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用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课堂上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加重视教师的点拨与引导,阅读教学中合理适时的点拨,将会开启学生学习的门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学会动脑思考,把思维引向深入。
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点拨教学,摸索了四个点拨时机,即为重点处、难点处、疑点处、空白处。
一、引路入境 点其重点
境,指美好的情境:怎样“入”?强调一个“引”字,也就是点拨。它不是牵拽,更不是灌输,它着重于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在思维上达到同步。点拨,特别重视对学习内容的轻与重、主与次的分辨,只有抓住牛鼻子,点拨才能获取最高的效益,一篇文章作者往往把重点部分写得特别具体、精彩、吸引人,教学中适时地在这些地方给予点拨,使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为了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就得找准教学重点设疑,诱导学生进入“文境”。如:《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中的二、三自然段是文章重点,主要通过作者、护士及母亲的语言来表达母爱的无私。教学中教者先让学生找出描写母亲“力大无穷”的句子,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体验“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常常一手拉着我……可逢有重担,母亲总是让我们放下,让她来挑。”在学生理解到“我”总是误认为“母亲力大无穷”时及时点拨:母亲真的是力大无穷吗?为何那80多斤重的身体能担起那么重的担子?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体验这平淡无奇的语句里蕴含着母亲的深情,感受这位母亲的不平凡之处。
二、 拨雾见日 化难为易
叶圣陶说:“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读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这启示我们:要在“深些的地方”给予点拨,使学生领会“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要在难点处点拨。
我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问:“从落花生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这是个富有弹性的认识和体验,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加以阐述。有的说:“应该象落花生那样做一个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人。”有的说:“当今社会人要善于展示自己,如果都像落花生那样默默无闻,长大连工作都找不着。”还有的说:“落花生无私奉献的精神的确可贵,但一味等待别人去发现的思想是不可取的,因为如果没人发现,它不就埋没一生了?”我及时抓住这一难点,予以点拨:埋头苦干的等候,就要脚踏实地,不炫耀、不张扬,像落花生一样;需要表现自我,展示才华的时候,就要有苹果、桃子、石榴那样的勇气,学生们豁然开朗。
这种画龙点睛的办法,帮助学生化难为易,拨疑为悟,这样既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又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 激疑促思 巧设疑问
“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能摸到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苏霍姆林斯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线,激疑与促思是孪生姐妹。“思”以“疑”为起点,有“疑”才有“思”。当学生情感被激发起来,兴趣之潮也激荡起来,再点燃“激”与“促”这个外因之火,就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初读课文后,肯定会有一些疑难问题,这时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点拨,尤其是那些突出文章中心的问题,教师更应慎重处理:例如教学《穷人》一文时,学生在初读后提出疑问:“本文要表现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而文章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后,忐忑不安矛盾重重的心情,这对表现人物品质,不会有影响吗?”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讨论:桑娜家当时经济状况如何?把孩子抱回家后想到了什么?是什么力量驱使她非这样做不可?学生经过探究性的学习认识到:这样写不但不影响桑娜的形象,反而使人物形象更高大,正因为尽管桑娜担惊受怕,困难重重,但宁愿自己受苦,也要抱回西蒙的孩子,真实地反映了一个穷人的思想感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融会贯通地领悟了课文的内容。
四、再造想象 丰富空白
所谓空白处,主要是指叙事作品、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行文简洁、文章节奏变化,以及阅读审美感受的需要,将一些内容省略以后,使文章的展开过程形成了“断裂”,给读者留下了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这些“断裂地带”,正是我们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利空间。
比如: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常常出现不完整,甚至略去不写的情况,由此造成人物语言的空白。《田忌赛马》一文,写田忌照孙膑主意和齐威王进行第二次赛马,果然转败为胜。那么,孙膑在观看第一次赛马的情形后是怎样想的呢?又是怎样向田忌传授妙计的呢?在这里,我引导学生自学第二次赛马的内容,设计如下创新训练:第一次赛马后,孙膑打招呼叫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轻声说:“”。
