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学者埃里克·尤斯拉纳(Eric.M.Uslaner)所著《信任的道德基础》一书所探讨的问题,不仅是美国所面临的问题;而且也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间越来越凸显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是目前的当务之急。而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运用社会的信任度作为参照系来研究的。
一个社会和谐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上反映出来。那么信任是什么?它以什么为基础?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传统观念有什么关系?如何把它作为一项体现和谐社会(这是全世界各国都追寻的理想)的指标来加以考察和测量,从而成为我们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的参考?此前,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信任》和我国社会学家郑也夫的《信任论》等著作,都曾围绕着信任问题展开讨论。本书作者则运用社会学的定量分析方法,深入、严谨地探讨了信任問题,使这项研究更为深化和具体,开拓了人们的思路。全书的体系创建和研究方法也堪称前卫,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本书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参考大量各类统计数据和学术观点,从对不同时间、不同国度、不同信仰、不同种族、不同经济形态的各种人群的反复测试和比较中,探索如何提高人们信任感的共同规律。作者在反复强调贫富差距的日益加大,经济上的不平等,是使美国人民的信任指数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它远远超过“越战”、政府更迭等事件对美国人民产生的影响。这一问题在我国又何尝不是隐忧?本书虽然完成于2002年,但书中的议题可谓既古老又超前,书中涉及的和谐、信任、民主、平等诸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不患寡,患不均”,透过历史的反思,也可预见未来社会的问题乃至危机。在书的最后,作者疾呼:“不要致富,要平等!”
本书始终力图解释为什么人们会信任陌生人,为什么这种信任是重要的。作者认为,信任是一种价值,它不取决于个人在公民群体中的一般社会交往。人们起初是从父母那里学到信任的,而信任取决于乐观主义的世界观:世界是一个良好的地方,人们能使它更美好。信任他人更有可能通过慈善捐赠和志愿工作得到实现,信任感的提升能使那些受歧视的群体得到更有力的支持。具有信任感的社会更有可能对资源进行从富人向穷人的再分配,它的政府也会有更高的效率。在近三十年中,美国社会的信任感在衰落,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乐观主义的衰落和经济不平等的加剧,作者记录了各个市场经济体制中有代表性的数据在各种时间序列中的变化趋势,具象地描述了这些观点。
埃里克·尤斯拉纳是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学院(college Park)的政府与政策教授,他发表过许多著述,其中包括:《和谐气氛在美国国会中消退》(1993)、《行动者与罢工者:众议院和参议院中的理论家》(1999)。还编辑过的《社会资本与日常生活中的参与》和《社会资本与向民主的过渡》等著作。作者是位犹太裔的美国学者,他的书中显示了带有犹太民族特色的机智与思辨,并包含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
“信任是最复杂的、多维度的和被误解的概念之一,这一点在社会科学中被广泛承认。尤斯拉纳的这本书缓解了这种经验和概念上的混乱……以非凡清晰的思路,对关于信任的现有数据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朝着搞清楚这些数据的意义走了很长的路。那些有兴趣对社会资本和公民参与的衰落进行辩论的政治科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或其他任何有这种兴趣的人,都应该阅读此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R.乌斯诺教授这样评论本书。
阿姆斯特丹大学H.塞梅特科教授说:“这是一本吸引人的书,他是政策制定者、学者和学生的重要读物。尤斯拉纳的论证是有说服力的,其基础是对概念的精心阐明,以及对美国的调查数据这笔财富周密的分析。然后他又说明了这种阐明和分析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也能成立。他告诉我们,人们需要做的事情是给未来带来更多的信任。本书对数据的讨论也能为熟知多变量模型的人们所理解,而且这一讨论的笔触生动,其中不乏趣闻逸事。”
从本书译后记得知,去年三、四月间,尤斯拉纳曾来华访问,一直由本书译者张郭敏陪同,期间他们共同探讨了在翻译中文版时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这无疑对保证本书的翻译质量有极大的帮助。
