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和磁”是教科版六上《科学》教材“能量”单元的第一课。《电和磁》这一课共安排了一个复习实验即“连接完整电路”,目的是复习以前所学的电路方面和磁铁方面的有关内容,这些是学习电与磁的基础,通过操作使学生对今天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也为这堂课的内容作好铺垫。此外教学的重点在于一个探究活动,即如何使指南针的偏转更明显。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导线、电流、线圈对产生磁性的不同影响,认识电可以生磁。
【案例】
1.自选一种材料袋。
①电池一节、电池盒、开关、灯座、灯泡、导线三根、小磁针;
②电池一节、电池盒、开关、灯座、灯泡、导线两根、线圈一个、小磁针;
③电池两节、电池盒、开关、灯座、灯泡、导线三根、小磁针;
师:动手做一做。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奇特的现象?如果需要老师的帮助,举手示意我到你们身边去。
学生动手探索,教师等待提供帮助,一段时间后。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
同学们的探索很多都是失败的,观察到小磁针偏转的小组不足一半。
师:有更明显的吗?
追问,你的导线是怎样放的?有没观察到的吗?现在知道为什么没有成功了吗?
没观察到的小组,再像他们这样试一试。
再一番探索后,仍有少部分小组失败。接下来进入讨论环节,同学们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
师:刚才老师巡视的时候发现,有的小组的磁针摆动的幅度很大,有的小组却很小。偏转角度非常大的小组有哪些?偏转很小的有哪些?
同学们愤愤不平:我们用的是一节电池、他用的两节电池;我们用的是导线、他们用的是线圈……
师:猜一猜,磁针的摆幅大小跟什么有关系?
板书下学生的猜测:○1与电池节数有关;○2与导线有关;○3与电流有关;○4与线圈有关……
师:你们打算怎样实验?小组内三位同学讨论一下。重点说一说,什么条件保持不变,什么条件改变,如何观察和记录?
师:有相同猜想的小组相互交流一下,完善实验方案,并记录下来。……
师:补充材料,动手实验,看看你的猜想正确吗?记录下实验现象,做好对比。
学生自己选择要补充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师:接下来进入讨论环节,请分析你们获得的实验数据或现象,对比你的猜想和刚才的实验,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在本节课的教学前,我进行了充分地物质材料的准备和知识以及思想上的准备。然而,课上还是不像想象的那么顺畅。教师在整个探究活动中扮演着引领者和支持者的角色,随时准备给学生提供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比较、分析得出自己的实验假设;进而小组合作制定实验方案,完善后选择自己需要的实验材料进行再次实验进行探究。得出实验数据或现象后在老师的组织下交流分析。很多小组请求了老师的帮助,很多小组出现了一次或者多次的失败,观察到的想想也不尽相同。然而讨论环节进行的异常热烈,每个小组都有要发表的看法。
那么,探究活动真正的“神”在哪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的价值追求又是什么?
一、学会科学方法——探究活动的应用价值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提出科学问题;根据已知现象和现有知识进行分析,提出猜想形成实验假设;进而制定和不断完善实验方案,形成科学的探究过程;选择材料进行试验并不断调整、收集证据、解释和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这些过程每个都不可或缺,都有自己独特的育人价值。只有让学生真正经历了这些过程,掌握了科学的探究方法,才可能应用于学习中把它变为自己的学习方式,实现其应用的价值。
二、掌握科学思想——探究活动的文化价值
1、逻辑推理。任何一个科学结论的确立都首先要经得起逻辑推理,所以学生提出的科学猜想、假设甚至结论都必须依据逻辑推理和严密的核查证据对论点加以证明。
2、假设和猜想。科学探索(究)“比教科书中作为‘科学的方法’所介绍的教条性的步骤要灵活得多”,提出探究假设和猜想,借助材料和实验活动对其进行亲身直观的验证比只是借助数据进行推理更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发挥直觉判断力和想象力,并逐步学会如何更好地运用直觉判断和想象思维。
3、质疑和思辨。质疑与思辨所带来愉悦感是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所能体会到的重要情感体验,同时质疑与思辨的思想又是探究活动得以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下去的重要保证。一方面,它使思维不墨守成规,不受传统窠臼的羁绊;另一方面,它又监督思维不可天马行空,任意臆想或幻想。它是更高水平的科学思想统领着整个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形成科学精神——探究活动的精神价值
探究活动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重要的基本的科学概念并认识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获得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更要使学生形成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等科学精神。具体包括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愿意为探索自然的奥秘付出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的实证精神;敢于坚持真理,依据客观事实提出和坚持自己的见解的理性精神;善于思考和分析,追求准确和精细;同时能听取不同意见,理解别人的观点和设计思路的分析精神和开放精神;以及敢于大胆质疑,具有开拓创新的勇气的批判精神。这些科学精神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要依托于一定活动和经历才能逐步内化为影响人的行为方式的精神原则,所以在探究活动的教学中,我们要将这些科学精神渗透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正如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兰本达曾指出的,科学教育的最高价值,是要使儿童获得终生受用的方法、思想(精神)。同样的,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活动所追求的最高价值是要使学生学会科学方法、掌握科学思想、形成科学精神!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江苏】
【案例】
1.自选一种材料袋。
①电池一节、电池盒、开关、灯座、灯泡、导线三根、小磁针;
②电池一节、电池盒、开关、灯座、灯泡、导线两根、线圈一个、小磁针;
③电池两节、电池盒、开关、灯座、灯泡、导线三根、小磁针;
师:动手做一做。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奇特的现象?如果需要老师的帮助,举手示意我到你们身边去。
学生动手探索,教师等待提供帮助,一段时间后。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
同学们的探索很多都是失败的,观察到小磁针偏转的小组不足一半。
师:有更明显的吗?
