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审美能力,享受快乐语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60214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用美的规律和规范的语言滋润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愉快、自主、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语文,愿学、善学、博学。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孩子们有充分的想象力,如果缺乏想象,他们的审美意识就很难得到培养。因此,我们要从学生想象力的开发入手,引导他们想象,激发他们的灵感,让他们的思维得到拓展,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做呢?
  一、人物对比,体会形象美
  苏教版小语教材中甄选的课文有许多都是发人深省的名篇,里面所讲述的内容能够让孩子们学会许多做人的道理,让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搞清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为审美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础。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形象,让他们感受到每一个人物在文中的作用,学会对比人物,从而体会到人物的形象美。
  例如:在教《西门豹》这篇课文时,我利用西门豹和巫婆两个人物,让学生在小组内对两个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分析比较。看看正面人物是怎样的表现,反面人物又是怎样的表现。让他们发表自己对美丑的不同看法,在自己摸索中追寻何为真、善、美,何为假、恶、丑,从而提高对美丑的认识,培养审美能力。这样的比较直接而又形象,学生通过人物的外表与内心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二、挖掘信息,拓展想象空间
  语文知识博大而精深,涵盖许多内容,有美的、丑的、善良的、恶毒的、高尚的、卑鄙的,只要你所想到的,在语文中就会涉及。学习语文,不仅要知道一些表面的知识,还要学会挖掘深层次的内容,学会感悟文中所表达的内涵意义。因此,想象力是必需的,而想象力是语文能力中极富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当然,在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向健康、快乐、积极的方向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还要引导他们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让他们在想象中,体会文章美的意境。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用与学生相关的情境引发他们想象。也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合理的想象,了解更多的语文知识,增强审美能力。在挖掘教材中的美感因素时,我们可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他们心灵的火花,开发他们爱美的心智,陶冶他们爱美的情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比如:课文中描述自然景观的优美词句,我们可以把它截取出来,然后配上音乐、图片,在课上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出来,让学生在惊叹之余,感受自然美。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使他们感受到美的形象,产生爱美的情趣。
  三、激发情趣,增强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优势和情感优势,语文教学要靠感情的“渗透”和意象的“润泽”实现。我们要善于启发学生参与实践,让他们通过语文学习增强审美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最要紧的是多比较、多归纳、多描述、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放过,引导学生揣摩语感,体味感情。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美的事物,感悟美的意境,揣摩美的语言乃至美的结构,让他们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美的探索。
  例如:在学习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个句子时,我们要给学生营造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把自己置身于那样的美景之中,体会诗人的感情,并通过想象了解诗人的心境。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提示,让他们知道诗人是如何借景抒情的,真正地感悟到诗中所表达的意境美,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创设情境,营造美感氛围
  语文美育教学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自由的、发展的,它可以渗透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之中,却又不着痕迹。我们可以给学生营造美感氛围,让美育教学展现在教学情境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打造生动而又有趣的课堂,这样不仅能启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还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以极高的热情投入探求新知的过程之中。在创设情境时,我们一定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设计,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到作者的心境,与作者一起畅游在作品的精神世界之中,如闻其声,如见其景,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唯有如此,学生才能自觉地追求美和发现美。因此,我们在小语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美感氛围,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美——无处不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目的。
  如在教诗歌《我们一起来植树吧》时,我创设了这样情境,我对学生说:“孩子们,假设今天就是植树节,我们就是诗歌中的学生,在这样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去植树,好吗?”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语言描述,孩子们的想象空间被打开了,他们跟着教师的步伐,慢慢地读透、读懂这篇诗歌,并体会到这首诗歌所要表达的诗情画意,对于他们审美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地让学生体会到教材中的美,指引他们仔细品味文章中所呈现的美。要达到这些要求,我们就需要在备课的过程中,查找大量的资料,从教材中发现美,从而把这种美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体会到这种美。另外,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时,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快乐而又积极地接受,让他们在美中享受,在美中提高审美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多媒体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被广泛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它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旁白、悦耳动听的音乐,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语文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介绍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运用  多媒体教学以形、声、光、色等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自由的气氛中接受知识,爱学、乐学,达
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将教学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知识点的教学与巩固方面,而对学生语文基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较为忽视,导致学生频频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这样的状况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严重相悖,必须在教学中进行纠正,以更加扎实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同步发展。  一、初中语文“重知识轻能力”现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无论是教
播下幸福种子,开启美好心灵,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父母要多一点心思,多一点投入,让孩子爱上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以书为伴,以书为友,在书的海洋尽情遨游。 Sow happy seeds
语感训练主要靠读,特别是小学阶段,朗读训练尤其重要。学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领悟作者选材布局的独具匠心,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到祖国语言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已不再只是侧重于教师的讲解,而是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命课堂,课堂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空间。生命化的课堂教学就是创造师生共同发展的生命环境,从无知到觉醒,从成长到超越。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生命教学 生命环境  生命教育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对生命的关爱。生命教育主张,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是过程享受学习的过程。课堂重构就是要在这种理念下激发学的生
摘 要: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育实践,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但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低效现象,如合作不主动、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学生合作不充分、角色分工不均、教师角色转换不到位及教师评价不全面等。本文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出发,就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与合作学习能力,实现高效合作学习的目标,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低效现象 解决策略  合作学
摘 要: 成功的课堂提问,不但可以一树百获,而且可以让教者体会到课堂是享受快乐和美的殿堂,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者应该精心设计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这样不但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享受课堂,赏析学生精彩的发言。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提问 提问特征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学提问是拨动学生思维之弦的主要手段。鉴于此,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思维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关心语文学习对学生今后生活、生存及生命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突出文学欣赏,引入生活教育,让学生关注现实,这样才能打造“色香味俱全”的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 人文味 人情味 文学味 生活味 新闻味  小学语文教学要求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建构“精神的底子”、“生命的底色”,教学过程应成为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
目的:观察经食道超声对房颤病人左房与左心耳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本院接收的30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30例患者均接受经胸部超声检查与经食道超声检查,比较两
欧阳修说:“祸患常积于忽微。”期待中的精彩课堂,会因为细节的疏忽而与我们擦肩而过。细节看似普通,但普通、平凡中蕴涵深刻;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孕育思想。综观名师的课堂,精彩之处都是从一个个细节解读,一个个教学细节积淀而成。细节看似润物细无声,却是教师智慧、理性处理的有效结果,而有效的细节将打造精彩的课堂、有效的课堂。  一、精心预设教学细节  1.培养细节意识  文本是由细节组成的,也是靠细节支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