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的职业能力结构包括刚性职业能力与柔性职业能力。柔性职业能力的弱化与缺失,不符合产业、行业、职业真实客观的需求,制约了学生的有效就业和创业。柔性职业能力的本质要求和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人文主义与社会关系上。通过目标定位、教学计划、教学实践、考核评价等环节,完善和加强“柔性职业能力”的形成教育。
关键词:职业能力结构;柔性职业能力;刚性职业能力;形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9)01-0083-05
职业技术教育应体现“能力核心”,围绕科学合理的“职业能力结构”目标进行。而科学的“职业能力结构”应当是“刚性职业能力”与“柔性职业能力”的有机结合。以工程化、标准化、程序化为基本特征的“刚性职业能力”形成教育,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但以弹性化、非标准化、非程序化为基本特征的“柔性职业能力”形成教育,由于种种原因,有意无意地被忽视、淡化。导致职业能力结构形成教育片面、扭曲。而学生片面、扭曲的职业能力结构,不符合产业、行业、职业真实客观的需求,也制约了学生的有效就业和创业,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柔性职业能力形成教育何以重要
(一)从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的趋势看
伴随着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工业经济向信息技术经济的转变,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和就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生产方式的变化必然带来劳动方式的变化。传统的工业经济社会强调标准化、专业化、程序化,与此相一致,劳动者的劳动以力学式、移动式、重复式、机械反应式为显著特征,比如钻孔、刨平面、打字等,体现的是一种机械、固定的程序和劳动方式。这种刚性化、程序化的劳动方式,有利于劳动者熟练掌握某一技术、工艺,有利于劳动技能的专业化、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那些机械的、重复的工艺和技术环节,将越来越多的被计算机软件和机器人替代(比如会计专业所应具备的核算、稽核、信息处理业务,就已经大量地被飞速发展的软件所取代,计算机在这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能力大大超过自然人、排斥自然人)。随着云计算、大数据、自动化、“互联网 ”等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小规模、柔性化、分散化为主要特征的劳动方式将越来越重要。人们直接从事的带有机械性、重复性的劳动环节将会越来越多地被计算机模拟和取代。因为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劳动”显然比自然人的效率高得多、准确得多、成本低得多(比如,随着产业的升级,2014年以来的广东东莞等地的“机器换人”,就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然而,计算机、机器人却很难模拟人的创造性、非程序化、社会化的劳动。因此,非机械化、柔性化在劳动者的劳动方式构成中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是毋庸置疑的。
(二)从未来职业“发展驱动”趋势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的“21世纪展望:技术和职业教育培训”文件指出,职业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不仅仅是“需求驱动”,而且应当是“发展驱动”。所谓“发展驱动”,就是指职业技术教育不仅仅要面向目前职业的“需求驱动”,而且应面向未来职业的“发展驱动”,即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履行工作岗位能力,而且应造就学生的应变、生存、创业和发展的能力。1999年4月,第二次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的主体工作文件提出:“全球化经济提出的基本挑战是需要在迅速变化的环境里的调整、适应和竞争能力。培养一支生产效率高和灵活的劳动力队伍乃是在21世纪进行竞争的最核心的一着。”因此,“灵活的劳动力队伍”的形成是职业“发展驱动”趋势所要求的。2014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大力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顺应职业“发展驱动”趋势提出的科学的方针政策。
(三)从职业定向培养与职业变动频繁矛盾所引起的挑战看
刚性化、机械化的能力培养和教育模式,是以职业岗位相对稳定的假设为前提。但是,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产业结构变化很快,传统的产业与行业被新兴产业、行业所取代是大势所趋,这必将深刻影响职业、就业结构的内涵与外延。如美国在1982—1985年中,有7 000多职业岗位消失,但又新增8 000多个职业岗位。英国《职业名称辞典》第三版(1965年)列出21 741个工作岗位,比第二版(1949)增加6 432个。英国《职业名称辞典》第四版(1977)比第三版(1965)新增2 100个岗位,但第三版中的职业岗位有3 500个在第四版中消失。2015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与1999版相比,增加了9个中类和21个小类,首次将127个社会认知度较高、具有显著绿色特征的职业标示为绿色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快递员”“文化经纪人”“动车组制修师”“风电机组制修工”等被认定为新职业,而“收购员”“平炉炼钢工”“凸版和凹版制版工”等职业类型被取消。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大致如此。这说明新的工作岗位不断出现,工作岗位变动频繁,这对人们的职业应变力、迁移力、创造力等柔性职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产業换挡和升级的新时期,与“职业迁移能力”密切相关的“柔性职业能力”必定越来越重要。
