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之前》:表与里的人性哲学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17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黎明之前》之所以能从众多的谍战剧中脱颖而出,引发收视热潮,源自于它对观众的尊重,对人性的尊重,它改变了我们过去高大全的正面人物形象刻画,从反面人物脸谱化的旧模式中跳脱出来,颠覆非黑即白的人物塑造方式。《黎明之前》里面的人物真实丰满,不仅使我们看到人物的表象,更抽离了表面展现人物深层的特质,甚至把人物深层之下的东西也挖掘出来。卧底刘新杰与中央情报第八局局长谭忠恕,无疑将成为新世纪谍战剧中的符号性人物被人们记住。
  [关键词] 《黎明之前》人性人物形象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9.027
  引言
  从《暗算》到《潜伏》,各种题材的谍战剧如雨后春笋般抢占荧屏。凡事皆逃不出逢多必滥的老生常谈,《潜伏》之后,谍战题材难有亮点,偶有开篇不错却虎头蛇尾,不过是形式大于内容而已,英雄救美、身份认同、假戏真做、日久生情等陈词滥调已让观众对谍战剧开始出现审美疲劳。在这种情形下,《黎明之前》另辟蹊径,找到属于自己的“脊梁”,这个“脊梁”是由人性立场出发搭建而成的,辅以对人物血肉情感的准确描述,从而让一个可能落入俗套的故事焕然一新、异常丰满。
  一、表象多张扬 内心就有多隐忍
  刘新杰:卧底形象的颠覆
  一般谍战剧中,卧底在最开始总能做到完美隐藏,直到最后一刻才被识破。与层层剥离人物关系的谍战剧不同,《黎明之前》在一开篇就亮出老底,揭开每个人的真实身份,卧底——军情八局总务处处长刘新杰在开头便遭到怀疑。
  从表象上看,刘新杰是个非常直白的人,高兴就笑,不高兴就骂,在八局的隐蔽办法不外乎给自己刷了一层谭忠恕牌保护漆,作为稍通世故的我们都能明白具有特殊背景的那种人的行为逻辑和外部表现,即使他本人真的才高八斗也非要减下去二三斗的人情系数才算解气,而刘新杰把自己亲信义弟的角色完成得众望所归,他对齐处假公济私睁一眼闭一眼,他一副耍赖的腔调跟谭哥讨价还价他的禁闭期限,他公开就李伯涵查他女朋友信件征询处里同仁解决办法。他在八局齐处孙处和谭局堪比专业技术派的路数里四处捅娄子,直到他们把捅娄子视为刘处的日常靠谱习惯才罢。
  然而作为一个有双重身份的卧底,他的表象有多张扬,他的内心便有多隐忍,十年漫长的休眠过程,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要精心揣摩,自己的每一次言语行事都需要精心的设计,他随身带着银质的小酒壶,无论遇到何事,均小酌两口,用来压惊。他枕头底下永远放着枪,半夜骤然惊醒,总是刻意摸摸。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存在实际上是一种惨烈,观众不相信刘新杰对谭忠恕没有兄弟情,在谭母身前的一跪跪出了刘新杰多少伤怀;也不相信刘新杰从没拿齐佩林和孙大浦当朋友,不相信那些嘻笑怒骂中的快乐毫无由衷的真诚。然而,人的情感惯性在信念和责任面前也只能淡而化之。他不想失去情感信任希望这些人生命最基本的需要,为了一个单纯的高级卧底身份,他付出所有不单纯的代价。谭忠恕不管怎么说还有个货真价实的家庭港湾可以得到片刻休憩,还有个平安葫芦握在手心,可是,孤单行走在黎明前夜色里的红色守梦人刘新杰,除了允许自己把一朵悄悄绽放的玫瑰花卷入报纸,除了独自在恶梦惊醒后摸摸不敢离身的手枪,除了能在千钧一发的警觉后意外吃上一口恋人做的饭菜,除了细心给弟媳带来补品,他的生活里还有什么值得他依依不舍的呢?即便没有这样的周而复始也注定了这是个隐忍的人生,没有真实的履历,没有真实的姓名,没有真实的朋友也没有真实的自己,有的只是真实的信念和比信念更真实的牺牲。意志和酒精是两样绝佳的东西,酒精麻醉肉体的伤痛,意志掩饰疼痛的人生。在青天白日徽装饰着的那块朽木里,刘新杰像一只钉子,即使斑斑锈迹面目全非却不改钢强的本质。在这种情形下,人性起到的作用几乎是决定性的。他不像《潜伏》里的余则成能充分掌握局面,每每化险为夷,他并没有多少机会运筹帷幄,看过《潜伏》和《黎明之前》的人大都这样说,“对余则成,是喜欢;对刘新杰,是发自内心的疼惜。”
