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r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第8期,是本刊创刊以来出版发行的第200期,而今年也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
  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专业期刊,从2002年创刊之初的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辅读物,到2007年做“教育信息化的好参谋,信息技术应用的好助手”,再到目前的以教育信息化独特视角审视新时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
  这是一个变革与转型的时代,一个创新与创造的时代,必然也是一个羞于坐而论道的时代。
  我们以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教育实践为关注点和教育理论的归宿,探索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各类教育实践。其中,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在教与学情境下的主体地位等等,都透过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断跃升;微课、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创客教育等教学方式,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促进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的落实;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我们在教育管理部门、专家学者与中小学校、信息化企业之间建起一座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桥梁。
  往事并不如烟
  2007年7月,一个炎热的季节,我作为上级派出的“接收专员”(杂志社副社长兼副主编),来到当时位于平安大道153号的北京电化教育馆院内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这是一个老北京的高台阶四合院,红门肃穆,灰瓦庄严,东西南北房均在5层台阶之上且带回廊。据说,这里原是一位清朝太监的府邸。我的办公室位于与东厢房编辑部相通的一间耳房中。
  当时,担任社长兼主编的是卢霞老师。我在工作中主要以经营为主,也就是所有的经营工作由我负责。此前我在总社业务部任业务主管,作为当时总社最年轻的正编审,一路在刊报编辑岗位摸爬滚打,到过总社管理部门,现在又回到编辑出版部门,心里倒是挺踏实。但对经营工作实在是没有接触过,还悬着一颗心。
  当时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封面被各种中小学校门所占据。翻开杂志,映入眼帘的大都是信息技术课如何教的文章。一线教师尤其是信息技术教师是这本刊物的主要读者。在本世纪初,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出台了一份文件“加快国家教育信息化进程”,当时我从现代教育报社总编室出来负责大学生就业指导专刊,一年后又回到专题部做版面编辑,感受到时代变革的信息,就此专门做了一整版的专题内容,对此文件进行了多方位的解读。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在我脑子里,教育信息化是一件大事,不仅是信息技术教师教几节电脑课或几个软件应用的问题。当时各种活动和课题都围绕着“课程整合”来开展,这已经预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前景。什么事物一到“化”的程度就都不再是简单的事情了。经过研究梳理,我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有三条路径:首先,信息技术应用最早也用得最快、最广泛的是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从国家教育数据统计、体制内教师的电子身份认证,到学生电子学籍;其次,在中小学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中,讲授计算机自身的简单工作原理及初级软件应用;再次,在各学科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就是当时的“课程整合”。
  2011年底,我作为主持工作的副社长兼副主编,针对现实情况,决定将杂志的内容定位进行调整:“成为专业刊中的综合刊”。我力主对杂志栏目以及封面设计进行变革。当时虽感受到来自杂志社内外不同程度的阻力,我还是坚持对杂志形象作了改进,如把封面从校门改为了人物。在此要感谢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小学李西刚校长(当时他还在打工子弟小学做校长),对杂志的充分信任和支持,他肩背军挎包一脸慈祥的样子第一次登上了本刊封面。
  这是刊物改版后的第一个变化。紧接着,栏目设置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以我来杂志社不久以后提出的做“教育信息化的好参谋,信息技术应用的好助手”为宗旨,将过于局限的栏目改为更适用于信息技术推广与深度应用的栏目。并且改变一味单向宣传的做法,杂志每一期都要认真确定主旨选题(本期策划),将国家政策法规和透视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从教育管理、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企业等多角度立体化进行报道。以教育信息化的独特视角来看整个大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风雨坎坷仍坚守
  做经营谈何容易,记得我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招聘经营人员,经过一个暑假漫长繁琐的招聘,终于确定了一位经营部主任,是从另一本同类刊物过来的有六年行业经验的经营人员。除了复审每一期编辑们送审的稿件,并准时将复审过的稿件转交主编终审外,我按上级要求更多地思考如何开展经营工作。
  经过几年的积累和对行业的了解,2010年我们决定组织全国性活动。这一年,我们分析形势,认识到要想开展好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小学校长是个关键。于是,我们利用媒体的专家资源,先从校长培训开始。万事开头难,决定了以后,我作为活动的总负责人,将确定会议主题、联系专家和合作单位、确定会议地址、撰写会议通知等具体会务事项列出大大小小23件,并给每位成员做了具体任务布置。杂志社采编、经营人员各自发挥优势,全员参与其中。
