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阅读:踮起你的脚尖

来源 :语文建设·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ufe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第一次读詹丹老师的《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是2017年教材培训结束后,在一趟由洛阳开往成都的火车上。其时天雨,塌方,火车一直在某个小站停留。我有些焦躁。翻开这本书时,心里嘀咕:怎么叫“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呢?难道不是文本解读在前,阅读教学在后吗?后来我才明白,原来书中的文本选材,几乎都与阅读教学的现场息息相关。
  比如儿歌《比尾巴》,小学一年级课文,被认为“文化含量太低”“积累所得甚少”,而此论流传甚广;比如《狼牙山五壮士》,革命教育类传统课文,“这样的课文过于老旧”“没有太多可推敲处”,如此想法又使教学难以推陈出新,或为求新而本末倒置;再比如《皇帝的新装》《爱莲说》《变色龙》《最后的常春藤叶》等经典篇目,或长期以来阐释思路趋于同质化,或对其艺术内在机制的揭示还不够透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视野的狭窄化与教学内容的浅表化,缺少开拓与更新……每遇此际,詹丹老师便会挺身而出,以其智慧的细节解读和符号分析,维护文学教育的磅礴力量。
  基于此,在这部以文学文本为主要解读对象的论著中,我们才得以看到这样一个意象丰赡、精神飞动、血肉丰美的文学群落:从儿歌、童诗、童话,到古今诗文及中外短篇小说,再到《红楼梦》与整本书阅读。上、中、下三编,几乎无所不包。
  这本笔墨精到而又具有生动质感的专业论著,奇异地抚平了我行程中的焦虑,窗外凝滞的风景被书中变幻的风景所替代。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告诉我们:“真正的阅读不是那种用奢逸麻痹我们、让更高贵的感官一直沉睡的阅读,而是我们必须踮起脚尖、用我们最警觉和清醒的时间去进行的阅读。”
  “踮起脚尖”的阅读,语文教师无疑更加需要。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不但自身能成为洞若观火的读者,还能引导学生穿行于多重话语之间,让他们对于文字复杂含混的意义,对于文本细腻逶迤的美,也能有所感、有所知、有所悟,甚或引发他们创造的冲动,那将是多么幸福的教学生活。
  如此种种,决定了我们应当沉入《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这本论著的深处,学习“踮起脚尖”的阅读。我们应当学习,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如何保持一种高度的警觉,警觉于语词、句法、节奏、结构等一切可称为“文学形式”的东西;学习怎样在逻辑的关联中,体察作者的用心,享受分析的快乐;学习如何于整体的视野下,洞悉细节的情理,以及那背后意味深长的艺术玄机……
  二
  美国学者爱默生说过,书本理论是高尚的,但一个写作者要“用自己的心灵重新进行安排,然后再把它表现出来”。我想,好的文本解读也是如此。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苏辙的名作《黄州快哉亭记》。我们大多认为,“从大自然中寻找精神慰藉,是苏氏兄弟作品的共同特点”。对这样的泛泛之论,詹丹老师通常付之一笑。他善于捕捉被人忽视的细节,为我们敞开一个崭新的视野。前有“动心骇目,不可久视”,后言“今乃得玩之于几上,举目而足”,从这样的转折中,詹丹老师读出苏辙所述观览江流的快感在造亭之前未必存在。如果“快哉”并非来自忘情山水,而是缘于人在亭中的自得自在,那又意味着什么呢?由此,从读者常常关注的客观自然对象转入一个更幽深的作者心灵世界,这正是文本解读探幽入深的意义所在。
