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特点,而操作材料则是幼儿思维的基石,脱离了操作材料的探索将是一纸空谈。在教师设计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适宜的丰富的材料;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认识事物,提供不断地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是幼儿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的必要前提和关键。在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组织中,教师要选择适合年龄特点的物质材料,并适宜投放、科学合理地使用材料,才能有效支持幼儿的操作活动,维持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下面就谈谈我的体会。
一、丰富的物质材料是开展科学活动的重要前提。
幼儿在对事物进行判断、推理时,常常会根据成人的暗示或个人的喜好、想象等作出结论,而较少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难以做到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科学活动的精髓,也是我国科学教育宏观目标之一。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引导幼儿进行实践与验证,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反复使用材料,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并表达真实的感受,从小懂得用事实来说话,养成良好的用事实说话的意识与态度。因此丰富的物质材料是开展科学活动的重要条件。如:小班科学活动“沉浮兄弟”。教师为幼儿准备生活中常见的、幼儿熟悉的丰富的物质材料,各种水果。教师先让幼儿来猜想一下哪些水果放在水里会沉下去?哪些水果放在水里会浮起来?然后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幼儿在实际的探索操作中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最后进行记录,巩固了幼儿的相关经验。
二、合理提供操作材料,激发幼儿主动获得操作经验。
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能引起他们探索需求,并与尝试教育活动目标相适应的材料,才能使幼儿的科学尝试活动在科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幼儿思维的直观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幼儿兴致盎然地一步一步进入科学殿堂。实践探索表明,在为幼儿提供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
(一)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原有经验选择并投放材料,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科学教育重在让幼儿通过操作、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兴趣。活动中教师提供适应幼儿发展水平的材料,会吸引幼儿去探索,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不同年龄的幼儿由于其学习特点及生活经验积累的不同,材料的选择与投放也应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特别是材料的数量、摆放的位置等都应有所区别与侧重。材料的数量直接影响幼儿的探索过程,太多的材料使幼儿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太少的材料会直接造成幼儿探索兴趣的减弱;相关材料与主题目标的密切程度,直接影响活动的教学效果;材料摆放位置的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集体活动的秩序。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应与主题目标有密切的关系,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感知过的、触摸过的,能考虑幼儿主体与材料客体的相互作用,通过操作探索,培养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使幼儿能动手又动脑,体现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小班幼儿注意力特别容易转移和分散,活动中情绪波动大。材料应尽量不摆放在桌上,因为幼儿经不起玩具的诱惑,会不停地摆弄玩具,造成集体活动秩序的混乱。因为小班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还不会与同伴合作玩,他们想独自占有玩具,而且科学活动材料本身对幼儿的吸引力较大,幼儿对材料的乐趣也较浓,对材料在活动中的作用是不能够意识到的,并且小班幼儿总结归纳能力差,年龄小生活经验积累少,材料数量的明显不足,阻碍了小班幼儿的探索热情,更谈不上提炼感性经验了。幼儿对探索活动本身的兴趣就可想而知了。
(二)根据幼儿感兴趣的方式,科学、合理使用材料,才能维持幼儿的兴趣。
活动的组织,教师如果只是提供一些桌面的操作材料,幼儿在教师预设的环境中摆弄操作,就不能放开手脚尽情地进行探索,显然这不是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我们知道,爱玩、会玩是幼儿的天性,生动、有趣的科学活动,正吻合了游戏的特征,是幼儿们喜爱的方式。如:“玩水”这个活动,每个孩子对水都有一种特殊的喜好,教师可直接带幼儿到嬉水池,提供一些幼儿常玩的花花绿绿的玩具,如:沉在水底的小汽车、玻璃球等,有浮在水面的海洋球、彩色积木等,还可提供些彩色塑料小筐、各种形状的纸折的小纸船等,在活动中幼儿们肯定也会发现不同玩具在水中的沉与浮,激起下次探索活动的兴趣与愿望。总之,在科学活动中运用游戏的生动性、趣味性,借助游戏或者幼儿喜欢的操作方式合理调整材料的使用方式,能让幼儿充分地探索、观察。
(三)投放材料要蕴含科学教育目标。
