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教学是教学永恒的追求。让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达到最优化,应紧扣教学目标,找准提问的时间和机会,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问题成为启迪学生思考的桥梁,促进学生学习的最优化。
关键词:高中语文 有效性课堂 提问方法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无疑则无思。目前课堂上,特别是高年级的课堂常常是设问:即自问自答,很少有学生主动回答问题,为什么?我作了一番调查,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提问时没有讲求提问的艺术。优等生每节课点起来回答,学生没意见,而有些中等生想答可又怕答错。由此可见,教师自问自答的现象不是学生的问题,而在于教师的提问技巧。
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知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知,只在每事问。”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固村施教,有的放矢的重要手段;提问是课堂上师生交流最重要的方式,提问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对话回答的双向交流以完成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开启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适当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运用得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情况,还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正像美国教育家卡尔汗所说,“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达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他对启发学生心智,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提问还须善问,提问要区别对象,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提问方法和提问角度。《学记》日“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呜,叩之以大者,则大呜,待其以容,然后尽其声”。这就是说,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就要敲,轻轻点拨;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就要敲大锤,重重提醒;对学习优异的学生,提问要偏难一点;对学习差的学生,要容易一点,否则他们会丧失答问的信心。我认为课堂提问需要不停的螺旋上升,具体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步骤:
1.低起点:教师的提问必须立足于中下学生。无论哪个班总存在相对的中下学生,如果那20%的中下学生在课堂上长时间思索不到教师提问的答案或得不到表现自己的机会,必定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甚至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成绩。以上几个提问看似简单,却十分地重要。首先,它是为中下学生而设置的,通过中下学生的回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2.逐深入:教师的提问必须启发于大多数的学生。毕竟班级中60%的学生都处于相等的学习水平,所以老师的提问应该由关注中下学生转变到照顾大多数的学生,让他们形成语文学习的思维。
3.高要求:教师的提问必须深入于优秀学生。一个班级总有20%的学生表现出活跃的语文思维,所以要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思维,应该提出一些值得深究的问题。美国教育家布鲁纳道:“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4.再回落:优等生通过对问题的进一步回答,也必将影响其他学生的思维,这时候再让他们(尤其是中下学生)去回答那些较有难度的问题,也许就迎刃而解了。当然,教师的提问并不是说有学生能回答出来就算完了,更重要的是通过个别学生的回答来带动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做到让每一个人都豁然开朗。
那么如何才能优化课堂提问呢?在此谈谈本人的一点浅见。
一. 深入钻研,选准问“点”
课堂提问应选准问点,优化问点。这个点可以是重点词中心句,也可以是一处细节,某条线索……但这个点必须是最能体现训练重点,最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要点,是牵一点而动全文的关键处,这个点要在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确定。
例如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可以把握住“梦”字。围绕“梦”设计问题,如:李白极力渲染梦境的美好,有什么作用?通过这样的提问探讨,学生就能理解李白的情感,从而准确把握诗的主旨。
二. 遵循规律,掌握问“时”
提问要掌握火候,时机恰当。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愤悱状态下提出问题,进行启发,就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比如,一位教师在讲《故都的秋》一文时,正值秋天,他这样设计了导语:“诗人说,自古逢秋悲寂寥,你认为呢?你知道哪些描写秋的诗句?请背给大家听听。”学生立刻活跃起来,你一句他一句。接着教师适时转移话题:“让我们看看郁达夫先生是怎样描写故都的秋的吧!”学生带着激情与渴望进入了对《故都的秋》的学习中。
三. 面向全体,把握问“度”
“度”就是难易程度,课堂提问必须难易适中。太难则忽视学生心理特点,超出理解水平和知识基础,导致超前抑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太易则会使学生思维处于停滞状态,失去提问的价值。课堂提问要切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要追求全体学生的全员参与,确保全体学生都能从提问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这应该是高效课堂一个最根本的要求。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留给他们一定的发言机会,为他们准备几个较简单的问题,以此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这种“度”的控制,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在提问中根据反馈信息,及时矫正与调控。
1. 注意提问的大小与数量。
