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课是一片情感的热土、一方情感的天空,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浓厚的情感特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富有情感感染力。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深钻教材,批文入情,在讲课之前就培养情感,“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应该结合课文的情感特点,充分挖掘内在的情感因素,恰如其分、因文而异地运用情感性语言,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让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达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情感 氛围
正如第斯多惠所言,讲课的功力“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就是说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充沛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情感是唤醒学生的最好武器。
一、老师要创设情感氛围
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课堂上,教师不断向学生传递新知识,学生在接收过程中关键是看这信息能否满足情感需要,或能否激起愉快的情绪体验。激情是需要点燃的,其中教师的情绪感染作用举足轻重。一位情绪饱满、精神抖擞、目光有神、满面春风的老师出现在课堂上,势必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全班学生,一个个精神振奋,情绪高涨,思路活跃。反之,如果教师情绪低落,目光呆滞,焦躁不安,那么学生可能也会无精打采,睡意蒙眬。可见,教师的最佳情绪状态,是学生产生最佳心理状态的先决条件之一。教师上课时进入“角色”,以饱满的、愉快的、积极的情绪投入教学,讲课必须带着激情,进入角色,以情动情,以情感人。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而且可以使学生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全身心投入主动学习中去。
我曾有幸观摩了一次全国特级教师展示课,他们的教学语言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不同的语调,激情四射。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老师语言时而低沉凝重,时而热情洋溢,时而深情细吟,时而慷慨激昂……为了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每次授课之前,我都会主动积极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充满了激情与活力。登上讲台的一瞬,便是我和学生共享课堂快乐与幸福的时刻。在讲解分析不同的教材内容时,应该表现出不同的情绪状态,例如,讲解《白杨礼赞》时用自豪奔放的神情;讲解《背影》时用凝重深沉的神情;讲解《春》时用清新喜悦的神情;讲解《天上的街市》时用缥缈憧憬的神情……实践证明,富有激情的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在自然的交流中注意表情和语气,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达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文章要读出情感信息
语感感悟,是语文能力的最重要的内核,而这些感悟能力必须通过高质量的诵读才能形成。课文不是无情物,课文愈好,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要想有效地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必须借助朗读体味,揣摩其内在意蕴。
文章的多种风格,就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地进入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当长期的训练使诵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甚至需要的时候,就达到了语情感悟的最佳情境,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融入了阅读主体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积淀,达到了晓其义、明其旨、悟其情的境界。
比如《沁园春·雪》上阕要读得豪情万丈,下阕要读得居高临下,最后三句要读得意气轩昂,才能体现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而《周总理,你在哪里》以沉缓的声音、深切的语调来朗读才能体味人民对总理的无限深情。同样只有抱着掏心掏肺的心态,带着恳切无比的语气朗读才能体会得到《出师表》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良苦用心。要使学生读得真、悟得深,语文教师在课前还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做,就是广采博览,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并把这一信息传达给学生。《纸船》的讲授,自始至终贯穿着师生动情的朗诵,冰心对母亲的眷恋和思念如涓涓细流注同学们的心田。当读至:“……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时,同学们潸然泪下,诗情诗意撞击着心扉,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任何讲解性的语言都无法达到的课堂效果。
三、学生要激励渲染情感
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使“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
只有认识了激励性语言丰富的内涵,我们才能找到一条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光明大道。具体说来,语文教师在运用激励性语言时,要丰富激励性语言系统。激励性语言不能过于简单、空泛,讲来讲去就是“好”、“你真棒”之类的话语,这样不断重复,学生会感到乏味,也就失去了激励性语言的作用。在运用激励性语言时,更需要针对教学实际,针对课堂情境,针对学生表现,灵活变换方式,突出激励性语言的形象性和可感性。如有的特级教师在评价学生朗读时说道:“你不仅读得字字响亮,句句通顺,我还感觉到你努力表达着自己的情感。”“你读出了他们苦难的经历,读出了他们顽强的精神。”“我听到了你们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你的朗读像文字一样打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可以想象,有谁会不为这样的语言而心动呢?真挚的感情、和谐的语言美叩击着学生的心灵,敲开了他们的心扉,把他们感情的琴弦拨响,引起共鸣,全神贯注地进入作品,把美感种子深埋在心里。
四、情境要创设触发情感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得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因此,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教师就要抓住本教材的情感个性,巧设导语,引带入境。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击情,才能叩击心灵。那充满感情的语调、表情、心境,以及结合课文所做的提示性的语言、动作,会创设一种学习情境,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产生期待。当情感被调动起来时,学生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于漪老师的语文课堂堪称情感教学的典范,她用深厚丰富的情感点染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在诵读、品析中一次次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走进文章的特定的意境之中。她和学生一起思索、一起领悟,甚至一起感动落泪,用自己的语文气质感染学生。教育是“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一种思想影响着另一种思想”。
比如我在教《故乡》一课时就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乡,我们都深爱自己的故乡,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写故乡、思故乡。赞美故乡风土人情的有之;抒发对故乡离情别绪的有之;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激动和欣喜的有之……鲁迅也是凡人,他一九一九年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感受又是如何呢?我们来跟随《故乡》中的“我”的足迹一起去感同身受一下吧……”这样就激发学生带着情感去体会“我”回故乡的喜乐悲愁。此外,在讲授《天上的街市》时,反复播放银河系录像片段和配有《月光鸣奏曲》的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看边想象,想象天上美丽的世界,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想象力的开发。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情感 氛围