  再一个值得一提的案例是蒲松龄的短篇小说《促织》。作家毕飞宇在《小说课》中,分析成名之子变成小促织这一情节的意义时说:“这里头不存在生命的自我认知问题,不涉及生命的意义,不涉及生命的思考,不涉及存在,不涉及思想或精神上的困境。在本质上,这个问题类属于生计问题,或者说,是有关生计的手段或修辞的问题。”从创作的文化背景与文化诉求来看,或许的确如此。成名之子化身促织,乃因官府层层相逼,一家人无处可逃。蒲松龄以此借古讽今。然而,换个角度看,人生中的悖论与痛苦,如果作为一种遭遇,的确是会过去和消失的;但如果作为一种存在,它将贯彻在人的整个生存过程之中。詹丹老师从情节推进的因果逻辑人手,向我们呈现了他的精神識见和个人感悟。他说这一情节设计的深刻之处在于,成名一家的否极泰来,是以成名之子化身小促织而来的,也就是“人与促织合二为一”。这样,小促织的战无不胜固然获得了合理的解释,但这样的胜利,又是以“让一个人的灵魂蜷缩在一个促织的体内为代价的”。因此,当情节朝着大团圆的方向逆转时,伴随的却是人的灵魂的失落。这样的结尾,读来令人唏嘘。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再展开。
  三
  不能不提一下这本论著的下编。对于以“红学”研究为毕生使命的学者来说,关于《红楼梦》的系列研究,可谓倾注了詹丹老师半生心血。下编汇聚了其中一部分,大略分为开头、人物、器物、叙事策略、影视改编等几个不同主题。它为我们实践《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提供了专题聚焦的重要思路。然而,它的价值还不止于此。
  通常情况下,我没有耐心读完哪怕一篇枯燥的、自说自话的、纯粹理论类的文章,更何况皇皇巨著。然而,詹丹老师的研究文章却非如此。比如最后一篇《马克思主义红学的审美维度——从李希凡先生有关(红楼梦)的晚近论著谈起》,假如你能扫除面对这个硬冷标题的障碍,就会发现这篇长达22页的论文其实是非常滋润的,因为它充满美妙的分析细节。
  举一个小小的例子。《红楼梦》中两次呈现丫鬟鸳鸯的外貌描写,一次是以贾宝玉的眼光,另一次则是以邢夫人的眼光。为什么要写这两回“看”呢?有红学家认为,这说明鸳鸯的容貌在这群丫鬟里即使不是顶拔尖,那也具有相当的观赏性。詹丹老师却不满足止步于此。他提醒我们注意这两回外貌描写所呈现出来的观察者的立场,以及被观察者的反应。贾宝玉虽是异性,却是顽皮的少年,因此他的打量乃至胡闹,鸳鸯并不放在心上;邢夫人虽然同为女性,她的目光却已被贾赦的目光所取代,那种掺杂着男性霸占欲的不怀好意的眼光,才会让鸳鸯“不好意思起来”。
  这样的文本分析,读来真是一种愉快的享受。有的学问家尽管满腹经纶,但在艺术面前却显得极为笨拙。一个卓异的文本解读者,必定要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同时要能从具体的细节分析中生发理论的创见。要知道,任何语言的大厦,都是靠一个个词语,一处处细节构筑起来的。只有细部分析饱满有力的文本解读,才能为我们对文学的艺术领悟力加持。
  《红楼梦》里因香菱苦志学诗而出了个词语,叫作“精血诚聚”。现借用过来。《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这本书中包罗的文学体式尽管多样,詹丹老师对其进行解读时,却能做到一以贯之的清澈见底。我想,它算得是“精血诚聚”这个词语的肉体凡胎吧!
