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1年10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坚持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实现上述目标,根本途径是全方位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和建设,着力提升教师教育能力和水平。
一、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培养工作目前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相对封闭、培养模式相对单一、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等弊端依然存在,还不能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主要表现在:
(一)师范生培养标准与教师专业化的要求还相距甚远
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不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实习缺乏有力的制度保证,师范生教学能力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强;
(二)与基础教育之间缺乏深度融合
近年来,中小学校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开展了系列改革,但高校与中小学校的沟通协作机制还不完善,高校与中小学、地方教育部门、教研部门联合培养教师的机制没有形成,师范生培养工作不能及时反映并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三)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能实现学科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相剥离,培养培训相脱离,达不到学术性、师范性的有机统一,共同提高;
(四)教师教育改革研究滞后
目前,关于教师教育体制机制、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培训一体化等方面的高水平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还不多,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使得师范毕业生的适用性降低,教学中的适应期延长;
(五)教师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形成,管理体制尚待理顺
教师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一直困扰着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
二、卓越教师培养的实施
具有89年办学历史的河南师范大学,几乎经历了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所有关键阶段。面对基础教育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需求的新挑战,同全国所有的师范院校一样,我们也经历了由传统的师范办学模式向教师教育转型时的困惑、期待、彷徨、探索和成功的体验。特别是近年来,我校依托长期举办教师教育的丰富经验和资源优势,坚持学科建设与教学工作相结合,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协调,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衔接,集成校内外教师教育资源,努力构建由“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系统、教师教育支撑平台系统、教师教育实践训练系统、教师教育职后培训系统、教师教育农村服务系统”等五大子系统组成的教师教育资源体系,围绕塑造未来卓越教师和教育家的总体目标,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益。
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理念和我们的培养定位,通过“拓展基础、加强实践、注重创新、强调主动、面向国际、引入竞争”等举措构建卓越教师的培养体系。
(一)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研究和确立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卓越教师培养工作的重点是着眼高端,造就基础教育的精英和领军人才,所确定的卓越教师可以通过4—7年培养打下坚实基础。采用4 2或4 3两段制培养模式(其中,本科4年期间又分为3 1两段),按培养研究型教师构架教学体制,4年达到初级卓越教师(本科)、继续读研2年或3年达到高级卓越教师(硕士)。同时,允许学生在完成本科阶段教学后,具有自由流转的选择机会,能够根据自己愿望选择继续深造为“师资型”或“学术型”,使卓越教师培养体系与现行体系自然衔接。
(二)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研究和制定
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包括校内阶段和校外阶段两个部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要求以中学实际教学为背景,使学生具备在中小学校与社会环境下的教学综合能力。因此,中学培养成为本计划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本计划将分为校内学习和中学学习两个培养阶段。按照3 1的培养模式,学生将有一年的时间在中学环境下学习,学校将与参加“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中学共同完成学生在中学学习期间的培养目标。
(三)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
1.教师教育教学团队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包括教师教育理论教学团队建设、教育技术教学团队建设、学科教学论教学团队建设、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导师团队建设、实习指导教师团队建设、实验区指导教师团队建设。
2.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心建设。重点投入和建设一个理念新颖、设施齐全、资源共享、管理先进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心。包括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多媒体技术应用和课件制作实验室、心理学实验室、微格教学实训教室、语言和形体训练实训室、教学方法研修实验室、课程资源开发实验室。
3.教学资源中心与自主学习基地建设。建设功能齐备、开放共享的教师教育网络系统、教学支持系统、网络教学课程资源和优质教学案例。
4.教师教育专业和课程建设。建设一批具有明显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的“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与精品开放课程。
5.教师教育管理与运行平台建设。构建一个科学合理、运转有效的教师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成一支高素质、强能力、善管理的教师教育管理队伍,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四)教师教育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积极探索建立学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实习基地互助共赢的协作机制,重点在新乡、郑州、辉县、原阳等市县选择100个左右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教师教育的综合改革、教育实习和在职教师培训,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条件支持。