(四)从专业设置的倾向性看
职业技术专业的设置,基本可以归结为工程技术和非工程技术两大基本领域。以工程化、标准化、程序化为特征的“刚性职业能力”,适应于生产、制造、工程等“硬技术”为特征的工程技术领域。但在旅游、商贸、营销、会展、管理、创意、艺术、服务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非工程技术领域,却不尽然。在这些领域,虽然技术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劳动方式也是必要的(比如麦当劳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有一套相对固定的服务规程),但非工程技术专业,要求培养对象应主要具有适应和驾驭某种社会关系的能力。如果把这种社会关系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职业能力,仅仅归结为工程技术规范,是不科学的。如果硬要如此,必然是舍本求末。比如,保险、文秘、家政、护理、物业管理、市场营销、社会调查、导游、经纪等职业,与其说规范、严谨的动作和程序重要,倒不如说其中的沟通交际、语言表达、协调组织、过硬的职业作风、良好的服务态度等“柔性职业能力”更加重要。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看,服务类、商贸类、社会管理类的学生的柔性职业能力恰恰是最核心和最关键的。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强有力的组织、运营和资源整合协调能力,将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二、柔性职业能力的本质和基本内涵
柔性职业能力的本质基于人性的假设。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模式[1]。本质上是由科学主义的硬性管理向人文主义的柔性管理转变[2]。也就是说,柔性职业能力是基于“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
从更深层次上看,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体现的是人的社会关系属性。对此,马克思深刻揭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也就是说,人的本质、本性不是单纯的、孤立的、抽象的,而是有其丰富的、广泛的、深刻的内容,有其固有的规律。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曾指出,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发展规律相比较,两者有很大的不同。自然界的发展完全是盲目、不自觉的力量,而一般规律则表现在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中。社会历史则不同,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目的的。正是这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构成人类的历史。尽管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对历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丝毫不能改变“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4]”这样一个事实。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是从唯物史观的高度论证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但对于我们科学地理解职业能力结构理论,仍然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那就是:刚性职业能力主要体现的是自然规律即工程技术规律的要求,柔性职业能力主要体现社会规律即人的活动的规律的要求。而这两类规律的主要区别是:自然规律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起作用,而社会规律是经过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起作用。简单来说,前者的对象是“物”,具有明显的可复制性、精确性、分割性、量化统计性的特征;而后者的对象是“人”,具有明显的能动性、跳跃性、非精确性、综合整体性的特征。体现在教育技术培训上,前者更强调精确、标准、严格、刚性、分化和深度,后者则更强调灵活、能动、自主、弹性、综合和宽度。“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是在充分尊重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的方式和手段,在人们心里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5]”当然,从一般系统方法论的角度看,两者相互依赖相互补充,构成科学完整的职业能力结构。“在早期的职业培训领域,教学双方的关注点更多的集中在操作技能的掌握上,此时,职业能力基本等同于操作能力、动手能力。20世纪70年代,德国经济产业由以技术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6]。
柔性职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关系、社会运动规律相关。把握柔性职业能力的基本内涵,主要的是认识与处理人们的各种关系,包括学习的、生活的、劳动的、交往的、政治的等关系。而目前社会形成广泛共识的“四个学会”和“四商齐全”,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柔性职业能力的基本内涵。
所谓“四个学会”,是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委员会《学习:内在的财富》所倡导的。包括:一是学会求知,即学会学习(learning to know);二是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三是学会共处,即学会交际(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四是学会做人(learning to be)。
