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柳先生传》(九年级下册)是一篇人物传记,是为了赞美五柳先生安贫守志、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而作的传世名篇。可课堂上学生却说:“老师,我真的不喜欢‘五柳先生’。”话音刚落,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一一细说其理由。
理由一:五柳先生缺乏人格魅力
五柳先生“闲静少言”,可见其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好读书,不求甚解”,这不是读书人的好习惯,其作风是懒散、拖沓的;“性嗜酒”且“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是一个酒鬼。他为什么要隐居,是他的性格、爱好不能融入社会,不能与人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他自视清高,放不下读书人的面子和架子,当然只有借酒浇愁,在醉酒的朦胧状态中求得暂时的心灵安慰。这样的人,学生愿意去学习吗?
理由二:五柳先生无家庭责任感
看看他家的生活状况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而他的生活态度竟是“晏如也”。这样一位家中的顶梁柱,对家徒四壁,过着靠亲戚朋友接济的日子,穿着满身打着补丁的衣裳,对吃了上餐盼下餐的家庭境况,却能没半点羞愧而安然自若,没有想着为生活而辛勤劳动,没有想着改善家庭的现实状况,却沉醉于别人恩赐的美酒中,这样的读书人不是白读了书吗?他这种所谓率真放达、悠闲自乐的生活态度,真是把妻儿老小一家人都害苦了,从中可见他的家人过的也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极度寒酸的生活,他对家庭是多么不负责任啊!这样的人,学生愿意去学习吗?
理由三:五柳先生既自私又无能
五柳先生,读书“不慕荣利”,且“好读书”,但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报效祖国、报答父母、养儿育女,不是想着为社会出谋划策、为改善家庭条件,他既没有去驰骋疆场,又不去济世扶弱,这是何等的自私?虽说他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且“常著文章自娱”,这样废寝忘食读书、写文章,只为自娱自乐,而不去学以致用,不能为自己找到一份薪水高、待遇好的谋生手段,可见他是多么无能!中国古代贤士历来奉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既没能“善其身”,更没力“济天下”,多么无理想无抱负呀!退一万步说,这些都不是他个人的错,那五柳先生就是“知识无用论”的活版本。这样的人,学生愿意去学习吗?
学生的认识,确实存在些许偏颇,但综上所述,学生的分析又何尝不在情理之中呢?◆(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丰县佐龙第二中学江西省永丰县古县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 江
理由一:五柳先生缺乏人格魅力
五柳先生“闲静少言”,可见其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好读书,不求甚解”,这不是读书人的好习惯,其作风是懒散、拖沓的;“性嗜酒”且“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是一个酒鬼。他为什么要隐居,是他的性格、爱好不能融入社会,不能与人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他自视清高,放不下读书人的面子和架子,当然只有借酒浇愁,在醉酒的朦胧状态中求得暂时的心灵安慰。这样的人,学生愿意去学习吗?
理由二:五柳先生无家庭责任感
看看他家的生活状况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而他的生活态度竟是“晏如也”。这样一位家中的顶梁柱,对家徒四壁,过着靠亲戚朋友接济的日子,穿着满身打着补丁的衣裳,对吃了上餐盼下餐的家庭境况,却能没半点羞愧而安然自若,没有想着为生活而辛勤劳动,没有想着改善家庭的现实状况,却沉醉于别人恩赐的美酒中,这样的读书人不是白读了书吗?他这种所谓率真放达、悠闲自乐的生活态度,真是把妻儿老小一家人都害苦了,从中可见他的家人过的也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极度寒酸的生活,他对家庭是多么不负责任啊!这样的人,学生愿意去学习吗?
理由三:五柳先生既自私又无能
五柳先生,读书“不慕荣利”,且“好读书”,但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报效祖国、报答父母、养儿育女,不是想着为社会出谋划策、为改善家庭条件,他既没有去驰骋疆场,又不去济世扶弱,这是何等的自私?虽说他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且“常著文章自娱”,这样废寝忘食读书、写文章,只为自娱自乐,而不去学以致用,不能为自己找到一份薪水高、待遇好的谋生手段,可见他是多么无能!中国古代贤士历来奉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既没能“善其身”,更没力“济天下”,多么无理想无抱负呀!退一万步说,这些都不是他个人的错,那五柳先生就是“知识无用论”的活版本。这样的人,学生愿意去学习吗?
学生的认识,确实存在些许偏颇,但综上所述,学生的分析又何尝不在情理之中呢?◆(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丰县佐龙第二中学江西省永丰县古县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