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第一次读詹丹老师的《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是2017年教材培训结束后,在一趟由洛阳开往成都的火车上。其时天雨,塌方,火车一直在某个小站停留。我有些焦躁。翻开这本书时,心里嘀咕:怎么叫“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呢?难道不是文本解读在前,阅读教学在后吗?后来我才明白,原来书中的文本选材,几乎都与阅读教学的现场息息相关。
比如儿歌《比尾巴》,小学一年级课文,被认为“文化含量太低”“积累所得甚少”,而此论流传甚广;比如《狼牙山五壮士》,革命教育类传统课文,“这样的课文过于老旧”“没有太多可推敲处”,如此想法又使教学难以推陈出新,或为求新而本末倒置;再比如《皇帝的新装》《爱莲说》《变色龙》《最后的常春藤叶》等经典篇目,或长期以来阐释思路趋于同质化,或对其艺术内在机制的揭示还不够透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视野的狭窄化与教学内容的浅表化,缺少开拓与更新……每遇此际,詹丹老师便会挺身而出,以其智慧的细节解读和符号分析,维护文学教育的磅礴力量。
基于此,在这部以文学文本为主要解读对象的论著中,我们才得以看到这样一个意象丰赡、精神飞动、血肉丰美的文学群落:从儿歌、童诗、童话,到古今诗文及中外短篇小说,再到《红楼梦》与整本书阅读。上、中、下三编,几乎无所不包。
这本笔墨精到而又具有生动质感的专业论著,奇异地抚平了我行程中的焦虑,窗外凝滞的风景被书中变幻的风景所替代。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告诉我们:“真正的阅读不是那种用奢逸麻痹我们、让更高贵的感官一直沉睡的阅读,而是我们必须踮起脚尖、用我们最警觉和清醒的时间去进行的阅读。”
“踮起脚尖”的阅读,语文教师无疑更加需要。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不但自身能成为洞若观火的读者,还能引导学生穿行于多重话语之间,让他们对于文字复杂含混的意义,对于文本细腻逶迤的美,也能有所感、有所知、有所悟,甚或引发他们创造的冲动,那将是多么幸福的教学生活。
如此种种,决定了我们应当沉入《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这本论著的深处,学习“踮起脚尖”的阅读。我们应当学习,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如何保持一种高度的警觉,警觉于语词、句法、节奏、结构等一切可称为“文学形式”的东西;学习怎样在逻辑的关联中,体察作者的用心,享受分析的快乐;学习如何于整体的视野下,洞悉细节的情理,以及那背后意味深长的艺术玄机……
二
美国学者爱默生说过,书本理论是高尚的,但一个写作者要“用自己的心灵重新进行安排,然后再把它表现出来”。我想,好的文本解读也是如此。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苏辙的名作《黄州快哉亭记》。我们大多认为,“从大自然中寻找精神慰藉,是苏氏兄弟作品的共同特点”。对这样的泛泛之论,詹丹老师通常付之一笑。他善于捕捉被人忽视的细节,为我们敞开一个崭新的视野。前有“动心骇目,不可久视”,后言“今乃得玩之于几上,举目而足”,从这样的转折中,詹丹老师读出苏辙所述观览江流的快感在造亭之前未必存在。如果“快哉”并非来自忘情山水,而是缘于人在亭中的自得自在,那又意味着什么呢?由此,从读者常常关注的客观自然对象转入一个更幽深的作者心灵世界,这正是文本解读探幽入深的意义所在。
再一个值得一提的案例是蒲松龄的短篇小说《促织》。作家毕飞宇在《小说课》中,分析成名之子变成小促织这一情节的意义时说:“这里头不存在生命的自我认知问题,不涉及生命的意义,不涉及生命的思考,不涉及存在,不涉及思想或精神上的困境。在本质上,这个问题类属于生计问题,或者说,是有关生计的手段或修辞的问题。”从创作的文化背景与文化诉求来看,或许的确如此。成名之子化身促织,乃因官府层层相逼,一家人无处可逃。蒲松龄以此借古讽今。然而,换个角度看,人生中的悖论与痛苦,如果作为一种遭遇,的确是会过去和消失的;但如果作为一种存在,它将贯彻在人的整个生存过程之中。詹丹老师从情节推进的因果逻辑人手,向我们呈现了他的精神識见和个人感悟。他说这一情节设计的深刻之处在于,成名一家的否极泰来,是以成名之子化身小促织而来的,也就是“人与促织合二为一”。这样,小促织的战无不胜固然获得了合理的解释,但这样的胜利,又是以“让一个人的灵魂蜷缩在一个促织的体内为代价的”。因此,当情节朝着大团圆的方向逆转时,伴随的却是人的灵魂的失落。这样的结尾,读来令人唏嘘。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再展开。
