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发现美的眼睛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阶段专门开设美术欣赏课,其目的在于通过欣赏教学、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高中美术又不是高考科目,势必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那么教师要怎么去掌控课堂才能让学生感到有兴趣呢?首先要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单独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教师应以人为本,注意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知识,调动课堂气氛,寓教于乐,这才是新课改的本意。
  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术欣赏课应该是有新意、有突破、有品位的课。因而在课堂上,我们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美的眼睛,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现象一:
  一位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粉笔点问幼儿园的小朋友画的是什么?小朋友们回答:猫头鹰的眼睛、香烟头、小星星、沙粒、扣子、巧克力豆……五十多种不同的答案。而高中生只有唯一的答案:粉笔点。
  现象二:
  美术欣赏课上,课堂纪律似乎很好,教师在讲台上尽职地讲解着,从《蒙娜丽莎》到《海港日出》,从凡高到莫奈,每幅美术作品的分析都很到位,他把他所有有关这些作品的知识教给学生。而让我们再来看下面的学生,一个个都低着头,没有一个看黑板的,他们在做自己的作业。
  针对上述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中学生怎么就只能想到是个“点”,而想不到有趣的答案呢?为什么课堂如此死气沉沉,我们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欲到哪去了呢?而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如何转变教育观念,适应时代的要求,特别是在学生压力大、任务重的今天,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美”的知识呢?这已经是到了必须转变的关头了。我就以上的现象也来说一说我的看法:
  1. 教师不能把课堂作为完全是自己的舞台,而应该是师生互动交流的场所
  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共同交往、共享经验的活动,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交往行为,是以交往为媒介、以交往作为必不可少的手段的。只有互动交流了,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内化”了的,增长的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养成的情感才是“真真切切”的。
  2. 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美育意识
  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美育不是一般的技术教育,也不是一般的美术技能教育,是一种修养人性、提高人生质量、深含文化底蕴的教育。因而,美育是一种培养和塑造完美人生的教育。
  因此,美术欣赏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体悟美术作品内在的精神含义,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但这个任务并不是通过欣赏一定数量的美术作品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在长期的欣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的。因此,在欣赏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讲解作品(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吸引学生来参与欣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3. 不能把高中美术欣赏课上成纯粹的理论课
  在现有的高中美术欣赏教材中,包含了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等四大类的作品介绍以及美术的有关知识和理论,其内容浩如烟海,时空跨越古今中外。诚然,欣赏须有理论知识,但是如果上课时大量使用美术专业术语或直接套用教材句章,将学生本来以为生动有趣、轻松愉快的美术欣赏课,上成深奥难懂的“学术研究课”,会使学生感受不到艺术作品的美以及内涵。
  4. 从作品中去感受作者的画品和人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
  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我们可以从“学做人”着手引起学生的兴趣。艺道以人品为先,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体现着作品其人的品格。所谓人如其画,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开设艺术欣赏课,不仅仅是欣赏名人的作品,更主要的通过美术作品,欣赏作者高尚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能为美术欣赏课创设理想的视觉条件和环境,能营造出美的氛围,引起学生美的情绪反映,激发学生欣赏作品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我们的学生生长在一个幸运的年代,在他们面前,无数艺术大师留下了广博的文化遗产;在他们脚下,有着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创作空间,要使学生对美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有自己的思维与风格,而不是单纯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这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欣赏能力的基础,能使之在广泛地接触自然社会美与艺术美中提高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学习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标准。所以说如何培养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则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叶澜,郑金洲,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0.
  [2]郑金洲.课改新课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江苏省盐城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院校在国家助学金的发放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何确定贫困生认定标准,贫困生评定实施过程的困难和维持生生间、师生间良好关系等。如果工作重在平时,关注细节;制定科学的评定标准和评定细则,全面评估;建立反馈监督机制和动态管理;注重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等,那么就会解决在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中的许多困难和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家助学金;问题;对策    一、国家助学金发放背景  2007年
一、在游戏中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寻找朋友”“动作表演”“猜字谜”“编顺口溜”“读文找字”“增减偏旁”送字回家“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如在教学“明”字时,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分的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边跑边说:“我是‘日’字,谁来和我做朋友?”另一个同学马上也拿着卡片,边跑边说:“我是‘月’字,我来和你做朋友?”两个人把“日”“月”组合成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使用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和规则。儿童语言能力的获得与儿童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语言作为儿童所有学习的核心,是儿童学习和认识四周事物的媒介,语言能力的正常与否,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整体发展。因此,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    研究表明,儿童的语言习得的高峰是在5岁以前。而这期间的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是儿童早
摘要: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动地图制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传统的制作地图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必将进行改进和提高。本文以中等职业传统学科专题地图编制为例,阐述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专业学科的互动教学。  关键词:地图编制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符号设计    地图学有悠久的历史,从考古学家发掘出最早的地图——巴比伦原始地图,迄今已有4 500余年的历史。地图学在理论方面已经
从古代束缚人心的八股文发展演变到今天的格局不一、体式多样的“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照理说,学生应该如脱疆的野马,驰骋疆场、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可我们面临的情况却是这样:他们提起笔来,总感到无话可说,心中一片茫然,即使挖空心思,写出来的,也是内容空洞,缺少灵性。久而久之,他们一碰到作文就“望而却步”,感觉“作文”两字是那样“高高在上”“高不可攀”。  为什么会这样呢?纵观学生一日生活,大多数学生生
摘要:在Flash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心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如果没有这一设计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维,教学效果就没有那么理想。因此,在中职Flash教学设计中,要重视教材与实际的联系,以优化问题设计为切入点,精心设计问题。  关键词:Flash教学;问题设计;探索    在Flash教学中,教师问题设计的巧妙,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摘要〕人的能动性决定着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灵动性,也决定了组织精准高效课堂的难度。笔者结合实践经验,从主题、设计、目标、内容四个方面探索心理辅导活动课达到精准教学的方法,以期增强辅导效果、提高课堂效率,达到“助人自助”的核心目标。  〔关键词〕精准教学;心理辅导活动课;小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2-0023-04  心理辅导活动课就是
整个中职阶段的阅读分为三个层次,即接受性阅读、欣赏性阅读、研究性阅读。这既是高中阶段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职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具体目标。高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的诗歌《乡愁》是必选课文的其中一篇,这首诗歌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欣赏能力,从而为培养研究性阅读作好铺垫。   由于特殊的人生经历,乡愁成了余光中诗作中的重要内容。《乡愁》是他的代表作,诗歌通过意象来表情达意,从小时候
新大纲强调,当今美术教育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高中美术授课结构模式,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多层次、全方位教材体系、以探究式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新教材。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它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
美术欣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人们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偏离美术欣赏教学规律的一些误区。下面笔者就美术欣赏教学中潜在的种种误区进行揭示,从理性上进行剖析,同时尝试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对应策略,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