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已成为新一轮数学教学改革的热点,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起来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积极的作用,它可以使教学形象生动,使学生感知鲜明、印象深刻,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误把信息技术当做万能钥匙,在教学中盲目使用,产生一些误区。
1 所产生的误区
1.1 忽略学科课程的主体地位
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不能为了上公开课或实验课,单纯为体现新课标的整合理念,把一些不适合本课教学或是和本课并无太大联系的信息不切实际地搬到课堂上,一节课看起来很是丰富却偏离正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被花哨的外表吸引却没有掌握课程的要害内容,得不偿失。
1.2 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学习动力的开发者及学习兴趣的培养者。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一味追求在课堂放出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音频材料来代替创设教学情境;或在上面操作、讲授一个知识的产生,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不能亲身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更不能从实践操作中探究问题、总结规律和方法以汲取知识。
1.3 过分依赖和相信网络资源
在现代教学中,资源的重要性得到很多教师的认同。一方面,教师在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急于求成,结果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的相关信息提供给学生,大量的有用无用的素材罗列在一起,既没有无关信息的过滤,也没有对主题相关的资源进行分类,以为这样就是完成对资源的学习过程,完全进入误区。另一方面,网络上的资源并不是完全的正确和好用,很多网站对同样的问题有各种的解析,不能不甄别使用,最起码先建立起自己正确的认知。
2 对策
2.1 更新观念,切实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整合是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它的根是课堂教学,目标是培养人才。教师应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整合目标,以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方式,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整合不应终止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应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发展综合信息素养和其他的综合能力。
2.2 明确意义,切忌整合中的喧宾夺主
信息技术运用于学科教学中已经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优势。一个声画并茂的课件可以省去教师口干舌燥的讲解,同时也为师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的信息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容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无论信息技术多么优越,都应服务于教学,它只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手段。一堂课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信息技术无法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优势。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应遵循“适时、适用、适度”的原则,在教师的主导下,与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选择恰当的时机使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应是画蛇添足,绝不能喧宾夺主,以信息技术取代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
2.3 有的放矢,优化教学课件的设计
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优化学科教学,解决重点、难点,因此应围绕主题,筛选信息,巧妙安排,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方法和资源的课件。
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如何指导学生学会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呢?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方案及课件:l)想一想,以前学过的“求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学习过程,迁移学法,怎样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2)做一做,用完全相等的梯形、等腰梯形、直角三角形拼成已学过的图形;3)比一比,用实物展台由学生演示拼合过程,指导学生观察,发现任何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4)说一说,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每个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这个学习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从形象感知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系列思维活动,领悟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同时也顺利地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標。
3 小结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用百倍的力气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理想效果。教师应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规律,并将整合推向深入。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响水镇中心小学)
1 所产生的误区
1.1 忽略学科课程的主体地位
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不能为了上公开课或实验课,单纯为体现新课标的整合理念,把一些不适合本课教学或是和本课并无太大联系的信息不切实际地搬到课堂上,一节课看起来很是丰富却偏离正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被花哨的外表吸引却没有掌握课程的要害内容,得不偿失。
1.2 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学习动力的开发者及学习兴趣的培养者。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一味追求在课堂放出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音频材料来代替创设教学情境;或在上面操作、讲授一个知识的产生,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不能亲身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更不能从实践操作中探究问题、总结规律和方法以汲取知识。
1.3 过分依赖和相信网络资源
在现代教学中,资源的重要性得到很多教师的认同。一方面,教师在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急于求成,结果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的相关信息提供给学生,大量的有用无用的素材罗列在一起,既没有无关信息的过滤,也没有对主题相关的资源进行分类,以为这样就是完成对资源的学习过程,完全进入误区。另一方面,网络上的资源并不是完全的正确和好用,很多网站对同样的问题有各种的解析,不能不甄别使用,最起码先建立起自己正确的认知。
2 对策
2.1 更新观念,切实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整合是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它的根是课堂教学,目标是培养人才。教师应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整合目标,以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方式,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整合不应终止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应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发展综合信息素养和其他的综合能力。
2.2 明确意义,切忌整合中的喧宾夺主
信息技术运用于学科教学中已经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优势。一个声画并茂的课件可以省去教师口干舌燥的讲解,同时也为师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的信息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容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无论信息技术多么优越,都应服务于教学,它只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手段。一堂课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信息技术无法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优势。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应遵循“适时、适用、适度”的原则,在教师的主导下,与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选择恰当的时机使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应是画蛇添足,绝不能喧宾夺主,以信息技术取代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
2.3 有的放矢,优化教学课件的设计
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优化学科教学,解决重点、难点,因此应围绕主题,筛选信息,巧妙安排,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方法和资源的课件。
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如何指导学生学会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呢?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方案及课件:l)想一想,以前学过的“求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学习过程,迁移学法,怎样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2)做一做,用完全相等的梯形、等腰梯形、直角三角形拼成已学过的图形;3)比一比,用实物展台由学生演示拼合过程,指导学生观察,发现任何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4)说一说,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每个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这个学习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从形象感知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系列思维活动,领悟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同时也顺利地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標。
3 小结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用百倍的力气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理想效果。教师应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规律,并将整合推向深入。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响水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