合到游戏中,能丰富游戏的内涵,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激起学生学习童谣的兴趣,促进孩子个性的激发和张扬。我们的音乐教学实践证明,游戏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其学习功能和结构是无与伦比和至美至善的。
如在教学闽南童谣《食果子》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每人带一种自己喜爱的水果来,通过“水果大拼比”的游戏形式来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各地盛产多种多样的水果。老师用闽南话说一种自己家乡盛产的水果名称,你们也说一种自己家乡盛产的水果名称,比一比看谁说出的水果名称多。”这一启发式的问答使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高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学生纷纷起立说出自己带来的水果名称。学生有的也用闽南语说,不懂闽南语的,由老师帮助他用闽南语说。这样,学生就能在这水果大拼盘的氛围内认识水果,并知道了每一种水果的闽南语与普通话的不同之处,共同来学习这些“果子”的闽南语读音,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有热情、有兴趣地来学习新课,学起知识来也顿感轻松。
又如让学生读熟悉的闽南童谣《天上一块铜》:“天上一块铜,掉下来砸到人。人在跑,砸到狗,狗在吠,砸到椿,椿在舂,砸到宫,宫在起,砸到椅,椅在坐,砸到被,被在盖,砸到鸭,鸭在杀,砸到死奴才。”我采用了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围成一圈,准备一把充气的小锤子当一块铜,让一个能说闽南语的孩子领头,用闽南语边念边敲旁边一个孩子的肩膀,锤子落在谁的肩上,那个同学就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念出下一句的歌诀。孩子们边念歌诀边打节拍,动口、动手又动脑,觉得乐趣无穷。
此外,我们还将闽南童谣的教学和闽南“老游戏”结合起来。闽南“老游戏”颇具生活气息,风采各异,具有一定的特色,又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在游戏“跳格子”、“跳房子”中,让学生边踢小石子或其他代替物品,边唱“天黑黑”、“锵锵滚”的童谣,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又如:跳皮筋时配上“一只鸟仔”的童谣为音乐,使闽南童谣和闽南“老游戏”紧紧地融为一体,更增添了乡土气息。在游戏教学中,孩子们是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的,他们自由自在地创编游戏的动作、规则,所有的孩子兴趣盎然,诵读声、演唱声此起彼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因此我们可以说,当孩子们沉浸于游戏时,游戏为他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通过游戏活动,孩子们充分体验了童谣和谐、快乐、轻松的本质,学习的兴趣就更浓了。
3.声势律动,感受音乐
把声势律动引入闽南童谣课堂教学中,是我们进行闽南童谣教学的另一种方法。通过学生肢体的律动、视觉的律动、思维的律动,来增强学生对歌谣的理解与感受,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可以通过律动来感受音乐旋律美,进一步体验闽南童谣的风格特点。如学习闽南童谣《大头仔》,这是一首诙谐幽默的传统歌谣,反映孩子们嬉戏玩耍,无拘无束的心情。根据这首童谣的特点我们设计了拍手、拍腿、双手绕圈、跺脚、耸肩的律动游戏,让学生看着图示做律动,和着音乐做律动,唱着歌谣做律动,进一步感受到民间童谣的乐趣,学得主动,学得高兴,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4.互帮互学,创造和谐
闽南童谣语言质朴、自然、率真,要演唱闽南童谣,要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必须用方言来演唱。方言是最自然、最有亲和力的语言,用方言演唱童谣,韵味无穷。而我们所授课的班级,有1/3的学生祖籍是外地的,另外2/3的学生来自福建各地,由于八闽“乡不同语,村不同俗”,即使是厦门本土人,大部分学生也说不准闽南语,不理解爷爷奶奶的“方言”,唱不了“天黑黑,要下雨”,加之平时教学过程中师生都说普通话,因此学生对课堂上用家乡话演唱故乡童谣,兴趣倍增,跃跃欲试。为了解决学习闽南童谣的方言难题,我们充分开发教育资源,调动班内厦门土生土长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优势,让他们轮流当小老师为同学们做示范朗读,同时也纠正老师的不纯正方言。有时也把学生家长请进课堂“现身说法”,这样生生互学互教,师生互教互学,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学习,真正实现了互动互促,不仅贯彻了审美教育的相互交流性原则,提高了音乐教学效率,而且创造了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情感交流的机会,培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
5.渗透习俗,继承文化
