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器辨识浅说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79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随着古玩艺术品收藏热的不断升温,同竹、木、牙雕一样,犀牛角雕珍玩也越来越受人青睐。特别是这一两年,拍卖市场犀牛角器频频成交,价格更是一路飙升。于是,市场上不时出现有市无货的殷求局面。
  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犀角原料的匮乏所致。犀牛作为一种繁殖率奇低的哺乳类动物在我国早已灭绝,现今世界上也只存活于亚洲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泰国、缅甸、越南以及马来半岛、印尼一带,其次为非洲所产。因此,为了保护这类濒临灭绝的珍贵动物和平衡生态环境,联合国早在1973年3月就已确立犀牛为首要受保护的动物。然而,自古以来越是罕见之物,越是人们竞相追求之物。所不同的是古人往往是用其他物材仿犀牛杯的风格,而近现代人则采用一些仿真材料,让人雾里看花,真假难辨。
  据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我国古时曾经有过犀牛这种动物。1963年陕西兴平豆马村挖掘出土了一件战国青铜犀牛尊(图1),从中得到证实:至少在二千多年前的人们对犀牛已有了很深的认识,而且造型准确,工艺高超。无独有偶,更令人感叹的是唐高祖李渊,他为了彰显自己权力的至高无上和在世时的丰功伟绩,死后在陵前让人刻置了一对重达10吨的巨型独角石犀(图2)。另据文献《韩诗外传》:“太公使南宫适至义渠,得骇鸡犀以献纣。”《汉书》亦有“尉佗献文帝犀角十”的记载。再从民间相传的与佛教八宝相对的道教八宝:火珠、铜钱,方胜、犀角、艾叶、银锭,珊瑚、书,也不难推断犀这种动物在我国古代确曾有过,而且,无论是犀还是犀角都具有某种神秘色彩。
  古往今来人们之所以如此偏爱犀牛这种庞然大物,在于其角。犀角不仅可以被雕成各种精美绝伦的容器和陈设品,而且其药用价值极高。犀角内含指甲质碳酸钙、磷酸钙和酪氨酸等有机成分,历来被认定能帮人解藏毒、尿毒、暑毒、大热症等,更可以强心定惊,调补阴阳。除了广泛的药用疗效外,它还有避邪镇宅、护符平安的作用。犀角雕艺术品,存世最早的是日本奈良正仓院所藏的唐代素身犀角杯和一些犀角饰品。
  
  15世纪中叶,随着我国航海业的兴旺,郑和下西洋,与南亚、非洲各地互通有无,增加经济往来,犀角也随之传入中国。因此,从明代以后犀角制品不断增多,以至到了清代犀角雕刻艺术达到了最为辉煌鼎盛的时期,在为数不多的犀角雕品中,尤为突出的是犀角杯。它们不仅造型独特,而且题材新颖多样。正因为如此,犀角杯就成为我们鉴别、探索和研究犀雕的鲜活资料和代表作品。
  以下就现藏于陕西省文物总店的3件犀角杯加以重点介绍:
  明晚期 海棠花杯 规格:高9.8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7.6厘米重量:390克(图3)
  此杯利用犀角之原形,只略剔去少许,雕成一只敞口敛足的酒杯,如同盛开的海棠花,壁外镂雕缠绕的弧形花办巧成杯的支托。器形整体布局简洁,刻工流畅俊美。
  清中期 九龙杯 规格:高9.5厘米,口径15.5厘米、底径4.2厘米重量:250克(图4)
  器身造型以一卷曲的荷叶为主干,器壁采用高浮雕技法,刻着九条张牙舞爪、活力充沛,追逐嬉戏的螭龙:杯内线条绵延至杯心,叶脉清晰。构图巧妙,器型古朴典雅,做工精致。
  20世纪 赤壁杯 规格:高12.5厘米、口径14厘米、底径8.3厘米重量:560克(图5、6)
  此杯构图取材于赵盂俯《前赤壁图》片段,采用浮雕技法将河崖山景、云雾迷漫、苍松翠柏、河道微风、芦苇水草刻画得栩栩如生-画中一书童撑船引航,随后一舟苏东坡、黄庭坚和佛印和尚安坐其中,攀谈着赤壁往事-杯另一侧题铭文“赤壁图”,并刻诗文“一溪宿雨千岩碧,百道飞泉万树声。此景写来应有语,何时不记住山情。”整杯器型硕大厚重,刻工讲究。
  我们从以上列举的三件犀角杯中,大体上可以看出犀角杯的发展概貌。当然,除日本正仓院藏的素面犀角杯及饰件外,今天所能见到的实物或图片资料,大部是明清以后的传世雕品。如前所述,由于犀角器产量极少,又缺少文字资料,故此很难把握每件制品准确的制作年代、但是,如同竹、木、牙、玉雕件一样,犀角杯也有其自身的制作特征、雕刻风格、题材内容等,这些可作为我们鉴别的主要依据,并且,以此来判断其制作年代。据霍满棠先生《中国犀角雕刻珍赏》归纳总结,犀角器发展在明清可分六个阶段。这里简述如下:
  1、明代早期——犀角器主要是官营工艺,纹饰简单纯朴,造型不多,多为素身器。
  2、明代中期——作品极为少见。
  3、明代后期——由于海运发达和文玩清供艺术藏品的兴起,融竹、木,牙雕各种技法雕琢的犀角制品走向成熟。
  4、清代前期——造型多样化,山水人物等较多。
  5、清代中期——造型多彩多姿,纹饰多层次,趋向繁缛华丽,刻工更加细致。
  6、清代后期——由于亚洲犀原料枯乏,加上国力衰退,犀角雕工艺较粗,纹饰单调,层次不多,再晚的作品由于多取材自非洲的巨犀角,所以杯体厚重,不加染色(如有染色,应是19世纪初的作品),单从物料来看,也能分辨这一时期犀雕作品的制作年代。
  
