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海兵是将中国纪录片带入西方世界的第一人,他的《藏北人家》代表我国的纪录片最早走出亚洲走向世界。通过他的片子,让西方世界再一次认识了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电视纪录片。从业30年来,他的作品获全国以上奖励60多项,在国际上获得诸多奖项,为中国电视纪录片争得了荣誉,在不断学习、实践、创作、推进中国纪录片发展的过程中,在他看来:“我们只是在探路,是一个铺路人。”
【关键词】纪录片;人与自然;纪录片创作理念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一、青春年少:与影像的“不解”之缘
王海兵与影像“缘”起于考大学,他不善言辞,但内心并不“沉默”,母亲对其文学和艺术上有一定影响。物理化学作为他的弱项,但基于初中历史地理的积累,加上当知青时的“文学底子”,他高考后考中北京广播学院并选择摄影专业。四年时间学习摄影技术、编采播、观摩中外优秀影视作品,为其影视创作夯实了基础。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四川电视台,正可谓“风华正茂,青春年少,有一腔热血,也有很多抱负。”入职四川电视台之初,他在新闻部做新闻,接触不到社会。后成为记者开始跑新闻,因而练就一身找新闻、抓镜头、挖掘细节的本领,这也为纪录片创作打下了基础。
此后,为了寻求更多的深层次的意义表达和情感抒发,他将方向转向了纪录片创作,在他看来,纪录片这一影像传达方式能够将他心中所想说、想表达的东西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谈及自己第一部到电视台后真正意义上的片子——《花间绿下化蓉城》,是其在当记者、跑新闻时另外拍下的部分素材编辑而成,该片经播出获得当年“全国优秀综合节目二等奖”。
在他看来,做影像作品,尤其是纪录片,从接触到后来的专门从事这行业,一脉相承的精神就在于真诚和热情。对待自己的创作对象和主题,不要有过多的杂念,学会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做一个片子,同时保持一种对艺术追求的热情与激情。除此以外,他认为技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技术层面,他非常讲究精细和负责。无论对待哪一个环节,比如摄影光线、灯光,方方面面都要追求一种技术上的质,这也是他一直以来比较遵从的原则,同时也将这一理念灌输给学生。
二、创作之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纪录片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关注点,优秀的纪录片都各有千秋,而王海兵的作品里以记录边缘题材为主,大多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不仅从作品里能看到与现代文明不同的边缘世界真实、纯朴的生活,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强烈的自然生态意识,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王海兵最著名的作品要数三“家”,即《藏北人家》《深山船家》《回家》。三个“家”分别在一、二、三届四川国际电视节上获得“金熊猫”奖,并入围欧洲几国国际影视节。这三部作品的主题都与一个主题“人与自然”有关,但每部作品各有不同之处,《藏北人家》 讲述了牧人措达家在藏北草原上的生活,反映出藏族人家和谐、恬静、安宁的特点;《深山船家》则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博弈而求得生存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山区农民的情感世界和生存意识,以及在现代文明冲击下新旧生活态度的激烈碰撞;《回家》讲述的是人与动物的和睦共处,记录人们为保护环境而做的努力,深刻地体现出人类可贵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
三、创作理念:纪录片的客观记录与主观表达
纪录片的风格类型多种多样,王海兵表示自己的个人拍摄风格比较偏向于纪实,“在纪实当中的话,可能我的风格还有一点诗意,纪实当中有一点诗意的一些表达。比较细腻,我的片子当中我追求一种细腻的情感表达。”除此之外,声音、画面,他都尽可能地追求技术上的完美。“就是镜头上面、声音上面,哪怕有一点瑕疵,我是很难受的,我不会允许它出现的。”
