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学生思维 优化语文教学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大家已达成共识。可是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操作,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怎样发挥主体作用,仍然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一种应该引起注意的倾向是,认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让学生的思维放任自由。这是对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简单化、狭隘化理解。我们以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尤其要善于 激活和引导。
  所谓“激活”,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利用教材和课堂中的有关因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应该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这样的因素是很多的,而我们尤其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发散处——让学生的思维“辐射”式展开
  发散思维是和求同思维完全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发散思维训练的广阔天地,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或者是语文知识的教学都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教学小说《项链》,为了让学生体会小说结尾安排的巧妙,可以让学生续写结尾,教学《七根火柴》可以让学生想象无名战士要对卢进勇说的话,而教学《祝福》可以让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情景。作文教学更是便利于发散思维的训练。记叙文的审题,供料议论文观点的提炼,都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极好机会。写作记叙文“朋友”为什么只能写人而不能写物呢?写《廉颇蔺相如列传》“将相和”部分的读后感,为什么只能写“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而不能写“人要有宽阔的胸怀”呢?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样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比喻的运用,教师就大可不必大讲它的定义、作用及其运用的注意点,只要确定适当的话语环境让学生自由组成比喻,然后教师稍加点拨就可以了。宁鸿彬老师让全班同学用“无边无垠”造句,要求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于漪老师教学《晋祠》导入新课时让学生每人说一处祖国的名胜,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遗憾的是我们许多教师无论什么情况都强调唯一性,都喜欢从一个已有的定论出发,秋天来了树叶只能“落”了,而不能“黄”了,雪化了只能变成“水”而不能变成“春天”,失去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好机会,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才能。
  二、在求异处——让学生的思维和现成“结论”对抗
  中国的“一言堂”历史悠久,似乎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形优胜。老师总是千方百计把学生引人现成的答案中,历来容不得不同意见。学生听老师的,老师看参考的,参考承袭前人的。我们常常看到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苦费心机用尽手段的把学生引人既定的答案之中。其实,让学生大胆说出他们自己的见解,无论对于不对,都是对他们求异能力的培养,更何况我们教师,我们的参考,以及我们的前人,并不是完全正确,一贯正确的。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于教师、不同于前人的见解,积极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首先在教材有“异”之处,要积极鼓励学生求异。我们的教材无论是注释,还是提示和练习都有许多很值得推敲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我们要让学生大胆的发挥他们的独立见解。比如《陈涉世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里的标点和内容的关系就不够清楚,很值得推敲。不同教材,不同参考的说法常有不同。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提出不同的看法。有时候学生的求异未必多少道理,但是学生大胆求异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他们爱思考不盲从的好习惯。其次是课文的有误处。我们的教材所选的大多是名家的作品,就总体说都是好“例子”,但这不是说他们就没有问题。
  三、在空白处——让学生的思维在有限“空间”中放飞
  所谓空白处,主要是指叙事作品、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行文简洁、文章节奏变化,以及阅读审美感受的需要,将一些内容省略以后,使文章的展开过程形成的“断裂”。这些“断裂地带”,正是我们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利空间。比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作者写到药品送到平陆以后,便很快结束全文,对平陆医生如何抢救的情况,几乎没有交代,更没有具体的描写,对被救民工的心情也未作任何描述。这些都是作品中的空白。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调动自己的想象,进行补充。而戏剧、诗歌的语言中空白则更多。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特定的情节、人物或有关因素来补充这些空白之处。这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把空白处留给学生吧,让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自己的思维去创造新颖的故事吧。
  四、在铺陈处——让学生的思维在德育中升华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绝不仅仅是“口”的发音动作,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学生朗读的过程,就是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散步》一文,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末三段,注意其中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让学生思考:祖孙发生路线分歧时,“我”为何感到责任重大?为何“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为何“母亲”“变主意”“还是走小路吧。”?为何“我”和“妻子”背着体轻的老小却“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深入品味,认识到 “我”虽爱幼,但更敬老,老也爱幼,“我”和“妻子”肩负着承上启下重担的情意,于是油然而生对这一家子敬老爱幼、和谐相处的赞美之情,从而使学生深受中国这一传统伦理美德的熏陶和教育。对“我”家庭氛围的赞美,是学生认识的结果,也是思维的结果;随着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其思维能力也必定得到相应发展。此时,教师若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则更臻“教书育人”的佳境。可见,铺陈是写文章的一种好方法,也是激活学生思维、打开学生思路的好方法。
  总之,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提供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使他们勇于思维;还要巧于点拨,使他们学会思维,科学地思维,提高其思维的质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的目的,否则,至多只是培养兴趣而已,甚至可能养成不好的思维习惯,影响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情感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初中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人的热情投身学习。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升入小学意味着一个人的求学生涯正式开始,因此,幼小衔接工作我们要加倍的重视,本文就浅谈了对幼小衔接工作的几点看法。一、合理制订
期刊
我们学校开展“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研究已经一年了,在这一年中,我们尝试了各种办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如,一年级图画作文,二年级连环画作文,三四五年级春夏秋冬四季写
期刊
幼儿是形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重视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既是我国优秀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和学生家庭联络……把学校与家庭构成一体,彼此可以来往,教师不再孤立,学校也不再和社会隔膜,而能真正地通出教育的电流,碰出教育的火花,发出教育的力量
语文课追求“语文味”是天经地义的,而若要问“语文味”在于何处,应该说就是藏于文本的语言形式之中。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重新进行了界定:“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王尚文先生也曾说过:“我们语文教师出于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独特目的,就必须关注课文‘怎么说’,必须侧重课文的言语形式。”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焦点应该是语言形式,即“怎么写
为了让学生尽快地掌握语文的知识,教师必须要有自己的教学策略。 In order for students to master Chinese language knowledge as soon as possible, teachers must have
期刊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种含义: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教学效果是指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有效率,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就
文明习惯是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体现个人修养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就是说养成一个好的文明习惯对一个人非常的重要.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所以在幼儿
转化后进生,不能操之过急,爱和信任是纽带和桥梁。 After transformation into students, can not be hurried, love and trust are the bonds and bridge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