所谓“四商齐全”,是美国有关科学家对近千名成功人士研究调查得出的结论:成功,80%靠情商(EQ),20%靠智商(IQ)。除了智商、情商之外,还有两个因素也很重要,那就是逆商(AQ)和德商(MQ)。其中,智商(IQ)反映智慧智能水平与结构;情商(EQ)反映情感意志方面的心理特征;逆商(AQ)指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性格和能力;德商(MQ)指的是人格品质和道德品行。
“四个学会”与“四商齐全”,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两组概念。前者,主要是从做人的角度提出的,后者主要是从素质教育,也就是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的。两者有其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我们知道,教育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应遵循教育心理规律,追求“四商齐全”;而教育的根本目的则是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主要是学会做人,也就是“四个学会”。我们的教育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应当通过“四商齐全”的形成,使受教育者做到“四个学会”。实际上,两者存在着相互交叉互为因果的关系。比如,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必然依赖于“四商”,即良好的判断力、沟通交际能力、良好的道德品行和坚韧不拔的抗挫折能力等。
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有别于基础研究型、学术型教育),体现“四个学会”与“四商齐全”的柔性职业能力的具体内涵可主要包括:
第一,劳动过程调节能力。劳动过程内部各环节,比如工艺流程上下左右各个环节,如出现矛盾、冲突、错位、误解,如何进行协调、沟通、报告、处置和连接的能力。
第二,组织协调能力。无论是正式组织,还是非正式组织,都有一个如何计划安排、组织协调和有效控制、团队协作的问题。
第三,资源整合能力。小型化、分散化、弹性化,是未来从事职业活动的必然趋势。每一个人从事工作的一个环节,也同时是工作的中心和策划者。这就有一个资源(人力、财力、经销网点、设备场地等)挖掘、利用、整合的问题。
第四,职业迁移能力。今后,就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由以往的从一而终(一辈子一个工作单位,或者一个工种不变)而成为工作单位、职业与行业不断改变的常态化(职业弹性化)。因此,今后职业迁移必定是常态的(小到所从事的行业不变,但是工作单位改变;大到所从事的行业,由于经济生产周期、产业结构等衰退,不得不改行,从事一个全新的行业与职业)。
第五,职业自我学习能力。随着知识技术更新的加快,“学会学习”越来越重要。包括会做学习笔记,会选择学习教材,会复习和综合归纳知识,会自我设计,会识别商业机会,会组成创业团队等。
第六,沟通交际能力。这一点,对于非工程技术领域的职业技术教育特别重要。因为非工程技术领域的职业技术教育,其本质上就是从事某一方面的社会活动、社会工作,如餐饮、旅游、营销、保险、快递、养老护理等,其工作的基本性质就是学会如何与各种各样的人(消费者、合作者、投资者、經营者、资源提供者、管理者等)打交道。 第七,健康的心理素质。吃苦、韧性、热情、执着精神,责任心,忠诚和诚信,这些非智力素质,在职业活动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有人说过,干好营销工作需要“四千四万”(想尽千方百计,访遍千家万户,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就是说的劳动者应该具备的韧性执着、吃苦耐劳精神和抗挫折的能力。
第八,道德伦理素质。也就是“学会做人”。包括理解、关心、忠诚、信用、正义、奉献、责任心、遵纪守法、职业操守等道德伦理要素。
三、柔性职业能力教育目标何以实现
注重刚性职业能力,忽略柔性职业能力,这违反了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要改变职业能力结构不均衡而导致的教育上“一手硬,一手软”的片面性,使受教育者形成合理的职业能力结构,应抓住、抓好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一)科学定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形成合理的职业能力结构
职业技术教育,包括专业的设置和调整,课程与课程模块、课程群的设置与调整,上课、实验、实践、考核等各个教学环节的计划与调整,应当从科学的培养目标出发,从学生应当具备的职业能力结构出发。只有能力培养目标科学,具体措施和操作才有意义,偏离了科学的能力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必然是盲目、低效的。如前所述,学生的职业能力结构,应是刚性职业能力与柔性职业能力的有机统一, 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二者各有优缺点。[7]”忽略柔性职业能力的职业技术教育,很难达到合格、必要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教学培养计划的制定与调整
目标决定计划,计划应体现目标。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是通过教学计划,包括课程体系、课程比例关系、教学环节、学时学分等要素来实现的。就是说,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及其比例关系等的设置,应围绕学生形成合理有效的职业能力結构即刚性职业能力和柔性职业能力结构来进行。为此,应在区分职业性质的基础上,围绕着体现刚性职业能力与柔性职业能力总体培养目标,制定或调整教学计划。
依据技术领域与非技术领域所对应的职业属性的不同,刚性职业能力与柔性职业能力在总的教学计划、教学课时中所占比重应当恰当、必要、有效。其基本比例关系可参见表1。
(三)调整课程设置,适当增加柔性职业能力课程与课程模块
教学培养计划的主要环节之一是课程(课程模块、课程群)设置。在总的教学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借鉴某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以宽口径的职业群集课程取代窄口径的做法,对原有职业技术课程进行重新整合,适当增加柔性职业能力课程或者课程模块,并编写和选用相对应的讲义和教材,如《职业技术学习能力的养成与提高》《职业技术学生创业》《职业技术学生交际能力养成》《职业技术学生心理调适》《职业技术学生创新性思维训练》《职业技术学生社会调查》《职业道德与职业作风修养》《职业竞赛与训练》等。
