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中蕴含着先人的思想精髓。学习古诗,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多媒体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扣住“偷”字进行讲解、抓住“偷”字,深入理解以及总结升华等几个方面,对《池上》进行教学分析。
古诗教学《池上》教学分析提到中国的古典文化,便绕不开古诗。从三言、五言到七言,诗歌的发展史也是我们民族的发展史。在诗歌中,也可以看到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作为传统文学中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诗歌的叙事方式通常会留给读者很大的思维想象空间,可以极大地拓宽学生的视野,诗歌的写作方式如用典等,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力。同时,学习古诗,还可以为学生的文学审美打下一定的基础。因此,无论是从工具性的用途或者是人文性的角度,诗歌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如何教古诗
首先,要使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中国诗由于五言或七言的字数要求,多使用白描手法来叙述事件,在诗歌的叙述中会有大量的“留白”,这些部分不会体现在诗歌的叙述过程中,要靠学生自己的想象与联想才可以体会到。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诗歌的含义。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古诗语言的特点。较之现代诗歌,古诗的语言更加凝练含蓄,更加耐人寻味。教师要让学生反复咀嚼和品味诗歌的语言。要首先理解诗歌中重点字词的含义,进而可以理解整行、整句以及整首诗的意义。教师还应注意,在解释意义时,无需按照字的顺序来解释,能把意思说通即可。
再次,学生应通过反复地吟诵来体会古诗自身的美感。古诗固有的音乐美体现在它的韵律等方面,这些是无法通过默读体现出来的,要想直接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就要反复地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多次的诵读,才能进入诗歌中所描绘的境界,才能够领略作品中所包含的情致与趣味,进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虽然可以通过上述途径来进行古诗教学,但是,如果脱离某个能够把它们按秩序相连的载体,古诗的教学将会是分散、凌乱与嘈杂的,从而破坏了古诗的整体意境美。在古诗的实际授课过程中,如果古诗的整体意境美遭到破坏,那么,这节课就是不成功的。找准诗眼,则可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在教授苏教版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古诗《池上》时,我抓住“偷”字串连起全诗,贯穿整个教学环节。
二、《池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同时,能够理解诗中关键字词的含义。
2.通過想象和联想诗中的画面、反复吟诵全篇等方法,来加深学生对本篇的理解。
3.感悟儿童特有的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形象特点,使学生热爱生活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能够得到激发。
(二)教学重点
1.借助课本中的插图,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方式,来明确关键字词的意思。
2.感受儿童特有的纯洁、质朴的美好形象。
(三)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诗人为何要用“偷”字。
(四)教学过程
1.通过多媒体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导入新课,导语如下:同学们,有人将童年比作色彩斑斓的万花筒,在里面,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美丽图片;童年,也是一个装满了财宝的宝盒,盒子里面装着五彩缤纷的世界。请大家看投影仪,看看这些孩子的童年发生了哪些趣事(此时多媒体可为学生展示有趣的儿童图片),接下来,也请大家畅所欲言,说一说自己的童年(学生自由畅谈,教师伺机小结)。唐代有位大诗人叫白居易,在他的笔下,孩子的童年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走近一个孩子的童年。
(2)揭示题目:《池上》,顾名思义,池上即荷花池上。
(3)学生齐读题目并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作者白居易,教师随时进行补充。
2.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
首先,让学生自由诵读全篇,要求学生能够读准每一个字音,并能够把诗句读通顺。之后,由教师检查学生的初读情况。教师可指名一部分学生进行阅读,由全班进行正音。然后,要求学生再次阅读全篇,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揣摩诗句的意思,并找到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最后,进行集体交流,简单介绍诗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3.扣住“偷”字进行讲解
(1)诗人既然用了“偷”字,说明小主人公是趁着爸爸妈妈不注意出门的,他是怎么悄悄溜出来的呢?在这里,学生可以大胆想象小娃偷着出门的一系列动作和场景。
(2)采到白莲后,小娃又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又有哪些动作。在这里,学生可以想象小娃的一系列动作,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娃的动作,能让你们想到哪些词语。这里,学生可自由发挥,教师随时补充。
4.抓住“偷”字,深入理解
小娃回家后,可能会想到什么,诗人又为什么会认为小娃是偷采呢。偷采白莲似乎不是什么道德的行为,为什么诗人却觉得他是天真可爱的孩子呢,同学们有没有过“偷偷的”恶作剧?教师要指出,这里的偷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偷,要结合语境,准确地理解字义。
5.总结升华
全班一起吟诵全诗,学生可带着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由练习阅读。教师可指定某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由教师补充;或直接由教师进行总结;教师布置家庭作业。
参考文献:
[1]王红娟.现代与经典的完美结合——巧借媒体学古诗[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1,(06).