课堂提问既要避免不着边际又大又空的“真空”问题,又要力戒琐屑不堪、缺乏思考价值的小问题。大而空的问题往往不能贴近教学目标,学生的答案模棱两可,教师的评价也含含糊糊。这样的问题不但无效,而且会让学生养成囫囵吞枣的浮躁习气。缺乏思考价值的小问题起不到启迪思维的作用,反而会滋长学生不加思考、信口开河的坏习气。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密度,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进行科学的设计。不少语文课堂不同程度地存在提问不适量的现象:一是表现在问题少而空,课堂气氛沉闷;一是无价值的“问题”满天飞,课堂上问答声此起彼伏,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少。从目前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后者显得特别突出。多而滥的提问,使教学走入了“牵牛”式教学的误区,学生失去了冷静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提问也因此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2. 注意提问的深浅与难易
课堂提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深浅恰当,难易适中。好的课堂提问就像枝头诱人的果实,既非伸手可得,又非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就能得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不少教师教材钻研不可谓不深刻,理解不可谓不透彻,问题设计不可谓不新颖,最终课堂上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发言质量也让人不敢恭维。究其原因是设计提问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学生估价太高,教师又缺乏铺台阶搭梯子的能力,导致课堂陷入僵局或是成了某几个尖子学生的能力展示台。
四.灵活运用,讲究问法
提问要讲究方法,这是教学的技巧,更是一种艺术。提问的方法多种多样,像启发问探索问疏导问等。这个法要因人而异,只有灵活运用,才能保证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 抓住时机,及时评价
在提问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认真评价学生的回答。在评价过程中,要公正热情,要坚持表扬为主,时刻给学生以鼓励,当然这里的鼓励不是迁就,对学生回答中的错误也要及时适当纠正,让他们深入思考。即使回答完全错误,也应该听他说完,再给予评价,或许他的这种思路在全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努力去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一定的肯定。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特别鼓励,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障碍。
六. 拓展提问,延伸课堂
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提问有穷而思考无限。拓展提问是好的课堂提问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可以就教材的内容、主题、结构或写法进行拓展提问,也可以就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进行延伸提问,目的是达到拓展语文课堂的时空,并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设疑引趣点拨,巧于曲问,鼓励答疑,不断撞击学生的思想火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课堂提问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 有效性课堂 提问方法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无疑则无思。目前课堂上,特别是高年级的课堂常常是设问:即自问自答,很少有学生主动回答问题,为什么?我作了一番调查,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提问时没有讲求提问的艺术。优等生每节课点起来回答,学生没意见,而有些中等生想答可又怕答错。由此可见,教师自问自答的现象不是学生的问题,而在于教师的提问技巧。
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知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知,只在每事问。”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固村施教,有的放矢的重要手段;提问是课堂上师生交流最重要的方式,提问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对话回答的双向交流以完成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开启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适当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运用得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情况,还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正像美国教育家卡尔汗所说,“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达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他对启发学生心智,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提问还须善问,提问要区别对象,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提问方法和提问角度。《学记》日“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呜,叩之以大者,则大呜,待其以容,然后尽其声”。这就是说,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就要敲,轻轻点拨;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就要敲大锤,重重提醒;对学习优异的学生,提问要偏难一点;对学习差的学生,要容易一点,否则他们会丧失答问的信心。我认为课堂提问需要不停的螺旋上升,具体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步骤:
1.低起点:教师的提问必须立足于中下学生。无论哪个班总存在相对的中下学生,如果那20%的中下学生在课堂上长时间思索不到教师提问的答案或得不到表现自己的机会,必定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甚至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成绩。以上几个提问看似简单,却十分地重要。首先,它是为中下学生而设置的,通过中下学生的回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2.逐深入:教师的提问必须启发于大多数的学生。毕竟班级中60%的学生都处于相等的学习水平,所以老师的提问应该由关注中下学生转变到照顾大多数的学生,让他们形成语文学习的思维。
