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性阅读是“研究性学习”理论在阅读教学上的应用。它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有目的地主动研究、探索、发现和体验,在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综合处理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感悟,积累经验,主动构建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性阅读教学过程,要让学生从读物与教学过程的信息流和自身的认知经验、生活阅历中去收集、分析、加工和运用信息,在提高阅读素养的同时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
一、挖掘“潜在信息”
在阅读课文时,如何让学生从课文中挖掘隐含的信息?一位老师是这样教《狐狸和乌鸦》的。
师:第一次,听了狐狸亲热的问候,乌鸦“没有回答”,她可能在想些什么?
生:乌鸦可能会想:“狐狸以往对我不怎么友好,今天却对我这么亲热,真有些奇怪,我不能理他。”
生:乌鸦可能会想:“狐狸今天对我特别亲热,肯定是看到我嘴里的肉想打坏主意,我不能上他的当。”
师:第二次,当狐狸表示自己对乌鸦孩子的关心时,乌鸦虽然“还是没有回答”,却“看了狐狸一眼”。这一次,乌鸦可能是怎么想的?
生:乌鸦会想:“狐狸不但对我很亲热,还对我的孩子这么关心,看来狐狸是真心对我好。”
生:乌鸦会想:“还是狐狸最了解我,知道我最疼自己的孩子,狐狸真好!但是我不能讲话,我的嘴里还叼着肉呢!”
课文中有两次狐狸对乌鸦的问候,这是“显信息”,而乌鸦什么也没说,可并不等于没有想。乌鸦会想些什么?这个“潜信息”非常重要,挖出这个潜信息,无疑会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大大向前推进。现在,学生思考了这个问题,并从不同角度作出了表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提取显性信息、处理隐性信息与反复诵读课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
二、学会超越信息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习得新信息、转换、评价。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为了使学生学得好,提供信息是必要的,但是,掌握这些信息本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应该超越所给的信息。
如我执教古诗《大风歌》,在课始导入后,屏幕显示汉高祖刘邦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情景等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屏幕阅读。通过屏幕阅读信息学生所了解的已不仅仅是这首诗,而是把汉高祖刘邦领到了学生面前,将诗与人很好地结合,让学生感受刘邦的南征北战、削平群雄的威猛,感受他“威加海内”而“归故乡”的豪情……有了这样的感受,理解这首诗就不费力了。
然而,以上信息的阅读已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起他们探索的热情。这些信息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他们会更多地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会对历史人物刘邦有更深的了解,会更深刻领悟写作的真谛。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已超越所给的信息,锻炼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结合课内外信息
研究性阅读在理念和操作上强调让学生从自身的认知经验和生活阅历中去收集、分析、加工和运用信息。一位老师教学生字:“肾”时,提问:这个字中对你来说是不是生字?学生思考后作全班交流。
生:这个“肾”对我来说不是生字,我在电视广告上看到过“汇仁肾宝”的“肾”就是这个“肾”。
生:这个肾对我来说也不是生字,因为我小舅舅患有慢性肾炎,我听到过这个“肾”,也在病历上看到过“肾炎”的“肾”。
生:这个“肾”对我来说更不是生字了,因为我妈妈经常给我卖猪肾吃,给我补补身子,我还请教过当医生的爸爸,知道了人的肾跟猪肾差不多,都是重要的器官。
师: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既认识了“肾”字,还知道了“肾”的形状和作用,真会学习,真会研究。
从这个交流片断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学习生字绝不是一项单一的机械识记的活动,还是结合课内外信息综合地处理信息、研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无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信息素养。其实不仅是识一个字,在句子、语段等语言文字的教学过程中都可结合课内外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沟通学科间信息
研究性阅读过程的开放性,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供了开放的界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悟,往往需要沟通其他学科的信息,为深入学习提供契机与支撑。一位青年教师教学《林海》,学生对“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没有云横秦岭的感觉”这段话诵读再三,只对“温柔”一词有了字表意思的理解,就是找不到“温柔”的感觉。在学生的迷茫中,他随机启发:“还能找哪些相关的资料信息来帮助我们体味林海的‘温柔’?”课后学生找来了文学作品中描写林海的词句,常识学科中有关林海的介绍资料,甚至还找来了美术课本中的水墨画《林海》……然后学生把检索来的有关“林海”的信息在课堂里通过朗读、介绍、欣赏进行相互交流,并再次诵读了课文中描写大兴安岭的语句。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在研究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信息素养的培养与人文情感的熏陶相结合,教学才能走向成功之道。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坛市河滨小学)
一、挖掘“潜在信息”
在阅读课文时,如何让学生从课文中挖掘隐含的信息?一位老师是这样教《狐狸和乌鸦》的。
师:第一次,听了狐狸亲热的问候,乌鸦“没有回答”,她可能在想些什么?