(四)适应柔性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注重社会实践环节教学
刚性职业能力的实践具有封闭、可控性等特点,大都在机房、实验室、车间、实训基地等封闭场所进行,主要的教学实践形式是上机(计算机、机器)与实验操作。而柔性职业能力实践具有开放、难以控制等特点,主要的不是在实验室里,而是在开放的社会实践环境中来进行。比如,学生自学能力、查阅资料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写作表达能力、策划调查能力、公关营销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的培养和训练,就需要通过职业竞赛、社会调查、方案设计、企业兼职等社会实践形式来进行。
(五)针对柔性职业能力形成的特异性,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做出调整
刚性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注重学生的操作技能的检测和考核,其界限与标准相对清晰,比较容易把握。而柔性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的界限与标准相对模糊,比较难以把握。比如,如何检验学生职业自学能力的强弱,如何测试学生沟通能力的高低,如何考核学生的生存、创业能力,如何鉴定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形成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如何考察学生的忠诚和责任等,与其用笔试或机考的形式,倒不如探索其他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如可以用小发明、小设计、小方案、小调查、小竞赛、情景会话、现场描述、结构面试、师傅点评、职业竞赛等方式加以考核和评价。尽管这样的考核、评价方式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相对性,但瑕不掩瑜,其优越性是其他考核评价方式难以替代的。当然,这对教学改革、学校的管理水平、师资队伍结构、教师自身的素养和智能结构等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平祥.柔性管理在社会工作者培训中的应用[J].人民论坛,2011(17):240-241.
[2]顾红,陈桂香.论高校学生管理的“科学”困境及人文转向[J].教育探索,2013(2):78-8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6]姬彦巧.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柔性制造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讨[J].职业,2012(3):163-164.
[7]李修超.高校高层次人才管理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20):27-29.
(责任编辑:张宇平)
关键词:职业能力结构;柔性职业能力;刚性职业能力;形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9)01-0083-05
职业技术教育应体现“能力核心”,围绕科学合理的“职业能力结构”目标进行。而科学的“职业能力结构”应当是“刚性职业能力”与“柔性职业能力”的有机结合。以工程化、标准化、程序化为基本特征的“刚性职业能力”形成教育,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但以弹性化、非标准化、非程序化为基本特征的“柔性职业能力”形成教育,由于种种原因,有意无意地被忽视、淡化。导致职业能力结构形成教育片面、扭曲。而学生片面、扭曲的职业能力结构,不符合产业、行业、职业真实客观的需求,也制约了学生的有效就业和创业,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柔性职业能力形成教育何以重要
(一)从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的趋势看
伴随着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工业经济向信息技术经济的转变,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和就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生产方式的变化必然带来劳动方式的变化。传统的工业经济社会强调标准化、专业化、程序化,与此相一致,劳动者的劳动以力学式、移动式、重复式、机械反应式为显著特征,比如钻孔、刨平面、打字等,体现的是一种机械、固定的程序和劳动方式。这种刚性化、程序化的劳动方式,有利于劳动者熟练掌握某一技术、工艺,有利于劳动技能的专业化、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那些机械的、重复的工艺和技术环节,将越来越多的被计算机软件和机器人替代(比如会计专业所应具备的核算、稽核、信息处理业务,就已经大量地被飞速发展的软件所取代,计算机在这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能力大大超过自然人、排斥自然人)。随着云计算、大数据、自动化、“互联网 ”等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小规模、柔性化、分散化为主要特征的劳动方式将越来越重要。人们直接从事的带有机械性、重复性的劳动环节将会越来越多地被计算机模拟和取代。因为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劳动”显然比自然人的效率高得多、准确得多、成本低得多(比如,随着产业的升级,2014年以来的广东东莞等地的“机器换人”,就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然而,计算机、机器人却很难模拟人的创造性、非程序化、社会化的劳动。因此,非机械化、柔性化在劳动者的劳动方式构成中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是毋庸置疑的。
