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石。正确地理解、掌握数学概念更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和保障,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完整的、清晰的、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
由于数学概念本身的抽象性,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给学生增加一定的困扰,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兴趣缺失。如果教师采用简单灌输、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而不能灵活运用,解题时就会束手无策或困难重重。针对此情况,我们以“分数的意义”一课教学为例,组织开展“概念教学”的主题教研活动,对“概念教学”这一主题进行深度的探究,现将我们的思考和大家交流。
一、教材解读,了解概念背景
依据小学数学概念呈现的两大特点(直观性和阶段性)及表现形式(描述式和定义式),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教材进行了深度解读。
1.纵向对比
人教版三年级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分数,建立分数的表象,如“1/2、1/3、1/4……这样的数叫分数”。由于五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所以教材侧重于分数的定义,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用分数来表示”。
2.横向比较
我们参阅了西师版教材,给分数的定义更加明确和具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我们发现不管是哪种版本教材,在“分数的意义”概念中有一个新概念——单位“1”非常重要,它是突破分数概念的关键所在。为此,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我们将教学始终围绕单位“1”进行,一是把从“一个物体平均分”延伸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二是从形象直观的“分数意义”上升到抽象理性的“分数意义”。教学中充分利用感知、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去经历、体验和探索,从直观到表象,继而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二、认知冲突,激发概念需求
新课程倡导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从学生已经会了什么”开始进行教学,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我利用游戏让学生发现平均分得不到整数时不能用手指表示出来,进而产生认知冲突,由此引入分数的概念。我提问:“8除以2,4除以2,2除以2,1除以2,1除以3……同学们能不能比划出来?”生:“不能。”我追问:“那能说出来吗?”生:“二分之一。”“这与前面学习过的数有什么不同?”……然后向学生说明数学概念来源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体验探索,完善概念形成
数学概念的形成要历经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给予引导,使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1.直观感知,突出“一个整体”的认识
在学生完成复习题后,以一个集合圈自然巧妙地过渡到可以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对以往感知过的事物表象层层推进,体会到一个整体可大可小、可多可少,进而突破“一个整体”这一教学难点。然后通过“8个圆片”这个整体来研究分数,引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感知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为概念的形成建立一个鲜明的表象,使概念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师:把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从而得到分数。
师:请看,这是四个苹果,如果把它圈在一起,可以说把4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课件出示6个球、8个月饼)可以怎么说?
生1:把6个球看成一个整体,把8个月饼看成一个整体。
师: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呢?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2:可以把我们全班人数看成一个整体。
生3:可以把我们全校的老师看成一个整体,还可以把全校的男老师看成一个整体。
生4:可以把一碗鸡汤看成一个整体。
……
师(出示部分生活中的“整体”图片):像图中的这些,我们把它叫一些物体(板书),也可以说成是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生5:这样的整体有很多,可以很大很大。
师:它还能够表示出分数吗?
生6:能。
生7:不一定。
师:我们就选择“8个月饼”这个整体来研究吧。为了方便研究,月饼用圆形纸片来代替。
师:拿出练习纸,先把8个圆片看成一个整体,然后用虚线平均分成几份,用阴影表示出你创造的分数,并写在右边的横线上。
2.建立表象,理解单位“1”的内涵
在学生对“一个整体”的感知、体验活动后,师揭示单位“1”的含义,即把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看成是“一个整体”,然后把“一个整体”自然过渡上升到单位“1”,为单位“1”充分建立表象,从而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3.体验探索,归纳分数的意义
我们设计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分数的本质特征,突出单位“1”的不同,但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一是相同的分数可以表示不同的数量;二是同一个数量可以用不同的分数表示。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分数的本质特征,再自然过渡到把全班同学看成单位“1”说分数,从而总结分数的意义。
师:把全班同学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58份,其中1份是它的几分之几?2份、3份、4份、5份呢?
师:你能不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描述分数?
师引导学生概括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
4.媒体应用,辨析分数的本质
我充分利用课件,启发学生观察并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课件展示糖的数量变化:12颗、24颗、48颗、一大堆糖……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知,再次巩固单位“1”不是指一个具体的数量,它代表的是一个整体,从而揭示分数的意义——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师(出示课件):有多少颗糖?
生:12颗糖。
师:把它平均分成2份——(学生口答出分数)24颗糖,填的分数变不变?48颗糖,填的分数变吗?一大堆糖呢?
