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拟以公共英语课程校本教材《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为例,从探索课程思政目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思政素材与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融合三方面探讨如何把课程思政资源有效地融合到英语语言技能的学习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英语语言的人文性功能。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思政素材;融合
【作者简介】李洪梅(1983.04-),女,吉林长春人,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基金项目】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科研计划项目“高职大学英语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探析”(项目编号:XYZY2020KYB009)。
一、高职英语课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利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道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调效应。”2019年3月,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01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因此,要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高职公共英语是高职学生的必修课,课时较多,授课时间跨度大,授课对象范围广,教学内容丰富,因此探讨和挖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把语言学习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升英语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公共英语开展课程思政的现状
随着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 “课程思政”正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成为各类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知网已发表英语课程思政相关论文百余篇,笔者总结归纳,发现这些论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思政教育的研究:宏观方面探讨课程思政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及研究思路,如陈环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探索》,探讨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如李晨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可行性分析及其实施路径》;微观上侧重具体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策略,如卢普庭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素材挖掘的实践研究》,或对课程思政的某一具体主题在课程中的渗透加以研究,如王欢的《讲好中国节日故事,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笔者旨在通过分析教材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点,将《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四版所隐含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并通过实例展示课程思政素材与课程内容的融合方式,从课程思政实施的角度梳理课程思政实施的过程,希望对高职英语教学开展课程思政有一定的启发,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三、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及思政元素的挖掘及实践
1.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目标的设计,既要考虑到与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承接性,即课程思政目标不能完全脱离语言训练的环境,要与语言与技能的提升进行有效的衔接,同时要考虑授课对象的特点,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课程思政的目标要略有调整,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从内容的编排上就渗透了人文素养的方方面面,第一到第八单元分别涉及问候、感谢、交通、时间、气候、奥运精神、节日、健康等内容,下面分别列举该教材第一到第八单元的课程思政目标。
根据上表所列的课程思政目标,我们把该教材的课程思政元素梳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如第五单元“天气和气候”,从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意识层面引导学生从身边点滴事情做起,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缓解气候变暖的速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切实增强学生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类: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如第七单元“节日庆祝”,通过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文化复兴的重任。通过对比中西方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第三类:法治教育。如第三单元“路标和通勤”,在讲指路问路句型时,渗透规则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规则的行为习惯。第四类: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如第四单元“时间观念及守时”,培养学生自觉养成守时的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自我修养。第五类:身心健康素质教育。如第八单元“从肥胖到健康”,引导学生学会约束自己,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注重身体的健康,同时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第六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如第一单元中的礼仪修养,第二单元中感恩的品格,第六单元中拼搏、奋斗的精神,通过中华优良道德的传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课程思政素材的探求及融入。课程思政能否实现它的教育作用,课程思政素材的寻找和融入某种程度上起到关键性作用。课程思政素材一方面要契合教学目标,也要与语言和技能的提升相辅相成。所以,对于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师而言,寻找素材是确定思政元素后的又一重要任务。
寻找课程思政素材的主要渠道有微信公众号、互联网音视频及文本资料、电视经录片和宣传片、学习强国应用程序等。课程思政的素材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和集体的智慧,可以通过开展教研活动、系部交流座谈、倾听名师大家的讲座等形式,与同行交流有哪些好的网站能够找到合适的课程思政素材,也可以在平时工作之余注意搜集分类保存各类课程思政素材。