“纪录片之所以讓人喜欢看,它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真实”,这是多数纪录片导演的共同认识。“纪录片的真实性应该不再是我们需要谈的那个东西,它是我们所要遵循的,就像我们要生存就要有空气,如果说丢掉了真实的话,你这个片子就没有价值了。”
每一个纪录片导演对于纪录片的理解,都会在自己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不断地丰富自己对纪录片的理解。王海兵在纪录片的客观记录和主观表达这座天平上也曾不断往返,同时也在不断地突破当中。“关于真实的理解,纪实应该遵循一个什么样的准则,我们经过了很多很多反复,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突破原来的认知范围看到另外的东西,然后再突破,不断地一层一层进行突破。”在90年代初期,我国的纪录片创作在方法和观念上出现了一次较大的变革,“跟踪纪实”手法的兴起对原有的解说词主导一切的专题片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跟踪纪实的创作手法强调客观记录,力图淡化主题,隐藏编导意图,追求原汁原味地记录生活。而人们也对这种真实、客观、原汁原味地记录生活的片子异常喜爱。纪录片导演们看到了这一点,在创作当中也追求那种原汁原味的表达、真实记录生活,而这就难免走向了极端,“那个时候,对纪录‘客观真实’的理解和追求几乎代表了纪录片的一切,对其信奉简直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那个时候,是羞于谈纪录片的主观色彩的,纪录片要的是客观再现生活原貌,而不是主观表现编导眼中的世界。”(引自王海兵在中国纪录片20年论坛上的发言《纪录片的客观记录与主观表达》)觉得任何事在生活当中是什么样的就应该是什么样的,一定不能去干扰它,一定不能去影响到它,是什么样的就怎么拍。在那个年代,对纪录片的“客观真实”追求到了极致,“你是一个机器你跟着一个车子在走,那你是没有时间来拍一个其他视角的镜头的。如果是在路边把机器架好了,等着车子开过去,那就是你安排的,你就是不真实的,不真实的东西观众是不喜欢的。”陈汉元老师风趣地把这种纪实走火入魔的状态称作“跟腚派”,跟着人家屁股后面走,完全自然主义的记录,没有选择也没有设计,甚至没有镜头的选择,就是有什么说什么,见到什么拍什么,“见到鲜花拍鲜花,见到牛粪拍牛粪,见到鲜花与牛粪与共就拍鲜花与牛粪与共。”王海兵不禁笑道。
但实际上,谈及纪录片,王海兵尤其强调真实性。“纪录片之所以让人喜欢看,它的价值我觉得就是它的真实,真实就像我们生活中的空气一样,是一个纪录片基本的一个生存要素”。因而,无论做哪一类纪录,不能丢掉真实,否则这部作品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在他的作品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是我们从其将真实生活记录下来的情况下,才得以了解的东西。对于真实,他提出一种说法,“真实存在于导演的良心当中”,做作品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你觉得你这个是不是在造假,如果是,那么良心必然过不去。后来他们改变了过去对真实比较绝对的一种看法。像如今这样来认识真实,因而在作品的创作上也放开手脚进行,比如在制作手段上,不会像过于那样局限,这些认识都是不断在加深的。后来出现的“情景再现”,过去这是不可思议和无法想象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虚假的东西。但是,后来发现“情景再现”这种手法可以帮助人们去理解,去传达我们对世界的一些认识和看法,那么如果这种看法是真实的话,这种手法就会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这种真实。因而在拍摄当中,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手法和更多的表达。在20世纪90年代初,他们就经历了这样一种从专题片的时代转向纪实创作的时代。那个时候对于主题表达还属于一种仰视的状态,创作观念还没完全有大的转变。整个90年代不断地朝原汁原味的方向去发展,导致了后来的“走火入魔”。90年代末有了这样一个转折,开始往外跳,开始表现和表达主观意识,就开始进行突破了。 对于这种追求所谓真实而走火入魔的现状,评论家们提出了批评,这引发了大多数纪录片导演的反思:“我们的纪录片到底要怎样传达真实?真实是什么?没有绝对的真实,也不可能有绝对的真实,镜头在选择,镜头在编辑,这些都需要导演的思考,那就不是真实。”那么,真实在哪儿呢?“从某种意义上讲,真实就是导演眼中的真实”纪录片素材虽源于生活,但同所有影视作品一样也是高于现实生活的,纪录片中的生活是导演对现实生活的深度聚焦与高度提炼后展现给观众的“现实生活”。这本身就带有导演浓烈的主观表达意识。