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园的素质教育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uan898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尊重人才、重视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望子成龙”的心理要求迫切了,对教育重视了,有教育投资的心理,也有教育投资的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早期教育的问题了。广大家长已经不再满足孩子入托有人看,而是迫切希望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这是新时期社会对学前教育提出的要求。 另一方面,我国幼儿教育事业也有数量和质量变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多数幼儿园被当作福利机构,依附于企业和事业单位,办园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市场经济的建立,也使得一些投资者把眼光投向幼儿教育事业。合资企业出现后,相继出现了些合资和外资兴办的幼儿园,这些幼儿园占地宽广、建筑华美、设备先进、收费高昂、甚至以“双语教育”为旗号。有个时期,幼儿教育过分强调“智力”训练,片面强调教知识,加快超前教育,而不考虑幼儿的全面发展,这是一种违背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国家教委及时发现和纠正了这个偏向,指出早期智力开发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早期行为习惯的养成、早期思想品德的培养。通过学前教育,要使幼儿多一些自然的体验,多一些情感的体验。素质教育成为我国幼儿教育一个有口皆碑的课题。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涉及教育观,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活动过程和教材教法所有领域。
  在教育观点上,施教者首先要学会尊重被教育者——儿童,尊重其人格尊严,合理要求乃至细微的情感需要;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相信其自我发展的内在潜力。教育者的任务是引导其健康向上发展。如栽培一棵幼苗,施肥、除草、浇水等一系列措施无非是助苗成长,而拔苗助长只会摧残和毁灭幼苗。在教育目标上,中华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是群体目标,群体素质的提高和个体素质提高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群体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每个个体素质的提高。根据个体发展的水平设置不同的目标,古代称为“因材施教”,现代思想工作称之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素质教育称为“创造适合每一个幼儿的教育”。
  为幼儿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是《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实质,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承担的光荣任务。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着眼点是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每一个年龄阶段所掌握和达到的标准都与其年龄特点有关联,目标在前,内容方法在后。吃透了素质教育精神以后,我们制订了三年发展目标和学期发展的子目标,并将标准分解到每周每日的活动中去,使每项活动都有目的和有计划地进行。
  在工作方法上,摈弃了填鸭式教学方法,采取幼儿乐于接受的分区活动教学方法,使幼儿在各自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素质教育转变了教师的教育思想,过去备课重点是备教材教法,现在把重点放在研究幼儿生长发育的年龄特征上,研究家庭和社会对幼儿成长发展的影响;过去只重视封闭式的园内教育,现在注意密切家园联系,做好家长工作;过去重视管理教育,对幼儿管教、限制和干预很多,批评、挖苦现象时有出现,现在的管理教育注意发挥幼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活动中注意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素质教育对幼儿园教育来说不止是一场教育思想的革命,对家庭教育来说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焦点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传统教育评价是以考核知识定优劣的,是以驯服听话为尺度的。素质教育评价则是以幼儿的基本素质,包括身体、品德、知识、行为、态度和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其评价是全面和客观的。注重素质教育的家庭,就应该注重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行为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生活的自理能力和对自然的应变能力的增长等等。
其他文献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不可或缺的教育教学模式。将其引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符合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内在需求,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教育者自我成长的迫切需要,同时也契合这门学科自身所固有的专业实践性。通过给书本“找茬”、内省训练、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模拟授课、见习实践等形式,探究式教学在学生的本学科学习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 案例教学 小组合作学
教育学者作为一个学者常常被其他学科的学者瞧不起,最经典的调侃语就是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的那段话:教育学老师常常被自己的学生所瞧不起,因为实在讲不出什么。教育学及教育学者,常常都是大学里用来垫底的。教育学者要有自己的学科地位,除了有一个扎实的专业基础外,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在教育的实战功夫上,一个教育学者如果在学科专业上,在思想领域里不能够影响教育圈子之外的专业人士,他就不可能会是一个有魅力的教育学者
语文教师是教育学生,并促使学生掌握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师。—般来讲,教师自身的素养及教学能力越强,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和训练就越得法、越得力。那么,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呢?  一、正确的苦乐观  入选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向我们展示出一幅幅瑰丽多彩的人生图画。语文教育的乳汁哺育了多少英雄豪杰、名流学者、诗人作家,语文教育的春雨润泽了多少莘莘学子的心田。语文教育潜移默化、陶冶情操的独特功能吸引着多少
小学校长是学校行政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作为一名学校的最高管理者,校长的第一要事、要务就是管理。无为而“管”、有为而“理”是校长管理的一种追寻境界。  管理性——决策,讲究民主化。决策是校长的首要任务,核心工作,我们往往为决策费尽心思、绞尽脑汁,但只要讲究民主化,校长就不仅能从困境中摆脱出来,而且会使决策更加科学和可行。校长在决策过程中起统筹、指导、点拨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一是校长正确发现和分
【摘要】探究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它与传统教学法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习结果等方面存在较大不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理论依据;实践体会    探究式教学法以问题为线索,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方向来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个人潜能,提供
新课程倡导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綦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的编排以“开放性的问题或问题串”为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为学生
现在高校教师的教学压力越来越大。在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大批新型课程的出现,加上学分制度的限制,导致高等数学等传统课程的课时大幅度缩减;在大学扩招的大环境下,精英教育转变成了大众教育,大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每个高数老师无法回避的问题。下面是笔者多年教学之中所得到的一些体会。  一、学习内容理论程度的把握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