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讽刺下的含泪微笑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thaway6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姚拓后期创作的《走死运的人》是以马来西亚为背景所做的小说。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周志奋被“死”前后的人生经历来表达对社会环境的控诉与指责,并对其所代表的阶层表达了同情与惋惜。本文希望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分析,阐述小说所表现的艺术特色,从而更好地了解小说的内涵。
  关键词:姚拓 艺术特色 文本
  姚拓,本名姚天平,马华文坛的著名作家、书法家及出版人。1922年出生于河南,1957年移居马来西亚。他从1950年移居香港开始就进行文学创作,在1953年就职于《中国学生周报》,并在其后担任该报总编。1956年,他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二表哥》以及此后的《弯弯的岸壁》《四个结婚的故事》,中篇小說集《五里凹之花》,散文集《美丽的童年》等作品。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了小说集《姚拓小说选》,散文集《墙头上的小花》《蛙鸣》以及剧本《还阳》等作品。在此期间,他也主编了《学生周报》《蕉风月刊》等。因其丰富的创作题材以及敏锐的社会观察,加之对现实主义及其他手法的灵活运用,使其作品能够及时反映当时社会的种种荒诞现象,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
  《走死运的人》是姚拓后期创作的代表作,是以马来西亚为背景所做的小说。在作品中,他仍是以他所熟悉的报社编辑、作家、记者等中下层人物为描写对象。通过周志奋被“死”前后的人生经历来表达对社会环境的控诉与指责,并对其所代表的阶层表达了同情与惋惜。本文希望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分析,阐述小说所表现的艺术特色,更好地了解小说的内涵。
  一、巧合的故事情节
  纵观全文,最直观也是感受最深的要数姚拓在小说中对于巧合的运用。巧合是指作者在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中,构思设置事件在某一点上的凑巧相合,从而来展开情节或表现人物。
  小说主人公因一次车祸而使家境有了改变。车祸的十七具死尸中,因有一具血肉模糊而一直没有人认领,周太太根据死者所穿的夏威夷白衫,黄色的旧裤子,相似的个子等外部特征来初步判断死者可能是她“丈夫”,而死者身上一卷血污的稿子最终使周太太认定他就是她的“丈夫”。
  一方面,这一巧合的形成既能更集中、强烈、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本质,又能以其戏剧性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审美性。同时也为后文的情节进行铺垫,因为周志奋的“死”,其作家身份必然会引起他人的关注,那么后文周家生活改变的场景也就一点也不觉突兀,合情合理地出场了。
  另一方面,这一巧合的运用,也传达出作者的思想。从故事情节可以看出,警察局以及警察对于突发性车祸的事后处理不及时,查对人们真实身份的工作没有在死者和患者两边同时进行,从而反映出警察局对于受伤的患者极其不重视。就如文中所描述的“其他没有死的人,找不到家属也没有什么重要,反正他们醒过来时会说出来的”{1}。虽然是交代错认尸首的乌龙,但是从侧面也反映了警察局松垮拖沓的工作作风。对车祸这一事件的处理,不仅反映了警察对于人生命的淡漠,也反映了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与凄凉的风气。
  此外,运用巧合可以使情节紧张,吊起读者的胃口。小说中,不论是周志奋的生理还是心理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就如文中“猛然间,竟起了‘死’的念头,死了也好!”“天下事情常令人没法思议,想死的周志奋却没有当场死去,不过也受了重伤,完全失去了知觉。”{2}读者对他后来的生活产生好奇,促使读者往下读,从而为后文的展开埋下伏笔。而周志奋产生“死”的念头也让我们深思,这一念头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在社会种种的压迫之下所形成的。家庭的贫穷、稿子被退等生活中的不尽如人意之事都压在他的身上,因而促使他产生了“死”的念头。生活中最基础的需求就是生存需求。周志奋一家从住花园洋房到住亚答屋的境遇变化,一方面是因为当地“多产”的文化倾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社会中人们对于刺激、武侠等作品的极力追逐而忽视了对传统严肃文学类作品的关注。这也是作者想要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来表达对社会浮躁、追求新奇,追求利益等现状的控诉。
  二、讽刺社会现实
  “《走死运的人》则糅合写实、讥讽和传奇,从而体现了姚拓小说‘众声喧哗’的特质。而在姚拓‘众声喧哗’的小说世界里,幽默、讽刺又是他小说的主轴。”{3}正如刘俊峰所说,《走死运的人》一文中无论是从人物的语言,还是从对人物的描述上,无一不体现出作家对当时社会环境的讽刺。
  讽刺即是指作者在真实的基础上,以讽刺和嘲讽的手法,或用比喻,或用夸张,揭露腐朽落后的现象,批判愚昧反动的行为,使人在会心的笑声中予以否定。
  在小说中,报社编辑们对周志奋作品的评价总是“不合读者的胃口”,“管他文艺不文艺,有人看才行,譬如说,加插点刺激的描写,连载的东西怎能不刺激?”“周先生,这年头内。写文章要随着时代进步才行!”{4}而周志奋则认为文人都有文人的怪脾气,不是出于本心的文章,很难写出来。在这里,作者运用对比讽刺的手法,通过不同身份的人对社会风气的不同态度,使被讽刺的社会现状更为凸显。编辑们劝说主人公周志奋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写一些刺激的作品,而周志奋却认为只有血泪之作才能反映自己,反映社会。
