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中国近代史上,严复作为一名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他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时,首次提出了中国近代最有名的“信、达、雅”的翻译理论,这一理论成为中国翻译界百年不变的翻译原则和标准。然而纵观严复所留下的大量翻译著作及文字材料,我们却发现,这些译著里充斥着许多不符合“信、达、雅”翻译标准和原则的内容,用严复自己的话来说,他所采用的是“达旨”式译法。本文以《天演论》为例,从历史背景出发,探究“达旨”式译法的涵义和译者的主体性是如何体现的,并对其译文中的翻译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严复《天演论》“达旨”译者主体性
一、前言
在中国翻译史上,严复的译著对于中国翻译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他在第一部译著《天演论》的《译例言》中首次指出“译事三难:信、达、雅”,标明“信、达、雅”为“译事之楷模”。这一翻译理论自提出便成为了中国翻译界百年不变的金科玉律,推崇者不胜枚举。然而纵观严复所留下的大量翻译著作及文字材料,我们却发现,这些译著里充斥着许多不符合“信、达、雅”翻译标准和原则的内容,这也为后人所诟病,认为他所译《天演论》根本不符合“信”的标准,与其说它是一部译著,倒不如说它是严复自己的创作,因此,“信、达、雅”说屡遭后人批评。事实上,严复译著中涉及“信、达、雅”的文字颇为少见,只是在《天演论》的《译例言》中首次提及便不再专门提及了,所以“信、达、雅”并不能完全概括严复的翻译思想。如果我们将严译放在严复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去考察,就会发现严复翻译西方学术名著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本着救国救民的目的的,他翻译《天演论》是以他所谓的“达旨”式译法来进行的,历史已经证明在近代中国启蒙运动中和文化交流史上,他的译著是获得成功的。笔者从历史背景出发,探究“达旨”式译法的涵义,以及译者的主体性是如何体现的,并对其译文中的翻译特点进行分析。
二、严复翻译《天演论》的历史背景及其目的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自甲午战争失败后,东方帝国的羸弱暴露无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而此时的英国正处于维多利亚时代,经济稳定,社会繁荣,自由主义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达尔文、赫胥黎、斯宾塞等的思想学说风行英国。回望落后贫困、思想封闭的祖国,严复深受震动,于是,他更关注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孜孜不倦地研究“中西学问同异”,探求中国富强之道。严复读完赫胥黎的原著Evolution and Ethics后深受感触,对于其中“物竞天择”的基本观点大为赞同。他清醒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西方强而中国弱的根本原因并不在器物,而在于制度,于是他决定利用自己精通英汉两国语言的优势开始翻译西方的文论著作,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哲学思想传播给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从而达到救国救民、振新中华的目的。于是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联系甲午战争后国家危亡的状况,向国人发出了“与天争胜”、“图强保种”的呐喊,指出:“再不变法将循优胜劣败之公例而亡国亡种。”
三、达旨式翻译法的涵义
严复于1895年开始翻译《天演论》,1896年译成,书中所宣传的进化论思想很快就成为了维新运动的理论基础。然而严复所译《天演论》不是纯粹直译,而是有评论、有发挥,并且对原作进行了许多的删减、增添和改译,与他所提出的翻译“信、达、雅”的标准大相径庭,让人感觉与原著相差甚远。那么是不是因为严复在翻译过程中的疏忽大意或治学不严谨呢?恰恰相反,他的认真严肃的程度要远远超过一般的译者。在《天演论》的《译例言》中他说过:“一名之立,旬月踟蹰。”可见他对学术严谨的态度。实际上,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在翻译《天演论》时,他所采用的是“达旨”式的译法。那么,何为“达旨”呢?《中国翻译词典》对“达旨”的解释是:“达旨”就是“表达原文的意思”。在《天演论》的《译例言》中,他曾提及这一词:“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到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意思就是说,《天演论》的翻译并不遵循“信、达、雅”的标准,不必拘泥于原文的“逐字逐句”,只要意思不与原文相左,需要的时候可以自由发挥。显然,严复的翻译并不符合《中国翻译词典》里“达旨”的标准。另有观点认为,严复的“达旨”,意味着既传达原著之意,又达严复本人之旨,且以达严复本人之旨为主。皮后锋在《严复大传》中对《天演论》进行了评述:“为了既达赫胥黎之旨,更重要的是又能达严复本人之旨,严复采取意译的方法,对原著采取了随心所欲的删削附益。”①一般认为,后一种观点能更好地体现严复的“达旨”思想。
四、译者主体性及达旨式翻译的特点
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Evolution and Ethics时,是同时作为读者、译者和改编者的身份来译这部作品的,他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原作品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翻译理念融入译著中,并结合当时的国情,考虑到了翻译对象的可接受性,译著的实用性和可读性,采取了意译的手法,对原文的内容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变动,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
为了达到他本人之旨,严复在翻译的过程中,采取了删减、增益、改译、加按语等多种翻译策略,同时将达尔文的进化论、赫胥黎的自强保种的先进思想和他自己的理解一同融入书中,为的就是更好地将西方的进化论思想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让此书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以下取其中几法加以分析。
