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重要语句含义的考查贯穿历年高考,梳理一下历年试题,我们可以将考纲规定的“重要语句”分为四种类型,下面逐一为大家讲解一下解题方法。
一、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
主要指向言简意赅的句子:包含代词或对前后文有概括性的词语,句意理解层面多的句子(表层意义、句内意义、言外之意),包含辨证关系或矛盾关系词语的句子(这样的句子答案往往要包含三点),包含多层次的句子。
[例1] 夏先生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就是《中国现代小说史》。这是一本很有态度的文学史。在冷战时期,夏志清没有受到政治势力的影响,而完全依据文学审美做出了自己的评价。在他看来,文学的判断力至关重要。而他的判断,除了欧洲古典主义、英美形式主义的评价尺度外,还体现出敢于裁断、挑战流俗的批评勇气和言之成理、落笔审慎的批评态度。
……
夏志清是在阅读了乔伊斯、普鲁斯特等现代小说之后再看五四小说,眼光颇高,他也没有像一般的史书那样四平八稳、缺乏观点,而是在书中明确表达了喜欢与不喜欢,好小说与坏小说,甚至鲜说“之一”。
夏志清的离去,留下文学批评史上一段绝唱。正是因为他激越不羁的批评个性,形成了他批评的独到发现与巨大冲击力。今天文学批评界所缺的,不是裹脚布式的长篇大论,恰是那种批评的真诚甚至偏见。
(2014南通二模《忆夏志清》)
题目: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处“批评的真诚甚至偏见”?
[解析]
该画线句子包含了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词语“真诚”“偏见”,对这样的句子,我们的答案一般要组织为三点,首先分别解释“批评的真诚”与“批评的偏见”在文中分别指的是什么意思,这两点,只要仔细加以阅读,在选段的前三节可以明确找到答案,第三点则要综合起来考虑“批评的真诚与偏见”这句话包含了作者以及作品人物怎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友情提醒一下,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大家一定要注意考虑画线句子所蕴含的作者及作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将其作为答案要点之一。这一点,同学们以往总会忽视。
[参考答案]
①“批评的真诚”:指夏先生完全依据文学审美作出评价,具有敢于裁断、挑战流俗的勇气和言之成理、落笔审慎的态度。②“批评的偏见”:指夏先生对文学进行评价时,观点激越,明确表达喜好(或答成“避免四平八稳、缺乏观点的长篇大论式批评”亦可)。③这句话充分肯定了夏志清在文学批评史上的价值。
[例2] 常挂在黄永玉心上的是巴尔蒙特的一句诗“为了太阳,我才来到这个世界!”而他自己是这样说的:“有生命而无感情是不可能的,我深爱这个世界,包括它的悲苦。”尝遍了人世间酸甜苦辣百味杂陈,最后出来的一个味道是“淡”。所有的味道都尝遍了才知道淡的精彩,才知道淡这个味道在生命中弥足珍贵,所以苏东坡写过一首名诗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艺术大师黄永玉淡名淡利淡一切,唯有情义不能淡,且重情重义,对于帮助过他的前辈更是没齿难忘。为了怀念,几年前他出版一本书,名为《比我老的老头》,生动细微地记述了张乐平、沈从文、聂绀弩等十几位早年帮助过他的前辈。此书一版再版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
……
曾有幸在黄老家吃过几次饭,一次被家乡凤凰的醇香米酒灌了个红头涨脸。还有一次,餐中,黄老手端一碗,碗中有其家乡自己腌制的小山椒。黄老介绍说,这东西可香了,吃一口想两口,下饭。我问道:“辣不辣?”老爷子从口中取下烟斗,说:“看你从什么角度说这个问题了,耐辣的人认为不辣,不善辣的人会认为它太辣,站的高度、起点不同,立场观点也就大不一样了!”这碗辣椒到底辣不辣,我早已记不得了,但是黄老的这番话我却牢记在心了,够我使一辈子的。