三
不能不提一下这本论著的下编。对于以“红学”研究为毕生使命的学者来说,关于《红楼梦》的系列研究,可谓倾注了詹丹老师半生心血。下编汇聚了其中一部分,大略分为开头、人物、器物、叙事策略、影视改编等几个不同主题。它为我们实践《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提供了专题聚焦的重要思路。然而,它的价值还不止于此。
通常情况下,我没有耐心读完哪怕一篇枯燥的、自说自话的、纯粹理论类的文章,更何况皇皇巨著。然而,詹丹老师的研究文章却非如此。比如最后一篇《马克思主义红学的审美维度——从李希凡先生有关(红楼梦)的晚近论著谈起》,假如你能扫除面对这个硬冷标题的障碍,就会发现这篇长达22页的论文其实是非常滋润的,因为它充满美妙的分析细节。
举一个小小的例子。《红楼梦》中两次呈现丫鬟鸳鸯的外貌描写,一次是以贾宝玉的眼光,另一次则是以邢夫人的眼光。为什么要写这两回“看”呢?有红学家认为,这说明鸳鸯的容貌在这群丫鬟里即使不是顶拔尖,那也具有相当的观赏性。詹丹老师却不满足止步于此。他提醒我们注意这两回外貌描写所呈现出来的观察者的立场,以及被观察者的反应。贾宝玉虽是异性,却是顽皮的少年,因此他的打量乃至胡闹,鸳鸯并不放在心上;邢夫人虽然同为女性,她的目光却已被贾赦的目光所取代,那种掺杂着男性霸占欲的不怀好意的眼光,才会让鸳鸯“不好意思起来”。
这样的文本分析,读来真是一种愉快的享受。有的学问家尽管满腹经纶,但在艺术面前却显得极为笨拙。一个卓异的文本解读者,必定要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同时要能从具体的细节分析中生发理论的创见。要知道,任何语言的大厦,都是靠一个个词语,一处处细节构筑起来的。只有细部分析饱满有力的文本解读,才能为我们对文学的艺术领悟力加持。
《红楼梦》里因香菱苦志学诗而出了个词语,叫作“精血诚聚”。现借用过来。《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这本书中包罗的文学体式尽管多样,詹丹老师对其进行解读时,却能做到一以贯之的清澈见底。我想,它算得是“精血诚聚”这个词语的肉体凡胎吧!
第一次读詹丹老师的《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是2017年教材培训结束后,在一趟由洛阳开往成都的火车上。其时天雨,塌方,火车一直在某个小站停留。我有些焦躁。翻开这本书时,心里嘀咕:怎么叫“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呢?难道不是文本解读在前,阅读教学在后吗?后来我才明白,原来书中的文本选材,几乎都与阅读教学的现场息息相关。
比如儿歌《比尾巴》,小学一年级课文,被认为“文化含量太低”“积累所得甚少”,而此论流传甚广;比如《狼牙山五壮士》,革命教育类传统课文,“这样的课文过于老旧”“没有太多可推敲处”,如此想法又使教学难以推陈出新,或为求新而本末倒置;再比如《皇帝的新装》《爱莲说》《变色龙》《最后的常春藤叶》等经典篇目,或长期以来阐释思路趋于同质化,或对其艺术内在机制的揭示还不够透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视野的狭窄化与教学内容的浅表化,缺少开拓与更新……每遇此际,詹丹老师便会挺身而出,以其智慧的细节解读和符号分析,维护文学教育的磅礴力量。
基于此,在这部以文学文本为主要解读对象的论著中,我们才得以看到这样一个意象丰赡、精神飞动、血肉丰美的文学群落:从儿歌、童诗、童话,到古今诗文及中外短篇小说,再到《红楼梦》与整本书阅读。上、中、下三编,几乎无所不包。
这本笔墨精到而又具有生动质感的专业论著,奇异地抚平了我行程中的焦虑,窗外凝滞的风景被书中变幻的风景所替代。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告诉我们:“真正的阅读不是那种用奢逸麻痹我们、让更高贵的感官一直沉睡的阅读,而是我们必须踮起脚尖、用我们最警觉和清醒的时间去进行的阅读。”
“踮起脚尖”的阅读,语文教师无疑更加需要。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不但自身能成为洞若观火的读者,还能引导学生穿行于多重话语之间,让他们对于文字复杂含混的意义,对于文本细腻逶迤的美,也能有所感、有所知、有所悟,甚或引发他们创造的冲动,那将是多么幸福的教学生活。