其他文献
古诗文注释是教材编写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师在使用教材时非常关注的地方。对于新编教材的老课文(以人教版为参照)而言,一个注释的改动,往往会引起教师的疑惑:为什么改?为什么这样改?  事实上,新编教材时,编者会以权威版本对古诗文逐一核对校正,同时根据辞书和权威注本对原来的注释进行查证和修订。当然,如同古诗文有不同版本一样,注释也各有说法,各有所本。在不同辞书、不同注本出现抵牾的情况下,还需要借助各
【教学缘起】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作文并不是一件乐事。究其原因,最大的困惑莫过于生活范围狭窄,缺少写作素材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学生习作的素材要靠绞尽脑汁“挤”出来时,他们的作文还会有童真和灵气吗?  去年,班上举行了一次以“我和爸妈比童年”为主题的班队活动。活动特别邀请了部分学生家长,请他们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其中几位家长绘声绘色地讲述引起了学
书名:中学语文批判性思维教学案例  作者:余党绪 张广录  出版单位:学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  ISBN:9787548612049  定价:39.10元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传播工具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阅读行为正逐渐变得碎片化和无规律化。互联网上海量的各类文本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无法再做到深度阅读,阅读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仅停留在表层、游离和无序状态。  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方式
一  思辨涉及分析、综合、演绎、归类、推理、想象、联想等多方面的思维活动。谢小庆先生使用的概念是“审辩式思维”。虽然名称不同,但两个概念的内涵还是具有高度相关性的,我们不妨拿来作借鉴。谢小庆先生认为审辩式思维“如果用最简单的表述来回答,是12个字”:“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他继而说:“更完整的回答是审辩式思维是最重要的国民素质,表现在认知和人格两个方面。其突出特点表现为:1.合乎逻辑地论
学教评一体化,是指在课程实施中,以教育目标理论为指导,使学习、教学、评价之间彼此相符,保持一致。学教评一体化的研究一般基于安德森等在修订版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的学教评一致性问题:“如何确保目标、教学和测评彼此一致?”  本文拟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猫》一课为例,探讨阅读教学中的教读课如何实现学教评一体化。  一、教读课学什么?  教读课,学生应该学什么?或者说,教读课的学习目标应该如何确定
《墙上的斑点》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所写的一篇小说,被选入人教版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要读懂这样的小说,关键是要抓住它的流派特点。  一  读者阅读的初感(直觉)的问题是:这样的作品能算小说吗?既没有连贯的情节,很难说有什么人物性格,更没有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心理错位或者矛盾。只是一个不知姓名,没有形貌,没有行动,停留在原地的女性,在随意地、即兴地、断断续续地内审,毫无头绪地联想、回忆。引起
编者按  自2017年秋季学期始,全国所有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开始使用统编本语文教材。从选文来看,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有一些新篇目,怎样教好这些新篇目成为语文老师面临的一个新挑战。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肖培东的课“守正、务本、求活”,广受大家喜爱。我刊现特设专栏,请肖培东老师与大家分享他对统编本新课文的教学探索。  《植树的牧羊人》是统编本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3课的文章,是法国著名作家让·乔诺的绘本名作
一、选择倾向性分析  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3年《高考说明》,对于文学类和实用类两种文本的要求对比表如下:  从上表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两种类型的文本都具有语言优美、意蕴深厚独特的特点,而且都是考查C分析综合、D鉴赏评价和F探究这三个能力层级。共性之外,存在的差异也非常明显:文学类文本侧重于阅读鉴赏,重在体验、感受、品味、领悟和理解、探究,强调对文本的审美性阅读和人文精神、民族心理的理解探究。实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评价高考作文命题质量的高低?笔者拟从高考作文命题取向的生活性、命题形式的隐喻性、命题内容的矛盾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近五年辽宁省高考作文题具体阐释。  一、高考作文命题取向的生活性  最近几年,人们在评论高考作文题时,总喜欢为之贴上“关注生活”“贴近生活”之类的标签。这里的“生活”应该如何理解?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命题人从未定的甚至是神秘莫测的一般意义上的生活中提取作
学生为什么怕读鲁迅  鲁迅之子周海婴近日说:“我希望,青少年能逐步接触鲁迅的作品。过去政治上的需要,我们不去讨论。个别年轻人如果不喜欢(鲁迅),也没关系。”  今年年初,浙江绍兴鲁迅故里百草园举行了一场活动。会上,“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说法引起多方共鸣。学生为什么怕读鲁迅?鲁研专家说,在鲁迅小说教学中,老师在对其主题进行分析的时候,常会偏重阐发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而化之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