3.高要求:教师的提问必须深入于优秀学生。一个班级总有20%的学生表现出活跃的语文思维,所以要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思维,应该提出一些值得深究的问题。美国教育家布鲁纳道:“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4.再回落:优等生通过对问题的进一步回答,也必将影响其他学生的思维,这时候再让他们(尤其是中下学生)去回答那些较有难度的问题,也许就迎刃而解了。当然,教师的提问并不是说有学生能回答出来就算完了,更重要的是通过个别学生的回答来带动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做到让每一个人都豁然开朗。
那么如何才能优化课堂提问呢?在此谈谈本人的一点浅见。
一. 深入钻研,选准问“点”
课堂提问应选准问点,优化问点。这个点可以是重点词中心句,也可以是一处细节,某条线索……但这个点必须是最能体现训练重点,最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要点,是牵一点而动全文的关键处,这个点要在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确定。
例如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可以把握住“梦”字。围绕“梦”设计问题,如:李白极力渲染梦境的美好,有什么作用?通过这样的提问探讨,学生就能理解李白的情感,从而准确把握诗的主旨。
二. 遵循规律,掌握问“时”
提问要掌握火候,时机恰当。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愤悱状态下提出问题,进行启发,就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比如,一位教师在讲《故都的秋》一文时,正值秋天,他这样设计了导语:“诗人说,自古逢秋悲寂寥,你认为呢?你知道哪些描写秋的诗句?请背给大家听听。”学生立刻活跃起来,你一句他一句。接着教师适时转移话题:“让我们看看郁达夫先生是怎样描写故都的秋的吧!”学生带着激情与渴望进入了对《故都的秋》的学习中。
三. 面向全体,把握问“度”
“度”就是难易程度,课堂提问必须难易适中。太难则忽视学生心理特点,超出理解水平和知识基础,导致超前抑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太易则会使学生思维处于停滞状态,失去提问的价值。课堂提问要切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要追求全体学生的全员参与,确保全体学生都能从提问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这应该是高效课堂一个最根本的要求。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留给他们一定的发言机会,为他们准备几个较简单的问题,以此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这种“度”的控制,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在提问中根据反馈信息,及时矫正与调控。
1. 注意提问的大小与数量。
课堂提问既要避免不着边际又大又空的“真空”问题,又要力戒琐屑不堪、缺乏思考价值的小问题。大而空的问题往往不能贴近教学目标,学生的答案模棱两可,教师的评价也含含糊糊。这样的问题不但无效,而且会让学生养成囫囵吞枣的浮躁习气。缺乏思考价值的小问题起不到启迪思维的作用,反而会滋长学生不加思考、信口开河的坏习气。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密度,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进行科学的设计。不少语文课堂不同程度地存在提问不适量的现象:一是表现在问题少而空,课堂气氛沉闷;一是无价值的“问题”满天飞,课堂上问答声此起彼伏,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少。从目前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后者显得特别突出。多而滥的提问,使教学走入了“牵牛”式教学的误区,学生失去了冷静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提问也因此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2. 注意提问的深浅与难易
课堂提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深浅恰当,难易适中。好的课堂提问就像枝头诱人的果实,既非伸手可得,又非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就能得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不少教师教材钻研不可谓不深刻,理解不可谓不透彻,问题设计不可谓不新颖,最终课堂上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发言质量也让人不敢恭维。究其原因是设计提问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学生估价太高,教师又缺乏铺台阶搭梯子的能力,导致课堂陷入僵局或是成了某几个尖子学生的能力展示台。
四.灵活运用,讲究问法
提问要讲究方法,这是教学的技巧,更是一种艺术。提问的方法多种多样,像启发问探索问疏导问等。这个法要因人而异,只有灵活运用,才能保证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 抓住时机,及时评价
在提问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认真评价学生的回答。在评价过程中,要公正热情,要坚持表扬为主,时刻给学生以鼓励,当然这里的鼓励不是迁就,对学生回答中的错误也要及时适当纠正,让他们深入思考。即使回答完全错误,也应该听他说完,再给予评价,或许他的这种思路在全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努力去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一定的肯定。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特别鼓励,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障碍。
六. 拓展提问,延伸课堂
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提问有穷而思考无限。拓展提问是好的课堂提问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可以就教材的内容、主题、结构或写法进行拓展提问,也可以就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进行延伸提问,目的是达到拓展语文课堂的时空,并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设疑引趣点拨,巧于曲问,鼓励答疑,不断撞击学生的思想火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课堂提问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