  中国的政治革命发生在列强掠夺中国的紧迫危机中,社会格式则还处于中国传统中,情感方式往往还属原有社会格式的理解和感受方式:重家庭(就算老谭不拿我当弟弟,他妈妈却拿我当儿子),认血亲(阿九是刘新杰最信得过的人),讲义气(齐孙刘堪称八局铁三角),尊师长(刘齐孙对谭局的恩威言听计从),这导致中国最初的革命者其实都经验着双重的精神生活,他们的政治生活是现代主义的,社会生活却是传统的”, 卧底就活在那片平常人看不清楚的灰色宿命里,他们有最不能犹豫的抉择,又必须背负沉默的使命,而他们对于个人身份的哲学思考和无力制衡却无人懂得,唯一能帮他们在漆黑夜晚安眠片刻的,是枕边冰冷的手枪,是内心最深处不愿放弃的信念,和黎明总要到来的希望。热了又冷,热了又冷,他是悲观主义的英雄。他并非传奇,传奇是历经岁月沧桑后的单镜头回放,那时,热血沸腾过的生命也许不能再为任何传奇作证。
  二、罪恶与洁白之间——谭忠恕:暗黑学的布道者
  鲁迅称赞陀思妥耶夫斯基描写人物时,说道“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洁白来”(《且介亭杂文二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事》)。《黎明之前》对谭忠恕这一反派人物形象的塑造正好印证了这一点。这就好比传统刺绣界有一种巧夺天工的手艺叫双面绣,在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可以绣出正反两面的图案,比如一面是猫,另一面却是狗,丝线只有一根,分毫之间的色料运用就在底料的厚度之内转换,飞针走线,一正一反同时勾勒出两种形象,非心思极巧手艺极精者不能想象。
  谭忠恕,手腕强硬、目的明确对信仰无比执着的硬颈之人。“我只服务于我的誓言——忠诚,如果需要我殉葬,我会毫不犹豫。”他有信仰,带着对党国誓死效忠的狠劲,将所学所用一股脑的奉献,只为完成上峰交代的任务。水手评价谭局是职业军人其实是对他个人一种最大的褒奖,因为在当时连年混战、社会阶层几近失联断序的情况下,能有条件真正做到职业军人不问政治的,当是绝无仅有。他、刘新杰、边日南、水手等等都有相似军人、战士的成长过程,除去信仰不同,他们身上都有着军人精神的硬挺风范。所以,在走进边日南的病房时,谭忠恕才有那个绝对自然脱帽动作,并感叹:“这是一个可敬又可怕的敌人。”在刘新杰提出“干净” 处置26名犯人方案时,会觉得“很脏”;在面对董乾坤的老母幼儿时,虽然诱供手段娴熟,却依旧无法抵受心灵的煎熬而不得不暂至盥洗室喘息片刻。
  谭忠恕,人生态度干净的理想主义者,却在现实中,屡遭挤压屡受挫折人生充满无力感,顾晔佳对谭忠恕的一个词评价是“多变”,他谈不上老奸巨猾却绝对老谋深算。说不上心狠手辣却绝对不留余地。谭忠恕的“善变”就是他的不变,他是暗黑学中坚定的布道者,始终要让身边忠于他的人都困死局中自由不得。复杂和多变的区别,主要是主动和被动的差异。说一个人的性格复杂,可以理解为他所处的环境以及成长经历比较多元混乱,也可以说他在决策一件事情的时候顾虑和想法很多。而说一个人多变,就有一点说这个人已经把变化多端声东击西作为自己行为的特征之一。谭忠恕的信条是:怀疑是绝对的,信任是相对的。正如水手所料,这个分分钟随着情报信息的变化而灵活善变的特点贯穿了谭局所有决策的始终,有他对各位处长忽冷忽热、忽里忽外、游刃有余的反复交叉命令为证。
  水手的反间设计都是建立在对谭忠恕,欧阳,李处齐处等等这些局内人的性格判断上。谭忠恕好胜,他第一次去见被逮住的段海平时第一时间不自觉就把帽子压在人家的礼帽之上,仿佛要为自己的胜利扣章画押,不免得意。他是个疲于奔命想要必胜的人,所以也许并非是对手打败了他,而是他自己在信仰之路上越走越窄的想赢怕输的心理打败他自己。
