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古韵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家乡——福州,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着著名的“三山两塔”,而城内的三坊七巷,更是福州的精髓所在。我的家就住在三坊七巷中的光禄坊,有空我就经常到南后街游玩。
  记得小时候,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和爸爸妈妈总会去南后街走走,我总要买个花灯。买到花灯后,我便心满意足地随着人群继续朝前走。街道两旁挂满了花灯,做工精致、式样繁多,把原本就热闹非凡的南后街照得更是灯火通明。
  平日里,南后街虽说没有节日那么热闹,不过也别有一番韵味。而现在,修葺一新的南后街仍保持着历史的风貌,原木本色的古民居毫不张扬,临街的店铺也透着家常的气息。上个星期,趁着周末休息,我约上朋友,一起到这古街小巷中又一次好好感受了一番它的魅力。
  一进入口处的郎官巷,便是近代著名思想家、翻译家严复老先生的故居。门斗两侧紧连着侧墙,突出了其门面排场的气氛;走在走廊上,我发现栏杆上的花纹也均为民国时期流行的仿西方建筑纹饰。我又来到了同在巷内的二梅书屋,这里的建筑也是颇具特色。一间间大小不一、格式各异的书房,有的小回廊相连,有的隔着小天井相望,但却都那么地朴实无华,就连厅堂也没有什么特别耀眼的摆设。我们坐在回廊的长凳上歇息时,此时静下心来,仔细倾听,似乎有歌咏般的诵读之音夹着顽皮的嬉闹之声传来……
  走过衣锦坊前,我仿佛听到了闽剧的曲调传入耳中,通俗平畅的“洋歌”、典雅婉约的“逗腔”、清新活泼的“小调”,真是独具特色,让人流连忘返。
  我和朋友又来到了杨桥巷,一走进冰心奶奶的故居,就感到了一股浓浓的墨香,在那“风光月霁襟怀”之间,无不洋溢着谢家人对自己居所的热爱与赞美。望着这一切,我不禁想起冰心奶奶的一部部著作,我最喜欢那《小橘灯》,清丽、典雅的语言,既表现出白话文的流畅,又有文言文的洗炼,冰心奶奶的作品,让人有着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如今,这古街小巷里浓浓的文化气息,在感染着每一个前来参观的人们,包括我这位乳臭未干的小毛孩。我爱我的家乡福州,更爱福州的三坊七巷。
  点评:小作者身居光禄坊,对三坊七巷有着特殊的情感。小时候逛南后街、购花灯的情景历历在目,严复先生、冰心奶奶的故居给小作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文中语言清丽优美、情真意切。
其他文献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代诗人贺知章,留给后人的杰作可能不算多,但他却是慧眼识李白的伯乐。《咏柳》诗中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因为诗人观察细腻,构思独特,描绘生动,便成了脍炙人口,百吟不厌的千古佳句,令后辈着实折服。当然诗的前两句也有许多经典妙处值得品味。  贺知章生活在盛唐,一生为官,经济宽裕,性情闲适,无忧无虑。
期刊
母亲是个童养媳,外祖父那时家里状况很不好,家里孩子又多,我祖母用50公斤的地瓜米就把我母亲背到了现在的家里,那时我母亲刚断奶。  母亲是在她18岁那年结婚的。她从小随祖母长大,祖母一直把她当自己的亲闺女,母亲对祖母就特别亲。从我记事起,她们婆媳从没红过脸,都是有事有商量的好声好气。这种关系在祖母去世前的那一年里,我有了切身体验。在我读初三的那年,祖母在一次滑倒后便偏瘫不起了。从那以后的一年里,母亲
期刊
课程改革赋予了语文学科更为重要的使命和更丰富的内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是明确的教学要求,又是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从某种程度上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得是否精彩决定了语文课堂演绎得是否精彩、呈现得是否顺利。苏教版语文教材不乏描写人物故事的文章,这一类文本,该如何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感悟呢?语文是“时空性”的,有时间与空间的存在就有语文,所以“存在”就是资源。这就要求我们联系古今,感悟文本的内涵与真
