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可有效保障航班飞行安全,它主要通过事前预防和运行中的全面监控与规范检查来规避风险,此种做法可促进交通运行管理的有规范管理。近些年,航空流量逐步增加,国内外航线也日益扩展,对应的社会地位愈发突显,各界人士也越来越重视常规建设和日常维护工作。而本文主要探究民航运行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希望可在某一程度上攻克相关管理难题。
[关键词]民航;空中交通;运行;不安全因素
中图分类号:TP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4-0362-01
经济的全面增长与高度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更加认可民航领域,日益增长的需求促使航空运输表现出密集化走向,民航运行的全面发展模式也使得空中安全变成大家关注的重点。因空域资源不断减少,但空运需求逐步加大,为应对空中堵塞问题,保障空中的秩序,则一定要剖析空中安全运行因素,实施风险防范,控制管理失误行为,维护运行安全与稳定。
一、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内涵
空中交通管理即通过科技力量围绕飞机飞行实施追踪控制,维护航班安全。在民航空中飞行中务必要有标准化的飞行路程,谨遵相关规定。我们旨在通过规定实施来维护空中航班的正常状态,基于航班飞行时间与飞行轨迹进行合理的指挥。
对于民航交通管理飞行而言,其根本目的为促进民航交通管理,并将其提高至全新层面,优化空管制度,改进民航空管体系,让我国的管理制度和国际标准相一致,使其成为更加完善的交通管理体系。
二、民航交通安全管理情况
国家基于民航空中交通管理提出了具体的任务,空中交管应合理指挥航班,维护航班安全。国民经济的大力发展与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使得民航企业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依照相关数据可得出,中国民航事业正处在高速上涨时期,我们为保障民航的稳定发展,国家颁布了对应的交管制度。
现阶段,空中交管部门主要采用下述三种措施:
其一,借助国外发达科技,有效采购发达国家当下的管理设备。发达国家所用交管制度趋于完善,所用管理设备也十分先进,能够推進民航空中交管的未来发展;
其二,主动学习国外发达国家所遵照的空中交管制度。向优秀的国家学习和借鉴,通过他们的经验来强化民航空管,增强实际能力;
其三,借助科学技术完成发展进步。我国政府应高度支持航空交管,并引导民航空管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组建科研小组,基于空中交通管理基本运行所需技术与设备展开深入研究及开发。
三、运行不安全因素
对民航航空而言,在其飞行过程中采用交通管理运行模式存在困难,且不便于操作,为此,航空于空中进行交通管理面临着大量的不安全因素。但上述因素之间存在一种连锁反应,其中某个不安全因素的出现会引发更多不安全因素。下面,我们将详细探究航空交通管理运行过程的不安全因子。
(一)设备因素
改革开放以后,雷达和导航等现代设备应用到了民航领域,由于当时的生产能力不高,为此,无法保障设备稳定性。后来经过不断探究才有所提高。然而,因进口需要大量的资金,使得冗余配置濒临绝境,在这一背景下,运营风险随之侵入。
在民航空中交管基本运行过程,硬件和设备均是应对交通管制的关键。不管雷达追踪设备也好,还是联络设备,均是航班飞行的基本要素。航班正式飞行之前,要求工作人员应认真检查上述硬件设备,即便一个零件异常,都不允许飞行。
(二)管理因素
1.管理体系不健全
虽然安全技术与高端设备可保障航班和系统安全,并关乎着民航运营控制工作,然而,利用上述手段来达成航班运行尚不可行,我们只有在技术与管理层面全面整合,方可达成安全目标,同时,也只有把安全管理贯彻执行到实践活动中,才能保证空中管理系统的日常安全。但从当前的情况而言,健全的空中管理体系正处在研发阶段,面临着管理时效低下与反馈不理想的问题。
2.组织体系不合理
通过对近几年民航企业情况的剖析不难发现,组织体系构建于空中管理体系是一项根本建设,且还是重点建设。为保证空中运营安全则一定要面向组织系统建设提供重要保障。从当前的情况而言,民航组织体系具有广阔的改善空间,因这些不完善因素的作用,使得民航运营始终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民航空中管理除应具备特定的检测与管理人员,还应提供完善的网络系统与组织系统,这是保障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
3.措施研究不深入
在民航空管过程,时常会遭遇突发事件和意外事件,我们在处理上述问题时,一般管理人员会利用已有经验完成处理,但引发异常情形的原因并未被清晰记录。换而言之,空中管理自身的内部控制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处理问题机制和处理工序是基本表现。
网络建设具有长期性,不是短期便可完成的,它要求投入一定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外加自身效益不高,进而得不到相关重视。然而,其抗风险能力突出。从当前的情形而言,在民航空管中所投入的研究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且离不开国家及企业的协同配合。
(三)人为因素
1.操作技术