课程思政素材的融入要注意融入的方式和时间。比如,课前、课中还是课后融入比较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什么时机融入能够让学生感到自然而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优化效果。具体的融入方式有很多,比如探究式、讨论式、问答式、引导启发式、个人展示等。根据课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采取一种或多种形式进行课程思政的融入。融入的原则是让学生感受到课程思政的渗透,又不觉得突兀,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这里需注意,并非每次课都需要课程思政的融入,要根据具体课型和主题适当融入课程思政。下面根据《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的单元内容,以第一和第二单元为例,展现课程思政素材与教学内容的融合方式,这本教材每個单元模块包括听说读写、文化赏析等五个部分。 第一单元的听说部分,让学生掌握见面问候的方式及如何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课前准备阶段,给学生布置小组任务:网上搜集资料,了解中西方日常见面问候的方式和语言表达有哪些。面授课时,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小组接龙发言,哪个小组准备资料丰富,资料可信度高,即可获得小组奖励。课后通过钉钉上传中央电视台系列双语宣传片Hello, China第一集“你好”。该宣传片时长不到三分钟,介绍了中国人的问候礼仪,学生欣赏完在钉钉圈子里谈谈感想。老师也加入讨论,最后总结:在现代生活中,礼仪是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养。礼仪文化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我们要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提升自身素养。
阅读部分有精读和泛读两篇文章,泛读课文介绍出国旅行不懂语言该如何问候,里面谈到用beautiful 这个词和本地人打招呼,作者评论说,beautiful 这个词就像阳光,能融化彼此的寒冷。分析到这里的时候,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们不懂对方的语言,还可以通过何种方式进行问候?学生们积极性很高,有的回答很到位。比如,有的学生说直接微笑,微笑是最好的无声的语言,有的学生说握手,这种身体语言已经成为世界上通用的问候方式,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课后在钉钉群里发布歌舞视频《礼仪之邦》,这段视频是留美中国學生创作的集中国古典音乐、舞蹈、服装、文化等各种中华传统元素于一体的水袖舞,它对学生来说既是一场视觉盛宴,又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素材。学生欣赏完视频在圈子中谈谈自己观看的感受。老师及时给予反馈,并总结: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我们要做中华文明的传承者。这个课堂教学案例体现了课程思政融入可以随时进行,不一定必须在课前或课后进行思政融入。
第二单元听说部分介绍了表达感谢、道歉和祝贺的句型。课前预习布置小组任务:网上查找中国古代有关感恩的典故,翻译成英文并做成PPT传到钉钉作业中。学完句型后,老师选取三组较好的作品,让小组代表给全班学生做展示,既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展示完后老师点评总结: 感恩是中国千百年来永恒的主题之一,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养育之情、相识之恩、相知之恩、相助之恩……回望历史,我们国家作为礼仪之邦,有很多感人的经典故事,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心怀感恩之心,也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写作部分让学生写感谢卡,在讲写作感谢卡的要素前,给学生设置讨论任务:你要感谢哪些人,说说原因。有的学生说感谢父母,有的学生说感谢老师,有的学生说感谢朋友。有的学生说要感谢国家、感谢党,原因是他们家里生活困难,国家给他们补助,在学校学习期间,有助学金,学习成绩好还可以拿到奖学金。这时老师总结,在我们国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要对帮助过我们的人心存感恩之心,将来立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他们,报效祖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课后布置作业:给自己要感谢的对象写一封感谢信,写的过程中注意写作要素及格式要求。学生完成后上传批改网进一步修改,老师通过网络平台把优秀范文展示给学生作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升华学生的思想,切实落实好思想政治教育。
四、结语
“课程思政”对于职业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高职教师有责任积极开展课程思政,不断深入挖掘各门课程中包含的课程思政元素,拓宽思路,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与课程的融合方式,为“大思政”格局的构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教材编写组.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四版)第1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思政素材;融合
【作者简介】李洪梅(1983.04-),女,吉林长春人,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基金项目】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科研计划项目“高职大学英语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探析”(项目编号:XYZY2020KYB009)。
一、高职英语课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利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道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调效应。”2019年3月,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01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因此,要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高职公共英语是高职学生的必修课,课时较多,授课时间跨度大,授课对象范围广,教学内容丰富,因此探讨和挖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把语言学习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升英语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公共英语开展课程思政的现状
随着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 “课程思政”正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成为各类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知网已发表英语课程思政相关论文百余篇,笔者总结归纳,发现这些论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思政教育的研究:宏观方面探讨课程思政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及研究思路,如陈环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探索》,探讨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如李晨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可行性分析及其实施路径》;微观上侧重具体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策略,如卢普庭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素材挖掘的实践研究》,或对课程思政的某一具体主题在课程中的渗透加以研究,如王欢的《讲好中国节日故事,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笔者旨在通过分析教材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点,将《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四版所隐含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并通过实例展示课程思政素材与课程内容的融合方式,从课程思政实施的角度梳理课程思政实施的过程,希望对高职英语教学开展课程思政有一定的启发,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三、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及思政元素的挖掘及实践
