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收束而内敛的情感表达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na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字面来看,白描中的“白”意为“无色”或“淡色”,与之相应,“白描”就是一种“不着色、少修饰、最大限度贴近对象真实的本色描写”。不过在我看来,这个术语还可以有更丰富的内涵:一方面,它当然可以指向语言描写上的客观、克制和简单,同时,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风格,“白描”亦可涵指一种收束与内敛的抒情方式。
  如果将白描理解为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那么它的基本特征就是:作者的态度和倾向不做直接表述,而是被冷静地压缩进被描写的对象之中。
  下面我们就以《湖心亭看雪》为例,来看看作为情感表达方式的“白描”手法的一些特质。
  一、抓住关键字词,体味“客观”叙事之中隐见的“主观”情调
  《湖心亭看雪》全篇都在叙事,但在一些看似客观介绍的关键字背后,却隐隐透露着作者的某种主观态度。
  “是日更定也,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在叙事的层面,这个“独”字告诉我们,那个雪夜,“我”是一个人前往湖心亭看雪。往深层再一想,为什么“我”不邀个伴儿一同前往呢?(了解张岱的生平就会知道,作为一个有着广泛生活情趣的文人,张岱的生活中一直友朋不断),所以,那晚很可能不是找不到到同伴,而是不愿去找。他也许就要独享而非分享雪夜西湖的一切——所以在这个“独”字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张岱对那个冰封自然的一种期待:也许只有当一个人走进它时,才能完完整整地感受它。
  这个“独”字的背后,隐含着一个强大的灵魂和这个灵魂急切的渴望:亲密地、完全地、真切地拥抱自然。
  但这种颇具张力的主观情感却被不动声色地融进一个客观叙述的细节当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字眼当中。
  等待着那个细心的读者出现并破解之。
  二、读懂暗示与引申,释放字词当中的多义性。
  博尔赫斯曾说:“诗歌把文字带到了最初始的起源。”其实一个优秀的读者不仅要关注字词当中的原初之意,也要关注由这个“本源”牵引出的各种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第二、第三重意义:对这些字义的解讀过程其实就是通过联想和想象将那个被压缩的情感内核释放出来:你将会看到一个无比广阔和丰富的世界。
  仍以《湖》文为例:“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这三句不过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雪下得很大很久,湖面、天、云、山、水——总之眼前看到的一切,都被染成了白色。
  色彩,似乎是作者在这里交待的主要内容。
  可是,如果你静下心去炼一炼这个“白”字——
  因为是雪染成的“白”,所以这个字首先带来的是一股寒凉之意。
  其次,这是在寒冬之夜,大地一片苍茫,了无人迹——所以这“白”还给人以空阔与寂寞之感。
  再有,天地上下一体的“白”——好像是世界原始的色彩,你恍若来到了时间轴上最初的那个点,静观一切有形无形的变化。
  最后,这“白”色还让人想到画布——不过这是一块抽象的画布——你可以用你的灵魂在上面写下、画出、染上任意的文字、图形和色彩——也许,这就是生命的一种自由。
  ……
  你还可以继续不停地想象和释放,用你的灵魂之眼,看到被作者刻意收束的所有情绪与情感。
  三、仔细区分与比较,破解细节描写中的情感密码。
  以白描手法来表情达意,细节描写无疑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在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细节背后,我们能否捕捉到一些关乎心灵的真相呢?
  在《湖》文的结尾,作者在湖心亭颇为传奇地与人相遇:“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多数人在读到这个细节的时候,都在强调张岱与那两人的相似,甚至是同来的舟子,也要在最后喃喃评论一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但我在此却更关注他们之间的相异之处。
  关键在三个字上:“两人”和“客”。
  这个细节透露出:这是两个来自于金陵的外地人。而“客”这个字在中国人意识中唤起的多是“寂寞”之感,由此我们可以推论:这很可能是两个在西湖雪夜感到寂寞的外地人。
  那么,他们为什么会来到“湖心亭”呢?
