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核心素养观念的指导下,阅读教学理应向着探究性的方向迈进。基于此,文章简要叙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从设置自主阅读环节、引入探究问题任务、采用读写结合方法、实施个性阅读模式、运用导图阅读工具、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主题阅读活动等方面对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解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7-00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7.030
随着初中语文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和发展,核心素养的理念成为阅读教学中的指导思想。对探究性阅读教学渗透和融入核心素养理念的策略进行研究,是为了发挥核心素养的指导作用,构建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能力协同发展的阅读课堂,真正实现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价值。现将对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渗透和融入核心素养的策略进行分析。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并未与语文阅读课堂充分融合在一起,所以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准。首先,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鲜明。在部分阅读课堂中,教师受到传统思想的禁锢和影响,很难放弃自身的中心位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索欲望等都没有得到发展,自然也就没有形成核心素养。其次,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都较为单一、陈旧。学生在阅读课堂中提不起兴趣,缺乏学生参与的阅读课堂,自然无法有效地渗透核心素养的理念。
二、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设置自主阅读环节,启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学生的自主意识是他们形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计划地启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他们才能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习得核心素养。而在探究性阅读的背景下,设置自主阅读环节是启发学生自主意识的有效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悟[1]。然而在以往的阅读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缺乏设计自主阅读环节的意识和能力,很难放手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機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受到教师的干预性较强,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明显的提升,所以在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探究性阅读教学效果也就不如人意。为了增强探究性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将核心素养理念渗透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可以设置自主阅读环节,让学生在预习阶段全面了解阅读文本的主要内容、写作主题、文化价值等,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展示自主阅读的成果,让他们在听取他人表述和提问的过程中,构建起更加清晰立体的阅读知识体系,从而启发初中生的自主意识,对其形成核心素养的思想,也能够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二)引入探究问题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索欲望
学生的探索欲望是他们主动投入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进行自主探究的重要前提,如果教师能够加强自身的引导作用,让他们在学习中产生探索欲望,那么学生就能形成并增强语文核心素养。而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中,引入探究性的问题任务是培养学生探索欲望、体现教师引导作用的有效举措,所以教师可以在探究性的阅读课堂引入问题任务。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受到教师个人专业素质和能力,以及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以简单的一问一答的形式展开提问,既没有关注问题前后的逻辑关系,也没有考量问题是否具有思考价值和意义,在这样的提问环境中,学生很难将问题与阅读内容联系在一起,也就不能生发出探索的欲望和热情。为了构建起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高效探究阅读课堂,让学生自发产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教师可以引入探究性的问题任务,综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等元素设计并制订问题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层层问题引导下,理清问题间的逻辑关系,并在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深入探究的想法,由此,初中生就会形成探索欲望,进而将核心素养转化为自身的修养。
(三)采用读写结合方法,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能力,如果学生能够具备坚实的语言能力,很可能会实现深度阅读的目标。从语文阅读教学的特征角度出发,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强化学生语言能力的绝佳选择。所以,在探究性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以此强化初中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不过在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部分教师将阅读与写作视为两个独立的教学个体,没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也没有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为准则,对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融合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在阅读中有计划地积累语言素材,更不能将阅读中学习到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写作中,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就不能实现稳步发展。为了践行核心素养的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可以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围绕语文教材广泛搜集阅读资源,让他们有意识地积累阅读文本中的语言材料、语言表达方式等,并将学习和掌握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写作训练,以此巩固和检验语言学习成果,达到提升语言能力的目的[2]。
(四)实施个性阅读模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指的是学生在现有分析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对阅读文本产生独特感悟的一种能力,它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促进作用,而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中,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模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营造以学生为主体、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原则的阅读课堂,教师可以实施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模式,以此达到提升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不过在当下的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采用相同的教学标准和教学目标开展阅读活动,使得拥有不同个性特征和阅读水平的学生很难在自身能力范围内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与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还不利于学生发展阅读能力。为了改善现存的教学问题,将核心素养作为指导探究性阅读的思想,教师可以综合考量学生的性格特点、阅读水平、学习态度等元素,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以此实施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针对性的阅读指导下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五)运用导图阅读工具,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人才强国的背景下,思维能力成为考查人才的主要标准,所以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将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能力纳入核心素养中,思维导图以其清晰化的结构、递进性的逻辑关系等优势,成为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因此,教师可以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运用导图阅读工具,加强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3]。