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实行素质教育已成共识。作为学校体育教学来说,更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提高国民身心素质的巨大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却止步不前——或者老师领着学生跑跑步,或者做几个游戏,如此而已。那么,怎样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我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注重德育
新课标要求: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进一步引导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因此,体育教学中的德育不能空洞地说教,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受到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各个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强化,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方面的教育,逐步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每节课开始时,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节课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教师要通过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的反应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通过值日生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这样,将思想品德教育同体育教学中的组织与方法有机结合,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增强德育效果。
意志品质的形成总是和克服困难相联系的。教师在教学练习中适当增大难度、强度,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在完成各种运动中得到磨炼。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处于运动状态,他们思想上的各种弱点也会在练习强度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暴露出来,教师应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教育。
二、注重顽强品质的培养
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品质的培养。由于学生的练习容易导致肌肉疲劳,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肌肉运动的兴趣,让学生在练习中更加刻苦、认真。如做1分钟仰卧起坐时,教师告诉学生:当你做到第35次时,肌肉会感到酸痛,但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否则你永远不能进步。让他们在练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又如中长跑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极点”这一生理现象,在他们练习出现“极点”现象时,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去战胜困难,培养他们坚强勇敢、吃苦耐劳、不断拼搏的优良品质。
三、注重榜样教育
运用体育先进事例进行榜样教育,育人效果非常显著。如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上取得的成绩对我国体育事业产生的深远影响等,鼓励学生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学风格、言行仪表、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品质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当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高大、坚强等正面形象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榜样教育的效果。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率先垂范,吃苦耐劳,不怕太阳晒,不怕冷风吹,工作认真负责,和学生一起进行规范训练,耐心帮助后进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学生,从而达到真正教育学生的目的。
四、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
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生生互动。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能凝聚人心,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让学生观看一些篮球、排球、足球等团体性项目的比赛,使他们亲身感受到合作的重要,进而意识到:集体团结拼搏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五、注重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以促进学生身心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其身体活动机能,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第一要培养学生健身锻炼的习惯:在日常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坚持锻炼,并掌握一些动作要领和科学的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第二要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第三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必将培养出大量具备良好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合格人才,让他们成为各项事业的主力军。
一、注重德育
新课标要求: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进一步引导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因此,体育教学中的德育不能空洞地说教,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受到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各个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强化,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方面的教育,逐步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每节课开始时,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节课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教师要通过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的反应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通过值日生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这样,将思想品德教育同体育教学中的组织与方法有机结合,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增强德育效果。
意志品质的形成总是和克服困难相联系的。教师在教学练习中适当增大难度、强度,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在完成各种运动中得到磨炼。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处于运动状态,他们思想上的各种弱点也会在练习强度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暴露出来,教师应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教育。
二、注重顽强品质的培养
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品质的培养。由于学生的练习容易导致肌肉疲劳,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肌肉运动的兴趣,让学生在练习中更加刻苦、认真。如做1分钟仰卧起坐时,教师告诉学生:当你做到第35次时,肌肉会感到酸痛,但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否则你永远不能进步。让他们在练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又如中长跑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极点”这一生理现象,在他们练习出现“极点”现象时,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去战胜困难,培养他们坚强勇敢、吃苦耐劳、不断拼搏的优良品质。
三、注重榜样教育
运用体育先进事例进行榜样教育,育人效果非常显著。如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上取得的成绩对我国体育事业产生的深远影响等,鼓励学生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学风格、言行仪表、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品质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当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高大、坚强等正面形象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榜样教育的效果。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率先垂范,吃苦耐劳,不怕太阳晒,不怕冷风吹,工作认真负责,和学生一起进行规范训练,耐心帮助后进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学生,从而达到真正教育学生的目的。
四、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
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生生互动。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能凝聚人心,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让学生观看一些篮球、排球、足球等团体性项目的比赛,使他们亲身感受到合作的重要,进而意识到:集体团结拼搏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五、注重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以促进学生身心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其身体活动机能,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第一要培养学生健身锻炼的习惯:在日常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坚持锻炼,并掌握一些动作要领和科学的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第二要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第三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必将培养出大量具备良好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合格人才,让他们成为各项事业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