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sam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追求以探究为动力的学习观,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现过程,构建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力得到发展。
  一、优化师生关系,营造主动探究的氛围
  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条件。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感受到爱和尊重、乐观和自信;才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例如: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我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试做例题,结果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我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总结,让学生理解解题的基本方法,同时能根据题目的不同特点用不同方法解答。这样在试做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机
  由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和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构成矛盾。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充满疑问的情境,点燃学生的“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究需要。
  例如:在教学“毫米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猜猜新华词典的厚度,学生学过长度单位“厘米”,所以能很快地说出新华词典的厚度是4厘米多一点,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元硬币,让学生说说它的厚度是多少,然后用直尺量一量它的厚度。这下学生都呆住了——它的厚度不满1厘米,怎么量呀,究竟是多少呢?学生立即就会产生一种想探个究竟的强烈愿望,这就使单调、枯燥的概念数字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被有效激发出来。
  三、动手操作实践,培养学生主动获取、运用知识的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教师要深悟“实践出真知”的真谛,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身经历、感受、体验和发现知识形成的机会,留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和足够活动的时间,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实践求发展”。
  例如:教学“体积的认识”时,由于体积概念比较抽象、难懂,为了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体积的意义,让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方形石块放入装有水的透明玻璃杯里,观察水面的变化,并提问:石头放入水里后,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呢?使学生明确石头占有一定空间。还可以让学生放入大小不同的石块,看出水面上升的高度不同,说明石块大小不同,它们所占的空间就不同。做完这个实验后,还可以让学生用透明的玻璃杯装细沙做一个实验:把一个玻璃杯装满细沙,再倒出来,放进一块木块,再把原来的细沙装回去,学生会发现原来的细沙装不下了,而产生疑问:“这是为什么?”从而知道:木块有多大,占据杯子的空间就有多大。可见,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自主探究活动中能很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四、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课堂交流讨论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索活动,更是学生探究学习的推进剂,通过质疑问难可以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方向及主动参与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时,通过实验得出“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这一结论,然后我按平时习惯鼓励学生质疑:“还有疑问吗?”有一个学生立即举手回答:“老师,为什么我的平行四边形怎么拉也不变形?挺稳定的。”原来他手里拿的是平行四边形的纸板模型。“这个问题问得真好?”我表扬道,然后让学生把这个平行四边形纸板模型与我的框架模型进行比较,看有什么不同。学生经过激烈争论得出:框架结构的平行四边形才具有不稳定性。这一例子说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不但可以消除学生心中的困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五、实行因材施教,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生蕴藏极大学习潜能,也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需要与期待不一样,因此,教师有必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业基础与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自主合作学习组和教师辅导学习组。各组学生的学习要求、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不完全相同,课堂上允许他们以各自适宜的速度与进程推进自己的学习,并激励学生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推进。自主合作学习组的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培养了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教师通过对学困生的直接教学和个别辅导,更好地补差。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达到本层次的学习目标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高一层次的学习目标进行达标学习,用不断递进的分层目标引导和要求学生。在学生各自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各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帮助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之以“学”为乐。
  总之,探究性学习无论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一种教学形式,都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发展空间,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公平竞争”,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教师要以此为契机,把自主探究引入课堂,认真地挖掘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成探究的问题。只有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心中播下自主探究的种子,就能发掘学生个体的自我潜能,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知识、习得方法、丰富体验,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提出的具有创新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作者通过阐述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及特征等相关理论,结合自身的实习经历,分析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关于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希望能给正在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老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策略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究是
产气荚膜梭菌病又称为“猝死症”,近年来,我国许多牛场爆发产气荚膜梭菌病,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两季高发。该病呈全球流行态势,目前主要利用抗生素和灭活疫苗对该病进行控制
摘 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要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从完善准备和有效实施做起。完善准备包括正确解读教材、建立良好的目标意识和全面把握学生等,而有效实施则主要包括创设教学情境、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强化教学效果等。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有效性研究 完善准备 有效实施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责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针对新课改中出现的
摘 要: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课堂评价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性作用,也是影响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存在很多问题,作者根据这些问题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给出应对之策。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评价 存在问题 应对之策  《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
为了解广西PRRSV的变异情况及分子遗传特征,从临床发病死亡猪采集组织接种Marc-145细胞分离病毒,取产生典型细胞病变(CPE)的病毒液经RT-PCR及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鉴定,证实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是引起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给牛场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对公共健康而言也是潜在的危害。1961年Jevons在英国发现首例携带SCCmec基因
英国教学家约翰·洛克说:“教师的最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关注和培养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逐步建立规律化的注意力模式。注意力的保持,就是教学心理学上的注意的稳定性或持久性,是指注意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在某一事物或某种活动上,它是注意在时间上的基本特征。它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按照教学大纲优化课堂设计的同时,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把关注学生的注意力放在首位。下面我对在低年级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