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境方能有“问”可“提”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cxp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指出:“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而问题的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终止。”很多数学家认为,数学的发展即是“问题的提出——问题的产生——问题的解决——新问题的提出……”的过程。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角度来看,发现和提出问题更为重要。因此,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理应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每位数学教师都应更好地领会并扎实有效地予以落实。但事实并非如此,纵观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的几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1.教师问学生答。课堂上,基本上都是教师在提问,学生忙于解答问题,学生很少会主动提出问题,甚至绝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问答方式,麻木而懒散地不愿主动提出问题,课堂参与意识较差,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2.教师不予关注。在一些课堂中,偶尔也会有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但却因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被忽视。在这样长久的不被关注与漠视之下,学生内心的激情必然会变成涓涓细流直至枯竭。
  3.无效问题居多。有些教师也会在自己的课堂中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但因为缺乏一定的方法指导而导致学生问不得法,提出了大量的与学习内容不符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少之又少。
  以上三种现象折射出的根本问题是:在课改深入发展的今天,仍然有很多的教师缺乏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教学预案时,并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没有针对如何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的方法作必要的指导和引领,学生因不会提问而不问。鉴于此,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有趣的、现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适宜的、开放的情境中有“问”可“提”。
  一、创设“悬念式”情境,让学生在“悱”中问
  教学“轴对称图形”时,笔者出示了几个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五边形、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前四个图形学生都能肯定地回答“是”;对于平行四边形的判断,绝大部分学生仍然判断“是”。但此时班里出现了几个不同的声音,于是我请这几名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听完这几个孩子的想法后,原本认为“是”的学生也都满脸困惑。这时我要的效果已经达到,于是进一步逼“问”:“其他同学还有什么问题吗?”话音未落,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问:“老师,平行四边形到底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啊?”我没有马上公布答案,而是将“皮球”踢回给他们,“到底是不是呢?你能想办法验证吗?”这时便有几个“机灵鬼”提出用折一折的方法来验证。经历了接下来的折纸验证过程,学生们得到了答案。在这样充满“悬念”的情境中,学生们在“悱”中发问,“问”由心生。这样的学习效果必然会事半功倍。
  二、创设“陷阱式”情境,让学生在“疑”中问
  教学“统计与可能性”时,笔者首先创设了一个“陷阱式”摸球活动情境,在看不见的盒子里放入一些红球和黄球,要求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上台摸球,各摸10次,摸到红球多的算男生赢,摸到黄球多的算女生赢,另选两名学生分别负责监督和记录。刚开始时,男生们对只出现黄球迟迟不出现红球的现象只是表示惋惜,觉得是运气太差。可摸球活动进行到一半时,男生们坐不住了,原来此时每人都已摸了5次,但10次中红球只出现了1次,其余9次均是黄球。男生们纷纷喊道:“不对,不对,盒子里黄球肯定比红球多得多,这不公平!”学生们已经发现了问题,见“阴谋”败露,我便打开盒子,公布答案。盒子里有5个黄球,1个红球。看着学生们因拆穿我的“阴谋”而洋洋自得的样子,我继续追问:“通过刚才的摸球活动,你有什么发现?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此时,学生提出了“如何放球才能使摸球活动公平?”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正是我创设此情境的用意所在。这样的认知冲突在学生心里激起了层层涟漪,为了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学习热情高涨,顺利地进入到新课的探究学习中。
  三、创设“生活式”情境,让学生在“用”中问
  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生活式”情境:我们学校要为新建成的教室购买一批展台,每台342元,买17台大约需要带多少元钱?学生独立思考后出现了4种不同的答案:342×17=5814;300×17=5100;342×20=6840;400×20=8000。”此时我并不急于评析,而是在等待中促学生反思:“这些答案都对吗?你有什么想法?”果然,学生很快否定了第一个答案,此时学生会质疑:答案是正确的,为什么就不对呢?而当第二个答案也被否决时,学生就更加不解。经过思考,学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将342元估小,显然带的钱就不够买,从而明白要根据具体的问题灵活地选择估算方法。鉴于此,便能判断出第三、四种答案是比较合理的。在这样的情境中,随着师生、生生交流的深入,引发学生提出一个又一个疑问,并在互评的过程中,培养了估算意识,提高了估算能力。
  然而,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一个逐步培养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提问的氛围,创设有问可提的问题情境,留足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并对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予方法指导,让学生敢提问、想提问、多提问、提好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创新能力的提高才能成为可能。