(王维强《真性情笑言“老奸巨猾”》)
题目:如何理解“看你从什么角度看这个问题了……立场、观点也就不大一样了!”这句话?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解析]
题目明确要求我们结合文本分析,我们就要注意结合语段与文本中心去思考该句的含义。从“这碗辣椒到底辣不辣,我早已记不得了,但是黄老的这番话我却牢记在心了,够我使一辈子的”一句,我们可以看出该句不仅说的是辣椒辣不辣的问题,更阐述了一种人生态度。该句属于理解层面多的句子。
[参考答案]
①表面上是说,不同的人对辣椒的看法和感受是不一样的,只有自己去尝试,才能知道辣椒是否辣。②实际上此话有深刻的内涵。人只有尝遍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品出“淡”的味道,真诚对待他人,才能知道生活中真正的精彩,品出生命的珍贵。
二、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主要指向突出运用表现手法的句子。因为是考查句子的理解,因而它所包含的表现手法不会复杂,往往侧重于“比喻”、“比拟”、“双关”、“反语”、“象征”等简单的修辞及艺术手法,理解这类句子时,首先要还原修辞句的本义,再分析其深层意义,后分析其艺术效果。
[例3] 物理学家海森堡给上帝带去了“相对论”和“湍流”两道难题。我也有一个问题,但我不想向上帝提出,那就是什么是智慧。当然,不是上帝的人对此倒有些答案,但我总是不信。相比之下我倒更相信苏格拉底的话: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他还有些妙论我更加喜欢:只有那些知道自己智慧一文不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这对某种偏向是种解毒剂。
如果说我们都一无所知,中国的读书人对此肯定持激烈的反对态度:孔夫子说自己知天命而且不逾矩,很显然,他不再需要知道什么了。后世的人则以为:天已经生了仲尼,万古不长如夜了。再后来的人则以为,精神原子弹已经炸过,世界上早没有了未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中国人总要以为自己有了一种超级的知识,博学得够够的、聪明得够够的,甚至巴不得要傻一些。直到现在,还有一些人以为,因为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可以坐待世界上一切寻求智慧者的皈依——换言之,我们不仅足够聪明,还可以担任联合国救济署的角色,把聪明分给别人一些。一种如此聪明的人,除了教育别人,简直就无事可干。
一、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
主要指向言简意赅的句子:包含代词或对前后文有概括性的词语,句意理解层面多的句子(表层意义、句内意义、言外之意),包含辨证关系或矛盾关系词语的句子(这样的句子答案往往要包含三点),包含多层次的句子。
[例1] 夏先生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就是《中国现代小说史》。这是一本很有态度的文学史。在冷战时期,夏志清没有受到政治势力的影响,而完全依据文学审美做出了自己的评价。在他看来,文学的判断力至关重要。而他的判断,除了欧洲古典主义、英美形式主义的评价尺度外,还体现出敢于裁断、挑战流俗的批评勇气和言之成理、落笔审慎的批评态度。
……
夏志清是在阅读了乔伊斯、普鲁斯特等现代小说之后再看五四小说,眼光颇高,他也没有像一般的史书那样四平八稳、缺乏观点,而是在书中明确表达了喜欢与不喜欢,好小说与坏小说,甚至鲜说“之一”。
夏志清的离去,留下文学批评史上一段绝唱。正是因为他激越不羁的批评个性,形成了他批评的独到发现与巨大冲击力。今天文学批评界所缺的,不是裹脚布式的长篇大论,恰是那种批评的真诚甚至偏见。
(2014南通二模《忆夏志清》)
题目: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处“批评的真诚甚至偏见”?