(《信任的道德基础》,[关]埃里克·尤斯拉纳著,张敦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29.00元)
一个社会和谐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上反映出来。那么信任是什么?它以什么为基础?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传统观念有什么关系?如何把它作为一项体现和谐社会(这是全世界各国都追寻的理想)的指标来加以考察和测量,从而成为我们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的参考?此前,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信任》和我国社会学家郑也夫的《信任论》等著作,都曾围绕着信任问题展开讨论。本书作者则运用社会学的定量分析方法,深入、严谨地探讨了信任問题,使这项研究更为深化和具体,开拓了人们的思路。全书的体系创建和研究方法也堪称前卫,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本书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参考大量各类统计数据和学术观点,从对不同时间、不同国度、不同信仰、不同种族、不同经济形态的各种人群的反复测试和比较中,探索如何提高人们信任感的共同规律。作者在反复强调贫富差距的日益加大,经济上的不平等,是使美国人民的信任指数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它远远超过“越战”、政府更迭等事件对美国人民产生的影响。这一问题在我国又何尝不是隐忧?本书虽然完成于2002年,但书中的议题可谓既古老又超前,书中涉及的和谐、信任、民主、平等诸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不患寡,患不均”,透过历史的反思,也可预见未来社会的问题乃至危机。在书的最后,作者疾呼:“不要致富,要平等!”
本书始终力图解释为什么人们会信任陌生人,为什么这种信任是重要的。作者认为,信任是一种价值,它不取决于个人在公民群体中的一般社会交往。人们起初是从父母那里学到信任的,而信任取决于乐观主义的世界观:世界是一个良好的地方,人们能使它更美好。信任他人更有可能通过慈善捐赠和志愿工作得到实现,信任感的提升能使那些受歧视的群体得到更有力的支持。具有信任感的社会更有可能对资源进行从富人向穷人的再分配,它的政府也会有更高的效率。在近三十年中,美国社会的信任感在衰落,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乐观主义的衰落和经济不平等的加剧,作者记录了各个市场经济体制中有代表性的数据在各种时间序列中的变化趋势,具象地描述了这些观点。
埃里克·尤斯拉纳是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学院(college Park)的政府与政策教授,他发表过许多著述,其中包括:《和谐气氛在美国国会中消退》(1993)、《行动者与罢工者:众议院和参议院中的理论家》(1999)。还编辑过的《社会资本与日常生活中的参与》和《社会资本与向民主的过渡》等著作。作者是位犹太裔的美国学者,他的书中显示了带有犹太民族特色的机智与思辨,并包含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
“信任是最复杂的、多维度的和被误解的概念之一,这一点在社会科学中被广泛承认。尤斯拉纳的这本书缓解了这种经验和概念上的混乱……以非凡清晰的思路,对关于信任的现有数据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朝着搞清楚这些数据的意义走了很长的路。那些有兴趣对社会资本和公民参与的衰落进行辩论的政治科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或其他任何有这种兴趣的人,都应该阅读此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R.乌斯诺教授这样评论本书。
阿姆斯特丹大学H.塞梅特科教授说:“这是一本吸引人的书,他是政策制定者、学者和学生的重要读物。尤斯拉纳的论证是有说服力的,其基础是对概念的精心阐明,以及对美国的调查数据这笔财富周密的分析。然后他又说明了这种阐明和分析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也能成立。他告诉我们,人们需要做的事情是给未来带来更多的信任。本书对数据的讨论也能为熟知多变量模型的人们所理解,而且这一讨论的笔触生动,其中不乏趣闻逸事。”
从本书译后记得知,去年三、四月间,尤斯拉纳曾来华访问,一直由本书译者张郭敏陪同,期间他们共同探讨了在翻译中文版时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这无疑对保证本书的翻译质量有极大的帮助。
(《信任的道德基础》,[关]埃里克·尤斯拉纳著,张敦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2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