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才能做到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呢?曾经听到有一首歌唱到:“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给人很多启发。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是不是爱的不够放手,而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呢。管得太多,管的太死,教的太多,学生做的太少,是不是其中一个原因?为此,从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展开对学生的全面教育;灵活地运用教材,把注重知识灌输为培养能力;用亲身体验代替空洞说教;利用讲故事进行道德教育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初中思想品德课 平等 民主和谐 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
虽然说现在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总体上是好的,但是我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现中学生身上普遍存诸多不良现象:他们在不同的场合和情境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举止言行,在思想品德表现方面常常自相矛盾;不少学生讲道理头头是道,但并没有真正把它们当作自己处事待人的行为准则,也不能付诸实际行动,甚至想一套,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口是心非”;不少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交往时言行表现迥异:往往是在老师和家长面前能安分守己,离开了老师和家长则恣意妄为,甚至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养成了阳奉阴违、见风使舵的不良品性;学生在充当不同的社会角色时的表现大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如作为学生在学校是三好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但作为子女在家里却是“小霸王”“小皇帝”,等等。这些现象,反映出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品质的脱节。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呢?曾经听到有一首歌唱到:“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给我很大启发。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是不是爱的不够放手,而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呢。管得太多,管的太死,教的太多,学生做的太少,是不是其中一个原因?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展开对学生的全面教育
创设情境,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教学效果,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将自己置于“发现者”“探索者”的位置,通过自己的动脑、动手、动口去思考质疑、猜测、探索、实践、评价,提出独创性的见解。同时,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地把学生当作朋友,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发言,认真地聆听他们的提问。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进行奇思异想,质疑问难。现在的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作用,提高他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引导,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欲望,教师要力求让学生树立独立探索的热情,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灵活运用教材,把注重知识灌输变为培养学生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是在国家既定的教育方针以及教育目的指导下编制而成的,它不仅是教师用于教学的第一手材料,而且还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源泉,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灵活地运用教材。首先,避轻就重。要避免将所有的知识生硬地凑合在一起全部加以讲述,更要避免偏离主题去讲述或者开发其他学科的知识,而要顺着教材的内容自然地过渡到事例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上;其次,重组教材。教师要不断去适应政治课本身的这一特性,可以考虑在党和国家的新方针政策之下增加教材的新内容和新观念。
三、用亲身体验代替空洞说教
加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针对性。目前,随着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推行和教材的调整,国家已经加大了教材改革的力度,从编写的形式上、内容上更加强调生动、有趣和日益接近学生的生活,改变了原有知识的偏、难、繁、旧,并从课程管理上改变了过去过于集中的做法,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了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因而,教师的教学更具灵活性,尤其需要教师注重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所谓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是指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符合时代的要求并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复习过程中,一些内容需要一节课完成的,但真正操作起来是难以完成的,如自尊自信、理解与宽容等。而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会加快复习速度。虽然很多时候,学生都会积极配合,但这些只是表面现象,真正能把知识掌握好的学生是不多的。因此,我悟出了一点道理:只讲速度不讲效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做不仅容易忽略知识点,而且学生也不能真正地把知识扎扎实实地学好,长期下去,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就会有所下降。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就得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落实好,既要把握时间的度又要讲究效率,让学生能在练习中掌握知识,并且能够将其运用于现实生活的实践当中。同时还应把过程抓牢抓实,不能蜻蜓点水。
教师要想得到有效的成长,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多听同行授课。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同行交流和探讨,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借鉴别人的长处。比如,新课程谈到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我都感到很费解,我是听了同行的课之后与自己的相比较,才领悟到其中的奥妙,才真正明白“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区别。还有,要实现真正的教学效果,也离不开学生这个重要主体。学生接受新知识较快,对新事物了解较多,我应该多向他们学习,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对于缺点,我能改则改,难改则想办法改,师生感情增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教学效果自然也有了改善。
四、利用讲故事进行道德教育
给学生讲一些有趣味的故事,既可以帮助教学,又可以趁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经常利用这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利用讲故事进行道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体会的发展,有利于道德行为的养成。品格教育研究者基尔帕奇克认为,讲故事能创造对象的体会依赖,刺激学生成善的渴望;故事能提供大量的良好示范,这种示范在儿童的日常行为环境中经常缺乏;故事能够使学生熟悉他们需要知道的行为规范,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他们的生活。可见,通过讲故事,学生就会被故事情节深深吸引,心灵就会受到触动,内心的道德体会油然而生,就会在一段时间内反复思考故事里人物的道德示范,并参照日常生活进行自我激励。在利用讲故事进行道德教育时,建议学生不要仅仅停留在对故事内容的了解上,还必须根据故事人物的行为来判断真实道德生活中自身及别人的行为正确与否,并认真地进行道德思考。
在教育教学的要求上,传授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和方法、培养情感和态度的统一,创新教育十分重要。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的心理素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敏锐观察力、心理承受力,在挫折面前能很快调整自己的心态,自立、自强、自尊、自信。
总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努力实践,勇于探索,使《思想品德》新課程散发出它应有的魅力!