  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清中期犀角料相对较多,犀雕不再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之物,已逐渐成为巨贾竞相豪奢,不惜巨资炫耀的一种时尚风雅和财富象征,这种现象在客观上也使犀雕更加细致,做工愈发繁缛。从相料,去皮、粗坯、凿杯的前期工序到圆雕,深雕、浅雕、镂雕,打磨等每一步流程,技法部十分考究。与此同时,犀雕选题上也更加广泛,争奇斗艳,既有表现皇家色彩的龙风、青铜图案,也有表现自然景观的山水人物、花卉树木、民间故事等等。不仅在题材上日臻丰富,而且在造型上也更为多姿多彩、美观典雅。
  由于犀雕自古以来就非常稀有(据悉全世界存世量不足四千只),而且价值不菲(每克犀角大约600元,被称作“软黄金”),因此,历来就不乏仿品。当然,较之古人用竹,木、玉器,瓷器仿效犀角风格的作品来(图7建瓷杯,清早期,高9厘米,宽15厘米,其形制及纹饰都仿照犀角杯的龙纹。莲花。山水人物等),近现代人的仿真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用类似犀角的动物角作原料,再用犀角的碎片贴合成一体。也有用牛角制成犀角杯形,加以纹饰和染色,底部通心处则用犀角接缝以假充真。犀角本色为黑褐色,中心点为偏黑色。据资料介绍,15世纪以前的犀角是没有染色的,而16至18世纪的犀角大部分是着色的,通常以浅金色居多。从19世纪开始,因多采用非洲犀角制品,又不再着色。但是,无论时间的前后,凡染色的只附着于器物表面,表皮以下仍是犀角的原色,假如刮去表皮,便出现较浅色的内部。进入20世纪以后,不仅出现了人工染色、以新充旧的犀角雕品,而且在一些旧货市场还发现有用树脂着色铸成的犀角杯。据《北京晚报》2004年2月2日8版的报道,有一人用在古玩市场购得的树脂“犀角杯”饮酒,“白酒”立刻变成“红酒”,惊呼上当。
  但是,同鉴赏其他古玩一样,只要我们掌握了造假者惯用的制假方法,同时熟悉一些犀角鉴别方面的知识,就不难发现破绽,免上其当,其实,假的就是假的。如前所述,犀角并非角质,而是指甲质,其纹理最明显的特征是“甘蔗”直纹和“鱼子”横纹。而且,真的犀角底部或上部断面的纹理应是内外对称连贯的。此外,还可以用火针扎试的方法验明正身,即:将烧红的大头针扎后辨其气味。角制品经烧后味气腥臭,树脂类因其化学成分气味刺鼻,而犀角质则有墨汁香味。另外,也可借鉴竹、木,牙雕的鉴定方法。通常情况下传世器物,特别是像犀角这类有机物,如果年代久远,器物表层很容易因长期氧化而出现凹凸不平的浆皮,浆皮越厚,年代越早。并且,这种自然形成的包浆颜色与仿造的犀雕着色的光泽也迥然不同。
  最后,简而概之,鉴别犀角,先辨其质,再观其色,印证时代,李鬼李逵,昭然若揭。
其他文献
近年来出现了与勾股定理相关的探索题,现举几例说明.一、探索勾股定理的证明例1(2004年济南市中考试题)如图1是用硬纸板做成的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和b,
2003年11月15日上午11时,我得到一个信息,说是湖出窑遗址发掘到许多元代黑釉瓷残件。下午1时,便兴冲冲赶到该窑址博物馆。在博物馆里看到,经过一上午的发掘清理,那里已摆放
大部分同学认为在求功公式W=Fscosα中,位移s指的是物体运动的位移.实际上位移s理解为力的作用点的位移可能更好一些.在很多情况下,这两种“位移”并不矛盾,而是相互统一的.下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达,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它也惠及到教育事业上。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越来越受到冲击,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何将多媒
在十几年的教学和课余训练工作中,我经常利用教学楼的台阶进行短跑和跳跃的训练,经过长期的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培养出一名一级运动员,二十八名二级运动员。利用台阶
综观当今的室内装饰潮流,几乎很多方面已走向雷同,雷同越多,创意就越少。设计师们操起的都是那几道板斧:天花吊顶、地面大理石、木板或花岗岩、大皮沙发或木沙发、铝合金窗
用固体燃料气化作为粮食干燥热源,比较适合我国目前能源情况。1980年以来我们先后在黑龙江省友谊农场、853农场试验用TM—20型,TM—25型和TM—60型简易煤气炉来干燥谷物,效果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以SBA-15为模板成功制备出直径约为6nm的Cu3N纳米棒.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透射显微镜(TEM)、EDS谱图及拉曼光谱对目的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证实
文章结合唐宋元明各时期的书画发展脉络,对《旷世墨宝——浙江省馆藏唐宋元明书画珍品大展》中的书画作品,包括明代绘画各派的流风余绪,作了全面、详尽的分析和评论。特展名
我国分配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企业职工正常晋升工资制度,对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建国近四十年来,我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