  关键是“两人”结伴而来。
  一个合理的推论是,他们是相与为伴来此排遣孤寂之情的吧。
  但张岱是“独”自前来的——他雪夜来此不是因为寂寞,而更是因为某种亲近自然的欢愉之情吧。
  在广漠的自然面前,那两人是需要相伴的。而张岱可以一个人面对和欣赏。
  这不能不让我们从张岱身上感受到更多的纯粹与美好,以及一种来自灵魂的笃定和力量。
  综上,我们以《湖心亭看雪》为例,从情感表达的角度解读了“白描”手法。目的不但是要进一步丰富这个术语的内涵,更希望通过对这个概念的讨论,来指导学生在更高和更深的层面上来把握一篇文学作品的情感和思想脉络,从而在思维和审美两个层面提升他们的能力。
  [作者通联:江西九江一中]
其他文献
于漪曾说,教师应该“把握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传之以情,并善于以情激情,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学得感动,学有难忘的收益”。①本文通过研究彭才华老师的经典教学案例——《凡卡》,再次品味其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探讨语文课究竟该如何带领学生造境悟情。  一、彭才华名课《凡卡》案例简述及评析  1.《凡卡》案例简述(教学实录详细过程略)  ①图片导入  彭才华的《凡卡》教学是以两张图片导入
当前文言文本解读中存在着流于浅层、缺乏内在逻辑性的现象,这导致文言教学内容单一化、浅层化,既不利于学生的文言学习,也不利于其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文言文本解读也需要讲究逻辑性,需要往文本深处挖掘。解决好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的问题,有助于解决文言文教学中“文”不够深刻、“言”太琐碎、“文”与“言”相割裂的问题,以达到深化文言教学内容、优化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
文本解读是强调多元性的,问题在于文本解读的多元性从何而来,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过于标新立异往往并不能让学生在文本解读中获得共鸣,而基于学生的认识去发现文本的隐性线索,往往可以在文本解读中另辟蹊径。本文试以《辛德勒名单》一文的解读为例,谈谈笔者的思考。  一、无意发现的隐性线索  在《辛德勒名单》一课教学即将结束之时,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辛德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这个问
阅读教学如果从研究言语的矛盾入手,用联系的观点解读文本,就能对文本进行微观细读的内在诉求,从而发现有意义的语言现象,读出文本中深层的东西。换一种阅读视角领略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的风景,以语言矛盾的分析法审视作品语言的形式及其意义时,我们将更容易体味母爱的伟大与真淳。  《秋天的怀念》开头写作者双腿瘫痪后脾气暴怒无常,砸摔东西,憎恶一切美好的事物,这个时候,母亲有这样的表现: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
拜读了刊载于《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10期)庄平悌老师的《“别里科夫是中国式小人”》一文,受益颇多:庄老师能够在课堂中凸显新课程“注重个性化的阅读”理念,新课程呼唤的课堂生成扎扎实实地出现在了庄老师的教学中,笔者不得不为庄老师的教学智慧点赞。然而,庄老师的这堂课、这篇文章也触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甚感有与庄老师商榷之必要,并以此就教于方家。  思考一:解析“套子”是在“炒冷饭”吗?  庄老师在
文本通常都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联系的开放网络”,这就是文本的互文性。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一些文本具有明显的互文特征,这就为互文解读提供了空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诗词拔萃中选择了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一词,并附上了陆游的同词牌词,这样的文本呈现方式在语文教材中并不多见,学生可以同时欣赏到两首风格迥异却又相遇成趣的名篇。在教学中,抓住互文的脉搏追求词的意蕴,就成为
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应有的内容之一,但目前,人们对口语交际教学的作用认识还不够。在目前讨论教学内容确定性的热潮中,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确定往往被忽视了。毋庸置疑,研讨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确定的问题是有价值且亟需的。江苏省教授级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唐江澎老师在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面颇有建树,执教的口语交际教学课《走进语言现场·问答之间》在中学语文教学界引起很大反响,给同仁以很大的启示。本文即以唐江澎老师《走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选用了现代著名作家陆蠡的散文《囚绿记》。对这篇散文主题的探讨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分析为:“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有人认为这篇散文的主题是“作者对理智与情感交锋的心灵独语,是陆蠡对心灵印痕的真实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选录了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寄李儋元锡》一诗,书下注释在解释诗题时认为:“李儋、元锡,都是作者的友人。”而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唐诗鉴赏辞典》在鉴赏该诗时提出:“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当时任殿中侍御史。”前者认为李儋元锡是两个人,后者认为李儋元锡是一个人,我查阅了对于该诗进行鉴赏分析的各类参考书,对李儋元锡的注释不外乎上面的两种说法。截然不同的两种注释,究竟谁
欧阳文忠公曾有言:“晋无文章,唯《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千百年来其文以朴素明快的文字,冲和恬然的思想一直为世人推重。我个人认为此文更是一篇表达生命自由的独立宣言。作为教材经典名篇,值得精讲细读。我在第二次教学精研文本的时候,产生了如下二个疑问,并做了一些较粗浅的解读。   一问意象:独照之匠窥意象。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云、鸟”句如何解读?“盘桓”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