(二)从未来职业“发展驱动”趋势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的“21世纪展望:技术和职业教育培训”文件指出,职业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不仅仅是“需求驱动”,而且应当是“发展驱动”。所谓“发展驱动”,就是指职业技术教育不仅仅要面向目前职业的“需求驱动”,而且应面向未来职业的“发展驱动”,即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履行工作岗位能力,而且应造就学生的应变、生存、创业和发展的能力。1999年4月,第二次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的主体工作文件提出:“全球化经济提出的基本挑战是需要在迅速变化的环境里的调整、适应和竞争能力。培养一支生产效率高和灵活的劳动力队伍乃是在21世纪进行竞争的最核心的一着。”因此,“灵活的劳动力队伍”的形成是职业“发展驱动”趋势所要求的。2014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大力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顺应职业“发展驱动”趋势提出的科学的方针政策。
(三)从职业定向培养与职业变动频繁矛盾所引起的挑战看
刚性化、机械化的能力培养和教育模式,是以职业岗位相对稳定的假设为前提。但是,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产业结构变化很快,传统的产业与行业被新兴产业、行业所取代是大势所趋,这必将深刻影响职业、就业结构的内涵与外延。如美国在1982—1985年中,有7 000多职业岗位消失,但又新增8 000多个职业岗位。英国《职业名称辞典》第三版(1965年)列出21 741个工作岗位,比第二版(1949)增加6 432个。英国《职业名称辞典》第四版(1977)比第三版(1965)新增2 100个岗位,但第三版中的职业岗位有3 500个在第四版中消失。2015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与1999版相比,增加了9个中类和21个小类,首次将127个社会认知度较高、具有显著绿色特征的职业标示为绿色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快递员”“文化经纪人”“动车组制修师”“风电机组制修工”等被认定为新职业,而“收购员”“平炉炼钢工”“凸版和凹版制版工”等职业类型被取消。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大致如此。这说明新的工作岗位不断出现,工作岗位变动频繁,这对人们的职业应变力、迁移力、创造力等柔性职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产業换挡和升级的新时期,与“职业迁移能力”密切相关的“柔性职业能力”必定越来越重要。
(四)从专业设置的倾向性看
职业技术专业的设置,基本可以归结为工程技术和非工程技术两大基本领域。以工程化、标准化、程序化为特征的“刚性职业能力”,适应于生产、制造、工程等“硬技术”为特征的工程技术领域。但在旅游、商贸、营销、会展、管理、创意、艺术、服务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非工程技术领域,却不尽然。在这些领域,虽然技术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劳动方式也是必要的(比如麦当劳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有一套相对固定的服务规程),但非工程技术专业,要求培养对象应主要具有适应和驾驭某种社会关系的能力。如果把这种社会关系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职业能力,仅仅归结为工程技术规范,是不科学的。如果硬要如此,必然是舍本求末。比如,保险、文秘、家政、护理、物业管理、市场营销、社会调查、导游、经纪等职业,与其说规范、严谨的动作和程序重要,倒不如说其中的沟通交际、语言表达、协调组织、过硬的职业作风、良好的服务态度等“柔性职业能力”更加重要。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看,服务类、商贸类、社会管理类的学生的柔性职业能力恰恰是最核心和最关键的。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强有力的组织、运营和资源整合协调能力,将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二、柔性职业能力的本质和基本内涵
柔性职业能力的本质基于人性的假设。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模式[1]。本质上是由科学主义的硬性管理向人文主义的柔性管理转变[2]。也就是说,柔性职业能力是基于“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
从更深层次上看,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体现的是人的社会关系属性。对此,马克思深刻揭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也就是说,人的本质、本性不是单纯的、孤立的、抽象的,而是有其丰富的、广泛的、深刻的内容,有其固有的规律。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曾指出,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发展规律相比较,两者有很大的不同。自然界的发展完全是盲目、不自觉的力量,而一般规律则表现在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中。社会历史则不同,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目的的。正是这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构成人类的历史。尽管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对历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丝毫不能改变“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4]”这样一个事实。