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也有些导演为了追求所谓的“好看”而造假,有时候假作真时真亦假,作假的东西有时比真实更真实,反而越真实的东西,你把它拍下来还不像真实的。他们不断地发问、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变,就是这样的创作激情和探索热情成就了王海兵这一代成功的纪录片人,也正是他们老一辈的一批纪录片人,将纪录片的客观记录和主观表达不断进行完善與突破,并引领新一代的纪录片导演们进行创新实践。如今的纪录片一个比较突出的现状就是,具有了明显的商业性质。过去的纪录片不管什么商业属性,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拍。现在合格市场形式虽然还没有完善,但是也逐渐在形成,逐渐形成后就会有一个市场规律在里面,必然就要讲究商业属性,能不能吸引到观众,观众肯不肯为纪录片买单,这是很重要的。即使如此,整个纪录片市场总体来说呈现不断变好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看纪录片,热爱这样一种历史记录的方式。相信在新的一代纪录片人力量的注入下,四川乃至中国纪录片呈现欣欣向荣景象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宋榕榕.纪录世界的真善美——纪录人王海兵[J].中国电视(纪录),2012.
[2]郑征予.在传统与现代的边缘处纪录──兼谈王海兵的部分纪录片制作[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
[3]饭饭.成都纪录片制作三“腿”:王海兵、梁碧波、彭辉[M].西部广播电视,2009.
[4]陈卓,杨红雨.浅析西部记录片现状与价值[J].现代视听,2005.
[5]王海兵,赵坚.捕捉世外神韵[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1.
[6]谢凌虹.浅析纪录片真实记录与主观表达的关系[J].福建师范大学,2015.
[7]王海兵.纪录片的客观记录与主观表达[J].西部电视,2002.
[8]陶涛,张德宏.虚拟真实·主观真实·质朴真实——论纪录片真实的三个层面[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
[9]王海兵.谈谈纪实性纪录片的创作[J].电视艺术,1992.
[10]郝琳杰.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J].大观,2017.
【关键词】纪录片;人与自然;纪录片创作理念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一、青春年少:与影像的“不解”之缘
王海兵与影像“缘”起于考大学,他不善言辞,但内心并不“沉默”,母亲对其文学和艺术上有一定影响。物理化学作为他的弱项,但基于初中历史地理的积累,加上当知青时的“文学底子”,他高考后考中北京广播学院并选择摄影专业。四年时间学习摄影技术、编采播、观摩中外优秀影视作品,为其影视创作夯实了基础。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四川电视台,正可谓“风华正茂,青春年少,有一腔热血,也有很多抱负。”入职四川电视台之初,他在新闻部做新闻,接触不到社会。后成为记者开始跑新闻,因而练就一身找新闻、抓镜头、挖掘细节的本领,这也为纪录片创作打下了基础。
此后,为了寻求更多的深层次的意义表达和情感抒发,他将方向转向了纪录片创作,在他看来,纪录片这一影像传达方式能够将他心中所想说、想表达的东西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谈及自己第一部到电视台后真正意义上的片子——《花间绿下化蓉城》,是其在当记者、跑新闻时另外拍下的部分素材编辑而成,该片经播出获得当年“全国优秀综合节目二等奖”。
在他看来,做影像作品,尤其是纪录片,从接触到后来的专门从事这行业,一脉相承的精神就在于真诚和热情。对待自己的创作对象和主题,不要有过多的杂念,学会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做一个片子,同时保持一种对艺术追求的热情与激情。除此以外,他认为技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技术层面,他非常讲究精细和负责。无论对待哪一个环节,比如摄影光线、灯光,方方面面都要追求一种技术上的质,这也是他一直以来比较遵从的原则,同时也将这一理念灌输给学生。