一、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培养工作目前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相对封闭、培养模式相对单一、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等弊端依然存在,还不能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主要表现在:
(一)师范生培养标准与教师专业化的要求还相距甚远
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不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实习缺乏有力的制度保证,师范生教学能力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强;
(二)与基础教育之间缺乏深度融合
近年来,中小学校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开展了系列改革,但高校与中小学校的沟通协作机制还不完善,高校与中小学、地方教育部门、教研部门联合培养教师的机制没有形成,师范生培养工作不能及时反映并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三)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能实现学科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相剥离,培养培训相脱离,达不到学术性、师范性的有机统一,共同提高;
(四)教师教育改革研究滞后
目前,关于教师教育体制机制、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培训一体化等方面的高水平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还不多,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使得师范毕业生的适用性降低,教学中的适应期延长;
(五)教师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形成,管理体制尚待理顺
教师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一直困扰着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
二、卓越教师培养的实施
具有89年办学历史的河南师范大学,几乎经历了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所有关键阶段。面对基础教育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需求的新挑战,同全国所有的师范院校一样,我们也经历了由传统的师范办学模式向教师教育转型时的困惑、期待、彷徨、探索和成功的体验。特别是近年来,我校依托长期举办教师教育的丰富经验和资源优势,坚持学科建设与教学工作相结合,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协调,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衔接,集成校内外教师教育资源,努力构建由“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系统、教师教育支撑平台系统、教师教育实践训练系统、教师教育职后培训系统、教师教育农村服务系统”等五大子系统组成的教师教育资源体系,围绕塑造未来卓越教师和教育家的总体目标,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益。
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理念和我们的培养定位,通过“拓展基础、加强实践、注重创新、强调主动、面向国际、引入竞争”等举措构建卓越教师的培养体系。
(一)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研究和确立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卓越教师培养工作的重点是着眼高端,造就基础教育的精英和领军人才,所确定的卓越教师可以通过4—7年培养打下坚实基础。采用4 2或4 3两段制培养模式(其中,本科4年期间又分为3 1两段),按培养研究型教师构架教学体制,4年达到初级卓越教师(本科)、继续读研2年或3年达到高级卓越教师(硕士)。同时,允许学生在完成本科阶段教学后,具有自由流转的选择机会,能够根据自己愿望选择继续深造为“师资型”或“学术型”,使卓越教师培养体系与现行体系自然衔接。
(二)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研究和制定
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包括校内阶段和校外阶段两个部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要求以中学实际教学为背景,使学生具备在中小学校与社会环境下的教学综合能力。因此,中学培养成为本计划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本计划将分为校内学习和中学学习两个培养阶段。按照3 1的培养模式,学生将有一年的时间在中学环境下学习,学校将与参加“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中学共同完成学生在中学学习期间的培养目标。
(三)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
1.教师教育教学团队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包括教师教育理论教学团队建设、教育技术教学团队建设、学科教学论教学团队建设、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导师团队建设、实习指导教师团队建设、实验区指导教师团队建设。
2.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心建设。重点投入和建设一个理念新颖、设施齐全、资源共享、管理先进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心。包括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多媒体技术应用和课件制作实验室、心理学实验室、微格教学实训教室、语言和形体训练实训室、教学方法研修实验室、课程资源开发实验室。
3.教学资源中心与自主学习基地建设。建设功能齐备、开放共享的教师教育网络系统、教学支持系统、网络教学课程资源和优质教学案例。
4.教师教育专业和课程建设。建设一批具有明显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的“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与精品开放课程。
5.教师教育管理与运行平台建设。构建一个科学合理、运转有效的教师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成一支高素质、强能力、善管理的教师教育管理队伍,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四)教师教育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积极探索建立学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实习基地互助共赢的协作机制,重点在新乡、郑州、辉县、原阳等市县选择100个左右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教师教育的综合改革、教育实习和在职教师培训,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条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