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 斯宾塞
一、生平介绍
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19世纪后半期英国著名的教育家、实证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出生于英格兰德化郡的一个风景秀丽的乡村里,其父亲、叔父、祖父都是教师。
斯宾塞少年时代在家庭接受父亲的教育,自幼对动植物感兴趣。13岁时被送到叔父家接受更严格的科学训练,经过三年的学习,他掌握了欧几里得几何学、三角学、拉丁文、希腊文、机械学、化学等课程的知识。
斯宾塞特别喜欢数学和机械学,最感兴趣的是独立观察、分析、探讨问题。1837年,17岁的斯宾塞按照父亲希望的那样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到一所学校做代课教师,同年因其优异的数学成绩而被其父亲的好友邀去参加筑路工程。1837年~1846年间,斯宾塞一边担任筑路工程技术员,一边继续钻研力学、机械学、测量学、地质学以及有关的工程技术。1848年~1853年,斯宾塞担任了《经济学家》杂志编辑。1850年写出《社会静力学》,1852年出版《进化的假说》。1855年他出版了《心理学原理》,1858年,开始撰写《综合巨著》,这部巨著共10卷,内容包括《第一原理》《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社会学研究》《伦理学原理》《社会学原理》等,1896年完成。在此巨著撰写和出版前后,斯宾塞还在杂志上发表了《智育》《德育》《体育》以及《什么知识最有价值》4篇教育论文,1861年将之汇集成册在美国出版,引起了欧美各国的普遍重视,该书先后被译成法、俄、德、拉丁、荷兰、丹麦等几十种文字,发印数百万册。凭着自己自学以及喜爱独立思考的个性,他写出的关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著作,对后世的影响颇深。
1903年12月,斯宾塞病逝,享年83岁。
二、教育思想
斯宾塞是近代西方科学教育思想的倡导者,是教育改革的先导。他指出:“长期以来的教育误区,把教育仅仅看作是在严肃教室中的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视了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他的快乐教育理念来自对孩子天性的透彻分析和妥善驾驭。他提出了“逃走教育,快乐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对儿童的教育应当遵循心理规律,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揭示了科学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对西方科学教育理论的开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成为现代教育史上的一座纪念碑。斯宾塞曾获英、美、法、丹麦等11个国家,32个学术团体学术荣誉称号,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
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是教育史上人类认识发展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他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教育思想,影响和促进了当时和后来的教育改革,体现了时代的、科学的精神。斯宾塞的教育著作自问世以来,成为西方家庭和学校的教科书,成功培养了无数卓越的孩子。
斯宾塞的教育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倡科学教育,反对古典主义教育;提倡自主教育,反对灌输式教育;提倡快乐和兴趣教育,反对无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
斯宾塞深切地了解孩子的天性,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所以他能够在妥善驾驭孩子天性的同时,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
斯宾塞认为学习本身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要很多因素的支持方可成就,比如毅力、定力、静心力、领悟力、努力和练习等。所以,学习对孩子来说不仅仅是学习那么简单,它需要父母对孩子进行情感、人品、智力、道德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孩子们综合素质提高的同时,其学习能力自然也会提高,学习上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斯宾塞的科学教育和快乐教育思想就像一块宝石,经过岁月和时光的打磨后,更加光彩夺目,它因为揭示了教育的规律和儿童心智发展的规律,而使无数的孩子和家庭受益。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教育学家和科学家们把斯宾塞尊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牛顿”“现代的亚里士多德”,说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先锋”“他的教育思想值得每一位父母和老师聆听”。著名教育家杜威也称赞他为“教育史上的一座纪念碑”。
三、教育方法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这是一本对世界上许多家庭和学校都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著作,作者斯宾塞博士客观地分析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快乐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为父母探索教育孩子的道路点亮了一盏明灯。在这本书里,斯宾塞告诉父母: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最好,父母要遵循孩子心智成长的自然规律,诱导孩子的兴趣发展,鼓励孩子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发挥父爱的积极作用,帮助孩子树立快乐的心态和学习方式。斯宾塞关于教育原则和方法问题的见解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重视儿童心智发展规律,提倡教学要适应儿童的认识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准确到准确、从具体到抽象是掌握每门学科必须通过的道路,应当成为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
第二,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自我教育。在斯宾塞看来,自我教育是教育中无论怎样竭力坚持也不过分的原则。“学习者从心智努力发现的东西,比别人告诉他的要理解的好得多。”基于这种观点,斯宾塞要求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的发展,应当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尽量多些。”这样的原则和方法将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的鲜明性和巩固性,使学生得到的知识马上“就变成能力,马上就对思维的一般职能有帮助,而不像死记硬背的知识只能使人成为两脚书橱”。
第三,强调学习兴趣。斯宾塞“视兴趣为教学的指南针与标准”,是教学必须遵守的最重要的原则。他认为要判断任何教学原则和方法的好与不好,就应当看它“是否在学生中间造成一种愉快的兴奋”,引起学生的兴趣。他坚决主张“要一切教育带有乐趣”。