二、创作之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纪录片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关注点,优秀的纪录片都各有千秋,而王海兵的作品里以记录边缘题材为主,大多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不仅从作品里能看到与现代文明不同的边缘世界真实、纯朴的生活,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强烈的自然生态意识,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王海兵最著名的作品要数三“家”,即《藏北人家》《深山船家》《回家》。三个“家”分别在一、二、三届四川国际电视节上获得“金熊猫”奖,并入围欧洲几国国际影视节。这三部作品的主题都与一个主题“人与自然”有关,但每部作品各有不同之处,《藏北人家》 讲述了牧人措达家在藏北草原上的生活,反映出藏族人家和谐、恬静、安宁的特点;《深山船家》则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博弈而求得生存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山区农民的情感世界和生存意识,以及在现代文明冲击下新旧生活态度的激烈碰撞;《回家》讲述的是人与动物的和睦共处,记录人们为保护环境而做的努力,深刻地体现出人类可贵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
三、创作理念:纪录片的客观记录与主观表达
纪录片的风格类型多种多样,王海兵表示自己的个人拍摄风格比较偏向于纪实,“在纪实当中的话,可能我的风格还有一点诗意,纪实当中有一点诗意的一些表达。比较细腻,我的片子当中我追求一种细腻的情感表达。”除此之外,声音、画面,他都尽可能地追求技术上的完美。“就是镜头上面、声音上面,哪怕有一点瑕疵,我是很难受的,我不会允许它出现的。”
“纪录片之所以讓人喜欢看,它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真实”,这是多数纪录片导演的共同认识。“纪录片的真实性应该不再是我们需要谈的那个东西,它是我们所要遵循的,就像我们要生存就要有空气,如果说丢掉了真实的话,你这个片子就没有价值了。”
每一个纪录片导演对于纪录片的理解,都会在自己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不断地丰富自己对纪录片的理解。王海兵在纪录片的客观记录和主观表达这座天平上也曾不断往返,同时也在不断地突破当中。“关于真实的理解,纪实应该遵循一个什么样的准则,我们经过了很多很多反复,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突破原来的认知范围看到另外的东西,然后再突破,不断地一层一层进行突破。”在90年代初期,我国的纪录片创作在方法和观念上出现了一次较大的变革,“跟踪纪实”手法的兴起对原有的解说词主导一切的专题片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跟踪纪实的创作手法强调客观记录,力图淡化主题,隐藏编导意图,追求原汁原味地记录生活。而人们也对这种真实、客观、原汁原味地记录生活的片子异常喜爱。纪录片导演们看到了这一点,在创作当中也追求那种原汁原味的表达、真实记录生活,而这就难免走向了极端,“那个时候,对纪录‘客观真实’的理解和追求几乎代表了纪录片的一切,对其信奉简直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那个时候,是羞于谈纪录片的主观色彩的,纪录片要的是客观再现生活原貌,而不是主观表现编导眼中的世界。”(引自王海兵在中国纪录片20年论坛上的发言《纪录片的客观记录与主观表达》)觉得任何事在生活当中是什么样的就应该是什么样的,一定不能去干扰它,一定不能去影响到它,是什么样的就怎么拍。在那个年代,对纪录片的“客观真实”追求到了极致,“你是一个机器你跟着一个车子在走,那你是没有时间来拍一个其他视角的镜头的。如果是在路边把机器架好了,等着车子开过去,那就是你安排的,你就是不真实的,不真实的东西观众是不喜欢的。”陈汉元老师风趣地把这种纪实走火入魔的状态称作“跟腚派”,跟着人家屁股后面走,完全自然主义的记录,没有选择也没有设计,甚至没有镜头的选择,就是有什么说什么,见到什么拍什么,“见到鲜花拍鲜花,见到牛粪拍牛粪,见到鲜花与牛粪与共就拍鲜花与牛粪与共。”王海兵不禁笑道。
