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铺路人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海兵是将中国纪录片带入西方世界的第一人,他的《藏北人家》代表我国的纪录片最早走出亚洲走向世界。通过他的片子,让西方世界再一次认识了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电视纪录片。从业30年来,他的作品获全国以上奖励60多项,在国际上获得诸多奖项,为中国电视纪录片争得了荣誉,在不断学习、实践、创作、推进中国纪录片发展的过程中,在他看来:“我们只是在探路,是一个铺路人。”
  【关键词】纪录片;人与自然;纪录片创作理念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一、青春年少:与影像的“不解”之缘
  王海兵与影像“缘”起于考大学,他不善言辞,但内心并不“沉默”,母亲对其文学和艺术上有一定影响。物理化学作为他的弱项,但基于初中历史地理的积累,加上当知青时的“文学底子”,他高考后考中北京广播学院并选择摄影专业。四年时间学习摄影技术、编采播、观摩中外优秀影视作品,为其影视创作夯实了基础。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四川电视台,正可谓“风华正茂,青春年少,有一腔热血,也有很多抱负。”入职四川电视台之初,他在新闻部做新闻,接触不到社会。后成为记者开始跑新闻,因而练就一身找新闻、抓镜头、挖掘细节的本领,这也为纪录片创作打下了基础。
  此后,为了寻求更多的深层次的意义表达和情感抒发,他将方向转向了纪录片创作,在他看来,纪录片这一影像传达方式能够将他心中所想说、想表达的东西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谈及自己第一部到电视台后真正意义上的片子——《花间绿下化蓉城》,是其在当记者、跑新闻时另外拍下的部分素材编辑而成,该片经播出获得当年“全国优秀综合节目二等奖”。
  在他看来,做影像作品,尤其是纪录片,从接触到后来的专门从事这行业,一脉相承的精神就在于真诚和热情。对待自己的创作对象和主题,不要有过多的杂念,学会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做一个片子,同时保持一种对艺术追求的热情与激情。除此以外,他认为技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技术层面,他非常讲究精细和负责。无论对待哪一个环节,比如摄影光线、灯光,方方面面都要追求一种技术上的质,这也是他一直以来比较遵从的原则,同时也将这一理念灌输给学生。
  二、创作之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纪录片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关注点,优秀的纪录片都各有千秋,而王海兵的作品里以记录边缘题材为主,大多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不仅从作品里能看到与现代文明不同的边缘世界真实、纯朴的生活,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强烈的自然生态意识,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王海兵最著名的作品要数三“家”,即《藏北人家》《深山船家》《回家》。三个“家”分别在一、二、三届四川国际电视节上获得“金熊猫”奖,并入围欧洲几国国际影视节。这三部作品的主题都与一个主题“人与自然”有关,但每部作品各有不同之处,《藏北人家》 讲述了牧人措达家在藏北草原上的生活,反映出藏族人家和谐、恬静、安宁的特点;《深山船家》则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博弈而求得生存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山区农民的情感世界和生存意识,以及在现代文明冲击下新旧生活态度的激烈碰撞;《回家》讲述的是人与动物的和睦共处,记录人们为保护环境而做的努力,深刻地体现出人类可贵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
  三、创作理念:纪录片的客观记录与主观表达
  纪录片的风格类型多种多样,王海兵表示自己的个人拍摄风格比较偏向于纪实,“在纪实当中的话,可能我的风格还有一点诗意,纪实当中有一点诗意的一些表达。比较细腻,我的片子当中我追求一种细腻的情感表达。”除此之外,声音、画面,他都尽可能地追求技术上的完美。“就是镜头上面、声音上面,哪怕有一点瑕疵,我是很难受的,我不会允许它出现的。”
  “纪录片之所以讓人喜欢看,它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真实”,这是多数纪录片导演的共同认识。“纪录片的真实性应该不再是我们需要谈的那个东西,它是我们所要遵循的,就像我们要生存就要有空气,如果说丢掉了真实的话,你这个片子就没有价值了。”
