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行为养成教育属于德育范畴,在德育工作中处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面对初中生一系列道德行为问题,必须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丰富道德情感体验、强化道德践行三个方面来加强和改善行为养成教育,此三个方面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交互作用,缺一不可,能共同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养成教育 道德认知 道德体验 道德践行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不断加强和改善学校的德育工作,突出其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道德行为养成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落脚点,德育的质量与效果如何,终究要以学生养成的具体行为习惯来说明问题。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养成与否,不仅是良好校风、学风形成的关键因素,亦是初中生顺利从事学习活动及参与学校生活的重要前提,更是他们毕业走出校门后能否融入主流社会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积极健康地生活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把养成教育摆在德育工作的突出位置。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更多的历史使命。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进一步显现于教育者面前。经济生活全球化、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社会生活信息化的浪潮扑面而来,成为当今时代最为鲜明的特征。这个时代特征犹如一把双刃剑,对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深刻影响,既带来正面的影响,也带来负面的效应,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挑战。譬如,现在的初中生有的受挫力脆弱,有的意志薄弱,有的丧失理想信念,有的冷漠自私,有的厌学逃课、不思上进,有的沉迷于网络上虚拟的时空而变得孤僻,有的热衷于收看暴力影视而变得很“江湖义气”,有的缺乏同情心,有的集体观念淡薄,有的学会吸烟饮酒,有的哼着爱情歌曲学着谈恋爱……层出不穷的道德行为问题告诉我们:加强和改善初中生行为养成教育已刻不容缓。否则,我们失去的将是孩子们美好的未来。
一、提高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学生道德行为形成的重要前提,学生只有对道德规范的认知、接受、理解和内化,才有可能外化为他们的具体行为,形成道德习惯。道德认知教育是指学校将德育寓于各个学科教学或其他教育活动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科学的道德判断和道德价值观,对国家、社会的关心,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宽容和合作,有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自律的品质等。道德认知教育不仅限于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教育,而是更加注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的崇高精神;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等。
道德认知教育的实质是讲是非、识真假的过程,它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其一,正面教育原则。正面教育要求以提高认识为切入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以理服人。特别是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注意引导疏通、正面说明、震撼内心。初中生可塑性强,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施加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奠定良好的道德认知基础,让真、善、美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牢牢扎根。
其二,因人而异的原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突出德育的针对性,客观上要求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实施因人而异的原则。行为养成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应充分尊重并主动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需求。实施行为养成教育,不仅涉及到每个学生个体,还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各方面。由于社会情况错综复杂,客观环境千变万化,学生的心理、生理、知识结构、已有经验、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千差万别,而国家和社会对下一代的道德行为、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所以,对学生实施行为养成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有得放矢,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求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丰富道德情感体验
从学科功能及特点上说,德育是认知善与恶、美与丑的。学生如何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交往不是靠老师的传授就能实现的,主要是通过自身的体验去获得感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主要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学生形成对人对己的正确态度、理解和领悟道德价值要求,主要是靠积极的、丰富的、深刻的道德情感体验,进而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培养科学的道德判断能力,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换言之,学生获得知识与经验并非由老师去灌输,而只能通过自身的活动去体验,去感悟,从而习得知识并自主重建知识能力结构。这一理论的指导意义在于,要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丰富的道德情感体验就得给予学生充分参与丰富生动的教育活动的权利和机会。道德教育必须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唯有如此,学生才能获得丰富真切的生活体验。教师要善于创设教育情境、例举正反事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社会和自然,参与社会生活,让学生在与人交往活动中,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在现实生活带来的喜怒哀乐中,在自我认识和反思过程中丰富和提升道德情感,化解内心的心理矛盾和道德冲突,坚定道德信念,从而为道德行为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心理学的层面上看,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不可能发生也不可能维持。学习活动是认知与情意的和谐统一。当前,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之下,特别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因素,其中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活动和过程。如果我们教育的素材能打动学生,创设的情境能感动学生,教育的氛围能感染学生,教育的方式能激励学生,教育的方法能启迪学生,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养成教育是具有实效性的,是充满人文性的,是洋溢着生命活力的。养成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这是它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三、强化道德践行