师:不管是多少颗糖,我们都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整体”,填的分数都不变,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
此时,学生已具备了足够的知识经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分数概念的形成水到渠成。
四、拓展延伸,巩固概念应用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基本练习、重点练习、判别练习、拓展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最后,让概念回归生活,应用于生活,再次引导学生巩固分数的意义。
课后,我感到一丝喜悦和触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探究,学习热情高涨,他们的精彩表现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在生活中,学生对于分数并不陌生,只是没有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它。通过这样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分数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所学知识得以拓展升华。
(责编 杜 华)
由于数学概念本身的抽象性,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给学生增加一定的困扰,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兴趣缺失。如果教师采用简单灌输、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而不能灵活运用,解题时就会束手无策或困难重重。针对此情况,我们以“分数的意义”一课教学为例,组织开展“概念教学”的主题教研活动,对“概念教学”这一主题进行深度的探究,现将我们的思考和大家交流。
一、教材解读,了解概念背景
依据小学数学概念呈现的两大特点(直观性和阶段性)及表现形式(描述式和定义式),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教材进行了深度解读。
1.纵向对比
人教版三年级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分数,建立分数的表象,如“1/2、1/3、1/4……这样的数叫分数”。由于五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所以教材侧重于分数的定义,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用分数来表示”。
2.横向比较
我们参阅了西师版教材,给分数的定义更加明确和具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我们发现不管是哪种版本教材,在“分数的意义”概念中有一个新概念——单位“1”非常重要,它是突破分数概念的关键所在。为此,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我们将教学始终围绕单位“1”进行,一是把从“一个物体平均分”延伸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二是从形象直观的“分数意义”上升到抽象理性的“分数意义”。教学中充分利用感知、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去经历、体验和探索,从直观到表象,继而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二、认知冲突,激发概念需求
新课程倡导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从学生已经会了什么”开始进行教学,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我利用游戏让学生发现平均分得不到整数时不能用手指表示出来,进而产生认知冲突,由此引入分数的概念。我提问:“8除以2,4除以2,2除以2,1除以2,1除以3……同学们能不能比划出来?”生:“不能。”我追问:“那能说出来吗?”生:“二分之一。”“这与前面学习过的数有什么不同?”……然后向学生说明数学概念来源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体验探索,完善概念形成
数学概念的形成要历经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给予引导,使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1.直观感知,突出“一个整体”的认识
在学生完成复习题后,以一个集合圈自然巧妙地过渡到可以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对以往感知过的事物表象层层推进,体会到一个整体可大可小、可多可少,进而突破“一个整体”这一教学难点。然后通过“8个圆片”这个整体来研究分数,引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感知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为概念的形成建立一个鲜明的表象,使概念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师:把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从而得到分数。
师:请看,这是四个苹果,如果把它圈在一起,可以说把4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课件出示6个球、8个月饼)可以怎么说?
生1:把6个球看成一个整体,把8个月饼看成一个整体。
师: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呢?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2:可以把我们全班人数看成一个整体。
生3:可以把我们全校的老师看成一个整体,还可以把全校的男老师看成一个整体。
生4:可以把一碗鸡汤看成一个整体。
……
师(出示部分生活中的“整体”图片):像图中的这些,我们把它叫一些物体(板书),也可以说成是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生5:这样的整体有很多,可以很大很大。
师:它还能够表示出分数吗?
生6:能。
生7:不一定。
师:我们就选择“8个月饼”这个整体来研究吧。为了方便研究,月饼用圆形纸片来代替。
师:拿出练习纸,先把8个圆片看成一个整体,然后用虚线平均分成几份,用阴影表示出你创造的分数,并写在右边的横线上。
2.建立表象,理解单位“1”的内涵
在学生对“一个整体”的感知、体验活动后,师揭示单位“1”的含义,即把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看成是“一个整体”,然后把“一个整体”自然过渡上升到单位“1”,为单位“1”充分建立表象,从而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3.体验探索,归纳分数的意义
我们设计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分数的本质特征,突出单位“1”的不同,但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一是相同的分数可以表示不同的数量;二是同一个数量可以用不同的分数表示。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分数的本质特征,再自然过渡到把全班同学看成单位“1”说分数,从而总结分数的意义。
师:把全班同学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58份,其中1份是它的几分之几?2份、3份、4份、5份呢?
师:你能不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描述分数?
师引导学生概括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
4.媒体应用,辨析分数的本质
我充分利用课件,启发学生观察并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课件展示糖的数量变化:12颗、24颗、48颗、一大堆糖……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知,再次巩固单位“1”不是指一个具体的数量,它代表的是一个整体,从而揭示分数的意义——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师(出示课件):有多少颗糖?
生:12颗糖。
师:把它平均分成2份——(学生口答出分数)24颗糖,填的分数变不变?48颗糖,填的分数变吗?一大堆糖呢?
师:不管是多少颗糖,我们都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整体”,填的分数都不变,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
此时,学生已具备了足够的知识经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分数概念的形成水到渠成。
四、拓展延伸,巩固概念应用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基本练习、重点练习、判别练习、拓展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最后,让概念回归生活,应用于生活,再次引导学生巩固分数的意义。
课后,我感到一丝喜悦和触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探究,学习热情高涨,他们的精彩表现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在生活中,学生对于分数并不陌生,只是没有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它。通过这样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分数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所学知识得以拓展升华。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