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教学情境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那么,什么是教学情境呢?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借助于一定的表现形式,如音乐、图像、语言、实物、自然环境等,创设一种带有问题性质的场景,这就是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能营造一种教学氛围,寓教于乐。它有鲜明生动的形象,伴随教师情感的抒发、渲染,能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
教学情境既有生动直观性,又有情感的感染性。它能诱发学生产生联想,激发情智,还能调节学生的心理,强化知识信息输入;还可以将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情感、意志、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既然创造教学情境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这么多益处,那怎样创设教学情境呢?
一、生活展示情境
所谓生活展示情境,就是利用自然环境和条件,展现生活场景,创设一种问题情境。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辅以教师的语言,使情境鲜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学生在写作文时普遍感到无话可说,这与学生没有注意去观察周围事物,缺少对生活的感受能力有关。这就需要教师去创设一种情境,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事物,去体验一下生活,丰富感性材料。在我市举办的“爱我莲城,建我家园”活动中,为了让学生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我带领学生到台山公园实地观察,让学生在现场直接感受家乡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巨大变化。这样,学生们心中自然涌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收集到作文的素材。回来后,学生们写出许多歌唱家乡的好文章,如《我爱中山公园》、《家乡的变迁》等。
二、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教学内容情境,实际就是把教学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简笔画,都可以用来再现教学内容情境。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绘制了四幅图,形象地再现了诗的内容,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更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教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时,我利用课文的插图——这是一幅朱自清先生父亲的头部画像,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画像,说出其特征以及所感悟到的内涵,再导入这节课所要讲的内容。运用这种方法,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掌握课文的主要思想,并学会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来体现人物精神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教师设置教学情境时,以音乐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的形象,把学生带到特有的意境中,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针对七年级新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为了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文章融情于景的写法,我在范读时配以舒伯特的《小夜曲》,让学生在清新柔美的乐曲中,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济南冬天的情况,体味一下作者对这一美景的热爱之情。这样,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文学鉴赏能力。
用音乐渲染情境,关键是选取的曲子与教材在基调、意境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
四、表演体会情境
这是根据教学内容,把表演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表演、扮演角色,体验并增加教学情趣。曹禺的《日出》是一部典型的现代悲剧,多数学生对此很陌生,而且对戏曲的有关知识不了解,教师在教学时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这堂课时,先给学生讲授有关戏剧的常识,以及《日出》这部戏的梗概,使学生对这部戏有个整体认识,然后我又将课文中的几处唱段教给他们,指导他们分角色排练。这样一来,学生们对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经过精心准备,学生们在表演时,全身心投入到剧情中。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幻想的天真可爱的黄省三站在观众面前,大家为他而喜;而身受资本家剥削,被迫跳楼自杀,让观众不禁流下同情之泪。这次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轻松愉快。
五、巧设悬念,引入情境
以奇特的形式设置悬念,使学生的大脑产生兴奋,迫切地想知道其中奥秘。教师抓住这一契机,揭示新课。这一情境设计的巧妙在于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思想,急于求得答案,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教学艺术,它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常说,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点拨。只要我们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学工作中继续探索,就一定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责任编辑 韦 雄)
创设教学情境能营造一种教学氛围,寓教于乐。它有鲜明生动的形象,伴随教师情感的抒发、渲染,能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
教学情境既有生动直观性,又有情感的感染性。它能诱发学生产生联想,激发情智,还能调节学生的心理,强化知识信息输入;还可以将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情感、意志、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既然创造教学情境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这么多益处,那怎样创设教学情境呢?
一、生活展示情境
所谓生活展示情境,就是利用自然环境和条件,展现生活场景,创设一种问题情境。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辅以教师的语言,使情境鲜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学生在写作文时普遍感到无话可说,这与学生没有注意去观察周围事物,缺少对生活的感受能力有关。这就需要教师去创设一种情境,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事物,去体验一下生活,丰富感性材料。在我市举办的“爱我莲城,建我家园”活动中,为了让学生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我带领学生到台山公园实地观察,让学生在现场直接感受家乡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巨大变化。这样,学生们心中自然涌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收集到作文的素材。回来后,学生们写出许多歌唱家乡的好文章,如《我爱中山公园》、《家乡的变迁》等。
二、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教学内容情境,实际就是把教学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简笔画,都可以用来再现教学内容情境。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绘制了四幅图,形象地再现了诗的内容,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更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教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时,我利用课文的插图——这是一幅朱自清先生父亲的头部画像,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画像,说出其特征以及所感悟到的内涵,再导入这节课所要讲的内容。运用这种方法,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掌握课文的主要思想,并学会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来体现人物精神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教师设置教学情境时,以音乐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的形象,把学生带到特有的意境中,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针对七年级新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为了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文章融情于景的写法,我在范读时配以舒伯特的《小夜曲》,让学生在清新柔美的乐曲中,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济南冬天的情况,体味一下作者对这一美景的热爱之情。这样,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文学鉴赏能力。
用音乐渲染情境,关键是选取的曲子与教材在基调、意境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
四、表演体会情境
这是根据教学内容,把表演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表演、扮演角色,体验并增加教学情趣。曹禺的《日出》是一部典型的现代悲剧,多数学生对此很陌生,而且对戏曲的有关知识不了解,教师在教学时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这堂课时,先给学生讲授有关戏剧的常识,以及《日出》这部戏的梗概,使学生对这部戏有个整体认识,然后我又将课文中的几处唱段教给他们,指导他们分角色排练。这样一来,学生们对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经过精心准备,学生们在表演时,全身心投入到剧情中。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幻想的天真可爱的黄省三站在观众面前,大家为他而喜;而身受资本家剥削,被迫跳楼自杀,让观众不禁流下同情之泪。这次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轻松愉快。
五、巧设悬念,引入情境
以奇特的形式设置悬念,使学生的大脑产生兴奋,迫切地想知道其中奥秘。教师抓住这一契机,揭示新课。这一情境设计的巧妙在于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思想,急于求得答案,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教学艺术,它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常说,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点拨。只要我们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学工作中继续探索,就一定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责任编辑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