  8月,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联合主办、杂志社承办的方式,举办了以“数字化引领,塑造学校品牌,提升校长领导力”为主题的首届“全国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数字化校园发展高峰论坛”。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大礼堂,聚集了近300位参会代表,在总社领导的帮助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国内著名企业联想公司、中科院下属的阳光伟业科技发展公司给予赞助和支持。教育部基教司副司长李天顺、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等领导到会致辞,深圳南山教育集团的李先启校长、北京朝阳实验小学陈立华校长等在大会上介绍他们学校的先进经验,活动得到业内的广泛關注。
  翌年6月,当我们决定继续举办此类活动时,我来到北师大,走在母校校园中感受到一丝温暖,也汲取了前行的力量。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在北师大英东会堂举办了以“数字化进程中的教育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数字化校园发展高峰论坛”。   在此,要感谢时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的郑增仪先生和现在已经成为北师大副校长(当初为北师大科研与学科规划处处长,同时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学术委员会主任)的陈丽教授,她当时亲自打电话帮助预约英东会堂;也要感谢行业内为人所敬重的陈美玲秘书长主持了会议。
  本刊分别就这两次会议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和“教育信息化之多元理解、智慧行动、突破藩篱”为题做了专题报道。这两次活动的举办算是小试牛刀,初战告捷。
  2011年的年末,新闻出版行业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形势发展越来越紧迫,这本刊首当其冲,被摆在了风口浪尖之上。征求我个人意见时,我说了三点:第一,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政策利好的一件大事。第二,本刊自2007年以来的发行量一直呈小幅上升趋势。第三,部门里年轻人都有一腔热血干事业的热情。最终,这本刊被保留下来。
  2012年2、3月间,作为杂志社代理主编,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带领编辑们进行重点的选题策划,从刊物的内容质量上进行重点突破。在办刊方针上,我提出要立足全国、放眼世界、心系北京。经过反复斟酌,确定好稿的标准是新、实、深。新,观点必须要新颖;实,对读者具有实用价值;深,内容要有深度,同时还要深入浅出。
  2013年,第一次策划了系列选题“破解教育难题的战略选择”,为刊物的内容拓展打开思路。接下来,编辑们群策群力又策划了“来自实践的报告”和“创新时代”等系列选题,终于在这一年彻底完成了改变杂志面貌的设想。“破解教育难题的战略选择”中,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接受本刊专访,谈“整合创新:‘三通两平台’推动教育变革”,通过杂志传达出国家通过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具体步骤。时任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的罗洁专门撰文《建设首都基础教育云 开启泛在学习之门》,刊发在2013年第5期,对首都基础教育云平台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如何破解教育难题,如何促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模式的创新实践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从那时起,他欣然接受邀请成为本刊顾问。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也对本刊给予了大力支持,多次撰文并接受本刊专访,如2014年第一期《从机会均等到质量提升——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展望》、2015年第一期《公平与质量:北京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程》、2016年第一期《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首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等。
  教育信息化行业的很多专家学者都接受过本刊专访,发表了他们各自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也参加过我们组织的活动。老前辈北师大教育技术学院何克抗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的李克东教授、华东师大的祝智庭教授、南京大学的桑新民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等;还有中青年一代学者如北师大教育学部副部长余胜泉教授、中国智慧教育研究院院长黄荣怀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尚俊杰博士等一大批专家学者,是本刊的专家顾问或编委会成员。对他们给予本刊这么多年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在此过程中,我很欣慰地看到年轻编辑们的成长和辛苦付出所收获的成果。
  功可不在当代,而利必在千秋
  2010年,教育部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第十九章就是“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并提出了后来业内同行一直不断提起的那个论断“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之前我做的一个发言就是以“信息技术开创教育未来”为主题的。我深知“科学为教育注入了灵魂,技术也必将为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在2012年创刊十周年纪念专题中,我写下上面这段话。