初中思想品德课 平等 民主和谐 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
虽然说现在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总体上是好的,但是我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现中学生身上普遍存诸多不良现象:他们在不同的场合和情境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举止言行,在思想品德表现方面常常自相矛盾;不少学生讲道理头头是道,但并没有真正把它们当作自己处事待人的行为准则,也不能付诸实际行动,甚至想一套,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口是心非”;不少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交往时言行表现迥异:往往是在老师和家长面前能安分守己,离开了老师和家长则恣意妄为,甚至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养成了阳奉阴违、见风使舵的不良品性;学生在充当不同的社会角色时的表现大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如作为学生在学校是三好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但作为子女在家里却是“小霸王”“小皇帝”,等等。这些现象,反映出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品质的脱节。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呢?曾经听到有一首歌唱到:“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给我很大启发。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是不是爱的不够放手,而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呢。管得太多,管的太死,教的太多,学生做的太少,是不是其中一个原因?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展开对学生的全面教育
创设情境,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教学效果,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将自己置于“发现者”“探索者”的位置,通过自己的动脑、动手、动口去思考质疑、猜测、探索、实践、评价,提出独创性的见解。同时,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地把学生当作朋友,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发言,认真地聆听他们的提问。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进行奇思异想,质疑问难。现在的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作用,提高他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引导,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欲望,教师要力求让学生树立独立探索的热情,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灵活运用教材,把注重知识灌输变为培养学生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是在国家既定的教育方针以及教育目的指导下编制而成的,它不仅是教师用于教学的第一手材料,而且还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源泉,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灵活地运用教材。首先,避轻就重。要避免将所有的知识生硬地凑合在一起全部加以讲述,更要避免偏离主题去讲述或者开发其他学科的知识,而要顺着教材的内容自然地过渡到事例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上;其次,重组教材。教师要不断去适应政治课本身的这一特性,可以考虑在党和国家的新方针政策之下增加教材的新内容和新观念。
三、用亲身体验代替空洞说教
加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针对性。目前,随着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推行和教材的调整,国家已经加大了教材改革的力度,从编写的形式上、内容上更加强调生动、有趣和日益接近学生的生活,改变了原有知识的偏、难、繁、旧,并从课程管理上改变了过去过于集中的做法,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了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因而,教师的教学更具灵活性,尤其需要教师注重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所谓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是指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符合时代的要求并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复习过程中,一些内容需要一节课完成的,但真正操作起来是难以完成的,如自尊自信、理解与宽容等。而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会加快复习速度。虽然很多时候,学生都会积极配合,但这些只是表面现象,真正能把知识掌握好的学生是不多的。因此,我悟出了一点道理:只讲速度不讲效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做不仅容易忽略知识点,而且学生也不能真正地把知识扎扎实实地学好,长期下去,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就会有所下降。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就得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落实好,既要把握时间的度又要讲究效率,让学生能在练习中掌握知识,并且能够将其运用于现实生活的实践当中。同时还应把过程抓牢抓实,不能蜻蜓点水。
教师要想得到有效的成长,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多听同行授课。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同行交流和探讨,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借鉴别人的长处。比如,新课程谈到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我都感到很费解,我是听了同行的课之后与自己的相比较,才领悟到其中的奥妙,才真正明白“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区别。还有,要实现真正的教学效果,也离不开学生这个重要主体。学生接受新知识较快,对新事物了解较多,我应该多向他们学习,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对于缺点,我能改则改,难改则想办法改,师生感情增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教学效果自然也有了改善。
四、利用讲故事进行道德教育
给学生讲一些有趣味的故事,既可以帮助教学,又可以趁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经常利用这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利用讲故事进行道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体会的发展,有利于道德行为的养成。品格教育研究者基尔帕奇克认为,讲故事能创造对象的体会依赖,刺激学生成善的渴望;故事能提供大量的良好示范,这种示范在儿童的日常行为环境中经常缺乏;故事能够使学生熟悉他们需要知道的行为规范,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他们的生活。可见,通过讲故事,学生就会被故事情节深深吸引,心灵就会受到触动,内心的道德体会油然而生,就会在一段时间内反复思考故事里人物的道德示范,并参照日常生活进行自我激励。在利用讲故事进行道德教育时,建议学生不要仅仅停留在对故事内容的了解上,还必须根据故事人物的行为来判断真实道德生活中自身及别人的行为正确与否,并认真地进行道德思考。
在教育教学的要求上,传授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和方法、培养情感和态度的统一,创新教育十分重要。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的心理素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敏锐观察力、心理承受力,在挫折面前能很快调整自己的心态,自立、自强、自尊、自信。
总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努力实践,勇于探索,使《思想品德》新課程散发出它应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