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上师生互动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l122702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作者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对师生互动进行了探索,在此加以介绍。
  关键词: 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探索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互动过程。新的教學理念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是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着、参与者,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和学生互教互学,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共同体”。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互动过程呢?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些探索。
  
  1.师生互动的意义
  
  师生互动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合作学习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兴起于美国,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是当代教育改革领域中影响最大的研究课题。它以目标设计为导向,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教学活动。合作教育学认为:师生互动是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要素,它以师生相互尊重、彼此学习为基础,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社会性,倡导“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它主张教育者时时变换视角,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从体验学生对教学情境的独特感受出发进行教育行为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地实行师生互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能更好地反映出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2.选择教学方法——构建师生互动平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好的教学方法,能为师生互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对话式的讨论教学方法是首选。对话式的讨论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在一种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共同讨论。师生的对话、交流,能使学生了解教师的思想、意图,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有效地促进师生间的合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论者、合作者。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合作互助,师生在讨论中交流,在交流中合作,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讨论式教学方法符合新课堂标准的教学理念,能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佳优化。在讨论中,学生都有话可说,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帮、互学,相互促进。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中错综复杂的事物关系”时,鼠类是食物链中的一个营养级,是许多动物的食物,它传播疾病、啮咬家具等,对人类几乎没有益处。针对这种情况,我提出了“鼠类对人类有百害无一利,应赶尽杀绝”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是否可以,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学生的讨论很热烈,气氛非常活跃,在讨论中,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探究实验——实现师生互动的良好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做探究实验,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同时,教师要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观察、去解决,使学生边实验、边思考。待实验结束,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通过动眼、动脑、动手、动口,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问题的答案。探究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添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例如,在探究草履虫的实验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草履虫是怎样活动的?为什么?
  (2)草履虫的大小是否一样?为什么?
  (3)为什么在载玻片上放一些纤维丝?
  (4)做过试验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5)和洋葱表皮细胞相比,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6)你如何自己进行设计并选择最佳实验方案?
  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和讨论期间,我巡视指导,积极参与试验和学生的小组讨论,师生互动,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实验教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结束。
  
  4.知识竞答——有效促进师生互动
  
  生物学科是自然科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间开展知识竞答,可以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我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男生女生各两组,每组选一学生任组长,对学生抢答问题的次数和回答的是否正确分别计分,最后看哪个小组的积分最多,对获胜的小组给予奖励。搞好知识竞答的关键是要选好题,这要求教师在课前深入认真地钻研教材,精心准备竞答试题,题目类型要多样,分值要一致。小组之间的知识竞答,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
  
  5.趣味活动——有效实现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取不同的方法。趣味活动可以形象地展示生物体的生理过程,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体验,课堂气氛活跃,能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从而使教学任务事半功倍。例如,在学习“根对水分的吸收”时,土壤中的水是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呢?我让学生分别扮演土壤、水滴、根毛细胞、根表皮细胞、根基本组织、根内部导管。参与表演的学生每人手握一张相应的卡片,一名学生讲演“假如我是土壤中的一滴水,是怎样到达植物体内的呢?”在讲演过程中,每说到一个根的部位时,让手握相应卡片的学生到讲台上去。这样,一滴水在植物体内的运动路线很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又如,讲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水域生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大鱼、小鱼、虾及水生微生物,生物体越小,参与的学生越多。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有毒物质用彩带表示,将食物链上的各个环节连起来,有毒物质后到达大鱼体内,再到达人体中。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对有毒物质威胁人类的过程会加深理解。
  
  6.合作学习——完善师生互动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分工、责任的互助性学习,包括同学之间的合作,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此时,教师是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是学习活动的共同体,共同关注生物学的知识,共同关注生物学的发展,以及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合作学习能更好地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营造师生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这样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例如,七年级生物教材中设计的“探究”活动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学生共同讨论设计实验方法步骤。教师这时是活动的引导者,又是参与者,同时也是组织者。教师协助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和学生分享实验结果。
  总之,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摒弃以往教学中权威者、控制者、学生发展的制约者的形象,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学生建立平等、互相的伙伴关系,这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正如美国现代教育家多尔所说:“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延缓对那一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探究些学生所正在体验的一切。”在这种关系中,教师的作用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真正承担起教师应负的责任。
其他文献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运动规律,以及所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物理教学可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要培养这些能力,教师首先应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愛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就在于提出问题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
物理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初中物理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知识技能,经历初步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广大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使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逐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形成尊重事实、探
通过对合肥市内最常见的三种草坪,黑麦草、高羊茅和麦冬草坪的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系统调查:共调查到物种33种属于32个科,有昆虫纲、蛛形纲、唇足纲、腹足纲。昆虫纲中有8目23个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速,各种信息容量呈几何级速度上升,对教育教学工作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进一步加大知识信息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使学生形成发展性学习能力;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与社会实践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等方面远远
机动车辆启动的两种方式是高中物理功能关系内容中的重难点内容。这是因为其综合运用了运动学、动力学及功和能的有關知识,而且是课本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体现。笔者将两种启动方式深入理解和比较如下,供各位同行在教学时参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
平均速度是高中物理《直线运动》一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教师对于平均速度的理解和教学尤其重要。高一学生接触高中物理知识的时间不长,所以,如何激發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是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难题。在此我结合高中教学实践,谈谈教学心得。 本文为全文原貌
摘要: 用伏安法测电阻时连接电流表有内接法和外接法两种方法。根据待测电阻的阻值大小,正确选择测试电路,可减小系统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關键词: 伏安法电阻元件系统误差准确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摘要: 在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普遍关心的问题的今天,本文作者在化学教学中加强了中学生对环境污染知识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关键词: 环境保护环境污染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是贫乏的。笔者曾经作过这样一份问卷调查:  1.您认为栖霞区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状况如何?()  A.非常严重B.比较严重C.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吸收和储存教师所提供的零散的知识信息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化学实验设计及组织的有效性,课堂组织和学生参与的有效性,课堂民主氛围创建的有效性,教学时间安排的有效性和教学评价的有效性,等等,其中的核心是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有效性的教学设计,是按照教学规律和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污染物对环境、人类健康、社会发展的危害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呼声。环境保护问题被世界各国所重视,环保意识已成为现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环境污染的防治和保护环境已被列入我国的基本国策。由于我国对环境的治理起步较晚,在法制上还不十分健全,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观念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