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遣“想法”上笔端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27-A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益民兄赠予我他的新著《论语说文评教》,典雅的装帧与别致的书名—下子就吸引了我,细读则更是颇有感触。我觉得,化用鲁迅先生的诗句,敢遣“想法”上笔端,是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对语文教学写作还比较迷茫的教师阅读的书,它会告诉你如何以自己的笔开启教学研究之路,告诉你语文教学写作写什么、怎么写,以及为何写。
  一、写什么:教中思,做中得
  《论语说文评教》分为八个部分,即说理念、说文本、说设计、说作文、说综合、说模式、说课例、说瑕疵。这八个部分,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教学所涉及的基本内容。益民就是这样“喝”自己的“语文咖啡”,咂摸出属于自己的滋味,也可以说是在自家的自留地里用心耕耘,从而书写出属于自己的耕耘心得。
  益民老师是个有心的教师、爱思考的教师。“这几天镇江天阴雨,大课间不用去上了。我跟孩子们说——继续早读吧!于是,早读由原来的15分钟变成了30分钟。”《怀念早读》一文就是这样开头的,然后,想开去,深思考,阐述了语文课要书声琅琅的观点。时下,很多学校要求教师写教后记,益民就此提出了“有效教学反思的几个要点”。《安恩和奶牛》是教材中新增的课文,益民马上细细研读,写了《(安恩和奶牛)细节描写例说》等。上完《郑人买履》,益民就写了《(郑人买履)课堂学习过程及反思》。
  不用多举例子,书中基本篇篇如此,每一篇都来自益民的语文教学现场:或讲台上的思考,或备课时的琢磨,或听报告中的偶得,或与朋友聊天时的想法,等等。这里没有一篇是长篇大论,都是一些短小精悍的感受或反思,完全是从自己教学的土壤里长出来的,因而十分鲜润与清新。
  语文教学研究写作写什么?其实,很简单,就像益民这样,写教中思,写作中得。从这里动笔,你就能
  “向更深处漫溯”,无限地靠近语文教学的真谛。
  二、怎么写:我要写,经常写
  我一直不认为教学研究的写作是技法问题,《论语说文评教》让我再一次确认:许多一线老师一直关心的“怎么写”的问题,其实是个伪问题。如果实在要说写教学文章有什么技法的话,那么,许多老师在高中或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学会了。另一方面,这种所谓的技法也是一看就会的,属于无师自通。
  关于“怎么写”的问题,在我看来,就是“我要写”与“经常写”。因为“我要写”,就能我手写我心,自然地把教学实践中的感想记录下来。因为“经常写”,就熟能生巧,自成风格。
  在写作技法上,我最看重的就是益民在自序里写的不是技法的技法:“在这间屋子里,尤其是早晚,我的心绪近乎虔诚,那种充满野性召唤的气息让我的潜意识随之波动。一杯咖啡,让自己的心在漩涡中沉淀下来,浮上液面的是心情,沉至杯底的则是我的奢望。”“晨曦还未散去,我就来到学校,走进办公室……打开电脑,修改、润色昨夜的博文……夜晚,校园在喧闹了一整天后归于平静,我再次来到办公室,再次泡上一杯茶,读书、写作、思考……”我仿佛看到那幢紧靠校门的行政楼上,在三楼的一间办公室里,不论早晚,都有一位语文人在静静地沉思、阅读、写作。“我要写”与“经常写”都化在这早早晚晚的灯光里与滴滴答答的键盘声中了。
  “我要写”与“经常写”,这就是益民通过这本书,通过他的写作经历告诉我们的最为常识、最为有效的写作技法。
  三、为何写:炼智慧,促发展
  有很多很多的教师,写作是为了评职称,但是,
  《论语说文评教》中的这些文章不指向职称,而
  是指向教学智慧与专业发展。
  其实,在一个教师的成长历程中,职称呀、荣誉呀不是不应该要,而是应该在教学智慧磨炼与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获得。
  写文章的过程就是一个历练的过程,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生成智慧的过程。可以想见,一位教师,在一年的时间里写了这么多的文章,他的教学理念、教学实践、教学智慧能不发展与提升吗?
