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h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若整堂课都是由教师单一地讲解,就会显得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课堂上恰当地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所学如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认识几何图形三角形时,为了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感性认识,给他们准备好3厘米的小棒2根,2厘米、4厘米、9厘米长的小棒各一根。先请学生选一根9厘米的小棒,另外任意再选两根,去搭三角形。通过摆一摆,学生发现:随便配上哪两根小棒都不能搭成三角形,为什么呢?学生说:这根小棒太长了,那两根小棒太短了,搭不起来。“如果把它换掉,重新选,你们能搭成功吗?”学生们互相讨论,自由操作起来,有选两根3厘米的、一根4厘米的或者3厘米、4厘米、2厘米的小棒各一根,结果搭成了三角形。
  这样进行教学,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开始搭不成小棒,学生很苦恼,没有成就感。而当老师让他们自由组合,兴趣油然而生,调动了多种感观同时参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牢牢地拴在课堂上。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操作活动中,在操作中初步感知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更多地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潜能。
  二、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算理
  在计算教学中,很多算理的获得都需要借助小棒,通过小棒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算理。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还没有较多学习数学的经验,如果教师在上课时忽略操作环节,觉得浪费时间,那对于学生计算算理的掌握肯定会有影响。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时,例题为每盒水彩笔48枝,2盒一共有多少枝?学生列出算式:48×2。根据乘法的意义,写成48 48,每个数位上计算过程都很清晰。所以在试教时,没有请学生用小棒演示,课堂上学生很活跃,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算理说得头头是道。但作业效果却不令人满意,比如算26×3,个位上没什么大问题,十位上的算法就多了,有用2 1=3的,有(1 3)×2=8的,有2 3=5的,有2 3 1=6的。从作业反映的情况来看,有些学生对十位上如何算,为什么这样算不明白。他只是记住了要加上进位的数,怎么加?先算什么还是印象不深刻。看来,直观手段不但需要,而且很有必要。于是在最后教学时,还是让学生摆小棒了,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每一行有几捆有几根,如何把这些小棒合起来,先把捆与捆合起来,单根与单根合起来。由10根变成一捆,再演示捆与捆合起来的过程,让学生对乘法竖式里十位上要“先乘后加”理解得较为深刻。事实证明这样的设计是有效的,学生的作业中只有1个人错。
  这个教学实录,充分体现了动手操作对于学生掌握计算算理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所获得的知识,能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深刻的印象,而且实物操作还给了学生一个学习、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的平台。当学生以后碰到新的计算,他也可以动手摆一摆,想一想,所以动手操作真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
  三、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解决问题的教学也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解决问题时,很多学生因为不理解题意,不读题只看数字,加减乘除乱写一气,算式毫无意义,根本不懂去搜集信息分析问题。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自己双手实践过的东西。通过动手操作,把题中抽象的信息形象化,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更好地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操作学具:第一行摆5朵黄花,第二行摆红花,红花的朵数要比黄花多3朵。学生从具体操作过程中体会到——红花的朵数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与第一行的黄花朵数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黄花多的朵数,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是红花的朵数。又如:小明得了10颗五角星,小红比小明多得3颗五角星,小红得了多少颗五角星?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体会到小红得的五角星既包括与小明得的一样多的,又包括多得的3颗。
  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建立表象,理解了题意,从而获取了知识,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证明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而且还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方式,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动一动,胜过老師一遍又一遍的讲解。在平日教学中要让学生把数学学习和动手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意识逐渐增强,使所学知识更加扎实,应用知识更加灵活。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这有什么好玩的?我看你都盯着它看了四个小时了。
美味的冰激凌  我想要3個冰激凌,分别是草莓味的、香草味的和巧克力味的。每个冰激凌需要10块钱,可我口袋里的钱中只有1张1块的、3张5块的、7张2块的,我这些钱够吗?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地震,让数万人的生命顿时定格。  天灾无情人有情。在“橄榄绿”与“天使白”到来之前,我们的“红蜡烛”已然在学校废墟中傲立。  在山摇地动的危急关头,是您,我们最可敬的人民教师,让被死神紧箍的学子的生命底色,变得明亮与清晰;是您的大爱与责任,让一度定格的死局获得重生,闪耀着一屡屡生命之光,温暖着一颗颗受伤的心。  我们的教师用生命诠释了“人类灵
“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的对话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尽管有时这些“新问题、新情况”让我们教师措手不及,但如果我们冷静地看待、灵活处理学生的这些“生成”之火,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学生适时活动,课堂就会呈现出动态变化,灵活地借助“生成”,定会助推学生智慧的生成。  一、借助“生成”,顺势帮助学生清晰地厘清概念  “概念是数学的基本元素,是数学思维
初读课文,我们往往喜欢把字词从文本中拣出来,带领学生一个一个读正确,再交流一下词意,然后重点分析课文内容。那些带着母体肤温和体香的字词,就这样成了孤独的个体,失去了意蕴和生命力。驻足凝视,发现那些隐藏在文本中的字眼、词语,星星点点、光焰柔和、魅力四射,就像朱自清笔下的野花,遍地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不起眼,但读到深处,却能使之与文本形成一种贯通的气息,在字里行间奏响和谐涌动的韵律。
星期六到了,这是我可以看半小时电视的好日子。  我刚换到放动画片的频道,正想坐下,爸爸悄悄地走过来,说:“雯雯,遥控器给我一下!”话音刚落,遥控器已经到了爸爸手里,电视也已经换到了足球比赛节目。我刚想换回来,可是,妈妈不知什么时候从沙发后面冒了出来,说:“快把遥控器给我,音乐大赛开始了!”于是,我们三个你争我夺地抢起了遥控器。正在午休的姥姥被我们吵醒了,不耐烦地说道:“把遥控板拿来,你们谁的理由充
一些场景,一些面孔,一些瞬间,串起了生命中那些依旧平凡又值得珍藏的岁月。他们都是我普普通通的同事,他们都是平平凡凡的小学教师,是我的战友,更是我的老师。不是说与高尚的人为伍,你也会高尚起来吗?  只要适合孩子  刘爽老师一毕业就来到我们学校,是我们眼中一位非常直爽的中文系才女,东北人,刚来那会儿,经常悄悄地跟我说想家,想得让我都恨东北那地方怎么离惠州就这么远呢?  她没有担任班主任工作,但经常看得
花蝴蝶飞来了,  我和小草握握手,  它对小草说——  咱俩是朋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好课”呢?对这个问题,可以说,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在实际工作中,我觉得一节“好课”应该是一种享受,其教学思路的每根线条清晰流畅,柔得似水;教学过程的每个细节准确到位,美得精致;课堂教学的每个设计朴实有效,无味中有味。只要有了这些不经意的点点滴滴,那么天籁之声一定会回荡在音乐课堂上。下面,笔者就从教学设计、教学语言和
课间,小猕猴皮皮、乖乖兔和笨笨熊在一起聊天。  皮皮问:“你们知道‘网购(gòu)’吧?就是在网上买东西。你们网购过没有?”  乖乖兔说:“网购过!我原来以为网购很难,其实好简单。”  “你后面这句话说得太直白了,不生动。”忽然有人插(chā)话。三个小家伙回头看,原来是山羊老师。  笨笨熊好奇地问:“那该怎么说?”  山羊老师说:“我原来以为网购很难,没想到它是小儿科!”  “你用‘小儿科’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