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及路径优化研究

来源 :大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我国正处于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期,亟须满足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与供给的重要输出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高校引入了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以改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培养质量,但此模式目前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聚焦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在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校企协同培养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当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优势及存在的不足;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建议,以进一步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协同育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0-0071-03
  新时代要求新青年“受教育、长才干、做奉献”,做“国家所需和行业所用”的专业化创新人才。在科学技术迅猛發展的当下,科技与当前经济发展的联系程度日益紧密,科技创新人才已逐步成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中坚力量,因此,培养应用型专业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指向。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为特征的趋势,进入了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立德树人、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对高等农业院校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培养农业科技的专业化人才。因此,围绕2035年远景目标,聚焦乡村振兴战略,高等农业院校应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整合社会优势资源,为实现我国农业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提供人才保障。
  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校企协同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维持在4%的贡献率上,农业产业贡献处于稳步提升的状态,但近年来我国农业就业人数占比呈现下降趋势,农业从业人员数量供给不足。与此同时,由于当前我国农业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需求巨大,高质量人才供给尚有欠缺。高等农业院校作为重要的农业科技人才供给主体,对弥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数量不足、提高人才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虽然,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升高,尤其2019年高校毕业生已达823万人,但目前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还存在缺口,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2019年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中,本科生以约86%的比例占据毕业生市场的主体地位,硕士每年约为12%,博士不到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质量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坚实力量,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高等农业院校作为人才供给输出端,理应承担起为国家农业产业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责任。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秉持“强农兴农”的使命感,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二)校企协同培养的必要性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需要大量具有较强实践与科技创新思维的农业人才,而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阵地,亟须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但高校一般侧重理论讲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稍显不足,因而需依托企业的实践资源及科技创新优势进行协同培养。一方面,国家政策导向。国家政策支持为校企协同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坚实的制度保障。如2011年启动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围绕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开设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61个,大力支持农业科技人才校企协同培养,实行课堂内外联动;2014年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连续多年向企业征集项目,支持高校进行专业综合改革及创新创业教育,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另一方面,企业具有培养科技创新实践人才的先天优势。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掌握市场发展的相关前沿知识,能够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技术支撑与良好的创新创业实践场所。因此,高校应基于国家政策导向,充分利用或依托企业培养科技创新实践人才的优势资源,强化校企协同培养,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二、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一)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优势
  为实现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这一目标,需要校企双方协同努力,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校方的目标,也是全体社会的共同责任。校企协同育人是指以高校和企业为主体,通过将各方优势资源进行交流共享,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系统性活动[2],是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搭建层次递进并实现校内外联动的实践环境,能够培养满足专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建立专业特色的人才培育机制[3]。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不仅有利于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增强学校办学活力,提升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力,还将有助于校企双方在更高平台和更大范围内实现互利共赢[4]。在此模式下,高校可结合优势特色专业,对学生开展联合培养,实现人才供需双侧的深度融合[5]。可与企业协同开展多项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因此,校企协同育人对促进学校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存在的不足
  目前,关于校企如何对接的具体模式还尚未形成,但协同教育是未来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和主导范式[6]。目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存在如下问题:学校培养方案陈旧,过于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关注不足;学校课程设计内容停滞,教学内容未融入最新科技成果;学生将创意点转化为现实实践的能力弱,教师对学生创新内容的挖掘深度不够;企业与学校合作对接尚处于浅层次,实验实训基地开放程度低;企业与校方合作同质化严重,未凸显地域特色。   三、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优化
  (一)强化科技创新思想,更新培养方案
  高校可借助企业的创新优势及资源,及时更新培养方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具体而言,高校可将社会所需的专业技能、素质与企业新兴信息技术融入学生培养方案中,在学分制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方向,选择符合自身发展规划的课程,突出专业化特色人才的培养,避免同质化,引导学生实现创新发展。
  (二)以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完善课程设计
  高校可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进行课程设计,强化企业參与课程设计的参与程度,明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重构课程体系。一方面,增加企业实训课时,将学校课程安排与企业实训有机结合,将课堂课程知识外化为企业实践,同时将实践经验内化为课堂课程知识,注重突显课程设计中的实践要素;另一方面,将行业前沿成果引入课程设计中,使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与企业科技创新优势,强化新兴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开设凸显地域特色、专业特色的相关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依托企业优势资源,强化实践教学
  高校可与企业合作建立社会实践创新教育平台,完善企业实习规章制度,建立校方与企业方双向育人制度,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高校可以企业实际生产为依托,优化实习管理流程,借助企业方前沿技术的拓展,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注重关注现实问题,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创造精神,了解并贯彻相关行业的法律政策,在社会实践中传承并彰显社会价值。
  (四)以赛促学,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从兴趣出发,参加各类科创大赛,与企业方合作,在实践中将创意点落实,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达到校企协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效果。高校应扩大科研实践平台的开放范围,以创新为驱动,持续推进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及“互联网+”活动,依托企业市场资源优势,让学生在实践中落实专业学习的创新点,提升课程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相互转化能力。
  (五)创新校企合作形式,多渠道培养创新人才
  建立多形式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一方面,高校应开设校企合作创新实践基地,引入企业优质资源,加大校企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开放力度,将企业优质资源与行业前沿科技有机结合,融入实践教学中;另一方面,与当地的特色企业进行校企对接,将地域特色融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鼓励学生进入特色企业实习实践,帮助学生构建产业特色化发展新思想,促进当地特色企业发展,培养符合市场需求、有地域特色的农业科技专业化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凯,高原. 涉农高校经管类研究生“四位一体”全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 中国农业教育,2020,21(05):89-95.