一般来讲,面对琳琅满目的操作材料,幼儿可能仅将它们当成一般的玩具,因此并不能保证操作活动的成功和促使幼儿探索的主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只有围绕教育目标,为幼儿提供能够激发其操作欲望,并且通过操作确能充分显现、形成一定科学现象的材料,才能使幼儿在操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启迪。如在科学活动中“巧制装水工具”这一活动中,张老师为幼儿提供了盘子、杯子、调羹、篮子、漏勺、即时贴、橡皮泥、塑料袋、毛巾等材料,并组织幼儿对这些材料进行操作活动,很快幼儿便惊喜地向老师报告了他们的新发现:“即时贴、橡皮泥、塑料袋能帮助漏勺不漏水。由于教师所提供的操作材料,都有助于幼儿发现材料的材质,进而向幼儿渗透了物质转化的科学道理,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教育效果。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认识、科学概念的形成,并非一次就能成功的,不妨围绕同一目标,尽可能多地设计各种不同的活动,投放不同的材料,供幼儿操作。
(四)注重投放材料的层次性。
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能力弱的幼儿感到困难重重、不知所措,而能力强的幼儿则觉得缺乏挑战性而兴趣索然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层次的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帮助他们在最近发展区内克服困难或进一步学习。如同样是让幼儿尝试不能装水的东西变得能装水的问题,教师给能力不同的幼儿分别提供了不同的材料:即时贴、橡皮泥、塑料袋、毛巾等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这样既满足了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又使他们都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达到教育目标。
(五)材料要便于幼儿自主操作。
幼儿在认识事物时,总是喜欢摆弄、拼拆、移动等,这表明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因此,在为幼儿准备的操作材料,不应是只能看、不能动的摆设品,而必须为幼儿提供有利于他们动手操作的材料,吸引他们主动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中。即时贴、橡皮泥、塑料袋、毛巾等材料的提供就达到了这种效果。在活动中我还发现,幼儿面对通过自己的操作能够加以改变或处于“半完成”状态的材料,更能激发尝试的愿望。为此,我经常提供一些来自于幼儿生活的成品与半成品,鼓励幼儿进行科学玩具小制作。
总之,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在集体活动状态下以分组形式进行的,活动中要遵循皮亚杰“认知结构理论”的原则,重视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主动获取经验的过程,尤其要注重激发和维持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这是幼儿园科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也是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科学活动的前提。围绕主题内容、目标,提供每个幼儿或每一组幼儿足够的物质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适宜投放和科学、合理使用材料,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充分地感知、操作、探索、发现、归纳、概括,既能有效维持幼儿的科学兴趣,又能有效促进每个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
一、丰富的物质材料是开展科学活动的重要前提。
幼儿在对事物进行判断、推理时,常常会根据成人的暗示或个人的喜好、想象等作出结论,而较少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难以做到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科学活动的精髓,也是我国科学教育宏观目标之一。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引导幼儿进行实践与验证,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反复使用材料,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并表达真实的感受,从小懂得用事实来说话,养成良好的用事实说话的意识与态度。因此丰富的物质材料是开展科学活动的重要条件。如:小班科学活动“沉浮兄弟”。教师为幼儿准备生活中常见的、幼儿熟悉的丰富的物质材料,各种水果。教师先让幼儿来猜想一下哪些水果放在水里会沉下去?哪些水果放在水里会浮起来?然后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幼儿在实际的探索操作中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最后进行记录,巩固了幼儿的相关经验。
二、合理提供操作材料,激发幼儿主动获得操作经验。
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能引起他们探索需求,并与尝试教育活动目标相适应的材料,才能使幼儿的科学尝试活动在科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幼儿思维的直观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幼儿兴致盎然地一步一步进入科学殿堂。实践探索表明,在为幼儿提供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