期刊
如果一定要把三坊七巷比喻成一个人的话,那么他在我心中就是那种大隐隐于市的名士。他的从容、渊博,比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更加地绵远悠长。  从东街口拐进吉庇巷,这个世界仿佛被不堪噪音之扰的仙人以南后街为中心施了个法术,一下子音量降到了最低。人们的脚步慢了下来,鸟鸣“声声慢”了,空中的云懒洋洋地伸个懒腰,流连在三坊七巷上空,享受着喧闹城市间难得的宁静。虽然已入初冬。可天气却秉承了秋天的味道——风轻,凉
期刊
我家住在古韵悠悠的三坊七巷边,每当茶余饭后,我总喜欢到三坊七巷里逛逛,寻觅着文人墨客曾经走过的足迹,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房,品味一番三坊七巷的昔日风采,嚼一嚼那老福州的味道……  作家北北的《三坊七巷》一书这样描述:“南后街——一条不长的路,从北至南流泻而下,右边伸出三只手,左边摊大七只脚,像一条中轴线,将三坊与七巷优雅地携在两腋,排列整齐,纵向有序,已经一千多年过去了,竟格局依旧,成为中国现存唯一坊
期刊
一篇优秀的习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文章形式上的美,如书写美观、结构条理清晰等,也正是这一形式上美的特点,使阅卷者从整体感知上获得良好的阅读初感,为习作的评判获得高分奠定了基础。作文形式上的美是作文成功的关键点,在作文字迹的书写、句式的优美等形式方面,它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况且,这一点还需要一定的天资。而作文另一重要形式,结构的安排并不难学会,在作文众多结构模式中,我认为要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最容易、
期刊
车水马龙,世俗喧嚷。林觉民故居就坐落在这样一角。路上人来人往,形色匆匆,没有人停下脚步,去窥探门内的世界,没有人哪怕只是抬头仰望那褪色大门上的匾额。  天灰灰,雨蒙蒙,我撑着伞走在三坊七巷灰瓦白墙、古色古香的小巷中,多少次都把自己错当成戴望舒笔下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漫天的愁雨落在我心中,开出朵朵水花。我就带着这样的错觉走进林觉民故居,和只属于那个时代的你交织在一起,听你演奏纷繁的新曲,和你一起含
期刊
毛泽东,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既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又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一份极为宝贵的文学遗产——毛泽东诗词。公开发表的诗词共39首,1925-1949年的有30首。  毛泽东亲自参与并领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斗争,这一时期的毛泽东诗词则是对此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他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进程谱写进每一首诗词的字里行间,通过对反军阀斗争和大革命运动的深切关
期刊
福建师大附中麦同文学社创立于1983年,历经17载。除了拥有自己的核心社刊——《麦笛》以外,还分设多个部门:朗诵部、写作部、书法部等,现在正筹划设立话剧社。  麦园文学社每年除了办好社刊《麦笛》、组织常规活动和定期开展朗诵、演讲、征文以及书法大赛之外,还组织了许多特色活动。如,八十年代倡导主办的“纪念‘一二·九’运动”。中学生朗诵会发展成为全省范围的一项常规赛事。早年编排的课本剧以及演出也作为师大
期刊
鲜血淌进雪里,是血融化了冰,还是冰冻结了血?  一痕新月孤独地划在耶路撒冷被战火染红的夜幕上,孱孱地散着光,微弱,渺茫。不知上帝在云端是否看得清,家乡破旧的教堂正细数着的这块土地上的伤,而蜷缩在角落的孩子,双手紧握十字,祈祷着第二天醒来会有面包当早餐。  殇歌传千里,硝烟冰封所有信仰和希望。“寒风正凛冽”,无暇回味曾经短暂的春意,只希望流弹不要那么刚好地落在自己脚边。战车碾过,留下一地弹壳,正是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