  2010年暑假我与益民有了近距离接触,他的自信、他的智慧、他的表达都让我肃然起敬,当我读了《论语说文评教》以后,我发现,他是有“根”的,而且他的“根”是扎在土壤里的。
  有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过于急功近利,往往不能把眼光放得远些,或者说不能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结果常常是得职称而忘成长,见荣誉而忘语文的大义,不能像益民这样耐得住寂寞,一年写下几十篇文章,这些文章每一篇都是思想的浪花,浪花朵朵才能汇聚成河。有了提升教学智慧的愿望,有了专业成长的动力,写这些文章就不是一件苦事,而是一件乐事,不是一件难事,而是一件易事,因而,写什么的问题容易解决,怎么写的问题更容易解决。
  为了提升智慧与促进专业成长,在教学实践中就会有“想法”;有了“想法”想要记录完善就有欲遣“想法”上笔端的冲动写得多了,就有敢遣“想法”上笔端的底气与自信。
  论语、说文、评教,每一样都应该是语文教师的本行,让我们也像益民一样坚持这样做。
其他文献
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说“好问则裕”,意即善于提问的人,学识就会渊博。  有人这样描述现在的孩子:上幼儿园时,会问十万个为什么;小学时偶尔会问为什么;上了高中基本不问为什么。这样的说法虽然多少有些夸张,但也能折射出一个现象: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比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呈明显下降态势。  没有问题的背后,是思想的沉寂和僵化,是心灵的冷漠和荒芜。的确,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
如今,在有些语文课堂上,板书已渐行渐远了。  在众多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中,板书颇具传统色彩,曾经备受熏视,但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进驻课堂,板书的位置已被极具视听冲击力的声光电取代,渐渐“退居二线”去了。以我之所能见,不要说常态的语文课,即便是有些公开课、评优课、示范课,现在也已经很难再见到那种构思精巧、构图精美的板书了。  也许,拎着电脑、揣着U盘进教室的现象我们早已司空见惯;也许,课堂上白始至终轻
伍尔夫在《怎样读小说》一文中说:“如果你想真正掌握某个小说家—某个大艺术家——给你的一切,你不仅需要有非常敏锐的感受力,还需要有非常大胆的想象力。”高尔斯华绥小说《品质》讲述了格斯拉兄弟的故事,他们视鞋为生命,每一双靴子都是凝结了心血的艺术品,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对这样一篇近乎赞美诗的小说,作者似乎“用错了笔墨”,大篇幅描写格斯拉兄弟接订货单时的情景,却省略了满足读者正常好奇心的诸多内容。这些
《陈太丘与友期行》(也作《陈太丘与友期》)选自古代志人志怪小说《世说新语》,全文仅103字,却演绎了一场关于“信”的精彩辩论。各版本教材都将其作为初冲生研读文言文的入门篇目,视作衔接中小学语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积极性的典范素材。  由于内容浅显易懂,长期以来,对这篇文章的教学几乎已成定式,“明礼诚信”的主题分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的问题探讨,频繁地出现在课堂教学中。然而,这不但脱离了《
朱子学,又称闽学,由于它发端于南宋初年福建理学家杨时、游酢、罗从彦、李侗等人,朱熹通过他们传承了周敦颐、程颢、程颐等人的理学思想,并建立起庞大完整且更为严密的理学思想体系,所以一般将朱熹作为闽学的创始者和领袖。朱子思想是我国继儒家思想之后又一思想领域的重要成就,从宋末至清代近800 年间一直处于主流思想地位,被官方认定为正统的哲学思想。钱穆曾评价:“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
与其他同时期的文人相比,郭沫若是一个惯于仰望星空的人。且不说他的诗文集就命名为《星空》,他还有一篇长达4.5万字的天文历法长文《释支干》,让世人惊叹。甚至他那篇飞奔、狂叫、爆炸式的新体诗《天狗》:我是一条天狗啊/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至今还在我们的耳边燃烧。《天上的街市》同样是作者在远离喧嚣的安静之处,写下的又一篇驰骋想象、眺望星空的作品。  此诗写于1921
【摘要】2021年语文中考浙江嘉兴卷以项目化学习构建表现性评价,对中考命题进行探索。试卷整合结构、命题语料与情境,拓展考查内容,重视对学习策略的考查;注重综合情境、活动、过程与问题的解决因素,设计表现性任务。嘉兴卷的变革,给教与学诸多启示:教师需要确立大单元教学的理念,整合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并让学生形成表达。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表现性评价,中考命题,嘉兴卷  语文课程改革深入推进,采
【摘要】自读课文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在了解其编排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材搭建的阅读支架引导学生自读,设计自主学习单,采用初读自测单、回读思考单和博读拓展单,给学生打造自读的路径;通过活动探究引导学生自读体验,促进他们为完成任务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  【关键词】自读课文,编排特点,教学策略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一个突出特点是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
作为在教学一线工作的语文老师,我们都深知阅读的重要性,但我们又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在教学课文和大量的练习上。长期处于这种让人矛盾又纠结的境况中,我们迫切需要一本书来给自己力量,让自己对语文教学充满希望。我想,《阅读的力量》这本书是最佳的选择。  翻开书页,序言《自由阅读有力量》让我读了茅塞顿开: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教学,辅导学生作业,却收效甚微?原来直接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功效,基本上在浪费时
书名:英美文学作品选  作者:张丽丽 张静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  ISBN:9787564327293  定价:39元  阅读并研究英美文学作品,不仅是提高语言学习及应用水平的有效手段,更是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而英美文学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是那些经典作品。于是,研读文学经典成为培养人文精神的必由之路。由张丽丽、张静合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美文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