  因而作者希望通过编辑与小说家两者对于社会风气的不同态度,来体现社会大众对于一些“武侠小说”的追捧,而忽视了作家们真正用血泪所写出来的作品。通过对周志奋早年和现今写作环境的对比,呈现了社会中存在的浮躁风气以及真正的文学开始边缘化的现象,讽刺了人们对于真正文学的漠视与社会中各类人群随波逐流的愤懑和哀伤之情。
  面对着此种社会风气的描写,我们会产生共鸣,在我们现今的生活之中,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在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下,人们开始沉浸于网络文学、快餐文化等电子阅读之中,而不再是通过纸质书籍来体会文学的美丽。不仅如此,而且现在作家或是作品的热议是与商业经济、政治等方面联系在一起的。例如,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的电影受到热议与追捧后,才使得人们反过来对于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与欣赏。又如,因为莫言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所以他的作品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热议与追捧。各家书店也开辟“莫言专柜”,人们阅读莫言作品的热潮开始出现。在热闹的阅读环境背后也隐藏着很多的危机:热潮终究会过去,人们对于作品阅读的热情也终将会过去,一时的热议引不起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视与思考,人们追的只是热潮,只是趋势。待热潮过后,拿起作品细细品读的只会是想要研究它的少数人罢了。这种现象不禁让人感到悲哀。   三、黑色幽默的话语体系
  黑色幽默强调世界的荒谬和社会的疯狂。它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是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的混杂,表现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想原则破灭后的惶惑,以及自我挣扎的徒劳。因而人们面对这一切时只能发出玩世不恭的笑声,来发泄自己痛苦和绝望的情绪,又被称为“绞架下的幽默”。
  在小说中,周志奋自嘲道:“世界上哪有活人去看自己坟墓的事情。”“我现在已经不是周志奋了,以前的我与现在的我又有什么关系相连呢?”{5}作者突出描写了周志奋车祸后被动地接受社会对他的认知改变,凸显了社会未做调查便下定论的荒谬现状以及社会对于个人的压迫,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通过主人公自己的口来说出,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让人感到沉重和苦闷。虽然说周家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在家人心中却是以失去生命为代价的。从社会中人们对于周志奋作品的推崇再到周家生活的改变,作者想要通过不同阶层人们对于这件事做出的反应,来同其他没有声望的死者相比较,同主人公生前默默写作的境遇相比较,从而反映了人们被利益彻底洗脑而忽略人性中最本真的东西——珍惜生命,表现了作者对于整个社会人们随波逐流现状的不满与控诉。
  而在小说结尾周志奋“早知这样,十年前我就该自杀了”{6}这看似冷嘲热讽、玩世不恭的话语之中,其实包含了他内心的沉重和苦闷、眼泪和痛苦。幽默的话语中包含着泪水,甚至是愤怒。作者在结尾处写出这句话是想要通过主人公周志奋自己的认知改变来反映作者对于社会的控诉。小说通过对周志奋“身前死后”生活变化的描写,反映了像周志奋一样的作家在社会中普遍的命运轨迹,从而揭示了环境的淡漠、传统的缺漏,以及利益崇拜风气蔓延的社会现实。
  四、结语
  马华作家姚拓通过巧合的故事情节、讽刺社会现实,以及黑色幽默的话语体系这三方面的艺术特色来丰富小说的内容与形式。一方面作者采用“周志奋”这一作家形象为典型,来书写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曲折人生,从而反映了社会风气以及传统对于社会不同阶层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压迫。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作者在创作作品时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从对小人物个人命运的轨迹描述中,可以看出作家对于人物处境的关怀,进而表达对整个社会的反思和思考。
  在此篇小说中,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对当时社会所存在的现状进行批判,又通过对主人公生活的描写来表现对其阶层的同情与关怀。他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环境问题,表现了作家对人的命运和前途的深切关怀。而他所叙述的故事紧贴现实生活的流变,不仅对当时写作背景下的社会发展有启发作用,同时也对现今的社会环境有着历久弥新的影响与启迪,让我们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看到与其相似的命运。
  {1}②{4}{5}⑥ 江少川,朱文斌:《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作品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15页,第214页,第213页,第217页,第217页。
  {3} 刘俊峰:《论姚拓的文学创作》,《华文文学》1998年第2期,第37页。
  参考文献:
  [1] 宛磊,张华.马华作家——姚拓的文学创作及其艺术风格[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2] 江少川,朱文斌.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作品选[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 刘俊峰.论姚拓的文学创作[J].华文文学,1998(2).
  [4] 史建平.姚拓先生之马华文学[J].神州,2011(2).
  [5] 黄万华.他仍属于河洛这片土地——姚拓创作简论之一[J].華侨大学学报,1994(3).