  之后的2013年,教育部又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后来,几部委联合发文,教育部又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2015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察了深圳柴火空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 ”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策略。5月23日~25日,“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为主题的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召开,同期举办了教育信息化成果展。此次会议规模之大、规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主持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致辞,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亲临大会宣读了习近平主席发来的专题贺信并做重要讲话,强调了中国政府对教育信息化的坚决支持态度。就是在那次会议上,习主席在贺信中指出: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自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国务院将工作转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到今年整整40年了,中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黨中央的要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经济的决策,将中国引领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教育信息化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助推器。
  随着BATJ(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大佬们在各自领域对互联网的极致应用,大家有一天猛然发现身边的一切都在急剧地变化。面对日益升温的互联网热,教育又该如何呢?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身处这样一个改革开放、深化改革的大发展大转型时期,我们感受到肩上的使命更加重大。
  2015年5月28日,杂志社宣告“中小学信息技术深度应用示范校联盟”成立,并发布了“互联网 行动计划”,以杂志为实体真正开始了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历程。
  同年8月3日~5日,在云南昆明举办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与创新课程研训会。作为承办方代表,在大会上的发言中也阐述了我的观点:在大工业时代产生的,以知识的传授与获得为主体的、以班级授课制为形式的教与学,是为了适应那个以流水线为标志的大生产时代对统一化人才的需求,课程的设置以及各学段的衔接无不是为着就业体系而设立的。受教育时的知识储备是谋求一个好职业,实现成功就业的必备条件。然而到了今天的信息化时代,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改变,这是一个个体性优势充分弘扬,需要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创业型社会。教什么与怎么教同等重要。作为以培养人才为社会己任的教育,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变。   该次会议以大会专家主讲与分论坛教师工作坊同侪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以Scratch编程、游戏化学习、数字科学家、三维创意设计与3D打印、创客教育与Steam教育等七个项目为主要内容进行交流研讨,受到与会者的欢迎,反响热烈。
  同年11月,在国家会议中心与国际智慧教育展同期进行的以“中小学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为主题的论坛上,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黄荣怀教授,时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的刘雍潜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王铮校长等专家在大会上发表了精彩演讲。
  2016年6月28日~30日,我们在上海嘉定青少年科技中心举办了“2016中小学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与创新课程研训会”。
  12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人工智能与创新教育”研训活动,合作单位上海喵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邀请到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人类公民身份的“索菲亚”机器人研发团队的设计师大卫·汉森到会发表精彩演讲,并与参会者进行座谈,就“设计索菲亚的初衷”及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是否会取代教师”等话题展开了探讨。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逐步开展全民人工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2018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到“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
  我们任重而道远……
  原本6月是杂志社完成北京市教委专项“面向未来 重构生态——2018新时代创新教育实践研训活动暨教学课例展示交流会”最忙碌的时间段,200期纪念刊也是我们想做好的一件事。大家在讨论了两次框架之后,感觉工作量巨大,但最后还是承担下来了……回忆总是甜中帶苦,苦中带甜,五味杂陈算是准确吧。
  结尾处,我想还是用我对编辑们常说的那句话来总结吧:一个人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了什么,今后你还能做什么。我们做的事方向是对的,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现在看来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这是一件功不一定在当代,利却必在千秋的事业。
