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三中全会指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扬人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和根本特征。现代教育重视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学生的优良个性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4——16岁之间,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开始思考“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怎样活着才有意义”等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题,并开始自觉地以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为榜样,自我教育意识明显增强,心理和行为上已经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独立思考、独立处理各种日常事务的能力不断提高。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可让他们实现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变,让他们自己直接参与到管理中去,使他们真正成为学校、年级、班级的主人。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学生既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又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体。教师要经常通过开展学生的自治、自立活动,落实学生自主管理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发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和主人翁精神,建设并完善一整套学生自主管理的机制,创设学生可能并可以开展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环境,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开展一系列自我策划的活动,并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其管理能力有较明显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自我规划能力,使其在自身发展、学校活动、学校发展等方面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培养其较高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在几十年的实际工作中,结合本班实际,我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集思广益,制订和完善了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了各种行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的学生工作也是如此,要使我们的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必须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作保障。建立班级常规是用制度加强班级管理,逐步实现班级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使集体成员形成与常规保持一致的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只有把管理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管理效能才能更高更持久。为此,我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最后经过酝酿,制订并出台了《班级管理规定》,从纪律、学习、思想、两操、生活、集会等各个方面规范了各种行为,使学生明确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什么事情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为了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浓厚的学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激励先进,鞭笞后进,我还组织学生制订了《学生综合测评细则》,从学习、纪律、思想、两操、卫生、宿舍等几个方面对每个学生进行量化打分,记录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每学期一总结,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并将测评结果连同考试成绩单及时通报给家长,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和思想动态,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制订目标是任何管理活动的起始环节。班委还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制定班级教育管理目标,每个学生再根据班级教育管理目标制定个人具体目标,自我加压、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学生个人具体目标以做“合格中学生”的要求为落脚点,争创“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为个人学期奋斗目标,以诚实守信、勤奋学习、勇创一流的精神,为实现三年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制订班级教育管理目标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①班主任指导但不能包办代替。②学生自主制订。学生作为班级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参与教育管理目标的制订,更有针对性,更符合他们的实际需要。③内容要具体化。班级教育管理目标必须具有可操作性。④制订的班级教育管理目标要体现激励性。
二、组建培养班委会和团支部,依靠班干部具体全面地开展班级工作
叶圣陶先生曾说:“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光反复讲未必有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办法引导学生下水,练习游泳的本领。激发学生自己管理班级的热情固然重要,但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放手让学生管理自己,组织活动,使每次活动都成为学生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有了外在条件,还需内在的支柱。班干部是学生自主管理的第一大支柱。在充分熟悉班级情况和了解学生个人的基础上,精心选拔培养学生干部,并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爱好特长,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具体的分工,使他们明确职责,团结协作。根据班级实际,班委会设立了班长、纪律委员、卫生委员、学习委员、体育委员、生活委员、安全委员、节支委员、考勤委员;团支部设立了团支书、宣传委员、组织委员。要求每位学生干部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相互配合、团结协作。鼓励每位学生干部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又要积极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班长要对班主任负责,宏观调控全班的行政工作,并对各委员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协调,重大问题及时向班主任汇报。各委员要对班长负责,相对独立地开展好份内工作。