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是从唯物史观的高度论证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但对于我们科学地理解职业能力结构理论,仍然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那就是:刚性职业能力主要体现的是自然规律即工程技术规律的要求,柔性职业能力主要体现社会规律即人的活动的规律的要求。而这两类规律的主要区别是:自然规律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起作用,而社会规律是经过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起作用。简单来说,前者的对象是“物”,具有明显的可复制性、精确性、分割性、量化统计性的特征;而后者的对象是“人”,具有明显的能动性、跳跃性、非精确性、综合整体性的特征。体现在教育技术培训上,前者更强调精确、标准、严格、刚性、分化和深度,后者则更强调灵活、能动、自主、弹性、综合和宽度。“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是在充分尊重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的方式和手段,在人们心里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5]”当然,从一般系统方法论的角度看,两者相互依赖相互补充,构成科学完整的职业能力结构。“在早期的职业培训领域,教学双方的关注点更多的集中在操作技能的掌握上,此时,职业能力基本等同于操作能力、动手能力。20世纪70年代,德国经济产业由以技术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6]。
柔性职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关系、社会运动规律相关。把握柔性职业能力的基本内涵,主要的是认识与处理人们的各种关系,包括学习的、生活的、劳动的、交往的、政治的等关系。而目前社会形成广泛共识的“四个学会”和“四商齐全”,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柔性职业能力的基本内涵。
所谓“四个学会”,是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委员会《学习:内在的财富》所倡导的。包括:一是学会求知,即学会学习(learning to know);二是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三是学会共处,即学会交际(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四是学会做人(learning to be)。
所谓“四商齐全”,是美国有关科学家对近千名成功人士研究调查得出的结论:成功,80%靠情商(EQ),20%靠智商(IQ)。除了智商、情商之外,还有两个因素也很重要,那就是逆商(AQ)和德商(MQ)。其中,智商(IQ)反映智慧智能水平与结构;情商(EQ)反映情感意志方面的心理特征;逆商(AQ)指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性格和能力;德商(MQ)指的是人格品质和道德品行。
“四个学会”与“四商齐全”,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两组概念。前者,主要是从做人的角度提出的,后者主要是从素质教育,也就是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的。两者有其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我们知道,教育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应遵循教育心理规律,追求“四商齐全”;而教育的根本目的则是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主要是学会做人,也就是“四个学会”。我们的教育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应当通过“四商齐全”的形成,使受教育者做到“四个学会”。实际上,两者存在着相互交叉互为因果的关系。比如,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必然依赖于“四商”,即良好的判断力、沟通交际能力、良好的道德品行和坚韧不拔的抗挫折能力等。
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有别于基础研究型、学术型教育),体现“四个学会”与“四商齐全”的柔性职业能力的具体内涵可主要包括:
第一,劳动过程调节能力。劳动过程内部各环节,比如工艺流程上下左右各个环节,如出现矛盾、冲突、错位、误解,如何进行协调、沟通、报告、处置和连接的能力。
第二,组织协调能力。无论是正式组织,还是非正式组织,都有一个如何计划安排、组织协调和有效控制、团队协作的问题。
第三,资源整合能力。小型化、分散化、弹性化,是未来从事职业活动的必然趋势。每一个人从事工作的一个环节,也同时是工作的中心和策划者。这就有一个资源(人力、财力、经销网点、设备场地等)挖掘、利用、整合的问题。
第四,职业迁移能力。今后,就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由以往的从一而终(一辈子一个工作单位,或者一个工种不变)而成为工作单位、职业与行业不断改变的常态化(职业弹性化)。因此,今后职业迁移必定是常态的(小到所从事的行业不变,但是工作单位改变;大到所从事的行业,由于经济生产周期、产业结构等衰退,不得不改行,从事一个全新的行业与职业)。
第五,职业自我学习能力。随着知识技术更新的加快,“学会学习”越来越重要。包括会做学习笔记,会选择学习教材,会复习和综合归纳知识,会自我设计,会识别商业机会,会组成创业团队等。
第六,沟通交际能力。这一点,对于非工程技术领域的职业技术教育特别重要。因为非工程技术领域的职业技术教育,其本质上就是从事某一方面的社会活动、社会工作,如餐饮、旅游、营销、保险、快递、养老护理等,其工作的基本性质就是学会如何与各种各样的人(消费者、合作者、投资者、經营者、资源提供者、管理者等)打交道。 第七,健康的心理素质。吃苦、韧性、热情、执着精神,责任心,忠诚和诚信,这些非智力素质,在职业活动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有人说过,干好营销工作需要“四千四万”(想尽千方百计,访遍千家万户,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就是说的劳动者应该具备的韧性执着、吃苦耐劳精神和抗挫折的能力。