正如第斯多惠所言,讲课的功力“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就是说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充沛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情感是唤醒学生的最好武器。
一、老师要创设情感氛围
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课堂上,教师不断向学生传递新知识,学生在接收过程中关键是看这信息能否满足情感需要,或能否激起愉快的情绪体验。激情是需要点燃的,其中教师的情绪感染作用举足轻重。一位情绪饱满、精神抖擞、目光有神、满面春风的老师出现在课堂上,势必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全班学生,一个个精神振奋,情绪高涨,思路活跃。反之,如果教师情绪低落,目光呆滞,焦躁不安,那么学生可能也会无精打采,睡意蒙眬。可见,教师的最佳情绪状态,是学生产生最佳心理状态的先决条件之一。教师上课时进入“角色”,以饱满的、愉快的、积极的情绪投入教学,讲课必须带着激情,进入角色,以情动情,以情感人。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而且可以使学生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全身心投入主动学习中去。
我曾有幸观摩了一次全国特级教师展示课,他们的教学语言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不同的语调,激情四射。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老师语言时而低沉凝重,时而热情洋溢,时而深情细吟,时而慷慨激昂……为了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每次授课之前,我都会主动积极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充满了激情与活力。登上讲台的一瞬,便是我和学生共享课堂快乐与幸福的时刻。在讲解分析不同的教材内容时,应该表现出不同的情绪状态,例如,讲解《白杨礼赞》时用自豪奔放的神情;讲解《背影》时用凝重深沉的神情;讲解《春》时用清新喜悦的神情;讲解《天上的街市》时用缥缈憧憬的神情……实践证明,富有激情的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在自然的交流中注意表情和语气,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达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文章要读出情感信息
语感感悟,是语文能力的最重要的内核,而这些感悟能力必须通过高质量的诵读才能形成。课文不是无情物,课文愈好,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要想有效地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必须借助朗读体味,揣摩其内在意蕴。
文章的多种风格,就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地进入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当长期的训练使诵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甚至需要的时候,就达到了语情感悟的最佳情境,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融入了阅读主体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积淀,达到了晓其义、明其旨、悟其情的境界。
比如《沁园春·雪》上阕要读得豪情万丈,下阕要读得居高临下,最后三句要读得意气轩昂,才能体现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而《周总理,你在哪里》以沉缓的声音、深切的语调来朗读才能体味人民对总理的无限深情。同样只有抱着掏心掏肺的心态,带着恳切无比的语气朗读才能体会得到《出师表》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良苦用心。要使学生读得真、悟得深,语文教师在课前还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做,就是广采博览,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并把这一信息传达给学生。《纸船》的讲授,自始至终贯穿着师生动情的朗诵,冰心对母亲的眷恋和思念如涓涓细流注同学们的心田。当读至:“……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时,同学们潸然泪下,诗情诗意撞击着心扉,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任何讲解性的语言都无法达到的课堂效果。
三、学生要激励渲染情感
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使“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
只有认识了激励性语言丰富的内涵,我们才能找到一条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光明大道。具体说来,语文教师在运用激励性语言时,要丰富激励性语言系统。激励性语言不能过于简单、空泛,讲来讲去就是“好”、“你真棒”之类的话语,这样不断重复,学生会感到乏味,也就失去了激励性语言的作用。在运用激励性语言时,更需要针对教学实际,针对课堂情境,针对学生表现,灵活变换方式,突出激励性语言的形象性和可感性。如有的特级教师在评价学生朗读时说道:“你不仅读得字字响亮,句句通顺,我还感觉到你努力表达着自己的情感。”“你读出了他们苦难的经历,读出了他们顽强的精神。”“我听到了你们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你的朗读像文字一样打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可以想象,有谁会不为这样的语言而心动呢?真挚的感情、和谐的语言美叩击着学生的心灵,敲开了他们的心扉,把他们感情的琴弦拨响,引起共鸣,全神贯注地进入作品,把美感种子深埋在心里。
四、情境要创设触发情感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得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因此,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教师就要抓住本教材的情感个性,巧设导语,引带入境。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击情,才能叩击心灵。那充满感情的语调、表情、心境,以及结合课文所做的提示性的语言、动作,会创设一种学习情境,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产生期待。当情感被调动起来时,学生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于漪老师的语文课堂堪称情感教学的典范,她用深厚丰富的情感点染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在诵读、品析中一次次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走进文章的特定的意境之中。她和学生一起思索、一起领悟,甚至一起感动落泪,用自己的语文气质感染学生。教育是“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一种思想影响着另一种思想”。
比如我在教《故乡》一课时就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乡,我们都深爱自己的故乡,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写故乡、思故乡。赞美故乡风土人情的有之;抒发对故乡离情别绪的有之;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激动和欣喜的有之……鲁迅也是凡人,他一九一九年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感受又是如何呢?我们来跟随《故乡》中的“我”的足迹一起去感同身受一下吧……”这样就激发学生带着情感去体会“我”回故乡的喜乐悲愁。此外,在讲授《天上的街市》时,反复播放银河系录像片段和配有《月光鸣奏曲》的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看边想象,想象天上美丽的世界,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想象力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