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生物学科进行探究性教学的探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fanz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的活动过程。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联系生产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落实“探究性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1探究性学习在实验教学中的开展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现代的素质教育转轨,这样才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办好面向未来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素质教育。学生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知识—→能力—→科学素质”的过程。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使学生树立实事求是、认真严肃的科学态度。如《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方案的设计要求学生能够紧紧围绕所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实施,那么对初一学生的思维在无形中就是一种训练,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本实验研究的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作出的假设是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这就需要在设计实验时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学生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能是由光照的不同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光照以外,其他非生物因素如湿度、温度等条件都保持相同。通过这个实验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的形成与提高,从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实践活动,教师在课堂实验教学中一定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去实践。去体会科学发现的真谛、科学发现的乐趣。
  2探究性学习在问题教学中的落实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教学生“学问”,必须首先从教学生学会“发问”开始,因为“问题”能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茫然,从而产生认知冲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所以“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化的源头,是主动学习的基础。我经常鼓励学生在预习、学习新课,课外阅读和实验观察等环节中努力做到“三多”,即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多思考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逐渐从没有问“问题”的习惯中走出来,慢慢地能够发现一些问题,提出一些问题。如在传授“根对无机盐的吸收”的知识时,布置学生做好“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的实验。上课时先让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植物在蒸馏水中生长得小且黄,在肥土浸出液中生长得大而绿。紧接着教师提出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按自己的思维态势进行推理、质疑、寻找答案。教师再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学生渴望得到正确答案时,教师给予启发、引导,让学生在解疑中,获得肥土浸出液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无机盐的新知识。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也提出了很多问题:为什么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植物生活需要哪些无机盐?无机盐是如何进入植物体?无机盐是进入植物体需要哪些条件?等等。对于提出的这些问题,学生有能力当堂解决的,应该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各抒己见,集众家之所长,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不能当堂解决的,我则提供给他们一些相关的资料,让他们通过阅读,相互讨论,从资料中找到答案,这样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结论,也自然而然的促使学生进入一个“主动学习→产生疑问→努力解疑”的良性循环中。这无疑为生物教学进行探究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条件,精心组织教学;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每个学生,给他们以观察、思维、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创造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和谐氛围,促使学生在活泼愉快中养成主动探究生物科学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探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
  生物科学是21世纪的领先学科之一,在学习生物学课本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当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高中新教材安排的一些研究性课题恰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如研究性课题“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具体的实施步骤:①提出主题:指定了两个主题——基因工程的进展、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的防治。②收集信息:首先强调了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学生便开始分工合作,充分利用图书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途径进行信息的收集。③写出报告:提供给学生有关写报告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在阅读了相关文章后,经过讨论、分析,写出了自己的观点,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④报告的交流和评价:报告完成后,利用一定的时间让报告人进行陈述,而其他同学可以进行提问,由报告人进行答辩:在报告的交流和评价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气氛非常活跃。每一个学生的报告就是一个小小的信息库,学生在调查中获得了对学科新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加深了对新问题的认识。在相互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了信息的“互补”、资源的“共享”。通过调查,学生不仅增加了信息量、拓宽了知识面,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更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经常开展探究性、综合性的课外活动,不仅在趣味性、实用性方面迎合中学生的心理要求,而且还能冲破课堂、教科书的限制,在更广阔的时空中,通过师生“教学做合一”的活动,让学生的眼、耳、手、口、脑等器官并用,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创造意识、实用意识,学到课堂上、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从而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如组织学生到蘑菇保鲜场参观学习,经过他们的观察、询问、分析、讨论,并在教师及技术人员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就会学到蘑菇保鲜的操作过程及生物学原理等课本中没有介绍的实用知识:蘑菇—→保鲜药剂处理以增强抗病力—→装入保鲜袋以减少水分散失—→达到蘑菇保鲜目的。
  通过这种探究性的活动,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遵循“实践→学习→再实践→再学习”的规律进行。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而且促进学生建立更为完善的生物学知识体系,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科学素质。参与探究性活动,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在发展个性,培养探究能力,开发创造性思维等方面,都显示出极为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项目基金】课题来源:东北电力大学实验教学教改课题 2009;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H11200    【摘要】针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建立新的实验体系,注重实验内容在生活和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体现和应用。  【关键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改革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它以微生物学为基础是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的交叉学科,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如同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知识甘露的滋润,而这"甘露"的取得,不仅需要教师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学生依靠读书去采撷。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如何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扬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推荐好书;诱发兴趣;激起共鸣;资源共享;树立榜样;形成习惯;品尝快乐。  【关键词】浅谈阅读习惯培养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课外阅读用形象的
【摘要】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教学内容、形式、手段等各方面入手,以学生为主体,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内容形式手段创新    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创造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思维发展能受益终身。以学生为主体,增加课堂活动,给学生提供参与探索和实践研究的机会,让他们在探索中发挥其主动性,
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地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基于学生自身的最近发展区,而不是过多贯彻教师主观性的所谓活动,这是在教师指导时所要切实解决的重要问题.始终树立学生的主体
人工神经网络被引进控制已有三十多年历史,中国在有关神经网络在控制系统应用的研究也极为活跃并取得成果。该文就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器及应用作一些探讨。
该文设计了一种以单层或多层前馈神经网络为核心的组合自适应滤波器,该滤波器能够通过离线及在线学习了解输入信号与噪声的某些特性,从而把两者区别开来,从中检出信号。仿真研究
【摘要】针对当前物理习题教学所存在的误区,就物理习题的编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以期发挥其在促进物理课程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习题教学物理习题学习兴趣走进生活实验和科学探究学习方法基本素质    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素质。而现行的物理习题教学却走入了一种误区,过分注重对“知识与技能”和“理论与结果”的掌握,轻视对“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习题的教
介绍了自适应学习率的神经网络,然后应用于载人飞船的邦联诊断与精决策,建立了自适应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该方法可望应用于实际载人飞船系统的实时故障诊断与决策
【摘要】现在新课程正在如火如荼,好多优秀教师所进行的精彩课堂展示,让我们好多一线教师看到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春天。为了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出发点,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实施有效的评价方法,从而提高生物课堂的魅力,进行有效教学。  【关键词】有效课堂创设情境生活经验教学模式评价方法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不断的被提升。新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