(一)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原有经验选择并投放材料,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科学教育重在让幼儿通过操作、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兴趣。活动中教师提供适应幼儿发展水平的材料,会吸引幼儿去探索,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不同年龄的幼儿由于其学习特点及生活经验积累的不同,材料的选择与投放也应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特别是材料的数量、摆放的位置等都应有所区别与侧重。材料的数量直接影响幼儿的探索过程,太多的材料使幼儿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太少的材料会直接造成幼儿探索兴趣的减弱;相关材料与主题目标的密切程度,直接影响活动的教学效果;材料摆放位置的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集体活动的秩序。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应与主题目标有密切的关系,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感知过的、触摸过的,能考虑幼儿主体与材料客体的相互作用,通过操作探索,培养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使幼儿能动手又动脑,体现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小班幼儿注意力特别容易转移和分散,活动中情绪波动大。材料应尽量不摆放在桌上,因为幼儿经不起玩具的诱惑,会不停地摆弄玩具,造成集体活动秩序的混乱。因为小班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还不会与同伴合作玩,他们想独自占有玩具,而且科学活动材料本身对幼儿的吸引力较大,幼儿对材料的乐趣也较浓,对材料在活动中的作用是不能够意识到的,并且小班幼儿总结归纳能力差,年龄小生活经验积累少,材料数量的明显不足,阻碍了小班幼儿的探索热情,更谈不上提炼感性经验了。幼儿对探索活动本身的兴趣就可想而知了。
(二)根据幼儿感兴趣的方式,科学、合理使用材料,才能维持幼儿的兴趣。
活动的组织,教师如果只是提供一些桌面的操作材料,幼儿在教师预设的环境中摆弄操作,就不能放开手脚尽情地进行探索,显然这不是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我们知道,爱玩、会玩是幼儿的天性,生动、有趣的科学活动,正吻合了游戏的特征,是幼儿们喜爱的方式。如:“玩水”这个活动,每个孩子对水都有一种特殊的喜好,教师可直接带幼儿到嬉水池,提供一些幼儿常玩的花花绿绿的玩具,如:沉在水底的小汽车、玻璃球等,有浮在水面的海洋球、彩色积木等,还可提供些彩色塑料小筐、各种形状的纸折的小纸船等,在活动中幼儿们肯定也会发现不同玩具在水中的沉与浮,激起下次探索活动的兴趣与愿望。总之,在科学活动中运用游戏的生动性、趣味性,借助游戏或者幼儿喜欢的操作方式合理调整材料的使用方式,能让幼儿充分地探索、观察。
(三)投放材料要蕴含科学教育目标。
一般来讲,面对琳琅满目的操作材料,幼儿可能仅将它们当成一般的玩具,因此并不能保证操作活动的成功和促使幼儿探索的主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只有围绕教育目标,为幼儿提供能够激发其操作欲望,并且通过操作确能充分显现、形成一定科学现象的材料,才能使幼儿在操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启迪。如在科学活动中“巧制装水工具”这一活动中,张老师为幼儿提供了盘子、杯子、调羹、篮子、漏勺、即时贴、橡皮泥、塑料袋、毛巾等材料,并组织幼儿对这些材料进行操作活动,很快幼儿便惊喜地向老师报告了他们的新发现:“即时贴、橡皮泥、塑料袋能帮助漏勺不漏水。由于教师所提供的操作材料,都有助于幼儿发现材料的材质,进而向幼儿渗透了物质转化的科学道理,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教育效果。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认识、科学概念的形成,并非一次就能成功的,不妨围绕同一目标,尽可能多地设计各种不同的活动,投放不同的材料,供幼儿操作。
(四)注重投放材料的层次性。
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能力弱的幼儿感到困难重重、不知所措,而能力强的幼儿则觉得缺乏挑战性而兴趣索然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层次的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帮助他们在最近发展区内克服困难或进一步学习。如同样是让幼儿尝试不能装水的东西变得能装水的问题,教师给能力不同的幼儿分别提供了不同的材料:即时贴、橡皮泥、塑料袋、毛巾等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这样既满足了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又使他们都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达到教育目标。
(五)材料要便于幼儿自主操作。
幼儿在认识事物时,总是喜欢摆弄、拼拆、移动等,这表明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因此,在为幼儿准备的操作材料,不应是只能看、不能动的摆设品,而必须为幼儿提供有利于他们动手操作的材料,吸引他们主动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中。即时贴、橡皮泥、塑料袋、毛巾等材料的提供就达到了这种效果。在活动中我还发现,幼儿面对通过自己的操作能够加以改变或处于“半完成”状态的材料,更能激发尝试的愿望。为此,我经常提供一些来自于幼儿生活的成品与半成品,鼓励幼儿进行科学玩具小制作。
总之,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在集体活动状态下以分组形式进行的,活动中要遵循皮亚杰“认知结构理论”的原则,重视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主动获取经验的过程,尤其要注重激发和维持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这是幼儿园科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也是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科学活动的前提。围绕主题内容、目标,提供每个幼儿或每一组幼儿足够的物质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适宜投放和科学、合理使用材料,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充分地感知、操作、探索、发现、归纳、概括,既能有效维持幼儿的科学兴趣,又能有效促进每个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