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成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举措。而小学语文作为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于推动语文课程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以及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明确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进而能够将其渗透在日常的实践教学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273
前言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其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含有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理解与传承四个维度。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能够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积极开展核心素养教学活动,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语文核心素养。
一、小學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新课标所提出的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是符合时代发展对于优质人才的基本需求。而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核心素养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并以塑造学生的语文品格和人文修养为前提,总结出了包含有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理解与传承四个维度。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其他三个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旨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而审美鉴赏与创造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旨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性思维,有助于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而文化理解与传承就是为了让学生 能够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1、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
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其课程内容充满着人文主义色彩,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有不少都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教学情境的方法,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体验出发,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化素材与课程内容进行有机地结合。从而有助于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一课时,就可以在正式授课之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用简短的语言依次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母亲,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分享自己与母亲之间的趣事,或者是自己印象中母亲曾经做过哪些让自己感动和难忘的事情。通过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来回忆和谈论自己的母亲,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具象思维和情感共鸣。之后再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剖析这篇文章时,就能够促使学生怀着自己对于母亲的情感体验和真情实感去体会和感悟作者的心境。
2、创新读写结合教学,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阅读和写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的学习重难点部分。大部分的小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阅读积累和写作练习,以致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都相对较差,因而也严重阻碍了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有效提升。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新读写结合教学的方法,充分发挥阅读与写作之间相辅相成和互促互进的作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松鼠》一课时,就要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和掌握作者是如何用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来介绍小松鼠的,让学生能够学会运用说明文和相关的写作技巧。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随堂小练笔,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作者的写作手法来描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3、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
鉴于小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所以大部分的小学生在观察和思考问题时,都习惯于运用具象思维模式,这也意味着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一些具有抽象性的文本内容时,总是会无法产生良好的审美体验和直观感受。因此,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发挥其直观形象和生动灵活的教学优势,将抽象的语文知识变得立体直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感悟文字的魅力。例如,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四季之美》一课时,就可以在正式授课之前,询问学生他们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并引导学生试着说出理由。随后,还可以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四个季节都分别具有什么“美”。之后在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过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文本,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四个季节的美景,让学生能够产生直观形象的视觉体验,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
4、拓展传统文化教学,强化学生的文化理解
在素质教育的积极推动下,传统文化教学的地位也在随之上升,而小学语文课程中就具有众多的传统民族文化素材,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拓展传统文化教学,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程内容,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机地融合,并以语文教材为基础,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传统文化教学资源,以此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文化储备。例如,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就可以为学生讲述这一历史事件的相关背景知识,还可以为学生展示圆明园的现存遗迹,以及有关于“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从而让学生能够铭记历史,不忘过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和民族自信心,促使学生可以很好地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严格遵循新课标所提出的素质教育要求,积极寻求一套行之有效的核心教育举措。从而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创新读写结合教学,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以及拓展传统文化教学的方法,有效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全面强化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
参考文献
[1]曹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刍议——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0(06):90-93.
[2]姚丽华.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N]. 江苏教育报,2017-12-20(003).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273
前言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其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含有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理解与传承四个维度。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能够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积极开展核心素养教学活动,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语文核心素养。
一、小學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新课标所提出的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是符合时代发展对于优质人才的基本需求。而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核心素养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并以塑造学生的语文品格和人文修养为前提,总结出了包含有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理解与传承四个维度。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其他三个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旨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而审美鉴赏与创造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旨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性思维,有助于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而文化理解与传承就是为了让学生 能够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1、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
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其课程内容充满着人文主义色彩,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有不少都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教学情境的方法,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体验出发,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化素材与课程内容进行有机地结合。从而有助于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一课时,就可以在正式授课之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用简短的语言依次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母亲,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分享自己与母亲之间的趣事,或者是自己印象中母亲曾经做过哪些让自己感动和难忘的事情。通过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来回忆和谈论自己的母亲,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具象思维和情感共鸣。之后再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剖析这篇文章时,就能够促使学生怀着自己对于母亲的情感体验和真情实感去体会和感悟作者的心境。
2、创新读写结合教学,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阅读和写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的学习重难点部分。大部分的小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阅读积累和写作练习,以致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都相对较差,因而也严重阻碍了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有效提升。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新读写结合教学的方法,充分发挥阅读与写作之间相辅相成和互促互进的作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松鼠》一课时,就要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和掌握作者是如何用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来介绍小松鼠的,让学生能够学会运用说明文和相关的写作技巧。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随堂小练笔,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作者的写作手法来描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3、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
鉴于小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所以大部分的小学生在观察和思考问题时,都习惯于运用具象思维模式,这也意味着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一些具有抽象性的文本内容时,总是会无法产生良好的审美体验和直观感受。因此,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发挥其直观形象和生动灵活的教学优势,将抽象的语文知识变得立体直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感悟文字的魅力。例如,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四季之美》一课时,就可以在正式授课之前,询问学生他们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并引导学生试着说出理由。随后,还可以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四个季节都分别具有什么“美”。之后在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过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文本,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四个季节的美景,让学生能够产生直观形象的视觉体验,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
4、拓展传统文化教学,强化学生的文化理解
在素质教育的积极推动下,传统文化教学的地位也在随之上升,而小学语文课程中就具有众多的传统民族文化素材,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拓展传统文化教学,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程内容,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机地融合,并以语文教材为基础,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传统文化教学资源,以此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文化储备。例如,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就可以为学生讲述这一历史事件的相关背景知识,还可以为学生展示圆明园的现存遗迹,以及有关于“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从而让学生能够铭记历史,不忘过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和民族自信心,促使学生可以很好地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严格遵循新课标所提出的素质教育要求,积极寻求一套行之有效的核心教育举措。从而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创新读写结合教学,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以及拓展传统文化教学的方法,有效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全面强化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
参考文献
[1]曹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刍议——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0(06):90-93.
[2]姚丽华.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N]. 江苏教育报,2017-12-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