1.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目标的设计,既要考虑到与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承接性,即课程思政目标不能完全脱离语言训练的环境,要与语言与技能的提升进行有效的衔接,同时要考虑授课对象的特点,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课程思政的目标要略有调整,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从内容的编排上就渗透了人文素养的方方面面,第一到第八单元分别涉及问候、感谢、交通、时间、气候、奥运精神、节日、健康等内容,下面分别列举该教材第一到第八单元的课程思政目标。
根据上表所列的课程思政目标,我们把该教材的课程思政元素梳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如第五单元“天气和气候”,从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意识层面引导学生从身边点滴事情做起,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缓解气候变暖的速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切实增强学生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类: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如第七单元“节日庆祝”,通过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文化复兴的重任。通过对比中西方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第三类:法治教育。如第三单元“路标和通勤”,在讲指路问路句型时,渗透规则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规则的行为习惯。第四类: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如第四单元“时间观念及守时”,培养学生自觉养成守时的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自我修养。第五类:身心健康素质教育。如第八单元“从肥胖到健康”,引导学生学会约束自己,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注重身体的健康,同时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第六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如第一单元中的礼仪修养,第二单元中感恩的品格,第六单元中拼搏、奋斗的精神,通过中华优良道德的传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课程思政素材的探求及融入。课程思政能否实现它的教育作用,课程思政素材的寻找和融入某种程度上起到关键性作用。课程思政素材一方面要契合教学目标,也要与语言和技能的提升相辅相成。所以,对于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师而言,寻找素材是确定思政元素后的又一重要任务。
寻找课程思政素材的主要渠道有微信公众号、互联网音视频及文本资料、电视经录片和宣传片、学习强国应用程序等。课程思政的素材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和集体的智慧,可以通过开展教研活动、系部交流座谈、倾听名师大家的讲座等形式,与同行交流有哪些好的网站能够找到合适的课程思政素材,也可以在平时工作之余注意搜集分类保存各类课程思政素材。
课程思政素材的融入要注意融入的方式和时间。比如,课前、课中还是课后融入比较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什么时机融入能够让学生感到自然而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优化效果。具体的融入方式有很多,比如探究式、讨论式、问答式、引导启发式、个人展示等。根据课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采取一种或多种形式进行课程思政的融入。融入的原则是让学生感受到课程思政的渗透,又不觉得突兀,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这里需注意,并非每次课都需要课程思政的融入,要根据具体课型和主题适当融入课程思政。下面根据《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的单元内容,以第一和第二单元为例,展现课程思政素材与教学内容的融合方式,这本教材每個单元模块包括听说读写、文化赏析等五个部分。 第一单元的听说部分,让学生掌握见面问候的方式及如何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课前准备阶段,给学生布置小组任务:网上搜集资料,了解中西方日常见面问候的方式和语言表达有哪些。面授课时,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小组接龙发言,哪个小组准备资料丰富,资料可信度高,即可获得小组奖励。课后通过钉钉上传中央电视台系列双语宣传片Hello, China第一集“你好”。该宣传片时长不到三分钟,介绍了中国人的问候礼仪,学生欣赏完在钉钉圈子里谈谈感想。老师也加入讨论,最后总结:在现代生活中,礼仪是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养。礼仪文化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我们要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提升自身素养。
阅读部分有精读和泛读两篇文章,泛读课文介绍出国旅行不懂语言该如何问候,里面谈到用beautiful 这个词和本地人打招呼,作者评论说,beautiful 这个词就像阳光,能融化彼此的寒冷。分析到这里的时候,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们不懂对方的语言,还可以通过何种方式进行问候?学生们积极性很高,有的回答很到位。比如,有的学生说直接微笑,微笑是最好的无声的语言,有的学生说握手,这种身体语言已经成为世界上通用的问候方式,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课后在钉钉群里发布歌舞视频《礼仪之邦》,这段视频是留美中国學生创作的集中国古典音乐、舞蹈、服装、文化等各种中华传统元素于一体的水袖舞,它对学生来说既是一场视觉盛宴,又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素材。学生欣赏完视频在圈子中谈谈自己观看的感受。老师及时给予反馈,并总结: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我们要做中华文明的传承者。这个课堂教学案例体现了课程思政融入可以随时进行,不一定必须在课前或课后进行思政融入。
第二单元听说部分介绍了表达感谢、道歉和祝贺的句型。课前预习布置小组任务:网上查找中国古代有关感恩的典故,翻译成英文并做成PPT传到钉钉作业中。学完句型后,老师选取三组较好的作品,让小组代表给全班学生做展示,既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展示完后老师点评总结: 感恩是中国千百年来永恒的主题之一,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养育之情、相识之恩、相知之恩、相助之恩……回望历史,我们国家作为礼仪之邦,有很多感人的经典故事,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心怀感恩之心,也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写作部分让学生写感谢卡,在讲写作感谢卡的要素前,给学生设置讨论任务:你要感谢哪些人,说说原因。有的学生说感谢父母,有的学生说感谢老师,有的学生说感谢朋友。有的学生说要感谢国家、感谢党,原因是他们家里生活困难,国家给他们补助,在学校学习期间,有助学金,学习成绩好还可以拿到奖学金。这时老师总结,在我们国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要对帮助过我们的人心存感恩之心,将来立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他们,报效祖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课后布置作业:给自己要感谢的对象写一封感谢信,写的过程中注意写作要素及格式要求。学生完成后上传批改网进一步修改,老师通过网络平台把优秀范文展示给学生作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升华学生的思想,切实落实好思想政治教育。
四、结语
“课程思政”对于职业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高职教师有责任积极开展课程思政,不断深入挖掘各门课程中包含的课程思政元素,拓宽思路,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与课程的融合方式,为“大思政”格局的构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教材编写组.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四版)第1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