生:乌鸦可能会想:“狐狸以往对我不怎么友好,今天却对我这么亲热,真有些奇怪,我不能理他。”
生:乌鸦可能会想:“狐狸今天对我特别亲热,肯定是看到我嘴里的肉想打坏主意,我不能上他的当。”
师:第二次,当狐狸表示自己对乌鸦孩子的关心时,乌鸦虽然“还是没有回答”,却“看了狐狸一眼”。这一次,乌鸦可能是怎么想的?
生:乌鸦会想:“狐狸不但对我很亲热,还对我的孩子这么关心,看来狐狸是真心对我好。”
生:乌鸦会想:“还是狐狸最了解我,知道我最疼自己的孩子,狐狸真好!但是我不能讲话,我的嘴里还叼着肉呢!”
课文中有两次狐狸对乌鸦的问候,这是“显信息”,而乌鸦什么也没说,可并不等于没有想。乌鸦会想些什么?这个“潜信息”非常重要,挖出这个潜信息,无疑会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大大向前推进。现在,学生思考了这个问题,并从不同角度作出了表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提取显性信息、处理隐性信息与反复诵读课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
二、学会超越信息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习得新信息、转换、评价。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为了使学生学得好,提供信息是必要的,但是,掌握这些信息本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应该超越所给的信息。
如我执教古诗《大风歌》,在课始导入后,屏幕显示汉高祖刘邦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情景等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屏幕阅读。通过屏幕阅读信息学生所了解的已不仅仅是这首诗,而是把汉高祖刘邦领到了学生面前,将诗与人很好地结合,让学生感受刘邦的南征北战、削平群雄的威猛,感受他“威加海内”而“归故乡”的豪情……有了这样的感受,理解这首诗就不费力了。
然而,以上信息的阅读已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起他们探索的热情。这些信息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他们会更多地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会对历史人物刘邦有更深的了解,会更深刻领悟写作的真谛。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已超越所给的信息,锻炼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结合课内外信息
研究性阅读在理念和操作上强调让学生从自身的认知经验和生活阅历中去收集、分析、加工和运用信息。一位老师教学生字:“肾”时,提问:这个字中对你来说是不是生字?学生思考后作全班交流。
生:这个“肾”对我来说不是生字,我在电视广告上看到过“汇仁肾宝”的“肾”就是这个“肾”。
生:这个肾对我来说也不是生字,因为我小舅舅患有慢性肾炎,我听到过这个“肾”,也在病历上看到过“肾炎”的“肾”。
生:这个“肾”对我来说更不是生字了,因为我妈妈经常给我卖猪肾吃,给我补补身子,我还请教过当医生的爸爸,知道了人的肾跟猪肾差不多,都是重要的器官。
师: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既认识了“肾”字,还知道了“肾”的形状和作用,真会学习,真会研究。
从这个交流片断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学习生字绝不是一项单一的机械识记的活动,还是结合课内外信息综合地处理信息、研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无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信息素养。其实不仅是识一个字,在句子、语段等语言文字的教学过程中都可结合课内外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沟通学科间信息
研究性阅读过程的开放性,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供了开放的界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悟,往往需要沟通其他学科的信息,为深入学习提供契机与支撑。一位青年教师教学《林海》,学生对“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没有云横秦岭的感觉”这段话诵读再三,只对“温柔”一词有了字表意思的理解,就是找不到“温柔”的感觉。在学生的迷茫中,他随机启发:“还能找哪些相关的资料信息来帮助我们体味林海的‘温柔’?”课后学生找来了文学作品中描写林海的词句,常识学科中有关林海的介绍资料,甚至还找来了美术课本中的水墨画《林海》……然后学生把检索来的有关“林海”的信息在课堂里通过朗读、介绍、欣赏进行相互交流,并再次诵读了课文中描写大兴安岭的语句。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在研究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信息素养的培养与人文情感的熏陶相结合,教学才能走向成功之道。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坛市河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