  感谢作者们、读者们与我们一起走过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在此感谢编辑团队中的每一位伙伴的深情相守,感谢上苍给予的为人间美好添砖加瓦的机会。愿国家越来越强盛,愿生活越来越幸福,愿世界和平永驻,祝大家一生平安!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贫困人口从绝对贫困进入相对贫困阶段,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和重塑教育的新时代,如何继续发挥教育扶贫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从传统教育扶贫向现代教育扶贫的转变,是开展教育扶贫工作必须思考的问题。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中心”)是由湖北省和教育部协同共建的创新平台。“协同创新中心”自2013年成立以来,围绕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质量提升”和
率先垂范齐抓共管 档案工作日趋规范    本刊讯为进一步规范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管理工作,中共北京市委机关由办公厅保密档案处牵头开展的《中共北京市委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档案保管期限表》(以下简称《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修订工作,在各部、委、办共同参与下,历时一年左右圆满完成,日前已经市委常委、秘书长孙政才同志签批,由市委办公厅向所属部门、单位印发施行。  11月2日上午,市委办公厅保密档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智能终端的发展,许多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生活状态的爱好,往往把自己吃了什么、在哪里游玩、看到了什么等,通过微信、微博等媒体传播到互联网上。然而在信息便捷的同时,却也隐含着信息暴露的风险,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非常薄弱。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尤为重要。  本文以“程序设计for循环”一课为例,突出信息技术学科的信息社会责任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作为社会的合格公民要承担一定
中国大运河全长2700多千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大运河中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在哪里?如何让学生触摸到、探究到、体验到大运河上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文以“劳”为切入点,构建大运河文化研学课程,旨在让学生用双脚去丈量运河,用双手实验,用双眼发现大运河上的劳动智慧。让学生在劳动中养德、劳动中启智、劳动中审美、劳动中创造。  大运河上劳动智慧与学科关联  按照中小学学段检索“大运河”与北京版或人教版
【摘 要】北京市海淀区学区制介于区域教育治理与学校治理之间,是学区地域内各界人士协商共治,探索资源统筹、共享融通、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型教育治理体制。“学区治理”为学区课程的开发提供了资源基础和制度保障,海淀区四季青学区聚焦区域资源特色,探索整合区域内各级各类资源,开发学区特色课程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相关成果对学区课程开发工作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教育治理;学区特色课程;区域教育资源整合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国家层面对创新的战略要求,学校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后备人才迫在眉睫。近年来,全国各地多所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种各样的科技创新类的教学活动,其中大部分仍停留于利用第三方研发的现成项目,被动地完成任务式的教学。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发现创意机器人项目是学校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智能茶博士”项目定位于客人接待、茶的加工。该机器人自动完成定量
近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项目式学习重新回到教育者的视野中,成为学校课程改革探索的一个热词。这种秉承着新理念的归纳式学习方法风靡了整个教育圈。教育人士探讨了各种模式的项目式学习和理论研究,抑或是各阶段各学科的实证、应用研究。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背景之下,人们对项目式学习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该如何理解项目式学习的思想和精神,对于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为
我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40年,有幸赶上了改革开放的40年。改革开放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鼓舞和指导我在信息技术教育的科研和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敢于担当。  1978年我在北京景山学校负责综合理科教改试验,率先将计算机的相关知识编入综合理科(小学五年级)课程,并编写了基于二进制的“猜数游戏”教案——《神秘的传心术》(《小学时
“玩中学”是什么  “玩中学”是指玩耍不仅是儿童学习的重要途径,并且可以以强烈的自我驱动力从玩耍中获得为自身和社会服务的综合素质。这种以兴趣爱好和好奇心为出发点,以实践动手为途径的“玩中学”方式有着巨大的心理学上的好处,它可以使学生成为富有创造性、参与性的终身学习者,也可以让我们对学到的已知事实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更可以帮助儿童面对急速变化的世界中的挑战。  从一出生开始,儿童便有与生俱来的学习天性
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秉承“懂得感恩,崇尚优秀”的校园精神,围绕“创造适合孩子快乐学习的数字生活”的办学理念,“发现每一位教师,成就每一个孩子”。学校以“数字化学习应用”的课堂转型为办学特色,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支撑“课堂转型”的特色课程群,构建一个开放性的、基于网络平台支持的教与学环境,通过统整连贯的整体设计和课程培育,构建数字化的课堂,形成个性化教育、学思结合和学知统一的教学特色项目,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