可是从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不难看出,教师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以教师绘图、教师解图为主要形式,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所以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发展。为了弥补学生思维能力不足的现状,让学生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实现有效学习,教师可以树立起以生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引導学生在阅读中绘制思维导图,在导图中展现阅读思路、文本主题、文本故事情节、文本结构安排等元素,并在课堂教学阶段通过语言讲解的方式解释导图内容,使思维导图贯串于阅读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以此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性科目,其教学内容和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元素,体悟和感知语文阅读文本中包含的美感元素,也成为践行核心素养理念的一种方式。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展开阅读审美教学,以此达到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目的。但在传统的阅读课堂模式中,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完全等同于多媒体设备,在多媒体中再现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既没有针对阅读主题拓展教学素材,也没有创新阅读教学形式,在这种环境中,初中生的审美素养没有得到培养和增强。因此,为了强化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指导作用,在阅读课堂中提升初中生的审美素养,教师可以创新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搜集和下载与阅读文本相关联的可视听化的动态阅读资源,并在班级中以多媒体设备或者智慧平板为载体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观赏的过程中更加直观地感受和体会阅读文本中蕴含的美感,以此获得别样的审美体验。
(七)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
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环境中,学生的文化修养不仅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还成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主题的必备素养。所以,在落实核心素养的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阅读活动的方式增强初中生的阅读修养。然而在新时期的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一时间难以转换传统教育思想,仍旧执着于学生的文化成绩,忽视了阅读活动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很难接触到丰富的语文阅读资源,所以他们的文化修养也无法明显地增强[4]。为了缓解学生文化修养不足的状况,真正将核心素养的思想融入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全面分析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阅读内容,以此为根据设计和开展主题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阅读主题中搜集、整理和阅读课内外文本,从而达到拓展初中生文化储备、增强初中生文化修养的目的,由此,核心素养就成为指导探究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观念。
总之,将核心素养的理念渗透并融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素养和文化修养,还能够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增强核心素养,以此构建起完善的探究性阅读教学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核心素养的理念进行细致且透彻的研究,为阅读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余兴武.探究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中华志愿者,2020(7):109.
[2]柴燕朋.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J].中外交流,2020(29):200.
[3]石珍.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软件(电子版),2020(1):103.
[4]李树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读与写,2020(27):47.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7-00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7.030
随着初中语文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和发展,核心素养的理念成为阅读教学中的指导思想。对探究性阅读教学渗透和融入核心素养理念的策略进行研究,是为了发挥核心素养的指导作用,构建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能力协同发展的阅读课堂,真正实现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价值。现将对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渗透和融入核心素养的策略进行分析。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并未与语文阅读课堂充分融合在一起,所以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准。首先,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鲜明。在部分阅读课堂中,教师受到传统思想的禁锢和影响,很难放弃自身的中心位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索欲望等都没有得到发展,自然也就没有形成核心素养。其次,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都较为单一、陈旧。学生在阅读课堂中提不起兴趣,缺乏学生参与的阅读课堂,自然无法有效地渗透核心素养的理念。
二、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设置自主阅读环节,启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学生的自主意识是他们形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计划地启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他们才能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习得核心素养。而在探究性阅读的背景下,设置自主阅读环节是启发学生自主意识的有效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悟[1]。然而在以往的阅读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缺乏设计自主阅读环节的意识和能力,很难放手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機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受到教师的干预性较强,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明显的提升,所以在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探究性阅读教学效果也就不如人意。为了增强探究性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将核心素养理念渗透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可以设置自主阅读环节,让学生在预习阶段全面了解阅读文本的主要内容、写作主题、文化价值等,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展示自主阅读的成果,让他们在听取他人表述和提问的过程中,构建起更加清晰立体的阅读知识体系,从而启发初中生的自主意识,对其形成核心素养的思想,也能够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二)引入探究问题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索欲望
学生的探索欲望是他们主动投入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进行自主探究的重要前提,如果教师能够加强自身的引导作用,让他们在学习中产生探索欲望,那么学生就能形成并增强语文核心素养。而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中,引入探究性的问题任务是培养学生探索欲望、体现教师引导作用的有效举措,所以教师可以在探究性的阅读课堂引入问题任务。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受到教师个人专业素质和能力,以及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以简单的一问一答的形式展开提问,既没有关注问题前后的逻辑关系,也没有考量问题是否具有思考价值和意义,在这样的提问环境中,学生很难将问题与阅读内容联系在一起,也就不能生发出探索的欲望和热情。为了构建起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高效探究阅读课堂,让学生自发产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教师可以引入探究性的问题任务,综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等元素设计并制订问题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层层问题引导下,理清问题间的逻辑关系,并在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深入探究的想法,由此,初中生就会形成探索欲望,进而将核心素养转化为自身的修养。