  每一个纪录片导演对于纪录片的理解,都会在自己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不断地丰富自己对纪录片的理解。王海兵在纪录片的客观记录和主观表达这座天平上也曾不断往返,同时也在不断地突破当中。“关于真实的理解,纪实应该遵循一个什么样的准则,我们经过了很多很多反复,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突破原来的认知范围看到另外的东西,然后再突破,不断地一层一层进行突破。”在90年代初期,我国的纪录片创作在方法和观念上出现了一次较大的变革,“跟踪纪实”手法的兴起对原有的解说词主导一切的专题片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跟踪纪实的创作手法强调客观记录,力图淡化主题,隐藏编导意图,追求原汁原味地记录生活。而人们也对这种真实、客观、原汁原味地记录生活的片子异常喜爱。纪录片导演们看到了这一点,在创作当中也追求那种原汁原味的表达、真实记录生活,而这就难免走向了极端,“那个时候,对纪录‘客观真实’的理解和追求几乎代表了纪录片的一切,对其信奉简直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那个时候,是羞于谈纪录片的主观色彩的,纪录片要的是客观再现生活原貌,而不是主观表现编导眼中的世界。”(引自王海兵在中国纪录片20年论坛上的发言《纪录片的客观记录与主观表达》)觉得任何事在生活当中是什么样的就应该是什么样的,一定不能去干扰它,一定不能去影响到它,是什么样的就怎么拍。在那个年代,对纪录片的“客观真实”追求到了极致,“你是一个机器你跟着一个车子在走,那你是没有时间来拍一个其他视角的镜头的。如果是在路边把机器架好了,等着车子开过去,那就是你安排的,你就是不真实的,不真实的东西观众是不喜欢的。”陈汉元老师风趣地把这种纪实走火入魔的状态称作“跟腚派”,跟着人家屁股后面走,完全自然主义的记录,没有选择也没有设计,甚至没有镜头的选择,就是有什么说什么,见到什么拍什么,“见到鲜花拍鲜花,见到牛粪拍牛粪,见到鲜花与牛粪与共就拍鲜花与牛粪与共。”王海兵不禁笑道。
  但实际上,谈及纪录片,王海兵尤其强调真实性。“纪录片之所以让人喜欢看,它的价值我觉得就是它的真实,真实就像我们生活中的空气一样,是一个纪录片基本的一个生存要素”。因而,无论做哪一类纪录,不能丢掉真实,否则这部作品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在他的作品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是我们从其将真实生活记录下来的情况下,才得以了解的东西。对于真实,他提出一种说法,“真实存在于导演的良心当中”,做作品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你觉得你这个是不是在造假,如果是,那么良心必然过不去。后来他们改变了过去对真实比较绝对的一种看法。像如今这样来认识真实,因而在作品的创作上也放开手脚进行,比如在制作手段上,不会像过于那样局限,这些认识都是不断在加深的。后来出现的“情景再现”,过去这是不可思议和无法想象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虚假的东西。但是,后来发现“情景再现”这种手法可以帮助人们去理解,去传达我们对世界的一些认识和看法,那么如果这种看法是真实的话,这种手法就会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这种真实。因而在拍摄当中,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手法和更多的表达。在20世纪90年代初,他们就经历了这样一种从专题片的时代转向纪实创作的时代。那个时候对于主题表达还属于一种仰视的状态,创作观念还没完全有大的转变。整个90年代不断地朝原汁原味的方向去发展,导致了后来的“走火入魔”。90年代末有了这样一个转折,开始往外跳,开始表现和表达主观意识,就开始进行突破了。   对于这种追求所谓真实而走火入魔的现状,评论家们提出了批评,这引发了大多数纪录片导演的反思:“我们的纪录片到底要怎样传达真实?真实是什么?没有绝对的真实,也不可能有绝对的真实,镜头在选择,镜头在编辑,这些都需要导演的思考,那就不是真实。”那么,真实在哪儿呢?“从某种意义上讲,真实就是导演眼中的真实”纪录片素材虽源于生活,但同所有影视作品一样也是高于现实生活的,纪录片中的生活是导演对现实生活的深度聚焦与高度提炼后展现给观众的“现实生活”。这本身就带有导演浓烈的主观表达意识。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也有些导演为了追求所谓的“好看”而造假,有时候假作真时真亦假,作假的东西有时比真实更真实,反而越真实的东西,你把它拍下来还不像真实的。他们不断地发问、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变,就是这样的创作激情和探索热情成就了王海兵这一代成功的纪录片人,也正是他们老一辈的一批纪录片人,将纪录片的客观记录和主观表达不断进行完善與突破,并引领新一代的纪录片导演们进行创新实践。如今的纪录片一个比较突出的现状就是,具有了明显的商业性质。过去的纪录片不管什么商业属性,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拍。现在合格市场形式虽然还没有完善,但是也逐渐在形成,逐渐形成后就会有一个市场规律在里面,必然就要讲究商业属性,能不能吸引到观众,观众肯不肯为纪录片买单,这是很重要的。即使如此,整个纪录片市场总体来说呈现不断变好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看纪录片,热爱这样一种历史记录的方式。相信在新的一代纪录片人力量的注入下,四川乃至中国纪录片呈现欣欣向荣景象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宋榕榕.纪录世界的真善美——纪录人王海兵[J].中国电视(纪录),2012.
  [2]郑征予.在传统与现代的边缘处纪录──兼谈王海兵的部分纪录片制作[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
  [3]饭饭.成都纪录片制作三“腿”:王海兵、梁碧波、彭辉[M].西部广播电视,2009.
  [4]陈卓,杨红雨.浅析西部记录片现状与价值[J].现代视听,2005.
  [5]王海兵,赵坚.捕捉世外神韵[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1.
  [6]谢凌虹.浅析纪录片真实记录与主观表达的关系[J].福建师范大学,2015.
  [7]王海兵.纪录片的客观记录与主观表达[J].西部电视,2002.