对于民航航空飞行而言,飞行中的航班和民航地面控制机构即便通过高科技完成通讯联络,然而,联络的源头仍是人员操作。但人工操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误的现象,为此,人为因素引发航空运行异常的问题也较为常见。工作人员未科学看待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且民航管理人员也未对工作开展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活动。
当工作人员基于飞行航班实施动态追踪时面向工作人员自身的集中力提出了较高的标准,但若工作人员并未意识到安全飞行的现实意义,则可能因注意力分散而引发飞行航班异常的问题。
民航应围绕工作人员组织安全意识培训活动,使得工作人员明确安全飞行的现实意义,让工作人员始终保持高度集中。
2.内部沟通
民航空中进行飞行的航班于实际飞行过程,务必要始终与地面塔台之间保持联系,进而维护航班飞行。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飞机操控人员无法和地面工作人员有效沟通,引发沟通障碍的原因较多。可能是因地面工作人员和飞行操控人员之间的语言不通而引发交流障碍,也可能因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在航班安排中存在偏差,使得飞行航班存在路线交叉的问题,而上述均是航空飞行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语:
为保证民航空中管理能够稳定运行下去,则应深入剖析民航运营所包含的不安全因素,我们只有完全掌握相关因素,方可真正预防,以此来控制航空事故。在此过程,务必要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切实保障民航乘客。综合来说,若想推动民航事业的前进发展,则应明确民航空中日常交通管理的主要不安全因素,探究科学可行的解决办法,最终提升民航安全。
参考文献
[1] 黄钰博.试论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运行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J].电子制作,2015,(3):249-249.
[2] 倪晓旭.试论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运行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J].数字化用户,2017,(16):33.
[3] 何海锋.探讨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J].科技资讯,2016,12(12):223.
[4] 陈雨.探讨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7):1851-1851.
[5] 李龙.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探讨[J].大科技,2017,(3):151.
作者简介:
朱梓宁,男,陕西省西安市人,汉,中级工程师,本科
[关键词]民航;空中交通;运行;不安全因素
中图分类号:TP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4-0362-01
经济的全面增长与高度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更加认可民航领域,日益增长的需求促使航空运输表现出密集化走向,民航运行的全面发展模式也使得空中安全变成大家关注的重点。因空域资源不断减少,但空运需求逐步加大,为应对空中堵塞问题,保障空中的秩序,则一定要剖析空中安全运行因素,实施风险防范,控制管理失误行为,维护运行安全与稳定。
一、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内涵
空中交通管理即通过科技力量围绕飞机飞行实施追踪控制,维护航班安全。在民航空中飞行中务必要有标准化的飞行路程,谨遵相关规定。我们旨在通过规定实施来维护空中航班的正常状态,基于航班飞行时间与飞行轨迹进行合理的指挥。
对于民航交通管理飞行而言,其根本目的为促进民航交通管理,并将其提高至全新层面,优化空管制度,改进民航空管体系,让我国的管理制度和国际标准相一致,使其成为更加完善的交通管理体系。
二、民航交通安全管理情况
国家基于民航空中交通管理提出了具体的任务,空中交管应合理指挥航班,维护航班安全。国民经济的大力发展与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使得民航企业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依照相关数据可得出,中国民航事业正处在高速上涨时期,我们为保障民航的稳定发展,国家颁布了对应的交管制度。
现阶段,空中交管部门主要采用下述三种措施:
其一,借助国外发达科技,有效采购发达国家当下的管理设备。发达国家所用交管制度趋于完善,所用管理设备也十分先进,能够推進民航空中交管的未来发展;
其二,主动学习国外发达国家所遵照的空中交管制度。向优秀的国家学习和借鉴,通过他们的经验来强化民航空管,增强实际能力;
其三,借助科学技术完成发展进步。我国政府应高度支持航空交管,并引导民航空管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组建科研小组,基于空中交通管理基本运行所需技术与设备展开深入研究及开发。
三、运行不安全因素
对民航航空而言,在其飞行过程中采用交通管理运行模式存在困难,且不便于操作,为此,航空于空中进行交通管理面临着大量的不安全因素。但上述因素之间存在一种连锁反应,其中某个不安全因素的出现会引发更多不安全因素。下面,我们将详细探究航空交通管理运行过程的不安全因子。
(一)设备因素