  (责编 罗 艳)
其他文献
【缘起与思考】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是继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后的又一节几何概念课。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完全空白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但是真正理解公式的却凤毛麟角。  课前我在班内做过一个调查,我班学生31人:已经知道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有9人,对三角形面积公式有一定理解的只有3人;对课中所述的三个三角形,会进行面积计算的学生分别有29、23、23人;标有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估算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学生估算意识淡薄,估算能力低下,并没有养成自觉估算的习惯。从“估”的理性思考和“算”的实际效果这一视角阐述对估算教学的一些认识,通过对估算教学的现状分析入手,探寻在实际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估算能力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估算教学 估算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
[摘 要]“以学定教,顺学而为”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是各种“声音”混响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需要即时根据“学”的情况,做出适当的组织、引导与调控。而“顺学而为”到底要在何处而“为”,是教师最为困惑的地方。通过赏析著名特级教师周卫东“以学定教,顺学而为”为特征的数学家常课,感悟周老师在不同教学环节处的精“为”、巧“为”、智“为”的特点。  [关键词]顺学而为 知识 思维 思想  [中图分类号
“倍的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教材中“倍”的概念是依据乘除法知识中“几个几”“份”的概念扩展而来的,通过两个不相等数量的比较,由“份”引出“倍”,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含义。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认识“倍”的基础,所以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是核心任务。在一次校本教研活动中,我经历了对本课教学的两次实践与反思,力图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激活他们的已有认知,诱发认知冲突,帮助学生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教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使课程标准理念转化为实践,如何使每个学生真实体验到数学中的“问题解决”、数学的“价值”、数学的“必需”,从而得到属于自我的真实发展,这将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深究的问题。  一、在真实生活中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
数学教学中,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标准理念,将“教”与“学”两个要素中的“学”作为“教”的基础,由“学”了解学情,掌握“教”的核心,这样的教学模式开创了教师主导、学生自主的理想课堂。现以“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课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一、以学案导“学”,确定教学核心  现代教学论指出:“学生要经历一个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其基本问题是要让学生弄清‘学什么’,而后确定‘怎样学’。”
新课程改革走到今天,有人说走了弯路又回到了原处,也有人说迷失了方向不知路在何方。其实作为一线教师,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不同的人都在这场改革中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内容。  前不久我有幸参与了“圆的认识”一节校级教研课的全过程,比较前后教案的设计,以及几次试教的过程,我厘清了当前数学课堂应关注的内容,下面将用这节课来说明我的思考。  一、数学课堂应关注教学目标,合理生成  教学中是否具有良好的目标意识是影响
估算教学在数学教学领域中不仅是一种数学思想,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数学课程标准 》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也增加了估算内容,并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都会有一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感觉,对估算到底怎样教很茫然,甚至会把这个知识点忽视淡化,简单地等同于求近似数的教学,从而偏离估算教学的方向。前些
[摘 要]几何直观是一种利用图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形象化策略。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几何直观指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必须注重强化概念与算理,引导学生学会转换探究的视角,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最终形成数学思想。  [关键词]几何直观 创新思维 形象思维 概念 算理 数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2-028  《数学课程标准》(2
[摘 要]教材集中了众多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智慧,所以教师在实施教学之前,应准确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弄清每部分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以把握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生长点。  [关键词]数学教材 课例 分析 反思 理解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9-027  前段时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