心理空白可以进行想象创新。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教学中,当邱少云的“棉衣已经烧着,一团烈火把他整个人包围住”时,教师可设计:此时此地,邱少云想: 。这一题目,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创新补白。(责任编辑:梁 媛)
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点拨教学,摸索了四个点拨时机,即为重点处、难点处、疑点处、空白处。
一、引路入境 点其重点
境,指美好的情境:怎样“入”?强调一个“引”字,也就是点拨。它不是牵拽,更不是灌输,它着重于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在思维上达到同步。点拨,特别重视对学习内容的轻与重、主与次的分辨,只有抓住牛鼻子,点拨才能获取最高的效益,一篇文章作者往往把重点部分写得特别具体、精彩、吸引人,教学中适时地在这些地方给予点拨,使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为了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就得找准教学重点设疑,诱导学生进入“文境”。如:《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中的二、三自然段是文章重点,主要通过作者、护士及母亲的语言来表达母爱的无私。教学中教者先让学生找出描写母亲“力大无穷”的句子,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体验“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常常一手拉着我……可逢有重担,母亲总是让我们放下,让她来挑。”在学生理解到“我”总是误认为“母亲力大无穷”时及时点拨:母亲真的是力大无穷吗?为何那80多斤重的身体能担起那么重的担子?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体验这平淡无奇的语句里蕴含着母亲的深情,感受这位母亲的不平凡之处。
二、 拨雾见日 化难为易
叶圣陶说:“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读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这启示我们:要在“深些的地方”给予点拨,使学生领会“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要在难点处点拨。
我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问:“从落花生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这是个富有弹性的认识和体验,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加以阐述。有的说:“应该象落花生那样做一个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人。”有的说:“当今社会人要善于展示自己,如果都像落花生那样默默无闻,长大连工作都找不着。”还有的说:“落花生无私奉献的精神的确可贵,但一味等待别人去发现的思想是不可取的,因为如果没人发现,它不就埋没一生了?”我及时抓住这一难点,予以点拨:埋头苦干的等候,就要脚踏实地,不炫耀、不张扬,像落花生一样;需要表现自我,展示才华的时候,就要有苹果、桃子、石榴那样的勇气,学生们豁然开朗。
这种画龙点睛的办法,帮助学生化难为易,拨疑为悟,这样既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又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 激疑促思 巧设疑问
“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能摸到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苏霍姆林斯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线,激疑与促思是孪生姐妹。“思”以“疑”为起点,有“疑”才有“思”。当学生情感被激发起来,兴趣之潮也激荡起来,再点燃“激”与“促”这个外因之火,就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初读课文后,肯定会有一些疑难问题,这时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点拨,尤其是那些突出文章中心的问题,教师更应慎重处理:例如教学《穷人》一文时,学生在初读后提出疑问:“本文要表现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而文章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后,忐忑不安矛盾重重的心情,这对表现人物品质,不会有影响吗?”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讨论:桑娜家当时经济状况如何?把孩子抱回家后想到了什么?是什么力量驱使她非这样做不可?学生经过探究性的学习认识到:这样写不但不影响桑娜的形象,反而使人物形象更高大,正因为尽管桑娜担惊受怕,困难重重,但宁愿自己受苦,也要抱回西蒙的孩子,真实地反映了一个穷人的思想感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融会贯通地领悟了课文的内容。
四、再造想象 丰富空白
所谓空白处,主要是指叙事作品、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行文简洁、文章节奏变化,以及阅读审美感受的需要,将一些内容省略以后,使文章的展开过程形成了“断裂”,给读者留下了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这些“断裂地带”,正是我们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利空间。
比如: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常常出现不完整,甚至略去不写的情况,由此造成人物语言的空白。《田忌赛马》一文,写田忌照孙膑主意和齐威王进行第二次赛马,果然转败为胜。那么,孙膑在观看第一次赛马的情形后是怎样想的呢?又是怎样向田忌传授妙计的呢?在这里,我引导学生自学第二次赛马的内容,设计如下创新训练:第一次赛马后,孙膑打招呼叫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轻声说:“”。
心理空白可以进行想象创新。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教学中,当邱少云的“棉衣已经烧着,一团烈火把他整个人包围住”时,教师可设计:此时此地,邱少云想: 。这一题目,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创新补白。(责任编辑:梁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