改革开放以后,雷达和导航等现代设备应用到了民航领域,由于当时的生产能力不高,为此,无法保障设备稳定性。后来经过不断探究才有所提高。然而,因进口需要大量的资金,使得冗余配置濒临绝境,在这一背景下,运营风险随之侵入。
在民航空中交管基本运行过程,硬件和设备均是应对交通管制的关键。不管雷达追踪设备也好,还是联络设备,均是航班飞行的基本要素。航班正式飞行之前,要求工作人员应认真检查上述硬件设备,即便一个零件异常,都不允许飞行。
(二)管理因素
1.管理体系不健全
虽然安全技术与高端设备可保障航班和系统安全,并关乎着民航运营控制工作,然而,利用上述手段来达成航班运行尚不可行,我们只有在技术与管理层面全面整合,方可达成安全目标,同时,也只有把安全管理贯彻执行到实践活动中,才能保证空中管理系统的日常安全。但从当前的情况而言,健全的空中管理体系正处在研发阶段,面临着管理时效低下与反馈不理想的问题。
2.组织体系不合理
通过对近几年民航企业情况的剖析不难发现,组织体系构建于空中管理体系是一项根本建设,且还是重点建设。为保证空中运营安全则一定要面向组织系统建设提供重要保障。从当前的情况而言,民航组织体系具有广阔的改善空间,因这些不完善因素的作用,使得民航运营始终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民航空中管理除应具备特定的检测与管理人员,还应提供完善的网络系统与组织系统,这是保障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
3.措施研究不深入
在民航空管过程,时常会遭遇突发事件和意外事件,我们在处理上述问题时,一般管理人员会利用已有经验完成处理,但引发异常情形的原因并未被清晰记录。换而言之,空中管理自身的内部控制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处理问题机制和处理工序是基本表现。
网络建设具有长期性,不是短期便可完成的,它要求投入一定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外加自身效益不高,进而得不到相关重视。然而,其抗风险能力突出。从当前的情形而言,在民航空管中所投入的研究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且离不开国家及企业的协同配合。
(三)人为因素
1.操作技术
对于民航航空飞行而言,飞行中的航班和民航地面控制机构即便通过高科技完成通讯联络,然而,联络的源头仍是人员操作。但人工操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误的现象,为此,人为因素引发航空运行异常的问题也较为常见。工作人员未科学看待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且民航管理人员也未对工作开展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活动。
当工作人员基于飞行航班实施动态追踪时面向工作人员自身的集中力提出了较高的标准,但若工作人员并未意识到安全飞行的现实意义,则可能因注意力分散而引发飞行航班异常的问题。
民航应围绕工作人员组织安全意识培训活动,使得工作人员明确安全飞行的现实意义,让工作人员始终保持高度集中。
2.内部沟通
民航空中进行飞行的航班于实际飞行过程,务必要始终与地面塔台之间保持联系,进而维护航班飞行。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飞机操控人员无法和地面工作人员有效沟通,引发沟通障碍的原因较多。可能是因地面工作人员和飞行操控人员之间的语言不通而引发交流障碍,也可能因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在航班安排中存在偏差,使得飞行航班存在路线交叉的问题,而上述均是航空飞行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语:
为保证民航空中管理能够稳定运行下去,则应深入剖析民航运营所包含的不安全因素,我们只有完全掌握相关因素,方可真正预防,以此来控制航空事故。在此过程,务必要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切实保障民航乘客。综合来说,若想推动民航事业的前进发展,则应明确民航空中日常交通管理的主要不安全因素,探究科学可行的解决办法,最终提升民航安全。
参考文献
[1] 黄钰博.试论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运行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J].电子制作,2015,(3):249-249.
[2] 倪晓旭.试论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运行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J].数字化用户,2017,(16):33.
[3] 何海锋.探讨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J].科技资讯,2016,12(12):223.
[4] 陈雨.探讨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7):1851-1851.
[5] 李龙.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探讨[J].大科技,2017,(3):151.
作者简介:
朱梓宁,男,陕西省西安市人,汉,中级工程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