  [8]陶涛,张德宏.虚拟真实·主观真实·质朴真实——论纪录片真实的三个层面[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
  [9]王海兵.谈谈纪实性纪录片的创作[J].电视艺术,1992.
  [10]郝琳杰.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J].大观,2017.
其他文献
【摘要】纵观历史长河,各个时代都是盛况与苍凉相织相错。本文把时代背后的苍凉统称为时代的饥饿性。“饥饿”代表的不仅仅是字面本义,而更多涵盖了其横纵延伸方面。每一个时代,“饥饿”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于物质、精神、人性、社会等方面,而随着时代的更迭,“饥饿”的表现形式也不断演变。然而,在本文看来,产生“饥饿”的源头在万千变化中永恒。“饥饿”是各个历史阶段的永恒主题,对于人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对“饥
【摘要】近年来,异族舞蹈在我国很是流行,尤其是来自中东地区的舞蹈犹如旋风一般席卷了中国大陆,2013年央视春晚的肚皮舞《火》的精彩演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火》的亮相为我们逐渐揭开中东舞的神秘面纱,同时也激起了更多舞迷们的热情和弘扬中东舞的决心。而如何在中国引领和发展中东舞,则一直是舞者们苦苦探索的问题。特别是目前中东舞在我国处于发展中时期,面临着太多的抉择和挑战,这个问题也就更加突出了。那么什么是
【摘要】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所承载的真、善、美等价值观和正能量,其传承和保护在国内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对于新形势下的博物馆工作者而言,传承和保护“非遗”是自觉,更是责任。本文就安徽博物院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方面的实践,从收藏、研究、展示、宣教、文创等方面对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览;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
【摘要】在高效率、高速度、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传统织造西兰卡普的技艺正面临后继乏人,日渐凋零的困境。学者从西兰卡普的传承与现状、西兰卡普图纹艺术的表现形式、图纹元素与装饰性油画在创作上的相互影响与借鉴等方面创新研究,用全新的视角探索西兰卡普的表现方式,并对西兰卡普艺术做出美好展望。  【关键词】西兰卡普图纹;装饰性油画;创新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西兰卡普作为土家族原生
【摘要】芭蕾基训是舞蹈教学的必须课之一,钢琴伴奏是基训课的重要辅助手段。在新疆艺术学院舞蹈专业近七十年的舞蹈教学中,随着办学层次的细化及教学方向的细分,对基训课的伴奏曲目的要求也有了不同的侧重点和要求,由此,基训课的伴奏曲目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伴奏曲目对舞蹈教学有极大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新疆艺术学院舞蹈专业基训课伴奏教材、曲目历年来的变化,分析并思考怎样更好地为舞蹈教学服务,
【摘要】革命历史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本文以韶山毛泽东纪念馆为例,结合新疆维吾尔族青少年群体,探究如何发挥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馆藏资源优势,开展少数民族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  【关键词】毛泽东纪念馆;少数民族;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国务院颁发的《博物馆条例》明确强调:博物馆就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
【摘要】汉画像石是汉人在墓室、山崖、石阙等以石为地,用刀作笔雕刻的艺术品。这是一种独特的雕刻艺术,简单来说就是在石材上雕刻的画作。这种艺术形式多是古代一些有钱的人家为自己的墓室雕刻的,多半是墓室的主人和家属同画工们一同创作,前者提供自己的目标和理想,由后者完成雕刻等创作。汉制规定,皇帝和王侯被封后第二年就可以开始建墓,可以用征租税收入的1/3建造墓室。墓室主人生前可以开始营建祠堂、墓室。其实,汉人
【摘要】我国的民间音乐可谓是浩如烟海,贵州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音乐更是多姿多彩,除民歌、戏曲外,还有许多民间吹管乐器,如苗族芦笙,布依族勒尤,侗族侗笛等,可谓是种类多多。然而,彝族的莫轰却鲜为人知。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音乐文化异常丰富的民族,每逢彝族重要场合必有莫轰,这是彝族从远古时期一直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本文通过形制、人文背景、功能并与唢呐的异同对比等几个方面阐释彝族莫轰。  
【摘要】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格萨尔》史诗,不但在藏族群众中家喻户晓,而且流传范围也比较广。通过浅析《格萨尔》史诗及其在甘南地区的传播来解读史诗传播所依据的内在生命力;《格萨尔》史诗以佛教文化价值和苯教文化价值的优异面在民间融合后,形成具有普世价值思想的一种热爱和平、反对暴力,且积极向上、追求自由的民族精神。它不但是藏民族对于理想生活的美好憧憬,而且也是向往在一种由强力保障的公平社会下,可以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文本包含大量历史、习俗、宗教等信息,给外宣翻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由于其文本功能的特殊性,外宣文本既要考虑到文本的可读性,又要考虑如何保留原文的文化要素。关联翻译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出发,以最佳关联为标准,为非遗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关联翻译理;非遗旅游外宣;承德地区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