1.删减——去粗取精。首先《天演论》这一书名就是经过删减的,赫胥黎的Evolution and Ethics应译为《进化与伦理》,严复只翻译了本书前半部分——进化论,对伦理并未翻译,所以只取了书名的前部分。这是因为,赫胥黎的生物进化原理不适用于社会发展原理,与严复的思想不同,而严复正是要用进化论的观点来解决当前进化过程中落后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严复要彻底地运用进化论,自然不同意赫胥黎这种观点,于是便有了严复大删“导言十五·最旨”一节原文的结果。另外,为了突出重点,严复对原文中的一些不重要的内容进行了删减,例如,在“论一·能实”中,严复就删除了赫胥黎开头讲的童话故事。将笔墨着重于“物竞天择”。
2.增译——对文化的补充。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赫胥黎原著中有一些西方文化特有的元素,对于当时的中国读者来说,它们是无法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严复在处理这一问题方面,大多采取的是增译或附加注释的方法。例如,在“本论”的第四节中(严译“论五·天刑”),赫胥黎举例时提到了哈姆雷特,他是莎士比亚戏剧中典型的代表人物,在英国可谓家喻户晓,正如贾宝玉之于中国读者,不需要多加解释。但在西方文化没有传入中国的当时,严复恐国人不明,加译而成:“罕木勒特,孝子也。乃以父仇之故,不得不杀其继父,辱其亲母,而自剚刃于胸。”人名之后的三十字都是严复加上去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3.改译——对原作的改写。赫胥黎的英文原著中有一些特定文化环境中对人和事物的描写,是严复译著的目标读者所无法领略的,所以严复对这部分内容做些异化处理,这主要体现在对原著例子的替换上。例如,在《导言》部分第10节中提到的“哈蒙想要吊死摩德开”一事,本来源于《圣经·旧约》,但是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于是严复就将此例替换为中国的典故“汉将李广杀霸陵尉”的故事,内容上虽然相去甚远,但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对于赫胥黎的观点非但没有影响,而且中国读者来说,反而增加了译文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五、结语
《天演论》是严复的第一部译著,可以说严复翻译《天演论》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用特定的译法来达到特定的目的。虽然“达旨”式翻译法违背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但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将含混晦涩的西学变得广为中国民众所接受。在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殊历史时期,这部译著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爱国进步人士,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另外,它作为一部译著,其中的翻译思想和理念,颇值得翻译工作者思考。
注释:
①皮后锋.严复大传.福州:福州人民出版社,2003:108.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王克菲.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韩江洪.严复话语系统与近代中国文化转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沈苏儒.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梁真惠,陈卫国.严复译本“天演论”的变异现象——以功能翻译理论为视角的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7,(6).
关键词: 严复《天演论》“达旨”译者主体性
一、前言
在中国翻译史上,严复的译著对于中国翻译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他在第一部译著《天演论》的《译例言》中首次指出“译事三难:信、达、雅”,标明“信、达、雅”为“译事之楷模”。这一翻译理论自提出便成为了中国翻译界百年不变的金科玉律,推崇者不胜枚举。然而纵观严复所留下的大量翻译著作及文字材料,我们却发现,这些译著里充斥着许多不符合“信、达、雅”翻译标准和原则的内容,这也为后人所诟病,认为他所译《天演论》根本不符合“信”的标准,与其说它是一部译著,倒不如说它是严复自己的创作,因此,“信、达、雅”说屡遭后人批评。事实上,严复译著中涉及“信、达、雅”的文字颇为少见,只是在《天演论》的《译例言》中首次提及便不再专门提及了,所以“信、达、雅”并不能完全概括严复的翻译思想。如果我们将严译放在严复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去考察,就会发现严复翻译西方学术名著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本着救国救民的目的的,他翻译《天演论》是以他所谓的“达旨”式译法来进行的,历史已经证明在近代中国启蒙运动中和文化交流史上,他的译著是获得成功的。笔者从历史背景出发,探究“达旨”式译法的涵义,以及译者的主体性是如何体现的,并对其译文中的翻译特点进行分析。
二、严复翻译《天演论》的历史背景及其目的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自甲午战争失败后,东方帝国的羸弱暴露无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而此时的英国正处于维多利亚时代,经济稳定,社会繁荣,自由主义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达尔文、赫胥黎、斯宾塞等的思想学说风行英国。回望落后贫困、思想封闭的祖国,严复深受震动,于是,他更关注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孜孜不倦地研究“中西学问同异”,探求中国富强之道。严复读完赫胥黎的原著Evolution and Ethics后深受感触,对于其中“物竞天择”的基本观点大为赞同。他清醒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西方强而中国弱的根本原因并不在器物,而在于制度,于是他决定利用自己精通英汉两国语言的优势开始翻译西方的文论著作,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哲学思想传播给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从而达到救国救民、振新中华的目的。于是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联系甲午战争后国家危亡的状况,向国人发出了“与天争胜”、“图强保种”的呐喊,指出:“再不变法将循优胜劣败之公例而亡国亡种。”