[解析]
该画线句子包含了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词语“真诚”“偏见”,对这样的句子,我们的答案一般要组织为三点,首先分别解释“批评的真诚”与“批评的偏见”在文中分别指的是什么意思,这两点,只要仔细加以阅读,在选段的前三节可以明确找到答案,第三点则要综合起来考虑“批评的真诚与偏见”这句话包含了作者以及作品人物怎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友情提醒一下,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大家一定要注意考虑画线句子所蕴含的作者及作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将其作为答案要点之一。这一点,同学们以往总会忽视。
[参考答案]
①“批评的真诚”:指夏先生完全依据文学审美作出评价,具有敢于裁断、挑战流俗的勇气和言之成理、落笔审慎的态度。②“批评的偏见”:指夏先生对文学进行评价时,观点激越,明确表达喜好(或答成“避免四平八稳、缺乏观点的长篇大论式批评”亦可)。③这句话充分肯定了夏志清在文学批评史上的价值。
[例2] 常挂在黄永玉心上的是巴尔蒙特的一句诗“为了太阳,我才来到这个世界!”而他自己是这样说的:“有生命而无感情是不可能的,我深爱这个世界,包括它的悲苦。”尝遍了人世间酸甜苦辣百味杂陈,最后出来的一个味道是“淡”。所有的味道都尝遍了才知道淡的精彩,才知道淡这个味道在生命中弥足珍贵,所以苏东坡写过一首名诗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艺术大师黄永玉淡名淡利淡一切,唯有情义不能淡,且重情重义,对于帮助过他的前辈更是没齿难忘。为了怀念,几年前他出版一本书,名为《比我老的老头》,生动细微地记述了张乐平、沈从文、聂绀弩等十几位早年帮助过他的前辈。此书一版再版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
……
曾有幸在黄老家吃过几次饭,一次被家乡凤凰的醇香米酒灌了个红头涨脸。还有一次,餐中,黄老手端一碗,碗中有其家乡自己腌制的小山椒。黄老介绍说,这东西可香了,吃一口想两口,下饭。我问道:“辣不辣?”老爷子从口中取下烟斗,说:“看你从什么角度说这个问题了,耐辣的人认为不辣,不善辣的人会认为它太辣,站的高度、起点不同,立场观点也就大不一样了!”这碗辣椒到底辣不辣,我早已记不得了,但是黄老的这番话我却牢记在心了,够我使一辈子的。
(王维强《真性情笑言“老奸巨猾”》)
题目:如何理解“看你从什么角度看这个问题了……立场、观点也就不大一样了!”这句话?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解析]
题目明确要求我们结合文本分析,我们就要注意结合语段与文本中心去思考该句的含义。从“这碗辣椒到底辣不辣,我早已记不得了,但是黄老的这番话我却牢记在心了,够我使一辈子的”一句,我们可以看出该句不仅说的是辣椒辣不辣的问题,更阐述了一种人生态度。该句属于理解层面多的句子。
[参考答案]
①表面上是说,不同的人对辣椒的看法和感受是不一样的,只有自己去尝试,才能知道辣椒是否辣。②实际上此话有深刻的内涵。人只有尝遍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品出“淡”的味道,真诚对待他人,才能知道生活中真正的精彩,品出生命的珍贵。
二、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主要指向突出运用表现手法的句子。因为是考查句子的理解,因而它所包含的表现手法不会复杂,往往侧重于“比喻”、“比拟”、“双关”、“反语”、“象征”等简单的修辞及艺术手法,理解这类句子时,首先要还原修辞句的本义,再分析其深层意义,后分析其艺术效果。
[例3] 物理学家海森堡给上帝带去了“相对论”和“湍流”两道难题。我也有一个问题,但我不想向上帝提出,那就是什么是智慧。当然,不是上帝的人对此倒有些答案,但我总是不信。相比之下我倒更相信苏格拉底的话: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他还有些妙论我更加喜欢:只有那些知道自己智慧一文不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这对某种偏向是种解毒剂。
如果说我们都一无所知,中国的读书人对此肯定持激烈的反对态度:孔夫子说自己知天命而且不逾矩,很显然,他不再需要知道什么了。后世的人则以为:天已经生了仲尼,万古不长如夜了。再后来的人则以为,精神原子弹已经炸过,世界上早没有了未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中国人总要以为自己有了一种超级的知识,博学得够够的、聪明得够够的,甚至巴不得要傻一些。直到现在,还有一些人以为,因为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可以坐待世界上一切寻求智慧者的皈依——换言之,我们不仅足够聪明,还可以担任联合国救济署的角色,把聪明分给别人一些。一种如此聪明的人,除了教育别人,简直就无事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