闽南习俗非常有特色,是值得进行研究和借鉴的、独具地域特征的汉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随着闽南人向外移民队伍的扩充和闽南语的迅速传播,闽南习俗在海峡两岸和东南亚部分国家、地区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纽带,具有祈求平安的良好愿望、抒发浓郁的故土情思、重视深厚的人文教化等内涵。而在我们的童谣教材中就有这样的教育契机:如在学习《中秋博饼》时,很多学生对“博饼”一词并没有什么概念。于是我组织学生简单了解了博饼的规则,准备了一些博饼用的东西,让学生一个一个轮流上来掷骰子,看着秀才、进士、探花、榜眼、状元等相继掷出,学生也在欢乐中感受到浓浓的闽南习俗文化。一样的月光,不一样的中秋;一样的中秋月,不一样的月饼文化。当骰子在大瓷碗里落下,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时;当欢声笑语从人们的心地飘出,各个人眼里洋溢着快乐的微笑时,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总是特别温馨。又如教学“五月初五端午节,煎锑补天赛龙船”、“年兜贴联好过年,围炉守岁跳火蜷” 等时,闽南文化润物细无声般地渗透进了学生的心灵,升华了学生心中的乡情,为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课外活动
音乐课外活动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辐射,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功能是不可忽视的。组织全校学生共同参与,以班级为单位的歌咏比赛,极大地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浓厚的乡土文化氛围,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在学校艺术节期间,我们以“家乡的童谣”为主题,开展了全校性的歌咏比赛,选择了闽南童谣《水蛙仔子》、《炒米香,强强滚》、《烧肉粽》、《月姐姐》、《大头仔》、《月亮月光光》、《放鸡鸭》、《羞、羞、羞》等优秀曲目,各班级用不同的形式参与了表演。有的班级由本班学生用民族乐器伴奏;有的采用领唱、合唱的形式;有的用打击乐器伴奏;最可爱的是低年级小同学的表演,他们用表演的形式边游戏、边做动作、边随口念童谣。台上表演《天黑黑》,台下的观众也跟着一起唱,整个校园充满了热烈的气氛,全校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歌声、动听的旋律之中。家乡的童谣感染了孩子们的心灵,也感染了前来观看的家长和过路的行人。有位家长激动地说:“当我们听了孩子们唱起天真烂漫的童谣,就想起我们孩提时有趣的生活情景。”孩子们还和厦门老年艺术团的爷爷、奶奶们同台演出,老少同乐,兴致盎然。浓浓的乡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音乐课外活动还包括校外活动。由于厦门特殊的地域文化,我们充分利用闽南童谣的文化功能,带领学生开展校际交流和海峡两岸交流,充分利用传统美德、民间习俗和乡土亲情,加强团结,呼唤统一。例如,我们与金门中正国小开展的联谊活动,就收到了文化的、教育的、伦理的、政治的良好效果。让小学生们更加感受到闽南童谣的美学价值,学习、演唱、传播闽南童谣的兴趣就更浓了。
常言说得好: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在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中需要我们大胆创新,合理运用有别于其他教学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到闽南童谣给他们带来的智慧、艺术和快乐。我们所创造的教学艺术的教育目标、教育理念与整个音乐教学是一致的:为了“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结束语
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提出:“儿童也应该首先使用音乐的母语唱歌。简练、淳朴、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间歌曲正是引导儿童进入音乐世界的最好材料,是培养儿童热爱民间音乐、继承民族传统的必由之路。”民族音乐的传承希望在儿童。让闽南童谣走入音乐课堂,利用闽南童谣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进行认知、情感、道德和社会活动教育,是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的。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不断挖掘本土文化中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源,充分发挥其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作用,让学生从认识本土民间艺术,感受乡土情怀,发展到爱家乡、爱祖国,从而陶冶美好情操,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唤回远去的童音,收拾失去的文化,让闽南童谣成为孩子们心中永远的歌谣,让属于我们的文化发光发热,这是我们音乐教师神圣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连横,《台湾通史·风俗志》[Z],商务印书馆,1983
[2] 颜呈礼,《乡音》,2005
[3] 蓝雪霏,《闽台闽南语民歌研究》,2003
[4] 闽南话协会,《我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台文化生态保护区》,厦门理工学院,2008
[5] 谢瑞敏,《让乡土音乐文化走进课堂》,2007
[6] 《海峡两岸交流推动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泉州旅游》,2008
[7]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呼之欲出》,《厦门日报》,2007
[8] 汪寄声,《闽南民间音乐》,2008
[9] 施能婧,《悠扬乐音系乡情:对闽台童谣的探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