三、达旨式翻译法的涵义
严复于1895年开始翻译《天演论》,1896年译成,书中所宣传的进化论思想很快就成为了维新运动的理论基础。然而严复所译《天演论》不是纯粹直译,而是有评论、有发挥,并且对原作进行了许多的删减、增添和改译,与他所提出的翻译“信、达、雅”的标准大相径庭,让人感觉与原著相差甚远。那么是不是因为严复在翻译过程中的疏忽大意或治学不严谨呢?恰恰相反,他的认真严肃的程度要远远超过一般的译者。在《天演论》的《译例言》中他说过:“一名之立,旬月踟蹰。”可见他对学术严谨的态度。实际上,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在翻译《天演论》时,他所采用的是“达旨”式的译法。那么,何为“达旨”呢?《中国翻译词典》对“达旨”的解释是:“达旨”就是“表达原文的意思”。在《天演论》的《译例言》中,他曾提及这一词:“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到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意思就是说,《天演论》的翻译并不遵循“信、达、雅”的标准,不必拘泥于原文的“逐字逐句”,只要意思不与原文相左,需要的时候可以自由发挥。显然,严复的翻译并不符合《中国翻译词典》里“达旨”的标准。另有观点认为,严复的“达旨”,意味着既传达原著之意,又达严复本人之旨,且以达严复本人之旨为主。皮后锋在《严复大传》中对《天演论》进行了评述:“为了既达赫胥黎之旨,更重要的是又能达严复本人之旨,严复采取意译的方法,对原著采取了随心所欲的删削附益。”①一般认为,后一种观点能更好地体现严复的“达旨”思想。
四、译者主体性及达旨式翻译的特点
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Evolution and Ethics时,是同时作为读者、译者和改编者的身份来译这部作品的,他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原作品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翻译理念融入译著中,并结合当时的国情,考虑到了翻译对象的可接受性,译著的实用性和可读性,采取了意译的手法,对原文的内容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变动,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
为了达到他本人之旨,严复在翻译的过程中,采取了删减、增益、改译、加按语等多种翻译策略,同时将达尔文的进化论、赫胥黎的自强保种的先进思想和他自己的理解一同融入书中,为的就是更好地将西方的进化论思想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让此书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以下取其中几法加以分析。
1.删减——去粗取精。首先《天演论》这一书名就是经过删减的,赫胥黎的Evolution and Ethics应译为《进化与伦理》,严复只翻译了本书前半部分——进化论,对伦理并未翻译,所以只取了书名的前部分。这是因为,赫胥黎的生物进化原理不适用于社会发展原理,与严复的思想不同,而严复正是要用进化论的观点来解决当前进化过程中落后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严复要彻底地运用进化论,自然不同意赫胥黎这种观点,于是便有了严复大删“导言十五·最旨”一节原文的结果。另外,为了突出重点,严复对原文中的一些不重要的内容进行了删减,例如,在“论一·能实”中,严复就删除了赫胥黎开头讲的童话故事。将笔墨着重于“物竞天择”。
2.增译——对文化的补充。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赫胥黎原著中有一些西方文化特有的元素,对于当时的中国读者来说,它们是无法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严复在处理这一问题方面,大多采取的是增译或附加注释的方法。例如,在“本论”的第四节中(严译“论五·天刑”),赫胥黎举例时提到了哈姆雷特,他是莎士比亚戏剧中典型的代表人物,在英国可谓家喻户晓,正如贾宝玉之于中国读者,不需要多加解释。但在西方文化没有传入中国的当时,严复恐国人不明,加译而成:“罕木勒特,孝子也。乃以父仇之故,不得不杀其继父,辱其亲母,而自剚刃于胸。”人名之后的三十字都是严复加上去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3.改译——对原作的改写。赫胥黎的英文原著中有一些特定文化环境中对人和事物的描写,是严复译著的目标读者所无法领略的,所以严复对这部分内容做些异化处理,这主要体现在对原著例子的替换上。例如,在《导言》部分第10节中提到的“哈蒙想要吊死摩德开”一事,本来源于《圣经·旧约》,但是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于是严复就将此例替换为中国的典故“汉将李广杀霸陵尉”的故事,内容上虽然相去甚远,但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对于赫胥黎的观点非但没有影响,而且中国读者来说,反而增加了译文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五、结语
《天演论》是严复的第一部译著,可以说严复翻译《天演论》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用特定的译法来达到特定的目的。虽然“达旨”式翻译法违背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但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将含混晦涩的西学变得广为中国民众所接受。在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殊历史时期,这部译著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爱国进步人士,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另外,它作为一部译著,其中的翻译思想和理念,颇值得翻译工作者思考。
注释:
①皮后锋.严复大传.福州:福州人民出版社,2003:108.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王克菲.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韩江洪.严复话语系统与近代中国文化转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沈苏儒.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梁真惠,陈卫国.严复译本“天演论”的变异现象——以功能翻译理论为视角的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