但实际上,谈及纪录片,王海兵尤其强调真实性。“纪录片之所以让人喜欢看,它的价值我觉得就是它的真实,真实就像我们生活中的空气一样,是一个纪录片基本的一个生存要素”。因而,无论做哪一类纪录,不能丢掉真实,否则这部作品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在他的作品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是我们从其将真实生活记录下来的情况下,才得以了解的东西。对于真实,他提出一种说法,“真实存在于导演的良心当中”,做作品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你觉得你这个是不是在造假,如果是,那么良心必然过不去。后来他们改变了过去对真实比较绝对的一种看法。像如今这样来认识真实,因而在作品的创作上也放开手脚进行,比如在制作手段上,不会像过于那样局限,这些认识都是不断在加深的。后来出现的“情景再现”,过去这是不可思议和无法想象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虚假的东西。但是,后来发现“情景再现”这种手法可以帮助人们去理解,去传达我们对世界的一些认识和看法,那么如果这种看法是真实的话,这种手法就会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这种真实。因而在拍摄当中,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手法和更多的表达。在20世纪90年代初,他们就经历了这样一种从专题片的时代转向纪实创作的时代。那个时候对于主题表达还属于一种仰视的状态,创作观念还没完全有大的转变。整个90年代不断地朝原汁原味的方向去发展,导致了后来的“走火入魔”。90年代末有了这样一个转折,开始往外跳,开始表现和表达主观意识,就开始进行突破了。 对于这种追求所谓真实而走火入魔的现状,评论家们提出了批评,这引发了大多数纪录片导演的反思:“我们的纪录片到底要怎样传达真实?真实是什么?没有绝对的真实,也不可能有绝对的真实,镜头在选择,镜头在编辑,这些都需要导演的思考,那就不是真实。”那么,真实在哪儿呢?“从某种意义上讲,真实就是导演眼中的真实”纪录片素材虽源于生活,但同所有影视作品一样也是高于现实生活的,纪录片中的生活是导演对现实生活的深度聚焦与高度提炼后展现给观众的“现实生活”。这本身就带有导演浓烈的主观表达意识。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也有些导演为了追求所谓的“好看”而造假,有时候假作真时真亦假,作假的东西有时比真实更真实,反而越真实的东西,你把它拍下来还不像真实的。他们不断地发问、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变,就是这样的创作激情和探索热情成就了王海兵这一代成功的纪录片人,也正是他们老一辈的一批纪录片人,将纪录片的客观记录和主观表达不断进行完善與突破,并引领新一代的纪录片导演们进行创新实践。如今的纪录片一个比较突出的现状就是,具有了明显的商业性质。过去的纪录片不管什么商业属性,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拍。现在合格市场形式虽然还没有完善,但是也逐渐在形成,逐渐形成后就会有一个市场规律在里面,必然就要讲究商业属性,能不能吸引到观众,观众肯不肯为纪录片买单,这是很重要的。即使如此,整个纪录片市场总体来说呈现不断变好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看纪录片,热爱这样一种历史记录的方式。相信在新的一代纪录片人力量的注入下,四川乃至中国纪录片呈现欣欣向荣景象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宋榕榕.纪录世界的真善美——纪录人王海兵[J].中国电视(纪录),2012.
[2]郑征予.在传统与现代的边缘处纪录──兼谈王海兵的部分纪录片制作[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
[3]饭饭.成都纪录片制作三“腿”:王海兵、梁碧波、彭辉[M].西部广播电视,2009.
[4]陈卓,杨红雨.浅析西部记录片现状与价值[J].现代视听,2005.
[5]王海兵,赵坚.捕捉世外神韵[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1.
[6]谢凌虹.浅析纪录片真实记录与主观表达的关系[J].福建师范大学,2015.
[7]王海兵.纪录片的客观记录与主观表达[J].西部电视,2002.
[8]陶涛,张德宏.虚拟真实·主观真实·质朴真实——论纪录片真实的三个层面[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
[9]王海兵.谈谈纪实性纪录片的创作[J].电视艺术,1992.
[10]郝琳杰.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J].大观,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