学习委员(兼考勤委员)负责每天学生的考勤工作,并同各科课代表及时总结每周的学习情况,及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使教与学做到和谐统一。为了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委员将全班学生平等分成7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设立1名组长,负责平日学习常规的自纠自查,在学习上展开竞赛,营造浓厚的学习竞争氛围。
纪律委员主要负责教室的纪律,根据学生的分布,将教室分为东南、东北、西北和西南四个区,每个小区设立一名区长,全面负责本区内的纪律,确保形成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环境。
卫生委员将全班学生分成8个值日组,每个值日组设立1名组长。其中一个组,全面负责餐厅卫生。另外7个值日组,负责教室的地面、黑板、门窗、走廊卫生,每天轮流值日。卫生委员还聘请了6名卫生监督员,分布在教室的不同位置,负责监督学生座位下的卫生、课桌物品的摆放及课桌的整齐度。
安全委员负责成立了7人安全小组,全面负责班内自行车的安全、教室门窗的关闭、电扇与灯棍的开关等。生活委员(兼节支委员)负责成立了7人节支小组,重点收集教室内的废纸和塑料瓶,以增加班费收入。体育委员负责每天的早操和课间操,保证上操学生的数量和质量。 团支书、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全面负责团支部的各项工作,充分利用黑板报、墙报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重点学生要实行包靠分工,全程式跟踪谈话,以促其不断进步。同时成立着装检查小组,统一检查校服和学生证的穿戴情况。
这样就形成了班主任与班长、班长与委员、委员与小组、小组与小组、组内学生与学生间、小组与学生间、组外学生与组外学生间等多边互助合作关系,满足了各种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优势互补的关系中增强了自我管理的意识,从而构建了班集体框架。
三、加强工作方法的指导,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学生的自主管理制度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自主管理的主体,学生由原来的被动管理者变成了主动管理者,班主任由原来事必躬亲的“保姆”变成了大权下放的“听政者”,是不是削弱了班主任行使管理班级的权力呢?不是的,应该明确的是,班主任的放手并不是撒手不管,学生的自主管理并不是自由放纵。
1.不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使他们整体上不断明确学习目的,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要经常进行学习态度教育、信心教育、成功教育和挫折教育,使学生能够虚心好学,戒骄戒躁,加强思考,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以此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班主任还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教育、责任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2.不断调整教育管理方法
根据学生自主性成熟度不断调整教育管理方法,尽量向学生自主管理方向发展。班主任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教育管理方法,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充分相信学生,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中学生自主管理的核心是自我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最后都要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品德和文明的行为习惯,需要通过日常学习和生活一点一滴地培养才能养成。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其自主性,让学生乐于参与,在参与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在自主管理中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即墨市青少年实践基地266200)
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4——16岁之间,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开始思考“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怎样活着才有意义”等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题,并开始自觉地以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为榜样,自我教育意识明显增强,心理和行为上已经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独立思考、独立处理各种日常事务的能力不断提高。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可让他们实现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变,让他们自己直接参与到管理中去,使他们真正成为学校、年级、班级的主人。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学生既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又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体。教师要经常通过开展学生的自治、自立活动,落实学生自主管理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发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和主人翁精神,建设并完善一整套学生自主管理的机制,创设学生可能并可以开展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环境,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开展一系列自我策划的活动,并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其管理能力有较明显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自我规划能力,使其在自身发展、学校活动、学校发展等方面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培养其较高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在几十年的实际工作中,结合本班实际,我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集思广益,制订和完善了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了各种行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的学生工作也是如此,要使我们的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必须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作保障。建立班级常规是用制度加强班级管理,逐步实现班级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使集体成员形成与常规保持一致的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只有把管理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管理效能才能更高更持久。