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意就是确立文章主题。本文从3个层面来论述立意:下笔之前先确定主题,而确立主题应该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同一题材会引发不同的立意,多做改换思考角度的训练,可以避免立意简单化公式化的弊端;对初步形成的主题进行开掘,以期确立最佳主题,纵、横思维法和改向思维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立意;积累;题材;开掘
所谓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一篇文章从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到语言的调遣,标题的拟制,都要服从主题的需要,主题是统帅,所以立意就是下笔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文将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论述。
一、意在笔先
意在笔先,即在下笔之前,先要确定写作主题。清人刘熙载说:“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后人意在笔后,故至手忙脚乱。”因为“意”是作者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是具体事物触发的,所以主题的确立应该是建立在积累了大量生活素材的基础之上。
毛泽东对此有精辟的论述:“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錯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实践论》)又说“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改造我们的学习》)
在新闻界“做文与做人”的主题演讲中,白岩松以《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的表达广受赞誉,首先在于他为我们分享了对一个哲理的感悟: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再然后自然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在名人荟萃的大赛中也显得深刻而警醒。白岩松为什么会有这个感悟?我们知道他曾是《东方之子》的主持,而这个栏目的采访的对象就是季羡林、冰心这样的国之瑰宝。正如作者所说:“当你有机会和经过五四或受过五四影响的老人接触后,你就知道,历史和传统其实一直离我们很近。”作者时常被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感动,所以他会由衷地提出“这些世纪老人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被我们向后延续?”
所以我们在确立一篇文章主题的时候,必定是对生活长期观察、积累、思考的结果,也是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分不开的。如高尔基所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它的一种思想。”
二、同一题材的不同立意
一篇文章的立意并不取决于所选用的题材,它会因为作者自身的经历、素养、爱好的差别和思考角度的不同而不同。一九二三年,朱自清和俞平伯这对当时还是风华正茂的年轻朋友,一同游览了历史上有名的南京秦淮河,写下同题游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共同的游历,写成的两篇名作,却在情致意趣和思路写法上各不相同。
可见泰纳在《艺术哲学》中为此有深刻的论述,他说“艺术家由于种族、气质、教育的差别,从同一事物上感受的印象也有差别;各人从中辨别出一个鲜明的特征;各人对事物构成一个独特的观念;这观念一朝在新作品中表现出来,就在理想形式的陈列室中加进一件新的杰作,有如在大家认为已经完备的奥林匹斯山加入一个新的神明。”所以,只要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同一题材,就会写出不同的立意来。
但实际上人们习惯了某种思维方式,考虑问题总爱套熟悉的模式,这就容易在立意上陷入简单化公式化的弊端。为此,我们可以多做改换思考角度的训练来突破这一困境。
例如葛优未成名时,有人介绍他说:“这是著名演员葛存壮的儿子。”葛优成名后,名声在其父之上。有人介绍葛存壮说:“这是著名演员葛优的父亲。”根据这则材料,可以列出下面不同的文题:
①青出于蓝,胜于蓝(社会的发展需要新一代的超越);②自强方能自立(实力做证的时代,青年应奋发有为);③善待弱小者(为弱小者提供自由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是社会文明的标志);④尊重每个人的自身价值(是社会进步的标志);⑤淡泊以明志(追慕虚荣是一种时弊)。
我们从新闻事件或各种典故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材料,有意识地做练习,对活跃思维,提高思考和认识的能力大有禆益。
三、开掘主题
开掘主题,就是一个提炼主题的过程。对于初步形成的主题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才可能确立一个最佳的主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例如《给绿苇和苇纸》这样写:
芦苇忍着粉身碎骨的痛楚,/死去了,却又复生,/骨头结晶了,变做洁白的苇纸。
芦苇可以造纸,苇纸就是对芦苇的粉碎与压榨而得。诗人对芦苇与苇纸的思考,成为这首诗主题的基石,这即是“入乎其内”;但诗人的可贵之处是能再推进一步:
我真诚地希望——/每一株芦苇都成为/发明证、教科书和诗集;/而不要成为人民手中/燃烧的和滴泪的/控诉书、揭发信和告状纸!