如此种种,决定了我们应当沉入《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这本论著的深处,学习“踮起脚尖”的阅读。我们应当学习,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如何保持一种高度的警觉,警觉于语词、句法、节奏、结构等一切可称为“文学形式”的东西;学习怎样在逻辑的关联中,体察作者的用心,享受分析的快乐;学习如何于整体的视野下,洞悉细节的情理,以及那背后意味深长的艺术玄机……
二
美国学者爱默生说过,书本理论是高尚的,但一个写作者要“用自己的心灵重新进行安排,然后再把它表现出来”。我想,好的文本解读也是如此。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苏辙的名作《黄州快哉亭记》。我们大多认为,“从大自然中寻找精神慰藉,是苏氏兄弟作品的共同特点”。对这样的泛泛之论,詹丹老师通常付之一笑。他善于捕捉被人忽视的细节,为我们敞开一个崭新的视野。前有“动心骇目,不可久视”,后言“今乃得玩之于几上,举目而足”,从这样的转折中,詹丹老师读出苏辙所述观览江流的快感在造亭之前未必存在。如果“快哉”并非来自忘情山水,而是缘于人在亭中的自得自在,那又意味着什么呢?由此,从读者常常关注的客观自然对象转入一个更幽深的作者心灵世界,这正是文本解读探幽入深的意义所在。
再一个值得一提的案例是蒲松龄的短篇小说《促织》。作家毕飞宇在《小说课》中,分析成名之子变成小促织这一情节的意义时说:“这里头不存在生命的自我认知问题,不涉及生命的意义,不涉及生命的思考,不涉及存在,不涉及思想或精神上的困境。在本质上,这个问题类属于生计问题,或者说,是有关生计的手段或修辞的问题。”从创作的文化背景与文化诉求来看,或许的确如此。成名之子化身促织,乃因官府层层相逼,一家人无处可逃。蒲松龄以此借古讽今。然而,换个角度看,人生中的悖论与痛苦,如果作为一种遭遇,的确是会过去和消失的;但如果作为一种存在,它将贯彻在人的整个生存过程之中。詹丹老师从情节推进的因果逻辑人手,向我们呈现了他的精神識见和个人感悟。他说这一情节设计的深刻之处在于,成名一家的否极泰来,是以成名之子化身小促织而来的,也就是“人与促织合二为一”。这样,小促织的战无不胜固然获得了合理的解释,但这样的胜利,又是以“让一个人的灵魂蜷缩在一个促织的体内为代价的”。因此,当情节朝着大团圆的方向逆转时,伴随的却是人的灵魂的失落。这样的结尾,读来令人唏嘘。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再展开。
三
不能不提一下这本论著的下编。对于以“红学”研究为毕生使命的学者来说,关于《红楼梦》的系列研究,可谓倾注了詹丹老师半生心血。下编汇聚了其中一部分,大略分为开头、人物、器物、叙事策略、影视改编等几个不同主题。它为我们实践《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提供了专题聚焦的重要思路。然而,它的价值还不止于此。
通常情况下,我没有耐心读完哪怕一篇枯燥的、自说自话的、纯粹理论类的文章,更何况皇皇巨著。然而,詹丹老师的研究文章却非如此。比如最后一篇《马克思主义红学的审美维度——从李希凡先生有关(红楼梦)的晚近论著谈起》,假如你能扫除面对这个硬冷标题的障碍,就会发现这篇长达22页的论文其实是非常滋润的,因为它充满美妙的分析细节。
举一个小小的例子。《红楼梦》中两次呈现丫鬟鸳鸯的外貌描写,一次是以贾宝玉的眼光,另一次则是以邢夫人的眼光。为什么要写这两回“看”呢?有红学家认为,这说明鸳鸯的容貌在这群丫鬟里即使不是顶拔尖,那也具有相当的观赏性。詹丹老师却不满足止步于此。他提醒我们注意这两回外貌描写所呈现出来的观察者的立场,以及被观察者的反应。贾宝玉虽是异性,却是顽皮的少年,因此他的打量乃至胡闹,鸳鸯并不放在心上;邢夫人虽然同为女性,她的目光却已被贾赦的目光所取代,那种掺杂着男性霸占欲的不怀好意的眼光,才会让鸳鸯“不好意思起来”。
这样的文本分析,读来真是一种愉快的享受。有的学问家尽管满腹经纶,但在艺术面前却显得极为笨拙。一个卓异的文本解读者,必定要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同时要能从具体的细节分析中生发理论的创见。要知道,任何语言的大厦,都是靠一个个词语,一处处细节构筑起来的。只有细部分析饱满有力的文本解读,才能为我们对文学的艺术领悟力加持。
《红楼梦》里因香菱苦志学诗而出了个词语,叫作“精血诚聚”。现借用过来。《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这本书中包罗的文学体式尽管多样,詹丹老师对其进行解读时,却能做到一以贯之的清澈见底。我想,它算得是“精血诚聚”这个词语的肉体凡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