  刘处和谭忠恕的关系其实非常立体,长期变数看起来虽然只大不小,背后的故事却另有天地和细节。当对手侃侃而谈说那个自己最亲近,一起死去又一起活过来的刘新杰就是卧底,作为当事人该如何在理智和感情之间取舍?在这种两党政治的零和游戏规则下,生命无论对哪一方的谁都只有一次,这件事没有软着陆,只有不着陆,而谭忠恕,选择了软着陆,因为真相对他而言,正如三分钟的片花无法与两小时的导演精编版相比,无论今生我们做了兄弟还是成了宿敌,都永远无法和永世的默想和平相抗衡,我们彼此也许不能接受彼此的信仰,但与你给我带来今生的的温暖相比,也许终有一天变得无足挂齿,我可以不喜欢你的背叛,但我能够支持你的动机,你的动机不是为你自己,但愿我也不是。
  结语
  手枪,子弹,计划,并不是故事的先头军,这出戏,更像是硬汉派侦探小说大师劳伦斯布洛克的作品,虽然满是侯孝贤式的黑帮情节,但跳脱出去,编剧和导演的胃口显然要大得多。他们想涵盖的,不是国共的信仰之争,不是“木马计划”,不是密码战,不是特务情节的较量,甚至不是谍战的终极目标——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这是一种对人性的深度礼赞,比如对生命的尊重,无关乎信仰不同,效忠不同,但对生命,同样充满盛赞;比如对兄弟情的颂扬,无怪目标不同,道德观不同,但对情份,同样充满珍惜。《黎明之前》是一出献给高知人群的戏,一切谍战元素之外,以情写意,以情动人。戏里的每一个人,不能用好坏去定义,时代的无力感中,人物如同跳着一曲旋转舞,无论舞步是否笨拙,但最终每个人都会交错,分开,也终会曲终人散。
  兄弟归兄弟,信仰归信仰。当信仰无比崇高,就值得为它牺牲一切,这是水手和刘新杰的选择。当旧的信仰坍塌,至少还有一份真正的情义值得守护,这是谭忠恕的选择。而“讲一个好故事”,就是我的信仰,这是编剧黄珂的选择。当然,这也应该是所有影视艺术创造者的选择。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后殖民语境中,中国产生了一批寓言化的革命影片。这些电影文本把第一世界的强势文化形态作为绝对参照宿命般地植入到民族现代化想象的图景中,使得中国传统的革命意义与西方现代价值观念和审美习惯之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对话甚至对接。以后殖民理论和审美符号学相结合的批评方法,细读典型电影文本,可以看出创作者们对于西方误读迎合与反迎合相互交织的复杂心理,展示出那个特定时代寓言化革命影片的艰难
[摘要] 北野武作为当今日本影坛的代表人物,他的导演风格一脉相承、独树一帜。影片取名《花火》,就是两个极端对抗的事物,“花”代表的是美好与希望,“火”则跟死亡和破坏相连。影片至始至终充满了这两者的对立和纠葛。在北野武的电影中,死亡与温情是同时并存的,他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惨烈而又希望尚存的世界, 在暴力与死亡的威胁之下,赞叹着生命与温情。  [关键词] 北野武 《花火》暴力美学  doi:10.396
[摘要] 话语幽默作为人类一种既普遍而又特殊的交际形式,与语境密不可分。话语幽默通过语域偏离在不协调的语境中产生,通过交际者共知的语用前提在共知的语境中实现。基于Halliday关于情景语境的思想,分析语境对话语幽默产生和实现的作用,旨在对语境中的话语幽默进行探索。多元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不同语言变体的偏离与融合,为语言使用提供了共知的语境,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话语幽默值得关注。  [关键词] 话语幽默语
[摘要]中国大片屡创奇迹,一片片欣欣向荣。然而,在票房增长的背后却是恶评如潮,这也就为中国大片伏下了一个隐患。为什么中国大片始终不能留下一部经典?中国大片到底是太平盛世,还是五彩泡沫?  [关键词]中国大片 泡沫 真实感    1997年,《铁达尼号》登陆中国。席卷神洲票房。当时,既有中国影人高呼美国大片“狼来了”,也有大腕导演慷慨激陈词:“给我一个亿,我也能拍出《铁达尼号》来。”在一片纷争与希冀