丰富的道德情感源于多彩的生活世界,而道德情感只有回归到生活中去,才能焕发生命的气息和活力。道德情感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内化于学生心中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规范,只有外化于生活中的实际行为,才能形成学生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养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也就意味着知行意情的协调发展,这也是德育所孜孜以求的价值和意义。为此,必须“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1、让学生从身边的事做起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最简要的方法就是将道德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比如,要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则可以开展“今天我当家”、“我来分担父母的负担”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跟着父母做家务活。农村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农务活,既体验了生活又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培养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使他们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达到道德品质上追求高尚,让父母放心;在生活上学会自立,让父母少操心;在学习上刻苦用功,让父母称心的目的。也可以开展“记住父母的生日”、“我为妈妈规划妇女节”、“为父(母)亲节点歌”、“写感恩信”等活动,把孝敬父母的教育落到具体活动中去,加强了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增强了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内容,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其核心是学生自主而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并由此而产生深刻的体验,形成对他人、对自己、对集体、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实践能力(包括道德规范的践行能力)。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实践道德要求,养成道德行为习惯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比如,通过服务社区的活动,使学生熟悉社区所在地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特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它们。学生在服务过程中学会合作、交往,懂得理解和尊重;通过进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参与社会活动等途径,学生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人类生活的基本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领会社会规范的意义,并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通过与自然的接触,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然、热爱自然,领悟到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通过与他人的接触,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职业情况,逐渐形成尊重他人、体谅他人、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活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人的活动方式越多,活动内容越丰富,活动水平越高,人的发展也就越全面,越充分”,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也必然要建立在道德践行活动的基础上。
3、加强日常行为的督导、矫正和规范
稳定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教育就能形成的,也并非以偶尔的道德行为表现就可以断言学生已经形成了良好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日常生活的检验。因此,行为养成教育还应关注学生在校内校外、家庭与社会的行为表现,整合并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在行为养成教育上的育人功能,使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形成教育合力。就学校内部而言,要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的督导、矫正和规范,如建立健全值日周检查和班组考核评比制度、校会班会制度、早操课间操评比制度、清洁卫生评比制度、新生军训制度、好人好事每周广播制度等。行为养成教育只有常抓不懈,才能使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化,规范行为习惯化,而“习惯”了也就成了“自然”了。
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践行协调发展的过程,三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交互作用而不断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向更高尚境界发展。其中,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和道德践行的前提,道德情感是道德践行的内在动力,道德践行是提高道德认知、丰富道德情感体验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5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柳海民《中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5
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5
蒋敦杰《我的政治课教学理念与境界追求》
(作者单位:572214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阳中学)
【关键词】养成教育 道德认知 道德体验 道德践行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不断加强和改善学校的德育工作,突出其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道德行为养成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落脚点,德育的质量与效果如何,终究要以学生养成的具体行为习惯来说明问题。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养成与否,不仅是良好校风、学风形成的关键因素,亦是初中生顺利从事学习活动及参与学校生活的重要前提,更是他们毕业走出校门后能否融入主流社会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积极健康地生活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把养成教育摆在德育工作的突出位置。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更多的历史使命。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进一步显现于教育者面前。经济生活全球化、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社会生活信息化的浪潮扑面而来,成为当今时代最为鲜明的特征。这个时代特征犹如一把双刃剑,对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深刻影响,既带来正面的影响,也带来负面的效应,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挑战。譬如,现在的初中生有的受挫力脆弱,有的意志薄弱,有的丧失理想信念,有的冷漠自私,有的厌学逃课、不思上进,有的沉迷于网络上虚拟的时空而变得孤僻,有的热衷于收看暴力影视而变得很“江湖义气”,有的缺乏同情心,有的集体观念淡薄,有的学会吸烟饮酒,有的哼着爱情歌曲学着谈恋爱……层出不穷的道德行为问题告诉我们:加强和改善初中生行为养成教育已刻不容缓。否则,我们失去的将是孩子们美好的未来。
一、提高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学生道德行为形成的重要前提,学生只有对道德规范的认知、接受、理解和内化,才有可能外化为他们的具体行为,形成道德习惯。道德认知教育是指学校将德育寓于各个学科教学或其他教育活动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科学的道德判断和道德价值观,对国家、社会的关心,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宽容和合作,有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自律的品质等。道德认知教育不仅限于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教育,而是更加注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的崇高精神;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等。
道德认知教育的实质是讲是非、识真假的过程,它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其一,正面教育原则。正面教育要求以提高认识为切入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以理服人。特别是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注意引导疏通、正面说明、震撼内心。初中生可塑性强,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施加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奠定良好的道德认知基础,让真、善、美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牢牢扎根。
其二,因人而异的原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突出德育的针对性,客观上要求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实施因人而异的原则。行为养成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应充分尊重并主动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需求。实施行为养成教育,不仅涉及到每个学生个体,还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各方面。由于社会情况错综复杂,客观环境千变万化,学生的心理、生理、知识结构、已有经验、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千差万别,而国家和社会对下一代的道德行为、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所以,对学生实施行为养成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有得放矢,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求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丰富道德情感体验