为此,我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最后经过酝酿,制订并出台了《班级管理规定》,从纪律、学习、思想、两操、生活、集会等各个方面规范了各种行为,使学生明确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什么事情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为了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浓厚的学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激励先进,鞭笞后进,我还组织学生制订了《学生综合测评细则》,从学习、纪律、思想、两操、卫生、宿舍等几个方面对每个学生进行量化打分,记录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每学期一总结,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并将测评结果连同考试成绩单及时通报给家长,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和思想动态,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制订目标是任何管理活动的起始环节。班委还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制定班级教育管理目标,每个学生再根据班级教育管理目标制定个人具体目标,自我加压、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学生个人具体目标以做“合格中学生”的要求为落脚点,争创“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为个人学期奋斗目标,以诚实守信、勤奋学习、勇创一流的精神,为实现三年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制订班级教育管理目标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①班主任指导但不能包办代替。②学生自主制订。学生作为班级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参与教育管理目标的制订,更有针对性,更符合他们的实际需要。③内容要具体化。班级教育管理目标必须具有可操作性。④制订的班级教育管理目标要体现激励性。
二、组建培养班委会和团支部,依靠班干部具体全面地开展班级工作
叶圣陶先生曾说:“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光反复讲未必有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办法引导学生下水,练习游泳的本领。激发学生自己管理班级的热情固然重要,但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放手让学生管理自己,组织活动,使每次活动都成为学生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有了外在条件,还需内在的支柱。班干部是学生自主管理的第一大支柱。在充分熟悉班级情况和了解学生个人的基础上,精心选拔培养学生干部,并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爱好特长,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具体的分工,使他们明确职责,团结协作。根据班级实际,班委会设立了班长、纪律委员、卫生委员、学习委员、体育委员、生活委员、安全委员、节支委员、考勤委员;团支部设立了团支书、宣传委员、组织委员。要求每位学生干部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相互配合、团结协作。鼓励每位学生干部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又要积极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班长要对班主任负责,宏观调控全班的行政工作,并对各委员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协调,重大问题及时向班主任汇报。各委员要对班长负责,相对独立地开展好份内工作。
学习委员(兼考勤委员)负责每天学生的考勤工作,并同各科课代表及时总结每周的学习情况,及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使教与学做到和谐统一。为了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委员将全班学生平等分成7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设立1名组长,负责平日学习常规的自纠自查,在学习上展开竞赛,营造浓厚的学习竞争氛围。
纪律委员主要负责教室的纪律,根据学生的分布,将教室分为东南、东北、西北和西南四个区,每个小区设立一名区长,全面负责本区内的纪律,确保形成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环境。
卫生委员将全班学生分成8个值日组,每个值日组设立1名组长。其中一个组,全面负责餐厅卫生。另外7个值日组,负责教室的地面、黑板、门窗、走廊卫生,每天轮流值日。卫生委员还聘请了6名卫生监督员,分布在教室的不同位置,负责监督学生座位下的卫生、课桌物品的摆放及课桌的整齐度。
安全委员负责成立了7人安全小组,全面负责班内自行车的安全、教室门窗的关闭、电扇与灯棍的开关等。生活委员(兼节支委员)负责成立了7人节支小组,重点收集教室内的废纸和塑料瓶,以增加班费收入。体育委员负责每天的早操和课间操,保证上操学生的数量和质量。 团支书、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全面负责团支部的各项工作,充分利用黑板报、墙报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重点学生要实行包靠分工,全程式跟踪谈话,以促其不断进步。同时成立着装检查小组,统一检查校服和学生证的穿戴情况。
这样就形成了班主任与班长、班长与委员、委员与小组、小组与小组、组内学生与学生间、小组与学生间、组外学生与组外学生间等多边互助合作关系,满足了各种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优势互补的关系中增强了自我管理的意识,从而构建了班集体框架。
三、加强工作方法的指导,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学生的自主管理制度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自主管理的主体,学生由原来的被动管理者变成了主动管理者,班主任由原来事必躬亲的“保姆”变成了大权下放的“听政者”,是不是削弱了班主任行使管理班级的权力呢?不是的,应该明确的是,班主任的放手并不是撒手不管,学生的自主管理并不是自由放纵。
1.不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使他们整体上不断明确学习目的,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要经常进行学习态度教育、信心教育、成功教育和挫折教育,使学生能够虚心好学,戒骄戒躁,加强思考,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以此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班主任还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教育、责任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2.不断调整教育管理方法
根据学生自主性成熟度不断调整教育管理方法,尽量向学生自主管理方向发展。班主任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教育管理方法,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充分相信学生,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中学生自主管理的核心是自我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最后都要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品德和文明的行为习惯,需要通过日常学习和生活一点一滴地培养才能养成。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其自主性,让学生乐于参与,在参与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在自主管理中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即墨市青少年实践基地26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