(作者系本刊编委会副主任)
一、生平介绍
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19世纪后半期英国著名的教育家、实证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出生于英格兰德化郡的一个风景秀丽的乡村里,其父亲、叔父、祖父都是教师。
斯宾塞少年时代在家庭接受父亲的教育,自幼对动植物感兴趣。13岁时被送到叔父家接受更严格的科学训练,经过三年的学习,他掌握了欧几里得几何学、三角学、拉丁文、希腊文、机械学、化学等课程的知识。
斯宾塞特别喜欢数学和机械学,最感兴趣的是独立观察、分析、探讨问题。1837年,17岁的斯宾塞按照父亲希望的那样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到一所学校做代课教师,同年因其优异的数学成绩而被其父亲的好友邀去参加筑路工程。1837年~1846年间,斯宾塞一边担任筑路工程技术员,一边继续钻研力学、机械学、测量学、地质学以及有关的工程技术。1848年~1853年,斯宾塞担任了《经济学家》杂志编辑。1850年写出《社会静力学》,1852年出版《进化的假说》。1855年他出版了《心理学原理》,1858年,开始撰写《综合巨著》,这部巨著共10卷,内容包括《第一原理》《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社会学研究》《伦理学原理》《社会学原理》等,1896年完成。在此巨著撰写和出版前后,斯宾塞还在杂志上发表了《智育》《德育》《体育》以及《什么知识最有价值》4篇教育论文,1861年将之汇集成册在美国出版,引起了欧美各国的普遍重视,该书先后被译成法、俄、德、拉丁、荷兰、丹麦等几十种文字,发印数百万册。凭着自己自学以及喜爱独立思考的个性,他写出的关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著作,对后世的影响颇深。
1903年12月,斯宾塞病逝,享年83岁。
二、教育思想
斯宾塞是近代西方科学教育思想的倡导者,是教育改革的先导。他指出:“长期以来的教育误区,把教育仅仅看作是在严肃教室中的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视了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他的快乐教育理念来自对孩子天性的透彻分析和妥善驾驭。他提出了“逃走教育,快乐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对儿童的教育应当遵循心理规律,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揭示了科学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对西方科学教育理论的开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成为现代教育史上的一座纪念碑。斯宾塞曾获英、美、法、丹麦等11个国家,32个学术团体学术荣誉称号,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
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是教育史上人类认识发展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他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教育思想,影响和促进了当时和后来的教育改革,体现了时代的、科学的精神。斯宾塞的教育著作自问世以来,成为西方家庭和学校的教科书,成功培养了无数卓越的孩子。
斯宾塞的教育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倡科学教育,反对古典主义教育;提倡自主教育,反对灌输式教育;提倡快乐和兴趣教育,反对无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
斯宾塞深切地了解孩子的天性,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所以他能够在妥善驾驭孩子天性的同时,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
斯宾塞认为学习本身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要很多因素的支持方可成就,比如毅力、定力、静心力、领悟力、努力和练习等。所以,学习对孩子来说不仅仅是学习那么简单,它需要父母对孩子进行情感、人品、智力、道德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孩子们综合素质提高的同时,其学习能力自然也会提高,学习上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斯宾塞的科学教育和快乐教育思想就像一块宝石,经过岁月和时光的打磨后,更加光彩夺目,它因为揭示了教育的规律和儿童心智发展的规律,而使无数的孩子和家庭受益。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教育学家和科学家们把斯宾塞尊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牛顿”“现代的亚里士多德”,说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先锋”“他的教育思想值得每一位父母和老师聆听”。著名教育家杜威也称赞他为“教育史上的一座纪念碑”。
三、教育方法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这是一本对世界上许多家庭和学校都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著作,作者斯宾塞博士客观地分析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快乐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为父母探索教育孩子的道路点亮了一盏明灯。在这本书里,斯宾塞告诉父母: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最好,父母要遵循孩子心智成长的自然规律,诱导孩子的兴趣发展,鼓励孩子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发挥父爱的积极作用,帮助孩子树立快乐的心态和学习方式。斯宾塞关于教育原则和方法问题的见解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重视儿童心智发展规律,提倡教学要适应儿童的认识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准确到准确、从具体到抽象是掌握每门学科必须通过的道路,应当成为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
第二,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自我教育。在斯宾塞看来,自我教育是教育中无论怎样竭力坚持也不过分的原则。“学习者从心智努力发现的东西,比别人告诉他的要理解的好得多。”基于这种观点,斯宾塞要求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的发展,应当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尽量多些。”这样的原则和方法将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的鲜明性和巩固性,使学生得到的知识马上“就变成能力,马上就对思维的一般职能有帮助,而不像死记硬背的知识只能使人成为两脚书橱”。
第三,强调学习兴趣。斯宾塞“视兴趣为教学的指南针与标准”,是教学必须遵守的最重要的原则。他认为要判断任何教学原则和方法的好与不好,就应当看它“是否在学生中间造成一种愉快的兴奋”,引起学生的兴趣。他坚决主张“要一切教育带有乐趣”。
(作者系本刊编委会副主任)