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数学课堂需要关注什么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cxue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走到今天,有人说走了弯路又回到了原处,也有人说迷失了方向不知路在何方。其实作为一线教师,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不同的人都在这场改革中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内容。
  前不久我有幸参与了“圆的认识”一节校级教研课的全过程,比较前后教案的设计,以及几次试教的过程,我厘清了当前数学课堂应关注的内容,下面将用这节课来说明我的思考。
  一、数学课堂应关注教学目标,合理生成
  教学中是否具有良好的目标意识是影响课堂的一个重要因素,目标的定位要符合教材安排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
  “圆的认识”这节课的目标预设:
  1.使学生理解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概念,会画圆,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在试教后进行了重新定位:
  1.感受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2.掌握圆规画圆的正确方法,会画规定大小的圆。
  3.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至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不仅仅是本节课需要去努力达到的,而是每节课中都应该有的。
  这样重新界定后,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对于课堂中的各个环节的把握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了。
  二、 数学课堂应关注教材,创造性使用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师生教学的中介,它为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最基本的材料。我们需要以审慎的态度解读教材,从教材出发,对教材进行取舍、重组、改造,才能超越教材,实现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
  圆这一单元教材中安排了大自然中的一些圆形物体让学生欣赏,为了充分挖掘这一材料的作用的,在教学中我把赏圆这个环节提到前面来,同时对圆的图片进行了筛选和整理,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征(呈现顺序:平面的圆形物体——立体图形中的圆——抽象(运动)中的圆)。
  三、数学课堂应关注活动,有效运用
  数学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因此设计一些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对数学产生兴趣、产生情感,是十分必要的。
  本节课中通过组织多次活动,如:师生赏圆,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初步认识圆;引导学生经历三次不同层次的画圆过程,逐步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认识圆,建立圆的几何概念;和学生一起探索圆的特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发现知识和规律。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最终趋于完善的过程,使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掌握了知识,解决了问题。
  四、数学课堂应关注细节,成就完美
  华应龙老师说过,课堂上的一个个细节,见理念、见价值、见功力、见精神……
  本节课中教师在指导学生画圆时,注意到了一些学生由于手抖动把圆画得不圆滑,感觉有好多小缺口,于是抓住这个细节,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会这样,从而很自然地总结了画圆的注意点,为学生今后画圆明确了方法。
  师(出示学生画的圆):觉得怎么样?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它的残缺呢?
  生1:画圆时可能针尖动了。
  生2:还可能圆规两脚间距离变化了。
  师:总结一下,用圆规画圆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3:针尖要固定在一个点上。
  生4:圆规两脚间的长度不能变化。
  ……
  五、课堂应关注学生,突出主体
  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中心,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主动建构的过程。所以关注学生,把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前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圆,并且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面是圆形的。教材中例1至例3教学圆的特征,每道例题都以画圆为学习活动,学生都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不过,三次画圆的认知任务不同,它能逐步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认识圆,建立圆的几何概念。
  当然关注学生,更应重视对学生的习惯养成、品德教育的真切关注,重视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一丝不苟的精神等。课堂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也是培养能力、情感、品德的温床,学生会不会倾听别人发言,发现自己错了怎样改正,能不能很好地融入小组学习中,等等,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综上所述,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基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灵活机智地根据动态生成的资源积极调整、补充、完善教案,并要不断地提醒学生把自己的新颖见解,他人的独到见解进行整合,从而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
  (责编 金 铃)
其他文献
一、研究背景  一代伟人邓小平在八十年代就提出了“三个面向”的观点,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虽然时间向前推进了许多,然而观念的超前性、先进性、指导性,在今天依然有着深远的哲学意蕴。确实,在互联网日渐发达、教学设备日益先进的今天,一切与时俱进的教育变革都有着强大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事实上,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已经累积了丰富的素材资源,要让这些零散的素材资源有
[摘 要]整体思维,指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以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来整体处理教学内容,了解数学知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并灵活地把握各种教学关系的动态平衡,创新地组织教学,实现最优化实施教材和最大化发展学生的目标。  [关键词]整体思维 数学知识 昨天 今天 明天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3-020  整体
案例:  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后,我按照惯例引导学生复习。课始,我先出示26 9、15 9、18 8、26 8、17 7、26 7等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让他们说说是怎么想的。  生1:26 9,先算6 9=15,再算15 20=35。  生2:15 9,先算5 9=14,再算10 14=24。  ……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依次板书各题的答案)  26 9=35 15 9=24 18 8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教师开始从迷茫的追随转入理性的反思,追寻简约而有效的课堂教学。那么,怎样的教学才称得上简约又有效呢?前不久,笔者听了浙江省教坛新秀、上虞市阳光学校叶柱老师执教“口算除法”一课,触摸到了口算教学正确的价值取向——简约而不简单。现将叶老师几个教学片断和笔者的思考进行整理,与大家共赏。    片断一:  1 出示:8÷2。  师:谁能算?(学生报答案,课件显得数)你是怎么算的?
【缘起与思考】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是继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后的又一节几何概念课。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完全空白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但是真正理解公式的却凤毛麟角。  课前我在班内做过一个调查,我班学生31人:已经知道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有9人,对三角形面积公式有一定理解的只有3人;对课中所述的三个三角形,会进行面积计算的学生分别有29、23、23人;标有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估算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学生估算意识淡薄,估算能力低下,并没有养成自觉估算的习惯。从“估”的理性思考和“算”的实际效果这一视角阐述对估算教学的一些认识,通过对估算教学的现状分析入手,探寻在实际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估算能力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估算教学 估算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
[摘 要]“以学定教,顺学而为”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是各种“声音”混响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需要即时根据“学”的情况,做出适当的组织、引导与调控。而“顺学而为”到底要在何处而“为”,是教师最为困惑的地方。通过赏析著名特级教师周卫东“以学定教,顺学而为”为特征的数学家常课,感悟周老师在不同教学环节处的精“为”、巧“为”、智“为”的特点。  [关键词]顺学而为 知识 思维 思想  [中图分类号
“倍的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教材中“倍”的概念是依据乘除法知识中“几个几”“份”的概念扩展而来的,通过两个不相等数量的比较,由“份”引出“倍”,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含义。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认识“倍”的基础,所以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是核心任务。在一次校本教研活动中,我经历了对本课教学的两次实践与反思,力图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激活他们的已有认知,诱发认知冲突,帮助学生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教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使课程标准理念转化为实践,如何使每个学生真实体验到数学中的“问题解决”、数学的“价值”、数学的“必需”,从而得到属于自我的真实发展,这将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深究的问题。  一、在真实生活中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
数学教学中,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标准理念,将“教”与“学”两个要素中的“学”作为“教”的基础,由“学”了解学情,掌握“教”的核心,这样的教学模式开创了教师主导、学生自主的理想课堂。现以“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课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一、以学案导“学”,确定教学核心  现代教学论指出:“学生要经历一个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其基本问题是要让学生弄清‘学什么’,而后确定‘怎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