这里,诗人超越了具象本身的意义,表达出一种充满时代感的独特新鲜的意念,这即是“出乎其外”了。
我们总是喜欢说要加强对生活的感受,但是如果对生活有感受而无回味提炼,那么也就是做到了能“入”,但还不能“出”,还谈不上有更深入一些的立意。
让主题渐次深刻的开掘过程,方法有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有三类思路。
第一类:横向思维法。譬如“归纳概括”,即围绕一个问题搜集到诸多材料后,经过一一分析与比较,得出一个高度概括的结论,以此让认识更全面。
第二类:纵向思维法。譬如“追根溯源”,即抓住一些异常现象和特殊的问题多问多思,穷追不舍,步步进逼,直达事物的本质,以此让认识更深入。
第三类:改向思维法。譬如“纵横联系”,即把写作对象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大环境中,深入探索其独特意义和价值;“逆向思维”,即克服思维定势,运用创造性思维,以新时代的思想观念去评价生活和把握世界。
总之,从三个层面来探讨立意的问题,遵循“意在笔先”,是前提;选好视点,才可能出鲜明独特的主题;对初步形成的主题,进一步开掘提炼,文章才能够揭示出隐含在事物中的最有价值的思想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家生.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张建.应用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关键词:立意;积累;题材;开掘
所谓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一篇文章从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到语言的调遣,标题的拟制,都要服从主题的需要,主题是统帅,所以立意就是下笔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文将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论述。
一、意在笔先
意在笔先,即在下笔之前,先要确定写作主题。清人刘熙载说:“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后人意在笔后,故至手忙脚乱。”因为“意”是作者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是具体事物触发的,所以主题的确立应该是建立在积累了大量生活素材的基础之上。
毛泽东对此有精辟的论述:“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錯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实践论》)又说“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改造我们的学习》)
在新闻界“做文与做人”的主题演讲中,白岩松以《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的表达广受赞誉,首先在于他为我们分享了对一个哲理的感悟: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再然后自然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在名人荟萃的大赛中也显得深刻而警醒。白岩松为什么会有这个感悟?我们知道他曾是《东方之子》的主持,而这个栏目的采访的对象就是季羡林、冰心这样的国之瑰宝。正如作者所说:“当你有机会和经过五四或受过五四影响的老人接触后,你就知道,历史和传统其实一直离我们很近。”作者时常被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感动,所以他会由衷地提出“这些世纪老人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被我们向后延续?”
所以我们在确立一篇文章主题的时候,必定是对生活长期观察、积累、思考的结果,也是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分不开的。如高尔基所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它的一种思想。”
二、同一题材的不同立意
一篇文章的立意并不取决于所选用的题材,它会因为作者自身的经历、素养、爱好的差别和思考角度的不同而不同。一九二三年,朱自清和俞平伯这对当时还是风华正茂的年轻朋友,一同游览了历史上有名的南京秦淮河,写下同题游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共同的游历,写成的两篇名作,却在情致意趣和思路写法上各不相同。
可见泰纳在《艺术哲学》中为此有深刻的论述,他说“艺术家由于种族、气质、教育的差别,从同一事物上感受的印象也有差别;各人从中辨别出一个鲜明的特征;各人对事物构成一个独特的观念;这观念一朝在新作品中表现出来,就在理想形式的陈列室中加进一件新的杰作,有如在大家认为已经完备的奥林匹斯山加入一个新的神明。”所以,只要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同一题材,就会写出不同的立意来。
但实际上人们习惯了某种思维方式,考虑问题总爱套熟悉的模式,这就容易在立意上陷入简单化公式化的弊端。为此,我们可以多做改换思考角度的训练来突破这一困境。
例如葛优未成名时,有人介绍他说:“这是著名演员葛存壮的儿子。”葛优成名后,名声在其父之上。有人介绍葛存壮说:“这是著名演员葛优的父亲。”根据这则材料,可以列出下面不同的文题:
①青出于蓝,胜于蓝(社会的发展需要新一代的超越);②自强方能自立(实力做证的时代,青年应奋发有为);③善待弱小者(为弱小者提供自由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是社会文明的标志);④尊重每个人的自身价值(是社会进步的标志);⑤淡泊以明志(追慕虚荣是一种时弊)。
我们从新闻事件或各种典故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材料,有意识地做练习,对活跃思维,提高思考和认识的能力大有禆益。
三、开掘主题
开掘主题,就是一个提炼主题的过程。对于初步形成的主题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才可能确立一个最佳的主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例如《给绿苇和苇纸》这样写:
芦苇忍着粉身碎骨的痛楚,/死去了,却又复生,/骨头结晶了,变做洁白的苇纸。
芦苇可以造纸,苇纸就是对芦苇的粉碎与压榨而得。诗人对芦苇与苇纸的思考,成为这首诗主题的基石,这即是“入乎其内”;但诗人的可贵之处是能再推进一步:
我真诚地希望——/每一株芦苇都成为/发明证、教科书和诗集;/而不要成为人民手中/燃烧的和滴泪的/控诉书、揭发信和告状纸!
这里,诗人超越了具象本身的意义,表达出一种充满时代感的独特新鲜的意念,这即是“出乎其外”了。
我们总是喜欢说要加强对生活的感受,但是如果对生活有感受而无回味提炼,那么也就是做到了能“入”,但还不能“出”,还谈不上有更深入一些的立意。
让主题渐次深刻的开掘过程,方法有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有三类思路。
第一类:横向思维法。譬如“归纳概括”,即围绕一个问题搜集到诸多材料后,经过一一分析与比较,得出一个高度概括的结论,以此让认识更全面。
第二类:纵向思维法。譬如“追根溯源”,即抓住一些异常现象和特殊的问题多问多思,穷追不舍,步步进逼,直达事物的本质,以此让认识更深入。
第三类:改向思维法。譬如“纵横联系”,即把写作对象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大环境中,深入探索其独特意义和价值;“逆向思维”,即克服思维定势,运用创造性思维,以新时代的思想观念去评价生活和把握世界。
总之,从三个层面来探讨立意的问题,遵循“意在笔先”,是前提;选好视点,才可能出鲜明独特的主题;对初步形成的主题,进一步开掘提炼,文章才能够揭示出隐含在事物中的最有价值的思想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家生.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张建.应用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