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挑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学校教育以及整个教育发展的好坏。目前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管理还是以行政化管理为主,不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本文以人性假设理论中“以人为本”管理观作为依据,分析了在学校教师管理中进行人本化管理的前提要素,以及管理者应当如何从内部观念和外部环境为人本化管理制度提供适于发展的条件。
  关键词:教师管理 人性假设 人本管理 校长
  
  学校管理是联系学校内外部人、财、物、事、时空和信息的桥梁和纽带。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是学校现代化的关键,而在诸多的管理因素中,对人的管理,则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核心问题。随着我国教育管理的迅速发展,学校教育管理也渐渐从以往的科学管理向人本管理转变。但是科学管理依然比较普遍,即以工作或组织目标为中心,建立有效的机构、周密的工作计划、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的职责分工以及严格奖惩和纪律强制的管理模式。学校管理工作的对象是人,在学校内必须处理好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这两个基本关系。因此“以人为本”在学校关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人性假设理论中的“以人为本”管理观
  
  管理活动的样式是建立在对于人性的假设之上的。科学管理样式是建立在“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之上的,在这种管理中,人被定格为“经济动物”,谋生是劳动的唯一目的。“霍桑实验”证明人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人际关系的影响。这种把“人性”定位于“社会人”假设上的管理理论,称之为“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则把人性假设提升至“自我实现人”,他根据需要层次说指出,人们在生活质量提高的情况下就会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教育管理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教师为本”,确立教师在管理过程中的中心地位。一方面要在管理过程中将教师置于突出的位置,切实考虑教师资源的整合和配置;另一方面,要对教师有正确的认识,他们愿意在教育事业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管理过程中,要信任和尊重教师,为他们实施抱负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充分认识教师的工作形象与特点是实施人本化管理的前提
  
  实施学校的人本化,其重要前提是充分认识教师的地位、作用以及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第一,要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主动精神、创造意识和工作责任感,为他们搭建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领导者要真心实意地听取他们的意见,满足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精神需要。
  第二,要为教师创造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和条件。例如让教师参加与学校管理相关的座谈会、专题讨论会和听证会等等,都有益于民主管理的实施。
  第三,要调动教师“接受管理、管理他人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三、校长加强自身管理是实施人本化管理的保证
  
  要管理别人首先要管理好自己,校长必须具有令人信服的思想品德修养。
  首先,要有宽广的胸襟,能够容纳比自己所长之人,发挥他们的长处。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校整体的发展。
  其次,要容纳有缺点但有特长、有事业心的人。只要缺点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不损害学校利益,不破坏师生之间的团结和友谊,就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
  最后,要容纳犯过错误但愿意改进的人。很多错误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细节上欠周到。
  
  四、有序而又自由、紧张而又宽松的工作氛围是人本化管理的成功所在
  
  第一,变重行政管理为重“人本”管理。新的管理模式,新的学校管理制度和机构,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营造民主和谐、人和政通的管理氛围。
  第二,变“压抑的环境”为“互相尊重的环境”。作为管理者要善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相互产生积极影响;其次,学校领导要主动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
  第三,变“刚性的制度管理”为“以师为本的弹性管理”。作为管理者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增加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使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
  第四,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对教师的评价与考核,应改变那种单纯总结过去的评定方式,而要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帮助教师分析过去,探讨如何使教师更好地发展。
  
  五、结语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学校是实施教育的最重要的基地,因此管理学校更应该体现这一新的理念。人本管理在学校中涉及到很多方面,但是教师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学校教育的成败,所以应该作为重点来抓,只有把教师教育抓好了,才能搞好我国的教育事业,使其在长期的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
  
  参考文献:
  [1]罗伯特·G·欧文.教育组织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实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娄欣生,周艳球,尤季仙.试论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J].管理科学文摘,2005年2月.
  [4]杨连山.对学校管理人本观的理解[J].天津教育,2004年6月.
  [5]孙承志,张剑飞.人本管理的前提:人性观念[J].四川工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
其他文献
摘要: 在中国近代史上,严复作为一名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他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时,首次提出了中国近代最有名的“信、达、雅”的翻译理论,这一理论成为中国翻译界百年不变的翻译原则和标准。然而纵观严复所留下的大量翻译著作及文字材料,我们却发现,这些译著里充斥着许多不符合“信、达、雅”翻译标准和原则的内容,用严复自己的话来说,他所采用的是“达旨”式译法。本文以《天
摘 要: FISHER确切概率法是双总体的比率假设检验的重要方法,也是数理统计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现有的课本对该方法原理的介绍都过于简略,以致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和掌握该方法。本文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详细系统的证明,并指出了讲解该方法的要点,同时结合MATLAB程序实现该方法,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演示。实践证明,这种深入剖析且可视化的讲解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
在新课程标准的倡导下,高中地理课堂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在我们进行教学反思时发现了有一些不足,如在同一个班级尝试新的教法、或者同一节课同一种教法在不同的班级进行,有时却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我们平时听课在欣赏他人精彩表现的同时,也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为了使每一节地理课有趣、有思、有得,在学习各种成功经验和方法的同时,有必要思考是什么因素使课堂不尽如人意。    一、冷场原因    教师的教(包
摘要: 本文就无线电通信技术——蓝牙的起源、简介和应用作了介绍。  关键词: 无线电通信蓝牙技术起源简介应用    无线电通信技术与有线电通信相比,具有不用架设传输线路线、脱离传输距离限制、传输距离远、通信灵活等优点,备受市场的青睐。传统的传输线有长度的限制,对设备摆放的位置有一定的要求,传输线太短,设备就不能离电脑太远;传输线太长,又得东缠西绕,麻烦且不美观。无线通信不采用传统电缆线,但就提供传
学习外语,其主要目标就是能与不同语种的活生生的人进行交往。听,作为人类言语交流的一种关键要素,在信息激增、全球交互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在日语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对学习日语的学生来说,听力确实更是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难关,相对于英语而言,国内更缺乏足够的语言环境,学生主要依靠课堂上的机会进行练习,按照每周20课时来看,水平自然难以得到有效提高。为此,寻找有效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摘要: 任务型教学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途径。它以完成具体任务的欲望为动力,以用语言做事为完成任务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来体现教学的成效,因此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本文客观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阐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其实施意义,同时提供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任务型教
摘要: 《斜阳》是日本无赖派代表作家太宰治在战后的集大成之作。本文分析了《斜阳》中的主人公和子在身份及文化认同上的转型过程,来考察这部作品的神髓,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关照。太宰治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与希望寄托在和子身上,指出只有积极地去革命,彻底地摆脱旧的道德模式,才能获得新生。  关键词: 《斜阳》和子身份认同革命    《斜阳》是日本无赖派作家太宰治(1909—1948)晚期的代表作,发表于1947
摘要: 本文在理解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6 2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概要阐述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着重分析了传统课程模式下第一堂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第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并说明该设計如何体现上述的6 2原则。  关键词: 职业教育能力测评教学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
摘要: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小说情节开展要合乎情理,令人可信,就要周全考虑情节发展的合理性因素。《我的叔叔于勒》充分展示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精妙构思,在诸多细节方面作了必要交代,铺演情节具有合理性,令人可信,值得探究。  关键词: 《我的叔叔于勒》情节合理铺演    莫泊桑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情节跌宕变化,既让人出乎意料,发人思考,留下想象空间,又合乎情理,符合故事情节发展规律与人物性
摘 要: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生动有力的表现手法,运用得当,妙不可言。《荷花淀》的突出特点之一就在于细节描写耐人寻味。本文对《荷花淀》中的细节描写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荷花淀》 细节 赏析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