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他们已经从“知识权威”的神坛上走了下来,变成了参与数学活动的一分子。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增知识、长智慧的场所,是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学生好动的天性,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动感地带”。
一、创设情境,以境促动
情境教学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情境的创设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活求知欲、唤起好奇心,能使看似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充满亲和力和吸引力,能让数学课堂变得富有诗意。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亭山小学要新配备57套桌椅,一张桌子是72元,一把椅子是28元,共需多少元?面对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分别算出桌子和椅子各需要的钱,再相加,求出“共需多少元”;有的学生,先求出一套桌椅的价钱,然后再乘57。通过比较很容易发现,当桌椅的单价正好是整十、整百时,把他们先合起来,再乘,显得简便。非常明显,这儿的“简便计算”源自学生的独立思考、认真判断后的自我选择,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观察、分析、比较后自行悟出的。尽管教师没有暗示或指导,学生们也能自如地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只有在强烈的求知欲望的驱动下,才能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把学生引入一个自觉的学习状态。
二、提问设疑,以疑促动
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源于思维,思维开始于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设置问题,让学生全面动起来。设置问题时要注意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学生就会积极地一步一步地思考,进而解决问题。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设计了下列问题:
1.忆一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分别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看一看:出示一个梯形,看到这个梯形,你想到了什么?从而揭示课题。
3.想一想:梯形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
4.做一做:把梯形转化成已学的图形。
5.想一想:怎样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6.议一议: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设想和转化、推导的方法,并让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不同的转化、推导方法。
7.用一用:概括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系列先易后难,环环相扣的问题,把学生一步步引入知识的殿堂,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挖掘趣味,让学生与教材“互动”
学生以积极的状态进入学习后,能否把这种状态继续保持到学习新知识的全过程中,关键就在于教师如何立足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所在。教师若能恰当运用,不仅能增强数学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求知欲,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比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创设了一个实验情境:学生每人取出一个直径是10厘米的圆片,先指出它的周长。教师问:“你准备用什么办法测量出它的周长?”学生按四人一小组讨论、实验、看书验证。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信息反馈、设疑导思:1.能用滚动或围绕的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2.小球在室中旋转时,呈现什么形状?怎样测量出空中出现的圆的周长?接着让学生大胆猜想:圆的周长与圆的哪部分长度有直接关系?组织学生测量验证。学生与教材实现了有效的“互动”,学生就会乐在其中,积极投入。
四、科学评价,让学生“主动”
评价是一缕春风,学生是一池春水,风吹水起。在素质教育的天地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激踩的浪花,翻卷成一幅壮丽的美景,教师要驾驭好这股“风”,既不能“风平浪静”,让课堂死水一潭,又不能如“狂风暴雨”,让课堂失控,而是要“润物细无声”、“百舸争流忙”。为此,教师在实施评价时,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情绪状态。比如:给走神的学生一个微笑和手势,给发言露拙的学生一个“阶梯”,给积极参与的学生一个赞许,给有创意的学生一个提升。要给学生传达这样的信息:相信你们比我聪明;相信我会教你们一点什么;相信你们能从中获得些什么。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好样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用发展的、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是教学评价的磁石,也是基石。
(责编侯艳星)
一、创设情境,以境促动
情境教学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情境的创设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活求知欲、唤起好奇心,能使看似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充满亲和力和吸引力,能让数学课堂变得富有诗意。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亭山小学要新配备57套桌椅,一张桌子是72元,一把椅子是28元,共需多少元?面对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分别算出桌子和椅子各需要的钱,再相加,求出“共需多少元”;有的学生,先求出一套桌椅的价钱,然后再乘57。通过比较很容易发现,当桌椅的单价正好是整十、整百时,把他们先合起来,再乘,显得简便。非常明显,这儿的“简便计算”源自学生的独立思考、认真判断后的自我选择,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观察、分析、比较后自行悟出的。尽管教师没有暗示或指导,学生们也能自如地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只有在强烈的求知欲望的驱动下,才能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把学生引入一个自觉的学习状态。
二、提问设疑,以疑促动
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源于思维,思维开始于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设置问题,让学生全面动起来。设置问题时要注意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学生就会积极地一步一步地思考,进而解决问题。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设计了下列问题:
1.忆一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分别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看一看:出示一个梯形,看到这个梯形,你想到了什么?从而揭示课题。
3.想一想:梯形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
4.做一做:把梯形转化成已学的图形。
5.想一想:怎样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6.议一议: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设想和转化、推导的方法,并让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不同的转化、推导方法。
7.用一用:概括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系列先易后难,环环相扣的问题,把学生一步步引入知识的殿堂,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挖掘趣味,让学生与教材“互动”
学生以积极的状态进入学习后,能否把这种状态继续保持到学习新知识的全过程中,关键就在于教师如何立足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所在。教师若能恰当运用,不仅能增强数学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求知欲,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比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创设了一个实验情境:学生每人取出一个直径是10厘米的圆片,先指出它的周长。教师问:“你准备用什么办法测量出它的周长?”学生按四人一小组讨论、实验、看书验证。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信息反馈、设疑导思:1.能用滚动或围绕的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2.小球在室中旋转时,呈现什么形状?怎样测量出空中出现的圆的周长?接着让学生大胆猜想:圆的周长与圆的哪部分长度有直接关系?组织学生测量验证。学生与教材实现了有效的“互动”,学生就会乐在其中,积极投入。
四、科学评价,让学生“主动”
评价是一缕春风,学生是一池春水,风吹水起。在素质教育的天地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激踩的浪花,翻卷成一幅壮丽的美景,教师要驾驭好这股“风”,既不能“风平浪静”,让课堂死水一潭,又不能如“狂风暴雨”,让课堂失控,而是要“润物细无声”、“百舸争流忙”。为此,教师在实施评价时,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情绪状态。比如:给走神的学生一个微笑和手势,给发言露拙的学生一个“阶梯”,给积极参与的学生一个赞许,给有创意的学生一个提升。要给学生传达这样的信息:相信你们比我聪明;相信我会教你们一点什么;相信你们能从中获得些什么。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好样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用发展的、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是教学评价的磁石,也是基石。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