从学科功能及特点上说,德育是认知善与恶、美与丑的。学生如何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交往不是靠老师的传授就能实现的,主要是通过自身的体验去获得感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主要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学生形成对人对己的正确态度、理解和领悟道德价值要求,主要是靠积极的、丰富的、深刻的道德情感体验,进而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培养科学的道德判断能力,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换言之,学生获得知识与经验并非由老师去灌输,而只能通过自身的活动去体验,去感悟,从而习得知识并自主重建知识能力结构。这一理论的指导意义在于,要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丰富的道德情感体验就得给予学生充分参与丰富生动的教育活动的权利和机会。道德教育必须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唯有如此,学生才能获得丰富真切的生活体验。教师要善于创设教育情境、例举正反事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社会和自然,参与社会生活,让学生在与人交往活动中,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在现实生活带来的喜怒哀乐中,在自我认识和反思过程中丰富和提升道德情感,化解内心的心理矛盾和道德冲突,坚定道德信念,从而为道德行为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心理学的层面上看,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不可能发生也不可能维持。学习活动是认知与情意的和谐统一。当前,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之下,特别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因素,其中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活动和过程。如果我们教育的素材能打动学生,创设的情境能感动学生,教育的氛围能感染学生,教育的方式能激励学生,教育的方法能启迪学生,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养成教育是具有实效性的,是充满人文性的,是洋溢着生命活力的。养成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这是它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三、强化道德践行
丰富的道德情感源于多彩的生活世界,而道德情感只有回归到生活中去,才能焕发生命的气息和活力。道德情感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内化于学生心中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规范,只有外化于生活中的实际行为,才能形成学生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养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也就意味着知行意情的协调发展,这也是德育所孜孜以求的价值和意义。为此,必须“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1、让学生从身边的事做起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最简要的方法就是将道德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比如,要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则可以开展“今天我当家”、“我来分担父母的负担”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跟着父母做家务活。农村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农务活,既体验了生活又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培养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使他们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达到道德品质上追求高尚,让父母放心;在生活上学会自立,让父母少操心;在学习上刻苦用功,让父母称心的目的。也可以开展“记住父母的生日”、“我为妈妈规划妇女节”、“为父(母)亲节点歌”、“写感恩信”等活动,把孝敬父母的教育落到具体活动中去,加强了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增强了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内容,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其核心是学生自主而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并由此而产生深刻的体验,形成对他人、对自己、对集体、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实践能力(包括道德规范的践行能力)。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实践道德要求,养成道德行为习惯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比如,通过服务社区的活动,使学生熟悉社区所在地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特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它们。学生在服务过程中学会合作、交往,懂得理解和尊重;通过进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参与社会活动等途径,学生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人类生活的基本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领会社会规范的意义,并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通过与自然的接触,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然、热爱自然,领悟到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通过与他人的接触,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职业情况,逐渐形成尊重他人、体谅他人、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活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人的活动方式越多,活动内容越丰富,活动水平越高,人的发展也就越全面,越充分”,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也必然要建立在道德践行活动的基础上。
3、加强日常行为的督导、矫正和规范
稳定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教育就能形成的,也并非以偶尔的道德行为表现就可以断言学生已经形成了良好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日常生活的检验。因此,行为养成教育还应关注学生在校内校外、家庭与社会的行为表现,整合并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在行为养成教育上的育人功能,使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形成教育合力。就学校内部而言,要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的督导、矫正和规范,如建立健全值日周检查和班组考核评比制度、校会班会制度、早操课间操评比制度、清洁卫生评比制度、新生军训制度、好人好事每周广播制度等。行为养成教育只有常抓不懈,才能使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化,规范行为习惯化,而“习惯”了也就成了“自然”了。
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践行协调发展的过程,三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交互作用而不断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向更高尚境界发展。其中,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和道德践行的前提,道德情感是道德践行的内在动力,道德践行是提高道德认知、丰富道德情感体验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5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柳海民《中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5
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5
蒋敦杰《我的政治课教学理念与境界追求》
(作者单位:572214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