追问,你的导线是怎样放的?有没观察到的吗?现在知道为什么没有成功了吗?
没观察到的小组,再像他们这样试一试。
再一番探索后,仍有少部分小组失败。接下来进入讨论环节,同学们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
师:刚才老师巡视的时候发现,有的小组的磁针摆动的幅度很大,有的小组却很小。偏转角度非常大的小组有哪些?偏转很小的有哪些?
同学们愤愤不平:我们用的是一节电池、他用的两节电池;我们用的是导线、他们用的是线圈……
师:猜一猜,磁针的摆幅大小跟什么有关系?
板书下学生的猜测:○1与电池节数有关;○2与导线有关;○3与电流有关;○4与线圈有关……
师:你们打算怎样实验?小组内三位同学讨论一下。重点说一说,什么条件保持不变,什么条件改变,如何观察和记录?
师:有相同猜想的小组相互交流一下,完善实验方案,并记录下来。……
师:补充材料,动手实验,看看你的猜想正确吗?记录下实验现象,做好对比。
学生自己选择要补充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师:接下来进入讨论环节,请分析你们获得的实验数据或现象,对比你的猜想和刚才的实验,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在本节课的教学前,我进行了充分地物质材料的准备和知识以及思想上的准备。然而,课上还是不像想象的那么顺畅。教师在整个探究活动中扮演着引领者和支持者的角色,随时准备给学生提供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比较、分析得出自己的实验假设;进而小组合作制定实验方案,完善后选择自己需要的实验材料进行再次实验进行探究。得出实验数据或现象后在老师的组织下交流分析。很多小组请求了老师的帮助,很多小组出现了一次或者多次的失败,观察到的想想也不尽相同。然而讨论环节进行的异常热烈,每个小组都有要发表的看法。
那么,探究活动真正的“神”在哪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的价值追求又是什么?
一、学会科学方法——探究活动的应用价值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提出科学问题;根据已知现象和现有知识进行分析,提出猜想形成实验假设;进而制定和不断完善实验方案,形成科学的探究过程;选择材料进行试验并不断调整、收集证据、解释和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这些过程每个都不可或缺,都有自己独特的育人价值。只有让学生真正经历了这些过程,掌握了科学的探究方法,才可能应用于学习中把它变为自己的学习方式,实现其应用的价值。
二、掌握科学思想——探究活动的文化价值
1、逻辑推理。任何一个科学结论的确立都首先要经得起逻辑推理,所以学生提出的科学猜想、假设甚至结论都必须依据逻辑推理和严密的核查证据对论点加以证明。
2、假设和猜想。科学探索(究)“比教科书中作为‘科学的方法’所介绍的教条性的步骤要灵活得多”,提出探究假设和猜想,借助材料和实验活动对其进行亲身直观的验证比只是借助数据进行推理更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发挥直觉判断力和想象力,并逐步学会如何更好地运用直觉判断和想象思维。
3、质疑和思辨。质疑与思辨所带来愉悦感是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所能体会到的重要情感体验,同时质疑与思辨的思想又是探究活动得以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下去的重要保证。一方面,它使思维不墨守成规,不受传统窠臼的羁绊;另一方面,它又监督思维不可天马行空,任意臆想或幻想。它是更高水平的科学思想统领着整个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形成科学精神——探究活动的精神价值
探究活动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重要的基本的科学概念并认识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获得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更要使学生形成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等科学精神。具体包括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愿意为探索自然的奥秘付出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的实证精神;敢于坚持真理,依据客观事实提出和坚持自己的见解的理性精神;善于思考和分析,追求准确和精细;同时能听取不同意见,理解别人的观点和设计思路的分析精神和开放精神;以及敢于大胆质疑,具有开拓创新的勇气的批判精神。这些科学精神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要依托于一定活动和经历才能逐步内化为影响人的行为方式的精神原则,所以在探究活动的教学中,我们要将这些科学精神渗透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正如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兰本达曾指出的,科学教育的最高价值,是要使儿童获得终生受用的方法、思想(精神)。同样的,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活动所追求的最高价值是要使学生学会科学方法、掌握科学思想、形成科学精神!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