【摘要】胡玫导演本来想在《孔子》中把孔子塑造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忠厚仁慈、有教无类、言行一致者的形象,不想却塑造了一个别有用心、攀附权贵、教而有类、言行不一者的孔子形象。  【关键词】 孔子 胡玫 丑化 形象    由胡玫导演周润发、周迅主演的《孔子》自2009年年底上映以来,吸引了国内外不少人士的关注。我想在胡玫导演拍摄《孔子》的时候,初衷一定是好的,通过宣传孔子,来更好推动国学传播,为中国政府在
[摘要] 齐泽克运用拉康精神分析学中的重要概念“实在界”、“大对体”“小对形”对希区柯克的电影以及《黑客帝国》等电影进行评介。在齐泽克看来,一些电影揭示了实在界以及其与想象域、象征域之间的屏障。作为满足欲望的电影事实上提供了一种通往实在界的方法——斜目而视。电影对于齐泽克而言,不仅仅是论证拉康哲学的案例,同时也是一种需要,这从客观上有益于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的发展。  [关键词] 精神分析 齐泽克
[摘要] 从16世纪即明朝中叶开始,中国的印刷技术就有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说,印刷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中外文化的艺术交流。  [关键词] 印刷技术 中外文化 艺术交流    一、苏州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17-18世纪  从16世纪即明朝中叶开始,中国的印刷技术就有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说,印刷技术的广泛运用大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在那时,中国绘画艺术得益于
[摘要]塞纳特的喜剧精神似一块瑰宝,将喜剧片这种新颖的形式坠入世界电影的长廊中。在中国,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丰富了影片的类型,更同卓别林的传承一道。首先启迪了中国电影打开喜剧片这道门。这种影响是极其深刻和久远的,它不仅体现在中国电影的发轫阶段,更影响着百年之后的今天的中国电影。因为在今天的香港影片中,塞纳特的“打闹剧”还在上演着。  [关键词]塞纳特 卓别林 《劳工之爱情》 中国早期喜剧电影  上世纪
[摘要] 张一白是中国城市电影创作的一位代表人物,他用一种感性而浪漫的方式展现城市的隐秘情感和社会现状。他提出“新城市电影”的说法,为中国当代城市电影注入了的新的内容。“新城市电影”对中国电影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别样的视角,模糊了现实与理想、商业与艺术、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使创作者不必为自己限定风格,从容选择多种表达方式、技术手段以及表现题材,它可以满足观众视听需求的同时启发他们对社会现实的
[摘要]文学畅销书改编电影是一个思想内涵提升的过程,往往能出现经典电影。其原因是畅销书不是经典,改编的空间大,畅销书一般都有一个好故事,是电影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畅销书 改编 电影    前苏联电影大师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认为电影必须和经典文学一刀两断,然而他同时还认为有“一种文学作品系由理念、清楚而扎实的结构,以及原创的主题所构成,此类作品似乎与其所蕴涵的美学思考无关……改编成电影可以赋予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