第八,道德伦理素质。也就是“学会做人”。包括理解、关心、忠诚、信用、正义、奉献、责任心、遵纪守法、职业操守等道德伦理要素。
三、柔性职业能力教育目标何以实现
注重刚性职业能力,忽略柔性职业能力,这违反了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要改变职业能力结构不均衡而导致的教育上“一手硬,一手软”的片面性,使受教育者形成合理的职业能力结构,应抓住、抓好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一)科学定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形成合理的职业能力结构
职业技术教育,包括专业的设置和调整,课程与课程模块、课程群的设置与调整,上课、实验、实践、考核等各个教学环节的计划与调整,应当从科学的培养目标出发,从学生应当具备的职业能力结构出发。只有能力培养目标科学,具体措施和操作才有意义,偏离了科学的能力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必然是盲目、低效的。如前所述,学生的职业能力结构,应是刚性职业能力与柔性职业能力的有机统一, 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二者各有优缺点。[7]”忽略柔性职业能力的职业技术教育,很难达到合格、必要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教学培养计划的制定与调整
目标决定计划,计划应体现目标。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是通过教学计划,包括课程体系、课程比例关系、教学环节、学时学分等要素来实现的。就是说,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及其比例关系等的设置,应围绕学生形成合理有效的职业能力結构即刚性职业能力和柔性职业能力结构来进行。为此,应在区分职业性质的基础上,围绕着体现刚性职业能力与柔性职业能力总体培养目标,制定或调整教学计划。
依据技术领域与非技术领域所对应的职业属性的不同,刚性职业能力与柔性职业能力在总的教学计划、教学课时中所占比重应当恰当、必要、有效。其基本比例关系可参见表1。
(三)调整课程设置,适当增加柔性职业能力课程与课程模块
教学培养计划的主要环节之一是课程(课程模块、课程群)设置。在总的教学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借鉴某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以宽口径的职业群集课程取代窄口径的做法,对原有职业技术课程进行重新整合,适当增加柔性职业能力课程或者课程模块,并编写和选用相对应的讲义和教材,如《职业技术学习能力的养成与提高》《职业技术学生创业》《职业技术学生交际能力养成》《职业技术学生心理调适》《职业技术学生创新性思维训练》《职业技术学生社会调查》《职业道德与职业作风修养》《职业竞赛与训练》等。
(四)适应柔性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注重社会实践环节教学
刚性职业能力的实践具有封闭、可控性等特点,大都在机房、实验室、车间、实训基地等封闭场所进行,主要的教学实践形式是上机(计算机、机器)与实验操作。而柔性职业能力实践具有开放、难以控制等特点,主要的不是在实验室里,而是在开放的社会实践环境中来进行。比如,学生自学能力、查阅资料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写作表达能力、策划调查能力、公关营销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的培养和训练,就需要通过职业竞赛、社会调查、方案设计、企业兼职等社会实践形式来进行。
(五)针对柔性职业能力形成的特异性,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做出调整
刚性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注重学生的操作技能的检测和考核,其界限与标准相对清晰,比较容易把握。而柔性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的界限与标准相对模糊,比较难以把握。比如,如何检验学生职业自学能力的强弱,如何测试学生沟通能力的高低,如何考核学生的生存、创业能力,如何鉴定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形成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如何考察学生的忠诚和责任等,与其用笔试或机考的形式,倒不如探索其他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如可以用小发明、小设计、小方案、小调查、小竞赛、情景会话、现场描述、结构面试、师傅点评、职业竞赛等方式加以考核和评价。尽管这样的考核、评价方式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相对性,但瑕不掩瑜,其优越性是其他考核评价方式难以替代的。当然,这对教学改革、学校的管理水平、师资队伍结构、教师自身的素养和智能结构等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平祥.柔性管理在社会工作者培训中的应用[J].人民论坛,2011(17):240-241.
[2]顾红,陈桂香.论高校学生管理的“科学”困境及人文转向[J].教育探索,2013(2):78-8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6]姬彦巧.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柔性制造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讨[J].职业,2012(3):163-164.
[7]李修超.高校高层次人才管理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20):27-29.
(责任编辑:张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