[2]钱亚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包诗”的教学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12,(09).
[3]陈丹.关于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2012,(08).
古诗教学《池上》教学分析提到中国的古典文化,便绕不开古诗。从三言、五言到七言,诗歌的发展史也是我们民族的发展史。在诗歌中,也可以看到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作为传统文学中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诗歌的叙事方式通常会留给读者很大的思维想象空间,可以极大地拓宽学生的视野,诗歌的写作方式如用典等,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力。同时,学习古诗,还可以为学生的文学审美打下一定的基础。因此,无论是从工具性的用途或者是人文性的角度,诗歌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如何教古诗
首先,要使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中国诗由于五言或七言的字数要求,多使用白描手法来叙述事件,在诗歌的叙述中会有大量的“留白”,这些部分不会体现在诗歌的叙述过程中,要靠学生自己的想象与联想才可以体会到。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诗歌的含义。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古诗语言的特点。较之现代诗歌,古诗的语言更加凝练含蓄,更加耐人寻味。教师要让学生反复咀嚼和品味诗歌的语言。要首先理解诗歌中重点字词的含义,进而可以理解整行、整句以及整首诗的意义。教师还应注意,在解释意义时,无需按照字的顺序来解释,能把意思说通即可。
再次,学生应通过反复地吟诵来体会古诗自身的美感。古诗固有的音乐美体现在它的韵律等方面,这些是无法通过默读体现出来的,要想直接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就要反复地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多次的诵读,才能进入诗歌中所描绘的境界,才能够领略作品中所包含的情致与趣味,进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虽然可以通过上述途径来进行古诗教学,但是,如果脱离某个能够把它们按秩序相连的载体,古诗的教学将会是分散、凌乱与嘈杂的,从而破坏了古诗的整体意境美。在古诗的实际授课过程中,如果古诗的整体意境美遭到破坏,那么,这节课就是不成功的。找准诗眼,则可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在教授苏教版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古诗《池上》时,我抓住“偷”字串连起全诗,贯穿整个教学环节。
二、《池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同时,能够理解诗中关键字词的含义。
2.通過想象和联想诗中的画面、反复吟诵全篇等方法,来加深学生对本篇的理解。
3.感悟儿童特有的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形象特点,使学生热爱生活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能够得到激发。
(二)教学重点
1.借助课本中的插图,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方式,来明确关键字词的意思。
2.感受儿童特有的纯洁、质朴的美好形象。
(三)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诗人为何要用“偷”字。
(四)教学过程
1.通过多媒体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导入新课,导语如下:同学们,有人将童年比作色彩斑斓的万花筒,在里面,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美丽图片;童年,也是一个装满了财宝的宝盒,盒子里面装着五彩缤纷的世界。请大家看投影仪,看看这些孩子的童年发生了哪些趣事(此时多媒体可为学生展示有趣的儿童图片),接下来,也请大家畅所欲言,说一说自己的童年(学生自由畅谈,教师伺机小结)。唐代有位大诗人叫白居易,在他的笔下,孩子的童年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走近一个孩子的童年。
(2)揭示题目:《池上》,顾名思义,池上即荷花池上。
(3)学生齐读题目并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作者白居易,教师随时进行补充。
2.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
首先,让学生自由诵读全篇,要求学生能够读准每一个字音,并能够把诗句读通顺。之后,由教师检查学生的初读情况。教师可指名一部分学生进行阅读,由全班进行正音。然后,要求学生再次阅读全篇,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揣摩诗句的意思,并找到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最后,进行集体交流,简单介绍诗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3.扣住“偷”字进行讲解
(1)诗人既然用了“偷”字,说明小主人公是趁着爸爸妈妈不注意出门的,他是怎么悄悄溜出来的呢?在这里,学生可以大胆想象小娃偷着出门的一系列动作和场景。
(2)采到白莲后,小娃又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又有哪些动作。在这里,学生可以想象小娃的一系列动作,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娃的动作,能让你们想到哪些词语。这里,学生可自由发挥,教师随时补充。
4.抓住“偷”字,深入理解
小娃回家后,可能会想到什么,诗人又为什么会认为小娃是偷采呢。偷采白莲似乎不是什么道德的行为,为什么诗人却觉得他是天真可爱的孩子呢,同学们有没有过“偷偷的”恶作剧?教师要指出,这里的偷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偷,要结合语境,准确地理解字义。
5.总结升华
全班一起吟诵全诗,学生可带着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由练习阅读。教师可指定某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由教师补充;或直接由教师进行总结;教师布置家庭作业。
参考文献:
[1]王红娟.现代与经典的完美结合——巧借媒体学古诗[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1,(06).
[2]钱亚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包诗”的教学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12,(09).
[3]陈丹.关于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