  [2] 王素君,吕文浩,刘阳. 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和模式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2015(02):57- 60.
  [3] 陈美君.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研究与实践[J]. 当代教育论坛,2016(03):88-92.
  [4] 曹照洁. 政校企“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现状与建构研究[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02):73-84.
  [5] 赵哲,宋丹,徐琪. 工科优势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模式及深化路径——基于辽宁五所省属高校的调查[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4(06):65-70.
  [6] 侯卫红,刘金娥. 高校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创新方向探讨[J]. 中国大学教学,2020(01):42- 44.
  (责任编辑:胡甜甜)
其他文献
摘 要:师范类本科高校美术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属于职前教育。如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双师型应用人才,一直是大家都在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文章以毕业生专业素质养为切入点,尝试厘清美术史论课程群在培养双师型人才中的定位与作用,旨在改变目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普遍不满的现状,为国家培养和输送更多符合社会和企业要求的高素质“双师型人才”。  关键词:美术史论课程群;双师型;职业教育  中图分
针对高考英语试题在阅读部分对学生明确提出更高规定,英语阅读作为课外阅读的有益补充,毫无疑问是强大的催化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根据阅读和梳理已有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研究发现,已有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外阅读书目体系建设、阅读效果、阅读方法和具体阅读指导四个层面,并明确提出了教学的思路和尝试.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几点教学建议: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根据现场测试,根据应用阅读和非应用阅读方式的区别,让学生直接体验,创建客观合理的阅读评价体系等.
贯彻国家教育政策,切实推进美育工作,是当前各级各类学校的重点任务。我国部分非艺术类高职院校存在美育课程体系不完善、美育教师配额不达标、美育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美育教育少统筹设计等问题。在遵循美育工作面向全体高职学生,坚持美育工作改革创新的宗旨下,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设计并实施了推进美育工作的“三一模式”,育人成效显著。“三一模式”是一套在美育育人实践中提炼出的行之有效的美育工作实施方案,有很强的策略性。以美育课程体系建设和美育课程教学改革为出发点,统筹设计全校美育工作,
不同于其他工程项目而言,技改项目存在跨领域、复杂性、跨领域、多变性等特点.而传统管理模式应用难以支撑技改项目的全面执行与落实.为此需借助多元化管控模式来提升技改投资项目的管控水平,在保证技改项目成本、资源控制优化的基础上,实现以高质量管理支撑技改项目的顺利实施.
摘 要:在“立德树人”的目标下,对于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的高等艺术院校来说,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师能兼备、德艺双馨的青年教师队伍,对于高等艺术院校实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剖析了艺术院校青年教师特点及师德与师能的关系,通过职业生涯理论将艺术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划分为三个阶段,针对青年教师各阶段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构建了不同的培训目标和策略,并提出了培训保障措施,实现师德师能协同发展的目标。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产教融合酒店短期见习的效果评估,从反应层次、学习层次、行为层次和结果层次四个方面对学生企业实训效果开展评估调研,发现目标制定“两张皮”、实训内容缺层级、校企导师两不悦、实训评价单向性四大问题,从而提出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实践过程“双主体”育人,实训项目内容呈现进阶式递进、校企双导师明确各自分工要求、践行协同育人模式的解决方法。
写作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语文能力,但由于很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实际教学中缺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意识,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作为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要遵循新课改指导理念,在教学中探寻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改善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夯实基础.生活化教学是目前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利用该教学手段展开写作教学,可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写作技能得到提高,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学科教育也越来越强调塑造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全能型人才培育.而这种教育理念已渗透入小学教育课堂,而此种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体现的尤为突出,群文阅读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有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阅历,拓宽他们的知识层面,在语文教育伊始为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将从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方法现状分析及改革方案加以探讨.
摘 要: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又刻不容缓的任务,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是响应“双创”时代的要求,符合人才培养的趋势,也是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关键,因此本文着重探究了LPBL教学培养模式、“互联网+”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课外竞赛培养模式、“全人教育”理念等培养模式来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素质;模式  中图分类号:G6
摘 要:高校共青团作为我国高校青年组织的核心,在“引领青年、团结青年、服务青年”上具有重要作用,在创新创业中是意识的启蒙者和实践的引领者,在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大思政”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完善制度、搭建平台、强化队伍、以赛促学、协同融通等方面,阐述了高校共青团如何全方位推动“双创”育人。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校共青团;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