  [6] 江少川,朱文斌.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瞿秋白首次访俄就结识了“终生的知己”汉学家郭质生,并在他的影响下收集了厚厚的两本汉字改革资料;与此同时,他开始尝试汉语白话语体的多样写作实验和探索,《赤都心史》最早集中呈现出白话散文写作的实验特征,而且还显示出他在白话学术写作上的努力。白话语体的自由运用一扫旧式士大夫的情趣与生活,瞿秋白对汉语现代化的探索也就从这里正式拉开序幕。这时期关于苏俄全国“化除文盲”运动的调查,特别是旅俄华工识字状
摘 要:托马斯·哈代是一個典型的宿命论者。其小说中的命运观念明显,悲观主义也显而易见。《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代表作品,小说中凸显了哈代独特的命运观念。哈代认为构成人生悲剧的因素包含社会方面、个人性格方面以及无法预料的命运方面。笔者首先从社会因素入手,呈现了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及社会道德对女性的束缚,接着以客观的视角看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与命运悲剧的联系。文章重点放在了未知的神秘因素上,主要
摘 要:三次“红桥修禊”推动并兴盛了清代扬州的酬唱文学的发展。从主题上讲,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与主题不尽相同,尽管多为酒席之间的唱和之作,却也并不与时代脱节,追念史实、记录时事在名篇佳作中也多有体现;从艺术形式上来讲,由于在修禊中所创作的诗词多为“命题作文”,加之限题限韵而有所拘羁,所以这类诗词往往更注重艺术形式上的精致工整。  关键词:“红桥修禊” 扬州 酬唱  酬唱,指用诗词彼此赠答唱和,此词最
摘 要:变脸作为川剧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很能体现《金瓶梅词话》中人物描写的丰富多彩,文本中有不少涉及有关官哥、庞春梅和吴月娘这三个人物变脸现象的描写。兰陵笑笑生刻画这三个人物,笔者认为意在讽刺,而且其中运用的讽刺笔法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官哥 庞春梅 吴月娘 变脸现象 讽刺艺术  鲁迅先生有言:“(《金瓶梅》的)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
摘 要:阎连科的《丁庄梦》在问世之初就被看作是中国版的《鼠疫》,这两部以疾病为主题的作品都揭示了作为疾病承载者——人的生存困境。两部作品通过对时代流行性疾病的书写,阐释了作者的生命体验与价值观念以及在生命苦难中对人性的反思。  关键词:《丁庄梦》 《鼠疫》 人生观 比较  艾滋病与瘟疫在文学作品中不仅是医学角度的定义,它们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形式,实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即疾病背后影射的观念、价值判断,如
摘要:电视剧《九州-海上牧云记》}寅绎了九州端朝末年,人族皇子牧云笙、大将军之子穆如寒江、瀚州八部落的首领硕风和叶抗争“星命”的传奇。在别现代语境中,《九州·海上牧云记》在“和谐”的文化舞台上奏响了一部“命运纵天定,吾辈需搏之”的命运交响乐,这正是其最为动人的精神所在和艺术审美特征。  关键词:别现代 命运 九州·海上牧云记》  电视剧《九州-海上牧云记》(以下简称《海牧》)讲述了九州端朝末年的一
摘 要:文徵明是明代著名的文人雅士,喜欢纵情山水。在他的心目中,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就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他的诗书画都离不开自然,他对自然山水充满了执着的向往和真诚的追求。特别是关于描写石湖的诗篇,充满韵律和画意,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石湖景色之美,以及与石湖相联结的社会状态和风土人情,极具人文价值。他的石湖即景诗、抒怀诗、记游诗如一个谦谦君子,有一种超然高贵的典雅之气,平朴清淡,散发出轻灵秀美的气
摘 要:藏族汉语诗歌是当代藏族文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传承了藏族诗歌的悠久历史,同时又结合了汉语表述这一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藏族人对于生命的本真认识,也是文化交融下藏族人自我吟诵的自然方式。而在藏族汉语诗歌中,意象的选择和隐喻的使用显得格外具有代表性。  关键词:藏族 汉语诗歌 嬗变 意象 隐喻  藏族人被诗歌女神央金玛眷恋,生活在充满灵性的雪山与圣湖的怀抱之中。他们懂得回报,用美好的语言、
【摘 要】足球作为一种全民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流传甚广,甚至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与其他运动相比,足球运动具有容易开展、容易学习、成本较低等特点,更适合乡村小学的实际条件。在乡村小学开展足球运动,是国家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需要。因此,当代乡村小学体育教师要掌握科学合理的足球运动开展策略。  【关键词】乡村小学;足球运动;问题及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
摘 要:爱情作为俄罗斯作家蒲宁钟情的主题之一,在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小说的主人公阿尔谢尼耶夫在内心感受与生命体验上具备作者自传性的因素,主人公与作者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虽然无法完全等同,然而通过把握主人公的生存感觉,我们依然可以捕捉到蒲宁生命观的清晰足迹。本文通过分析《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主人公的爱情体验,探究蒲宁独一无二的爱情观。  关键词:爱情 悸动 情欲 别离  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