(三)采用读写结合方法,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能力,如果学生能够具备坚实的语言能力,很可能会实现深度阅读的目标。从语文阅读教学的特征角度出发,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强化学生语言能力的绝佳选择。所以,在探究性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以此强化初中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不过在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部分教师将阅读与写作视为两个独立的教学个体,没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也没有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为准则,对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融合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在阅读中有计划地积累语言素材,更不能将阅读中学习到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写作中,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就不能实现稳步发展。为了践行核心素养的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可以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围绕语文教材广泛搜集阅读资源,让他们有意识地积累阅读文本中的语言材料、语言表达方式等,并将学习和掌握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写作训练,以此巩固和检验语言学习成果,达到提升语言能力的目的[2]。
(四)实施个性阅读模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指的是学生在现有分析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对阅读文本产生独特感悟的一种能力,它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促进作用,而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中,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模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营造以学生为主体、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原则的阅读课堂,教师可以实施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模式,以此达到提升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不过在当下的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采用相同的教学标准和教学目标开展阅读活动,使得拥有不同个性特征和阅读水平的学生很难在自身能力范围内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与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还不利于学生发展阅读能力。为了改善现存的教学问题,将核心素养作为指导探究性阅读的思想,教师可以综合考量学生的性格特点、阅读水平、学习态度等元素,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以此实施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针对性的阅读指导下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五)运用导图阅读工具,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人才强国的背景下,思维能力成为考查人才的主要标准,所以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将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能力纳入核心素养中,思维导图以其清晰化的结构、递进性的逻辑关系等优势,成为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因此,教师可以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运用导图阅读工具,加强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3]。可是从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不难看出,教师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以教师绘图、教师解图为主要形式,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所以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发展。为了弥补学生思维能力不足的现状,让学生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实现有效学习,教师可以树立起以生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引導学生在阅读中绘制思维导图,在导图中展现阅读思路、文本主题、文本故事情节、文本结构安排等元素,并在课堂教学阶段通过语言讲解的方式解释导图内容,使思维导图贯串于阅读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以此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性科目,其教学内容和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元素,体悟和感知语文阅读文本中包含的美感元素,也成为践行核心素养理念的一种方式。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展开阅读审美教学,以此达到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目的。但在传统的阅读课堂模式中,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完全等同于多媒体设备,在多媒体中再现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既没有针对阅读主题拓展教学素材,也没有创新阅读教学形式,在这种环境中,初中生的审美素养没有得到培养和增强。因此,为了强化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指导作用,在阅读课堂中提升初中生的审美素养,教师可以创新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搜集和下载与阅读文本相关联的可视听化的动态阅读资源,并在班级中以多媒体设备或者智慧平板为载体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观赏的过程中更加直观地感受和体会阅读文本中蕴含的美感,以此获得别样的审美体验。
(七)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
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环境中,学生的文化修养不仅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还成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主题的必备素养。所以,在落实核心素养的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阅读活动的方式增强初中生的阅读修养。然而在新时期的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一时间难以转换传统教育思想,仍旧执着于学生的文化成绩,忽视了阅读活动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很难接触到丰富的语文阅读资源,所以他们的文化修养也无法明显地增强[4]。为了缓解学生文化修养不足的状况,真正将核心素养的思想融入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全面分析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阅读内容,以此为根据设计和开展主题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阅读主题中搜集、整理和阅读课内外文本,从而达到拓展初中生文化储备、增强初中生文化修养的目的,由此,核心素养就成为指导探究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观念。
总之,将核心素养的理念渗透并融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素养和文化修养,还能够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增强核心素养,以此构建起完善的探究性阅读教学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核心素养的理念进行细致且透彻的研究,为阅读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余兴武.探究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中华志愿者,2020(7):109.
[2]柴燕朋.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J].中外交流,2020(29):200.
[3]石珍.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软件(电子版),2020(1):103.
[4]李树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读与写,2020(2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